“互联网+” 背景下电商供应链发展探讨

2020-12-18 03:31
商业经济研究 2020年24期
关键词:生鲜跨境背景

李 波 李 想

(1、中国石化中原油田分公司物资供应处 河南濮阳 457003;2、四川大学经济学院 四川成都 610064)

引言

基于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电子商务平台在市场交易中扮演的角色越发重要,“互联网+” 背景下电商供应链的发展在改变传统商业运营模式的同时,也对传统供应链管理制度体系创新提出了要求。随着电商企业数量的持续增加,电子商务供应链在技术与制度方面的适应性矛盾日益显现,以互联网为支撑的电商供应链管理的科学化、集成化、共享化发展就显得尤为重要,在实现对供应链物流成本有效控制的基础上,强化供应链的市场响应能力,构建“互联网+”背景下电商供应链体系,推动“互联网+” 背景下电商供应链战略的持续、深入发展。

电商供应链发展概述

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引用,改变了人们传统生活模式,也创造了新的市场交易模式,即电子商务平台。电子商务平台是利用互联网技术对产品资源的网络化调度,为此,除依托信息技术实现电商平台建设外,还需要与之相适应的供应链网络体系进行支撑,进而适应 “互联网+” 背景下电商平台发展需求。

区别于传统的MRP、MPRII、ERP 等 “采购- 生产供应链” 模式,我国电商供应链主要服务于线上营销,尤其是在2008 年之后,我国电子商务企业数量与营收规模快速增长,并逐渐取代传统线下营销模式,为适应这一变化,大型电子商务企业开始着手建设电商供应链体系,以淘宝、京东为代表的电商供应链链主掌握了整个供应链的绝对话语权。同时,为实现电商供应链成本的最优化管理,逐渐形成了层次化的电商供应链战略体系,进而形成了以快递为主要模式的C 端配送机制,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供应链各节点的市场化运作,为提升物流品质做出了巨大贡献。自此,“互联网+” 背景下电商供应链服务的整体满意度也有了明显提升。

然而,2018 年之后,在互联网用户增长幅度不断放缓的情况下,电商企业的新增客户成本支出相对增加,以互联网为核心的电子商务融合大数据技术、物联网技术等突破传统营销模式的空间定义,“无界零售” 概念的出现成为新时期电商供应链战略发展的依据。在此过程中,电商供应链在产品与流通方面进行了升级,实现了 “互联网+” 背景下电商供应链的 “端到端” 服务,满足了新形势下消费者对电商供应链体系的相关需求。

电商供应链发展问题分析

“互联网+” 背景下电商供应链的构建是一个相对复杂的过程,除依托电子信息技术、互联网技术、大数据技术、物联网技术外,还需要政策、制度等保证供应链战略的顺利发展。在基础上,通过对传统供应链体系的优化与完善,充分发挥 “互联网+” 背景下电商供应链的优势,推动电商经济的快速发展。

(一)电商供应链 “内生” 矛盾

电子商务企业是以电子商务平台作为营销的主要渠道,在此过程中,相关企业之间的竞争普遍存在,基于超额利润的营销目标,各大电商企业并未意识到供应链总体效益的价值,因此,电商企业之间的市场博弈行为与供应链发展战略的矛盾也就出现。

首先,电子商务企业为确保营收效益,在一定程度上需要强化成本控制,因此,在产品的产销数量目标上倾向于批量化,而消费者的关注点在于产品质量与售后服务等,缺少批量购买能力。所以,电子商务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冲突导致供应链物流环节存在下游 “堵塞” 的情况,这是电商供应链 “内生” 矛盾的重要体现。

