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药灸气海穴结合温针灸治疗产后压力性尿失禁27例*

2021-01-04 12:30张建英
中医外治杂志 2021年4期
关键词:面饼膀胱针灸

高 苒,张建英

(1.山东中医药大学 针灸推拿学院,山东 济南 250014;2.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中医外治中心,山东 济南 250011)

压力性尿失禁(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SUI)的定义指平时无尿失禁症状,但是如果腹部的压力骤增时(如在剧烈活动、咳嗽、大笑、打喷或者奔跑等)尿液从尿道口不自主的流出,且不伴有膀胱逼尿肌的收缩[1]。压力性尿失禁(SUI)属于中医学“膀胱咳”“咳而遗尿”范畴。目前临床工作中对压力性尿失禁病变程度较轻的患者大多以非手术治疗为主,一般以各类方法增加盆底部的肌肉力量,提升盆底肌肉群的运动协调性为最终目的[2]。手术治疗并发症多,价格高昂,术后易复发,给患者带来巨大压力,影响身心健康。笔者跟随导师临床学习期间,运用隔药灸气海配合温针灸治疗产后尿失禁27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病例来源于2018年10月~2019年10月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督灸中心门诊就诊的产后压力性尿失禁患者27例,年龄35岁~68岁,平均47岁;病程最短7个月,最长11 a,平均4.5 a。均符合第四届国际尿失禁咨询委员会关于女性尿失禁的推荐意见[3]:①大笑、咳嗽、喷嚏或行走等各种因素致腹压增加时尿液不自主漏出,而停止加压动作时尿流终止;②在增加腹压时能观测到尿液不自主地从尿道漏出(压力诱发试验)或1h尿垫试验阳性增重>1 g;③无尿频尿急等伴随症状。

2 治疗方法

2.1 隔药灸气海穴

2.1.1 材 料

①药粉:将茯苓、菟丝子、杜仲、补骨脂、当归、贝母、橘红、半夏、杏仁、白术等各30 g,混合后用打药机超微粉碎,将所得药粉密封备用。②艾炷:将艾绒搓成直径约2.5 cm,高约2.5 cm,表面光滑,紧实均匀,呈圆锥状。③面圈:以温水调和小麦粉,使调和后的面团质地偏硬,将其捏成直径约4 cm,高约2 cm 的圆形面饼,在面饼中心挖一直径约1.5 cm的小孔,后将面饼边缘捏高约1 cm。④75 %酒精棉球、线香、敷贴。

2.1.2 操作方法

嘱患者采取仰卧位,充分暴露下腹部。医者选取气海穴,以75 %酒精棉球消毒,将面饼中心小孔正对气海穴,保证面饼稳固,取药粉撒于面饼小孔内,使药粉松散且与小孔上缘平齐。将艾炷置于面饼正中,用线香将艾炷顶端点燃,待艾炷燃尽后再放置下一壮,共灸3壮,约1 h。施灸结束后,移去艾灰和面饼,将药粉用无菌敷贴固定于气海穴处,嘱患者24 h后自行取下。

2.2 温针灸

①取穴:中极、水道(双),定位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经穴部位》[4]。②材料:75 %酒精棉球,0.30 mm×50 mm一次性华佗牌针灸针,早康金装艾炷(北京早康技术开发有限公司,规格:18 mm×27 mm)。③操作:取仰卧位,穴位局部皮肤常规消毒。所选穴位皆以2寸毫针直刺1.5寸,施以捻转补法,行针要求针感向会阴部放射。针柄上放置艾炷,点燃每次行灸2壮,局部有温热感为佳。

2.3 疗 程

以上两种方法均1周治疗1次,3次为1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嘱患者在治疗期间禁生冷油腻辛辣。治疗结束后评定疗效。

3 疗效分析

3.1 疗效标准

参考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5]加自拟疗效标准判定。治愈:临床症状消失;好转:临床症状好转,失禁次数减少;未愈:临床症状无好转甚或加重。

3.2 治疗结果

治愈9例,好转16例,未愈2例,总有效率92.59 %。

4 典型案例

韩×,女,55岁,2018年11月5日初诊。主诉:咳嗽时小便失禁10 a余,加重1个月余。既往史:患者10 a前第二次分娩后,因劳累引起咳嗽或剧烈活动后小便失禁,曾行针刺治疗,停止治疗后反复,效果欠佳,迁延不愈。刻下症见:咳嗽时小便失禁,劳累后加重,面色晄白,腰膝酸软,时有手足冰凉,神疲乏力,纳一般,眠差,二便调,舌淡红,苔白,脉细弱。西医诊断:压力性尿失禁;中医诊断:膀胱咳(肾虚证)。治疗:隔药灸气海穴结合温针灸治疗3个疗程后尿失禁症状消失。嘱舒畅情志,合理饮食,适当锻炼,电话随访3个月,未见复发。

5 体 会

目前,女性产后SUI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大部分认为是由于盆底肌肉、筋膜组织等处松弛或膀胱、尿道解剖的位置改变造成尿道阻力降低,引起排尿功能发生异常[6]。轻中度SUI患者以保守治疗为主,如Kegel运动锻炼盆底肌、电磁神经刺激、口服药物治疗等。严重SUI患者可通过手术如尿道中段悬吊术改善症状。盆底肌锻炼无创且简便,患者可自行锻炼,但仅作为基础或者预防治疗,停止锻炼后持续临床疗效尚不明确。口服药物治疗副作用较大,疗效并不理想。电磁神经刺激是现证明能有效改进盆底肌肉功能的治疗方法。传统的手术治疗造成的创伤较大,术后恢复较慢,手术费用较高,患者不易接受。近年来,随着中医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针灸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疗效肯定。

压力性尿失禁属于中医“膀胱咳”“咳而遗尿”范畴。本病病位在膀胱,与任脉及肾、肺、脾、肝关系密切。多由于禀赋不足、产后体弱,导致肾气不足,膀胱约束无力,治疗多以补肾益气为主。膀胱咳病名首见于《素问·咳论》,属于“六腑咳”之一,《素问·咳论》云:“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膀胱咳状,咳而遗溺”。《医学入门》云:“虚者灸之,使火气以助元阳也。”温针灸将针与灸结合使用,在起到悬灸和针刺效果的同时,使艾绒燃烧的温热作用通过针柄沿针身传递至腧穴,兼“针”和“灸”的双重疗效,具有温通经脉、调和气血、温补下元之功。气海穴,属任脉穴位,穴名出自《针灸甲乙经》《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卷四(腹部中行凡一十五穴)》:“治脏气虚惫,真气不足,一切气疾,久不瘥,悉皆灸之。”可见此穴可补益元气、祛浊通利、行气消滞。灸火的温和热力有助于温经通络,具有行气活血、激发人体正气的作用,配合药物,灸于气海穴可以助肾纳气、培补命门,可达到补肾固脱、调和气血、约束筋脉的作用。

隔药灸气海穴结合温针灸,将针、灸、药、穴位的作用结合在一起,在同样的时间内将疗效发挥到最大,贯彻了内病外治的理念,补肾益气,使膀胱得以约束,故对产后压力性尿失禁治疗效果良好。

猜你喜欢
面饼膀胱针灸
便携式膀胱扫描仪结合间歇性导尿术在脑卒中合并神经源性膀胱患者中的应用
Ju-87斯图卡俯冲轰炸机
直肠癌在调强放疗中保持膀胱充盈度一致的重要性研究
针灸
膀胱镜的功与过
方便面怎么吃更健康?
做饼干,巧算数末末
中医针灸的发展与传承
我学会了做玫瑰馒头
针灸围刺治疗带状疱疹56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