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恶性肿瘤化疗患者网织红细胞参数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2020-12-21 08:12宁军龚浩白月奎朱莉丽闵先军
海南医学 2020年22期
关键词:骨髓红细胞受试者

宁军,龚浩,白月奎,朱莉丽,闵先军

北京市海淀医院血液肿瘤科1、乳腺外科2、肿瘤外科3、胸外科4,北京 100080

恶性肿瘤是目前世界范围内第一疾病杀手,给人类健康和生命造成极大的威胁。恶性肿瘤在我国同样是威胁人民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发病率为187.8/10 万[1],比世界平均水平高,总体发病率以每年3%~5%的速率上升[2]。化疗是现阶段治疗恶性肿瘤的常用治疗方法,往往会造成骨髓造血抑制[3-4],因此,临床上需要准确度高、敏感度强的指标来监测化疗后肿瘤患者的骨髓造血功能情况。本研究旨在观察老年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前后网织红细胞参数的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 2016 年 1 月至 2019 年 10 月在北京市海淀医院就诊的老年恶性肿瘤患者120 例纳入研究组。入选标准[5-6]:①年龄60~85 周岁;②经活检组织病理学诊断确诊为恶性肿瘤;③首次接受化疗。排除标准:①近期接受血清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治疗者;②合并心血管、脑、肝、肾及造血系统等严重疾病者;③近期使用骨髓造血功能抑制药物者;④对研究用药及其成分过敏者。研究组患者中男性 68 例,女性 52 例;年龄 61~83 岁,平均(67.87±6.38)岁;肺癌 32 例,乳腺癌 28 例,胃癌22 例,肝癌 13 例,大肠癌 8 例,卵巢癌 5 例,鼻咽癌 3例,其他癌症9 例。另选取来我院体检的健康老年人60 例作为对照组,年龄 62~82 岁,平均(66.93±5.89)岁;男性33 例,女性27 例。两组受试者的性别、年龄等基线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受试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观察指标与检测方法 研究组患者在化疗前及化疗后 3 d、1 周、2 周、3 周清晨抽取空腹静脉血2 mL,放入EDTA-K2抗凝管中,使用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检测白细胞(white blood cell,WBC)、血小板计数(Platelet,PLT)、网织红细胞参数等指标,观察并记录相关指标的变化。网织红细胞参数包括网织红细胞绝对数(RET)、中荧光强度的网织红细胞百分率(middle fluorescent reticulocyte percentage,MFR%)、高荧光强度的网织红细胞百分率(high fluorescent reticulocyte percentage,HFR%)、网织红细胞百分率(reticulocyte percentage,RET%)和未成熟网织红细胞指数(IRF)。对照组受试者空腹,于清晨抽取静脉血2 mL,置入EDTA-K2抗凝管中,同样再用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检测白细胞(WBC)、网织红细胞参数等指标。

1.3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20.0 统计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受试者的WBC、PLT 及网织红细胞参数比较 研究组患者化疗前的HFR%和RET%明显大于对照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受试者的MFR%、WBC和PLT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受试者的WBC、PLT及网织红细胞参数比较()

表1 两组受试者的WBC、PLT及网织红细胞参数比较()

组别研究组对照组t值P值例数120 60 MFR(%)8.15±1.84 7.68±1.01 2.712 0.069 HFR(%)2.63±0.81 1.13±0.23 5.261 0.007 RET(%)1.44±0.41 1.10±0.32 3.315 0.038 WBC(×109/L)6.31±1.73 6.94±1.91 2.786 0.067 PLT(×109/L)173.21±38.36 192.08±40.61 3.012 0.052

2.2 研究组患者化疗前后的网织红细胞及WBC、PLT水平比较 化疗后3 d受试者的PLT、WBC值开始下降,之后PLT、WBC值持续下降,化疗后1周PLT、WBC 值与化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后2 周WBC、PLT 值达到最低,与化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后3周有所回升,与化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后3 d受试者的RET、IRF值下降,且与化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后1周RET、IRF值最低,与化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后2 周RET、IRF值回升,RET值与化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直至化疗后3 周两者恢复,与化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研究组患者化疗前后的RET、IRF、WBC和PLT水平比较()

