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科室联合培训在新护士操作培训中的应用研究

2020-12-18 10:09郑素芬杨丽黎祝海香陈意平薛小慧孟桃李史长文叶小健范华美
护理与康复 2020年12期
关键词:考核成绩操作技能科室

郑素芬,杨丽黎,祝海香,陈意平,薛小慧,孟桃李,史长文,叶小健,张 倩,范华美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浙江杭州 310016

新护士指刚从学校毕业走向临床工作岗位的护士[1]。临床护理要求护士在规定的时间和特定的环境下与其他工作人员相互协作,共同完成工作,不仅需要专业的知识和技能,还需要高度集中的注意力和临床能力。新护士从不同护理院校毕业进入临床,面临着从学生到专业工作人员角色转换,需快速适应新环境的压力[2]。有效的护理操作技能培训可使新护士尽快完成角色转换,快速适应临床工作,也是减少新护士离职率、增加工作满意度的有力保障[3-6]。常规的操作培训以带教老师示范、新护士模仿和练习为主,且都是科室内自行单独培训,一位带教老师需指导所有操作,使部分操作缺乏针对性指导。多科室联合培训是指将多个科室的新护士作为一个整体共同培训[7],各带教老师只指导自身最熟悉的1~2项操作。研究发现,多科联合培训运用到年轻护士的培训中,有利于提高护士的专业素质和综合实践能力[8]。本研究将多科室联合培训应用于新护士操作技能培训,取得较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取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新入职护士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护理院校毕业的应届本科生,定科于内科、外科,自愿参与本研究。排除标准:工作后再考取本科学历者,入职后连续请假超过1个月者。共纳入15个科室,含52名新护士,根据随机数字表将15个科室分成两组,最终纳入观察组26人和对照组26人。观察组:均为女性;年龄21~24岁,平均(22.0±1.9)岁;心血管内科6人,消化内科3人,呼吸内科2人,内分泌科2人,骨科5人,泌尿外科3人,头颈外科3人,胸外科2人;毕业浙江省院校15人,江苏省院校3人,安徽省院校1人,河南省院校2人,吉林省院校3人,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院校2人。对照组:均为女性;年龄22~24岁,平均(22.0±1.0)岁;肿瘤内科2人,血液科2人,神经内科3人,放疗科1人,肿瘤外科2人,神经外科6人,普外科10人;毕业浙江省院校14人,江苏省院校3人,安徽省院校5人,河南省院校2人,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院校1人,黑龙江省院校1人。两组新护士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干预方法

按照护理部对新护士的要求,培训考核的12项基础操作包括指测血糖、胰岛素笔注射、静脉输液、深静脉置管换药、吸痰、肺叩打、输血、留置导尿、吸氧、插胃管、更换T管引流袋、口腔护理。护理教育部在医院护理继续教育APP“掌医课堂”上上传统一的操作视频,供新护士自行观看,并给予相应培训,1个月后统一由护理教育部进行考核,分数达到90分为合格。

1.2.1对照组

实施常规培训。新护士入职后在“掌医课堂”观看12项基础操作视频并在科室内自行练习。自学3周后由各科室教育护士对本科室新护士的操作进行集中培训指导,地点是护理教育部操作室。教育护士先仔细讲解各项操作的流程,并示范关键步骤,然后新护士在教育护士的指导下练习,练习过程中教育护士及时点评反馈,直到所有步骤流程都过关,每个操作项目以操作站的方式完成。操作站是围绕一个操作项目进行相关练习的培训单元,比如胰岛素笔注射,以操作模型为主体,配以各种形式的胰岛素笔以及各种规格的笔芯,教育护士给出一个临床案例,新护士根据此案例选择正确的胰岛素笔和笔芯,再在模型上进行规范的操作。

1.2.2观察组

实施多科室联合培训。前3周各科室教育护士监督自己科室的新护士完成12项操作视频的自学。第4周集中2 d进行多科室联合培训,培训地点为护理教育部操作室,培训老师为8名来自心血管内科(2个科室)、呼吸内科、消化内科、内分泌科、泌尿外科、胸外科和头颈外科的教育护士。每位教育护士负责1~2项熟悉的或平时负责考核的操作项目对新护士进行指导。以操作站的形式设计,共12个操作站。培训老师先仔细讲解各项操作的流程,并对关键步骤做示范,然后新护士在教育护士的指导下练习,练习过程中教育护士及时点评反馈,直到所有步骤流程都过关。

