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架式教学在小学古诗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2020-12-25 02:54顾正芹
启迪与智慧·教育版 2020年12期
关键词:古诗教学支架小学语文

顾正芹

【摘   要】  在小学古诗教学中,教师要借助于支架的搭建,引导学生融入诗歌情境,调动他们参与学习的兴趣,促进他们对古诗内容的理解。本文主要从外显支架调动兴趣、内化支架品味语言、支架结构完善理解等角度阐述小学古诗支架教学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  小学语文;古诗教学;支架

传统教学的“读诗题、析诗句、解诗意、体诗情”固化了课堂模式,让学生的理解只停于膚浅的理解之中。教师要为学生搭建支架,引导他们沉浸于诗歌的情境,从而去主动探索古诗的美妙,以自己的思维方式去重构知识体系,在体悟诗情诗意中获得探索能力的发展。

一、借助外显支架,引发学诗兴趣

由于小学生的知识储备有限、兴致不高,教师要为他们搭建外显支架,让他们去诵读古诗,徜徉于古诗中,体会其中的美妙,从而提升学诗用诗的能力。古诗是诗人常借物喻理或抒发情感而创作的作品,学生只有在头脑中形成丰富的画面才能更好地理解古诗。教师可以搭建影像支架,向学生呈现视频或图片,让他们欣赏古诗所描绘的景物,向他们呈现富有趣味的古诗课堂,聚拢学生的注意力,帮助他们去理解古诗所表达的内容。如在学习《登鹳雀楼》时,教师向学生呈现群山、黄河以及鹳雀楼的图片,让学生依据图片与古诗内容,说说作者在古诗中写了哪些景物?诗人看到这些景物有何感受?我们想不想眺望得更远一些?如何做?远处的景色会有何变化?教师以形象的图片、生动地讲解为学生营造氛围,能丰富学生的想象,增进他们对古诗内容的理解。又如在《村晚》一诗教学中,教师呈现文本插图,让学生说说从“草满池塘”中了解到什么?“水满陂”又是什么意思?找出诗句“草满池塘水满陂”与图画相对应之处,这句诗是什么意思?“山衔落日浸寒漪”主要写了什么?“山衔落日”是什么意思?看图理解诗句的意思。从图画中能看出这句诗的内容吗?发挥想象,说说图画上没有的内容是怎样的?学生结合图画,发挥想象,能体会到诗人将池塘、山、落日等融为一体,描绘了一幅幽雅美丽的画面。

古诗语言凝练、辞藻华丽,表达的情感或含蓄或豪迈,但都营造了独树一帜的诗境,教师要带领学生诵读文本,调用自己的感官去体验,将眼、耳、脑、心等结合起来,去感受语言文字所带来的魅力。教师要为学生搭建诵读支架,提升学生的语感,陶冶学生的性情。小学生模仿能力强,他们会对教师产生依赖。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学生,教师要范读古诗,并用自己的肢体、神态来表达情感,营造诵读的氛围,让学生体会到诵读的乐趣。教师要加强诵读指导,让学生把握停顿、节奏、情感,要做到字正腔圆,读出其中的韵味,促进学生对古诗的感悟。除范读外,教师还可以运用指名读、竞赛读等多种方法,引领学生沉浸于古诗诵读的氛围之中。不同的学生阅读同一首诗会形成不同的主观感受,他们的理解也会有差异,教师要尊重学生的感受,聆听他们的想法,让他们在创造性的解读中实现对文本的深度理解。

二、借助内化支架,品味古诗语言

在诵读古诗的基础上,教师要引领学生去赏析诗句,在讨论、解决问题中加强他们对古诗内容的理解。教师要搭建内化支架,引导学生去探究、讨论、表达,从而将自己的所思所想融入诗词的理解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梳理思路,对古诗产生自己的感悟与理解。教师要围绕教学重难点,挖掘隐含的内容,促进学生思考。如在《塞下曲》一诗教学中,教师提出问题:从“月黑雁飞高”一句诗中感受到了什么?学生通过品读诗句,提出自己的疑问:月黑风高本不是雁飞之时,为何会有雁飞?教师指出,宿雁被惊飞,暗示敌人正在行动。通过研读,学生既从诗句中读出了时间,也读出了战前紧张的气氛。“单于”是谁?“夜遁逃”说明了什么?发现敌人“夜循逃”,为何要选择“轻骑逐”?如何理解“大雪满弓刀”?勇士虽未出发,却似离弦之箭,体现了将士们奋勇向前的精神。问题支架要贴近学生的认知水平,促动学生的思考,让他们能突破现有的认知水平,向更高的层次迈进。教师将学生分组,并依据每个成员的能力逐一分解任务,让他们在分享、共学中获得信息的交流、表达能力的提升。如在学习《枫桥夜泊》一诗时,教者提出问题:诗人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景色?学生在自主赏析的基础上进行组内分工,有的学生负责疏通大意,有的学生寻找意象,教师要对学生的讨论交流进行适当点拨,为他们补充作者的生平经历,增进学生对情感的理解。学生在汇报时,有的组能抓住景物进行分析,有的组则从诗人的心境进行分析,这样能增强学生对古诗的理解。教师要为学生搭建表达的支架,让他们去探讨写作手法的运用,以及自己对古诗的理解。教师要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交流,交流对古诗的差异理解,这样能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三、完善支架结构,促进理解提升

教师要为学生搭建平台,建立课内外的联系,帮助他们准确地理解古诗内容。由于学生的理解能力不足,他们对古诗的学习往往停留于浅层的理解上,教师要运用范例支架,促进古诗内容的整合,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从而帮助他们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掌握古诗鉴赏的技巧。教师呈现相似范例,引领学生加强横向比较与纵向归纳深入理解内容。教师将同体裁、同诗人、同时代的作品联系在一起,读同一作者的古诗,融入诗人的内心世界,体味他们的独特风格。对同一时期的古诗,了解特定的时代背景,促进他们对古诗内容的理解。小学生进取心强,他们很在意教师对他们的评价,教师要运用评价支架把握学情,调动学生的好奇心。教师要开展诊断性评价,授课前预判学情,通过小测验等形式了解学生对与古诗相关的文学常识等掌握情况,了解学生的认知结构与兴趣点,便于在以后的教学中依情而评,优化设计,提升教学的趣味性。教师要对学生进行中肯地评价,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见解,并从学生的反馈中了解他们是否能体会作者的情感,并对其加以恰当的指导。

总之,在小学古诗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搭建合适的支架,引发他们诵读、欣赏的兴趣,增进他们对古诗语言的品味,促进他们对古诗内容的理解,从而能提升他们的文学素养。

【参考文献】

[1]夏晓丹.支架式教学模式在技工学校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16(08).

猜你喜欢
古诗教学支架小学语文
心脏支架有寿命吗
提供教学支架,突破教学难点
关于高中语文古诗文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教育研究
古诗教学如何激发情感体验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古诗教学研究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iBed Tablet Stand平板支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