其次,电子商务供应链中的产品制造商在批量生产过程中,受下游 “堵塞” 问题的影响,其库存压力也就随之增加,为降低库存成本,制造商希望供应商可以增加产品采购数量,这与供应商的利益相矛盾。从消费者的角度来看,超出合理范围的库存压力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产品的市场售价,而这却并不符合供应链战略的科学发展要求,同时也损害了制造商与供应商的利益。所以,电商供应链的 “内生” 矛盾在于制定科学的协作机制,保证库存产品数量在合理范围之内,使各方利益都能够得到尊重。

(二)电商供应链信息风险

“互联网+” 背景下电商供应链战略发展对信息的依赖性较强,电商企业需要通过信息对市场进行预测,从而决定产品生产数量、订货数量、库存调整、市场价格等,以避免因市场需求变化对电商企业效益造成的影响。从信息风险的类型来看,详细情况如表1 所示。

(三)市场竞争风险

在过去较长的一段时间里,供应链战略发展处于一个相对稳定的阶段,其主要原因在于电商供应链的市场化程度较低,电商平台内部竞争烈度无法达到相应水平,产业安全风险大多存在于线下以及电商供应链的上游。

随着 “互联网+” 背景下电商供应链的不断发展以及人们消费习惯的改变,电子商务平台成为新时期人们消费的主要场所,为此,电商平台企业之间的竞争也就日趋激烈。针对这一情况,供应链的流动性、稳定性等成为保障电商企业安全的重要前提,然而,互联网的开放性是电商供应链战略发展的安全风险之一。不仅如此,电商企业间的市场竞争由“单一化”转变为“多元化”,通过“刷单”“假单” 等不当竞争行为赢得市场,这也是现阶段电商供应链风险管理的难点。

通过技术手段实现对电商进行 “欺骗”,以实现控制电商供应链的目的,这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电商供应链战略的发展。

(四)供应链融资渠道减少

与传统市场相比,电子商务的技术门槛虽然较高,但是,由于成本低、市场空间大等特点,电子商务在短期内获得了大量资金注入,电商供应链在此期间快速发展,并成为电商经济腾飞的重要支撑。

然而,在互联网用户增长速度持续放缓的情况下,庞大的网络消费群体的线上消费行为逐渐趋于理性,电商平台的 “红利期” 已经结束。在此情况下,电商供应链融资难度明显增加,相关金融机构不断提高电商企业的融资门槛,以规避金融风险,而电商供应链中各环节均需要大量的资金以维持产品的市场流通,面对日益减少的融资渠道,“互联网+” 背景下电商供应链将持续弱化。以京东为例,2011 年京东的平均到账时间约为38 天,这一数据在2015 年已经延长到了120 天,从数据上来看,京东方面为了维持供应链的稳定,将大量资金用于供应链规模扩张,却忽视了供应链流转速度的管控,所以京东物流应运而生,并成为解决大型电商平台供应链战略发展融资难的重要手段之一。

“互联网+” 背景下电商供应链发展

传统供应链对线下实体经济的依赖性较强,且市场响应速度较慢,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经济发展,电商供应链利用互联网在时间与空间上的优势,弥补了传统供应链的不足,实现了供应链的多元化发展,并依托现代金融服务体系,推动电商供应链战略发展。

(一)“互联网+” 背景下电商供应链的多元化

电商供应链的多元化是市场消费需求的必然结果,为满足这一需求,“互联网+” 背景下电商供应链战略发展优势显著提升,其中,以生鲜电商供应链与跨境电商供应链最具有代表性。

1. 生鲜电商供应链。“互联网+” 背景下电商供应链延伸至市场经济的各个角落,消费者可以足不出户采购各种类型的产品,以互联网为依托的生鲜电商在打破传统市场的时间与空间限制的同时,也给传统供应链提出了挑战。

生鲜电商供应链的关键在于对物流信息的科学管理,从现阶段消费者的生鲜消费模式来看,网络平台推广的生鲜产品左右了大多数消费者的购买意向,相关数据如图1所示。

由图1 可以看出,“互联网+” 背景下生鲜电商供应链发展将更加依赖于智能终端的推荐,并结合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对消费者的消费行为进行深入分析,从而能够实现对消费者生鲜消费行为的有效引导,使生鲜供应链中的生鲜生产、运输、销售等不同环节之间能够做到无缝衔接。

