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云
(福建省福安市溪潭镇农技站,福建 福安355000)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绿色农产品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因此绿色种植、减肥增效、提质升级成为农业生产的主旋律。溪潭镇位于福建省福安市西南部,耕地面积大,土壤肥沃疏松,雨量充沛,是福安市生姜主产区之一,生姜年种植面积200 hm2左右。为了推进生姜产业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2019 年溪潭镇农技人员集成了生姜栽培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和有机肥替代化肥技术,并在溪潭镇洋头村和下庄村的生姜绿色优质栽培示范基地推广应用,推广应用面积共20 hm2,每667 m2生姜产量达2 000 kg,且生姜品质好,备受客商青睐。现将生姜绿色优质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从未发病的福安竹姜或四川白口姜的种姜繁育田选种。选姜块肥大、表皮有光泽、肉色鲜黄、无病虫害和机械损伤的姜块作种,淘汰瘦弱干瘪、肉质变褐及发软的种姜。
平原地区生姜下种时间为春分至清明,海拔500 m以上的山区下种时间为清明至谷雨。下种前25~30 d进行种姜催芽。种姜先用20%龙克菌可湿性粉剂300 倍液或500 mg/kg 农用链霉素、新植霉素浸泡消毒20 min,晾晒2~3 d,待种姜表面干透后进行催芽。采用酿热物催芽法,即苗床铺20 cm厚稻草并充分淋湿,稻草上均匀覆盖5 cm 厚细土,然后将种姜姜芽朝上平排在苗床上,随后覆盖5 cm 厚细土,充分淋水,最后覆盖稻草和塑料薄膜保温保湿。催芽期间应注意温度变化,超过30 ℃应及时采取降温措施。
种姜上床后25~30 d即可破胸露白,再过8~10 d,姜芽有黄豆大小时进行分株定芽。每个种姜以50~60 g重为宜,每个种姜块留1 个壮芽。定芽后将种姜姜芽朝上平排在苗床上,用细土盖严,盖土厚度不宜超过2 cm,否则不利于姜芽生长。定芽后25 d左右,苗茎长8~10 cm时即可移栽。
选用环境(土壤、灌溉水等)质量符合NY/T391—2013(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要求,土层深厚,土质疏松肥沃,土壤有机质含量丰富、微酸性,3 年以上未种植过茄科蔬菜的地块作姜田。春季多雨,应提前15 d 平整地块,挖好四周排水沟。采用传统的高垄栽培模式,种植前按南北方向筑垄,垄宽40 cm,垄高30 cm,垄沟宽20 cm,垄沟内每667 m2施腐熟羊粪(腐熟稻秆)或商品有机肥1 000 kg、钙镁磷75 kg、复合肥25~30 kg作基肥,肥料与沟土充分拌匀后备种。
选晴暖天气,按株距20 cm 将姜苗排放于种植沟内,随即盖细土厚4~5 cm。每667 m2栽4 000~5 000 株。边起苗边移栽,起苗时注意不要损伤根系。
除施足基肥外,生姜生长期间应及时追肥(薄施勤施)。幼苗期每667 m2追施复合肥15~20 kg,旺盛生长期每667 m2追施复合肥40~50 kg。缺锌、缺硼的地块,每667 m2补施硫酸锌1~2 kg、硼砂1 kg。采收前10~15 d停止追肥。
生姜根茎适宜在黑暗环境条件下生长,因此生长期间需结合中耕除草进行多次培土。苗高30~40 cm、具有1~2个分枝时,培土高5 cm;苗高55~65 cm、具有3~5个分枝时,培土高10 cm;苗高60~80 cm、具有4~6个分枝时,培土高15 cm。
生姜根系浅,吸水能力弱,对水分管理要求很严格,应合理排灌。出苗前,土壤保持干燥状态,利于提高土温,促进提早出苗;幼苗期,土壤相对湿度保持65%~70%为宜;旺盛生长期,土壤相对湿度保持75%~85%为宜。
生姜为耐阴作物,不喜高温和强光,栽培过程中应适时遮阳。6月份以后天气逐渐炎热,光照强烈,应选用透光率60%左右的遮阳网进行遮阳。如不采取遮阳措施,则姜苗矮黄、生长不良,减产严重。
生姜病害主要有姜瘟病、炭疽病、叶枯病等,虫害主要有姜螟虫、地老虎、蝼蛄等。生姜病虫害防治应严格按照NY/T 393—2013要求对症用药,严禁使用高毒、剧毒、高残留的农药,严格把控施药种类、施药量与安全间隔期,每种化学农药限用1 次。姜瘟病在发病初期可用77%氢氧化铜可湿性粉剂1 200 倍液或90%三乙膦酸铝可溶性粉剂300 倍液灌根防治,炭疽病可用苯甲丙环唑加噻霉酮或咪鲜胺加春雷霉素叶面喷雾防治,叶枯病可用醚菌酯加春雷霉素或恶唑菌酮加噻唑酮叶面喷雾防治,姜螟虫可用1.8%阿维菌素2 000倍液或15%杜邦安打悬浮剂4 000~5 000 倍液喷雾防治,地老虎和蝼蛄可每667 m2撒施3%地虫宁土壤杀虫颗粒剂1.5 kg诱杀。
7 月上旬~8 月上旬根据市场行情及时采收上市。通常采收早会影响产量,但品质较好;采收迟,根茎更成熟,姜块纤维含量增加,辣味加重,品质会下降,但产量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