1.3 效果评价

在新护士入职前和培训完成后由护理教育部采用统一制定的标准操作流程和评分标准对两组新护士的操作技能进行考核,评分标准包括用物准备、操作流程、相关知识点3个部分,按照标准流程和评分标准逐条计分,总分0~100分,>90分为合格,操作技能考核成绩总分为12项操作成绩的平均分。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入职前两组操作技能考核成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培训后观察组操作技能考核成绩总分高于对照组,其中吸痰、肺叩打、输血、留置导尿、插胃管、口腔护理6项操作成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指测血糖、胰岛素笔注射、静脉输液、深静脉置管换药、吸氧、更换T管引流袋6项操作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操作技能考核成绩比较分

3 讨论

3.1 多科室联合培训可提高新护士的操作技能

护理操作技能是临床护士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在疾病的治疗过程中,护士通过相应的护理技能操作实现对患者的治疗和护理。新护士操作技能的掌握程度直接影响新护士以后的独立临床工作能力和护理服务质量。2016年2月《新入职护士培训大纲(试行)》[9]强调新入职护士必须熟练掌握并运用静脉输液等27项常用临床护理操作技能。因此,操作技能掌握不好会增加新护士的工作压力。常规培训是各科室教育护士给自己科室的新护士做示范指导,每个科室的教育护士需指导每一项操作,但教育护士一般精通自己科室的操作,而对其他科室操作的掌握程度有一定欠缺,特别是操作关键点,有的操作只停留于形式,无法保证新护士掌握每项操作的真正要领。多科室联合培训选取各科室的教育护士作为集中培训的指导老师,每位教育护士专项指导自己擅长的1~2项操作,非常熟悉对各项操作中存在的难点、重点,能为新护士提供针对性的指导。集中培训过程中,新护士在不同的操作站操作,既可以在教育护士的指导下练习,又可观察其他同事的操作过程,参与操作点评,取长补短,在操作中不断修正不足,提升操作技能水平[10-11]。研究结果显示,经过多科室联合培训后,观察组12项操作技能考核成绩总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2 新护士不同操作项目的培训效果存在差异

本研究结果显示,不同操作项目的培训效果存在差异,指测血糖、胰岛素笔注射、静脉输液、深静脉置管换药、吸氧、更换T管引流袋6个操作考核成绩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吸痰、肺叩打、输血、留置导尿、插胃管、口腔护理考核成绩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这也说明操作技能的提高仅靠一段时间的自学和培训,不能完全达到理想的效果,操作培训的重点在于临床实践,只有在临床中不断实践和巩固,才能真正掌握各项操作技能。这和成人学习特点中的练习与强化、以行动和实践为本位的学习原则是相符的[12]。这也提示临床教育者在今后的操作技能培训中,需进一步强化和刻意反复练习操作项目,强化培训效果,从而达到熟练掌握的程度。

3.3 本研究的局限性

本研究只限定在某一家医院的内、外科取样,且样本量偏少,研究结果可能存在一定偏差,后期将扩大样本量,设计多中心的研究,进一步验证多科室联合培训在ICU、急诊室、手术室等专科性更强的护士操作技能考核中的效果,为提高护士操作技能提供参考。

猜你喜欢
考核成绩操作技能科室
消毒供应中心与临床科室建立有效沟通的实践与探讨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临床操作技能床旁教学指南(2021年版)》解读
骨科临床教学中实施PBL教学法联合情景体验对教学质量、考核成绩、教学满意度的影响
科室层级护理质量控制网的实施与探讨
“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整合教学模式在内分泌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对综合考核成绩的价值
机械装配中钳工的操作技能分析
简析提高钳工操作技能的策略研究
爱紧张的猫大夫
新医改形势下的科室文化建设
协作式见习带教模式在护理本科生中的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