表2 研究组患者化疗前后的RET、IRF、WBC和PLT水平比较()

注:与化疗前比较,aP<0.05。

组别RET(×1012/L)IRF化疗前化疗后3 d化疗后1周化疗后2周1.65±0.21 0.51±0.04a 0.16±0.02a 0.83±0.11a 10.7 7.18 4.13 8.69(%)WBC(×109/L)PLT(×109/L)化疗后3周1.62±0.18 8±2.84±2.62a±1.25a±2.37 9.94±2.93 6.31±1.73 5.84±1.52 4.09±0.97a 3.99±0.86a 4.83±1.07a 173.21±38.36 160.73±36.93 152.86±33.72a 125.06±32.14a 141.18±34.33a

3 讨论

恶性肿瘤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常见疾病,临床上治疗恶性肿瘤的方法包括手术疗法、化学疗法、放射疗法、肿瘤血管阻断疗法等[7-8]。其中化疗是治疗恶性肿瘤的临床常用疗法,化疗药物可能引发骨髓抑制[9],是化疗常见的不良反应,对恶性肿瘤化疗治疗进程和疗效造成负性影响。目前用于监测恶性肿瘤化疗时骨髓造血功能的指标主要为血小板计数(PLT)和WBC[10],其检测结果的灵敏性不甚理想,检测结果出现PLT、WBC下调时,骨髓造血功能已显著被抑制[11]。因而需要探求灵敏度强、准确性高的早期诊断指标,用于检测采用化疗的恶性肿瘤患者的骨髓造血功能抑制情况。

网织红细胞是指晚幼红细胞到成熟红细胞之间的过渡性红细胞[12],红细胞发育过程中嗜碱性物质核糖核酸(RNA)的含量变化是有规律性的,网织红细胞的胞质中存留部分来自有核红细胞的RNA,伴随着红细胞的成熟,RNA 含量呈下降趋势[13]。应用流式细胞术原理采用全自动血液分析仪,结合荧光染色技术可对网织红细胞进行分类和计数[14-15]。荧光染料染色网织红细胞的RNA 在鞘流液的包围下逐个通过激光束,发出侧向散射光与前向散射光,侧向散射光反映细胞内颗粒的复杂程度,前向散射光主要反映细胞大小[16-17]。荧光强度越弱,胞质内RNA 含量越低,细胞越成熟,RET 根据荧光强度的差异,可分为低荧光强度的RET (low fluorescent reticulocyte percentage,LFR)、MFR 和HFR[18]。

本研究结果显示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前HFR%和RET%明显大于健康老年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MFR%、WBC 和PLT 值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恶性肿瘤老年患者在化疗前处于贫血状态。化疗后RET和IRF值均较化疗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之后RET、IRF、PLT和WBC值持续下降,化疗后1周RET、IRF 值最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后 2 周 RET、IRF 值回升,直至化疗后3周两者恢复至化疗前水平。而WBC水平在化疗后2 周达到最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后3周有所回升。可见相对于PLT和WBC,RET和IRF在检测骨髓造血功能的抑制作用中的灵敏性更高,在反映骨髓造血抑制方面RET敏感性更高,而在反映骨髓造血抑制的恢复方面IRF更为敏感。

综上所述,网织红细胞参数可用来监测恶性肿瘤老年患者化疗后的骨髓造血功能的抑制作用,其中网织红细胞参数中RET和IRF在化疗后检测骨髓造血功能抑制以及恢复方面的敏感度更高,因而,RET和IRF在恶性肿瘤临床化疗治疗过程中,对治疗方案的调整、用药时机的选择具有指导意义。

猜你喜欢
骨髓红细胞受试者
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应遵循的伦理原则
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应遵循的伦理原则
猪附红细胞体病致病机理及中药防治
骨髓18F-FDG摄取模式在初诊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诊断骨髓浸润的价值
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应遵循的伦理原则
猪附红细胞体研究进展
骨髓中缺氧诱导因子1α和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表达
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应遵循的伦理原则
赞美骨髓
MAP红细胞保存液与生理盐水混悬洗涤红细胞的临床疗效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