目前,我国生鲜供应链发展依然存在结构性成本控制问题,如表2 所示,在荔枝供应链成本构成中,随着供应链的辐射区域增加,其营收利润占比也有着一定幅度的提升,由于生鲜的保质期相对较短,电商供应链在延伸其销售范围的同时,需要选择成本更高的保鲜费用。为此,生鲜电商供应链多采取地区节点配送方式,合理规划空中、铁路、公路等运输方式,在推动生鲜电商供应链多元发展的同时,完善了 “互联网+” 背景下的生鲜电商区域配货机制,实现了地区供应链战略发展理念的渗透。

2. 跨境电商供应链。经济全球化为中国企业参与全球市场竞争提供了机遇,尽管互联网技术在我国发展时间较短,但是,据《2019 年度中国跨境电商市场数据监测报告》显示,2019 年我国跨境电商市场规模达10.5 万亿元,较2018 年的9 万亿元同比增长16.66%。由此可以看出,我国跨境电商业务体系已经形成规模,其中,跨境电商供应链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跨境电商供应链是将采购、销售、存储、物流四个环节进行科学管理,由于跨境电商活动需要考虑货币政策、汇率、市场、物流等不同因素的影响,因此,国内电商供应链模式无法应用于跨境电商。为解决这一问题,跨境电商供应链采取海外建仓的方式,规避货币政策、汇率、物流三大主要风险,并利用大数据技术对不同贸易对象的市场需求进行预测,提前进行产品的跨境调配,从而提高跨境电商供应链的效率。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跨境电商供应链需要大量的资本维持其运转,因此,相比较传统电商供应来说,跨境电商供应链的融资需求更加迫切。同时,跨境电商供应链承受风险的能力较弱,在实际运营过程中需要国家对外经贸政策与跨境金融服务作为保障。

(二)“互联网+” 背景下电商供应链与金融

无论对于何种形式的供应链,其规模大小、运行机制等都会对其金融需求产生影响,“互联网+” 背景下电商供应链打破了传统供应链在时间与空间上的约束。因此,电商供应链与金融之间在内容与形式上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变化,以适应新形势下电商经济的发展需要。

1. 电商供应链金融现状。“互联网+” 背景下电商供应链需要大量的沉睡资金作为库存产品的等价交换,因此,现阶段的电商供应链金融不仅对资本总量有着一定要求,同时也要求供应链金融产品更加丰富,构建灵活的金融服务机制。

目前,电商供应链金融主要是针对整个链条中的高信用等级企业,进而导致供应链金融服务 “一头沉” 的现象,这是金融机构强化自身风险保护的表现,但是从电商经济与电商供应链战略发展的角度来看,金融服务的门限过高导致大多数中小企业无法获取对应的金融支持,以至于电商供应链的产品调配效率与流动性明显偏低。

2.“互联网+” 背景下电商供应链金融转型。电商供应链能够最大限度地为金融机构提供市场交易数据,使金融机构对电商供应链的风险进行准确评估,从而确定与之相适应的金融服务方案。同时,从金融安全的角度分析,“互联网+” 背景下电商供应链各环节的结算均通过第三方支付平台完成,因此,在新的历史时期,电商供应链金融将实现新的转型。

首先,电商供应链金融应服务于电子商务产业平台建设,并将中小型电商企业作为推动电商经济发展的核心力量,利用大数据技术对中小型企业的市场营销数据进行统计与分析,从而避免单一化的金融服务准入条件对中小企业融资的影响。

图1 生鲜电商消费行为分析

图2 2013-2019 年中国跨境电商贸易总额变化(万亿元)

