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发性1型糖尿病1例并文献复习

2021-01-05 23:09刘莉娜苏向辉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50期
关键词:胰酶降糖胰岛

刘莉娜,苏向辉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昌吉分院 内分泌科,新疆 昌吉)

0 引言

T1DM分为免疫介导性和特发性。FT1DM属于特发性,在2000年由日本学者Imagawa A等[1]提出。该病起病急,在短时间内出现胰岛β细胞破坏、胰岛素合成及分泌不足而出现严重代谢紊乱。临床上常以酮症或DKA为首发症状,血糖明显升高,但HbA1c正常或轻度升高,因该病罕见且进展迅速,若不及时治疗可出现严重并发症。

1 病历资料

患者男,65岁,以“鼻塞、流涕1 d,恶心、呕吐2次,发现血糖高5 h”入院。患者自诉1 d前受凉后鼻塞、流涕,今日晨起感口干、恶心,呕吐1次,当日下午再次呕吐1次,均为胃内容物,随后就诊我院急诊科,随机血糖24.8 mmol/L,血钾 5.66 mmol/L,尿素 14.05 mmol/L,肌酐 136 μmol/L,TG 2.11 mmol/L,胰酶轻度增高;血常规:WBC 17.95×109/L,NEUT% 84.9%,NEUT 15.24×109/L;PCT 1.45 ng/mL,CRP 65.42 mg/L;尿糖 3+,尿酮体 2+;血气:PH 7.1,PCO215.5 mmHg,BE -22 mmol/L;故急诊科以 DKA收住我科。无糖尿病家族史,2个月前体检血糖正常。查体:T 36.5 ℃,P 110次 /min,R 20次 /min,BP 130/80 mmHg,BMI 22.49 kg/m2,神志清,精神差,皮肤粘膜干燥,无咽部及扁桃体红肿,心肺腹(-)。辅助检查;HbA1c5.9%,ECG、胸片、心颈超、全腹及头颅CT、肌电图未见异常,胃镜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患者入院后经补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胰岛素持续静脉泵入降糖等对症治疗后,DKA纠正,复查上述异常检验指标均恢复正常,随后调整降糖治疗为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C肽释放试验:0、0.5、1、2、3 h分别为:0.24,0.25,0.29,0.3,0.28 ng/mL。GADA阳性,IAA、ICA均阴性。因患者起病较急,以DKA为首发临床表现,血糖明显升高但HbA1c正常,C肽释放试验提示胰岛素分泌绝对不足,同时GADA阳性,故考虑患者为FT1DM可能性大。出院后予以皮下注射德谷胰岛素18 U每日1次、门冬胰岛素三餐前各6 U。出院2周随访:空腹血糖6.84 mmol/L,餐后2 h血糖 8.2 mmol/L,空腹 C肽 <0.2 ng/mL,餐后 2 h C肽 <0.2 ng/mL,HbA1c5.9%。出院1个月随访:血糖控制理想,无低血糖发生。

2 讨论

FT1DM在国内报道相对少见,该病前驱表现缺乏特异性,容易漏诊或误诊。2012年日本糖尿病协会重新修订了FT1DM诊断标准[2]:满足如下三条即可诊断FT1DM。(1)高血糖症状发生后迅速(约1周)出现糖尿病酮症或DKA;(2)首诊时静脉血糖水平≥16.0 mmol/L且HbA1c<8.7%;(3)尿C肽<10 μg/d或空腹C肽水平<0.3 ng/mL、静脉注射胰高血糖素后或餐后C肽水平<0.5 ng/mL。其他(1)胰岛相关自身抗体,例如GADA、IA-2、IAA检测呈阴性;(2)起病至需要胰岛素治疗的时间为1~2周;(3)98%患者血清胰酶水平升高;(4)70%患者发病前有流感样症状或胃肠道症状;(5)可在怀孕期间或分娩后发病;(6)有报道与HLA DRB1*04:05-DQB1*04:01有关。

本例患者起病前有呼吸道及胃肠道症状,口干症状出现后迅速发生DKA,血糖24.8 mmol/L且HbA1c5.9%,空腹C肽0.24 ng/mL、服糖后2 h C肽0.3 ng/mL,均达到了上述诊断标准,且合并其他表现:前驱症状、起病即需要胰岛素、血清胰酶增高等,不同的是该患者GADA阳性,提示发病可能与自身免疫有关。随着现代化检测手段的发展,学者们发现相关自身免疫的指标如GADA、IA-2A及ZnT8A在FT1DM中可呈阳性[3]。目前FT1DM病因及发生机制尚不明确,研究认为与遗传、环境和自身免疫有关[4]。本例患者起病前出现流感样症状,提示病毒感染可能参与了FT1DM的发病。此外,病理学研究发现FT1DM患者的淋巴细胞浸润于胰腺外分泌组织中进而引发水肿或出血[5],这或许可以解释胰酶水平的增高。

一旦明确诊断或强烈怀疑FT1DM,须按照DKA的治疗原则进行积极救治,同时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及相关指标,待DKA纠正后继续胰岛素强化治疗,首选CSⅡ或基础联合餐时的方案,胰岛素治疗需终身维持。研究发现,FT1DM患者胰岛β细胞较免疫介导性损伤更为严重[6]。相关研究者曾报道FT1DM患者平均胰岛素用量为0.7~0.8 U/kg/d,而自身免疫性T1DM患者为0.5~0.6 U/kg/d。胰岛功能差、血糖波动大、低血糖发生率高,使得大血管、微血管并发症及急性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增高。德谷胰岛素作为一种长效胰岛素,拥有更长半衰期,更平坦药代动力学曲线,减少血糖日内/日间变异性,血糖波动更小,基于FT1DM的血糖特点及德谷胰岛素的控糖优势,撤泵后我们为该患者选择德谷胰岛素作为基础胰岛素降糖,虽然目前德谷胰岛素说明书适应证仅限于T2DM,但众多研究已显示出其在T1DM、GDM中的良好应用,其更接近生理胰岛素的分泌模式可以更好的发挥控糖作用,降低血糖变异率和低血糖发生的风险,同时还能够减少胰岛素滴定剂量[7-9]。通过对该患者的随访,也确实印证了德谷胰岛素相较于其他基础胰岛素在FT1DM患者血糖控制中的优势,但远期及更多病例的疗效仍有待在临床实践中进一步观察总结。

猜你喜欢
胰酶降糖胰岛
临床胰岛制备研究进展
胰酶肠溶微丸的制备及体外释药特性研究
冯琴:降糖减肥新秀一一司美格鲁肽
紫红獐牙菜对四氧嘧啶性糖尿病小鼠的降糖作用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不同运动时间降糖效果的临床研究
人工胰岛成功用于小鼠
吡格列酮联合二甲双胍治疗门诊药房2型糖尿病的药学分析
不同冲管液在预防鼻肠管肠内营养堵管中的效果观察
不同溶液对口服药与肠内营养乳剂固态标本的溶解效果分析
浅谈高活性低损失胰酶的生产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