表2 广州某地荔枝供应链的成本构成分析

其次,推行电商供应链联合担保机制,以电商供应链中对应产品链条中的制造商、供应商、物流企业等进行联合担保,以降低金融机构所承担的风险,一旦出现金融风险,通过多方共担风险的方式弱化金融风险对电商供应链的冲击,保证供应链中资本的稳定性。

“互联网+” 背景下电商供应链发展趋势

近年来,电商经济增速不断放缓,且 “互联网+” 背景下电商经济的发展与实体经济之间的矛盾并未从根本上得到解决,电商供应链作为连接线上与线下的重要纽带,在互联网技术全面渗透的大背景下,电商供应链战略发展趋势将具有以下特点:

智能化。“互联网+” 背景下电商供应链物流战略发展能够实现 “云” 协作,实现电商供应链的 “数字化赋能”,构建电商供应链上下游相关环节行业融合,推动智能化、数字化的供应链生态体系。互联网的开放性是一把 “双刃剑”,在增加电商供应链安全风险的同时,也提供了大量的行业数据,利用大数据技术构建市场模型,并通过互联网对产品原材料、消费者需求、同类型产品等相关信息进行动态监测,从而获取市场风险指数,在进行预警的同时,也能够为电商供应链战略发展决策提供依据。

体系化。电商供应链战略发展的关键在于将前端的产品生产与后端产品采购、仓储管理、物流运输、产品配送进行幼小衔接,从而形成体系化的链条,然而现阶段的电商供应链依然存在各自为政的现象,尤其是对于中小型电商企业来说,缺少供应链体系化意识,忽视了供应链体系化对降低管理运营成本,提高市场效益等方面的作用。“互联网+” 背景下电商供应链战略发展的体系化旨在建立以产品全寿命周期为主线的产业关系,将产品的市场信息搜集、产品设计、原材料采购、产品生产、产品销售、产品运输、产品售后进行关联,实现电商供应链体系中的信息共享与风险共担。通过电商供应链的体系化,才能够实现真正意义上的 “电商命运共同体”,才能够提高电商供应链的抗风险能力与市场竞争力。

规范化。在缺少相应制度约束的情况下,电商企业的逐利性必然导致供应链层面上的恶性竞争出现,这对电商供应链的发展极为不利。针对该情况,则需要通过完善法律制度体系与相关内控机制加强 “互联网+” 背景下电商供应链的规范化管理。首先,基于法律制度约束的电商供应链战略发展的规范化。目前,政府部门已经颁布了相关规章制度,并对电商领域中的部分行为进行了法律解释,这为电商供应链战略发展的规范化提供了支撑。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基于 “互联网+” 背景下电商供应链战略发展的实际情况,法律制度的适用应具有一定的灵活性,避免机械式的引用法律条文对电子商务供应链发展造成的阻碍。其次,基于内控机制的电商供应链战略发展的规范化。电子商务供应链发展需要完善的内控机制,其中主要包括立项审批机制、项目管理机制、质量管理机制、物流运输管理机制、仓储管理机制、产品寿命管理机制、产品销售管理机制、产品售后管理机制等,只有不断优化供应链各环节的内控机制,以推动电商供应链战略的可持续发展。

结论

电子商务作为新时期我国市场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动社会经济发展方面做出了重大贡献,拓宽了中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渠道。依托传统供应链体系,“互联网+” 背景下电商供应链战略发展强调线上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科学调配,实现对电商供应链上下游产业的整合,创新电商供应链管理模式,在满足国内电商发展的同时,促进跨境电商供应链战略发展体系的构建。

猜你喜欢
生鲜跨境背景
“新四化”背景下汽车NVH的发展趋势
《论持久战》的写作背景
跨境支付两大主流渠道对比谈
在跨境支付中打造银企直联
关于促进跨境投融资便利化的几点思考
亚洲生鲜配送展
亚洲生鲜荟
晚清外语翻译人才培养的背景
超市生鲜里的这些秘密你一定要知道
跨境直投再“松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