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校辅导员和班主任在人才培养中的角色定位

2021-01-10 01:05杨俊
学习周报·教与学 2021年20期
关键词:角色定位辅导员人才培养

摘  要:高校是我国人才培养的主要阵地,近年来发展速度持续加快,高校教育规模扩大,可以为更多的学生提供接受优质教育的机会,有利于为社会发展提供重要的人力资源支持。在高校教育体系中辅导员和班主任占有重要地位,和学生之间的联系较为紧密,是负责对学生实施教育的重要角色。然而现阶段高校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辅导员、班主任角色定位不明确的问题,影响了二者的育人效果,难以形成协同育人模式。基于此,本文针对高校辅导员和班主任在人才培养中的角色定位进行了分析,探讨了高校辅导员和班主任协同育人方式,以期可以对高校人才培养体系进行完善。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班主任;人才培养;角色定位

高校辅导员以及班主任是对大学生实施思政教育的关键主体,也是负责日常学生管理的重要力量,关乎着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在以往的工作过程中,高校没有对辅导员以及班主任的工作职责进行区分,对二者的角色定位出现了边缘化的问题,影响了辅导员与班主任功能和作用的发挥。在新的社会时代下,高校所面临的竞争愈发激烈,人们对于教学质量要求有所提高,因此必须要能够充分认识到辅导员以及班主任的重要性,对其角色定位进行明确,创建协同育人机制,确保可以为大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对现有的人才培养体系进行创新。

一、高校辅导员和班主任在人才培养中的角色定位

辅导员同时也被称之为政治辅导员,是高校负责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基层干部,在院系党组织以及校级党组织的领导之下对学生实施思政教育,还需要对各方面进行协调和沟通,提高思政教育效果,是思想工作开展的重要指导者。辅导员具备双重身份,不仅仅是对学生实施教育教学活动的教师,同时也是学校干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负责教授理论知识、管理学生以及为学生提供服务等不同的职责。班主任属于专业性名词,负责对班级内的学生实施管理,组织班集体活动,对班级内的各项工作进行沟通。在新的社会环境下二者角色定位如下。

(一)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

大学生即将进入工作岗位,其思想发展速度较快,属于价值观念所形成的关键阶段[1]。在这一阶段极其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而出现思想意识错误的问题,从而给人才培养工作的开展带来一定困难。大学生的情绪较为多变,存在着不稳定的特点,并且渴望拥有自主意识,要求独立。辅导员以及班主任需要正确认识大学生在思想发展过程中存在的误区和问题,能够及时对其实施有效的思想教育,使大学生能够以正确的态度和观念对待生活和学习,形成坚定的理想信念。

(二)加强学习和就业引导

大学阶段的学习生活和以往义务教育阶段有很大差异,往往需要学生自主进行学习,对于学生在学业方面的管束力度有所减小。在这种情况下很容易会使大学生产生大学不需要学习的错误认知,忽略了学习的重要性。此时班主任以及辅导员需要对学生的学业情况进行管理,积极关注学生的成绩波动情况,对学生进行学业方面的适当引导,提高其综合学习能力。大学生即将面临就业这一问题,这需要辅导员和班主任能够重点关注该专业的具体就业动态情况,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向学生讲解就业技能以及就业观念,促进学生就业能力的提高。与此同时还能够让学生正确认识目前严峻的就业现状,可以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学习、发展自己,形成良好的就业竞争力。

(三)处理情感矛盾问题

大学生年龄较小,在处理人际关系方面存在着较大的问题,经常会由于个性因素、习惯因素以及观念因素的不同而产生矛盾和纠纷。并且大学生活属于集体生活,当学生和其他同学产生矛盾后,会使其人际交往受到阻碍,使其情感方面出现矛盾问题,会给学生的日常生活带来影响。如果矛盾问题激化,甚至会引发校园安全事件[2]。因此班主任与辅导员需要及时对学生的情感状态进行分析,了解不同学生在情感发展过程中的具体需求,引导学生能够形成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让学生能够更好的处理人际关系。

(四)日常生活管理

在生活方面,大学生通常都属于初次以独立的状态进行生活,在脱离父母之后会在生活方面出现较多的问题,此时班主任以及辅导员需要对学生进行生活方面的管理。例如在饮食方面由于地区差异会出现饭菜不可口的问题,在衣服换洗以及寝室打扫等多个方面也会容易引起学生之间的摩擦。这需要班主任以及辅导员能够定期深入宿舍进行检查,及时发现寝室内存在的卫生问题,可以对学生进行生活方面的指导,引导学生能够主动维护寝室环境,同时可以做到独立处理生活事务,提升大学生的独立能力,让学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模式[3]。

(五)指导集体活动

大学生活拥有较多不同类型的集体活动,辅导员以及班主任需要对其进行活动管理。班主任以及辅导员所承担的管理任务较为繁杂,包括行政管理以及教学管理等。从大学生入学到毕业就业所有的活动均需要由二者进行传达,例如当学生出现突发疾病时,需要由班主任及辅导员进行沟通和处理。或者在评选优秀学生和先进学生时也需要通过二者的共同讨论和分析得出评选结果。辅导员以及班主任需要在发挥学生自主性的同时不断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服务,推进学生形成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的模式,為大学生的日常生活提供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

二、高校辅导员和班主任协同育人机制构建

(一)以思政教育为基础实施协同育人

班主任以及辅导员都是负责对学生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主体,能够让思政教育呈现出常态化的发展趋势,提高思政教育效果。因此二者在进行协同育人时,必须要将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基础,以此为核心打造协同育人的模式[4]。高校可以由党委进行统一领导,由党政进行齐抓共管,充分调动校园内教职工的配合度,打造大思政的工作模式,不断互通优质的思政教育资源,以此来落实立德树人教学任务。在具体工作实践过程中,需要将育人作为基本导向,将立德树人作为基本理念,发挥党支部所具备的战斗堡垒功能以及优秀教师起到的模范作用,对教学模式、人才培养模式以及行政服务体系的实施完善,逐渐形成一体化的思政教育模式。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为班主任以及辅导员协同育人提供良好的环境氛围,推动协同育人机制的形成。高校内的班主任以及辅导员应当进行定时沟通,分析不同班级的思想政治教育情况,结合党支部提出的要求,针对目前班级内学生思想意识问题制定合理的教育策略,为学生提高思想和价值观念方面的引导。

(二)提升班主任和辅导员队伍能力

要想能够加快高校人才培养体系的改革速度,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必须要促进辅导员以及班主任工作能力的提高,为协同育人工作的开展提供重要的优质人力资源[5]。第一,保证辅导员数量和质量。高校应当针对不同专业分别配置专职辅导员,其比例应当达到1:150,即150个学生需要配备1个辅导员进行领导。同时还需要对辅导员的自身素质进行提升,积极鼓励辅导员参与博士学位的攻读,强化辅导员的整体素质,使其能够拥有专业的能力以及素养,保证推进育人工作的创新。第二,从专业教师队伍中选择优秀教师作为班主任。在选拔班主任时应当从专业教师中进行选择,主要原因在于专业教师对于本班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思想状态较为了解,同时具备丰富教学经验,能够积极配合辅导员完成各项班级管理工作。第三,实施“双班主任”的管理模式。在挑选优秀专业教师成为班主任的同时,也需要选拔领航班主任,可以定期针对班主任的管理工作和教学工作进行总结,分析班主任在日常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不断对工作策略进行优化。领航班主任可以利用教授开讲或者班会等形式和师生进行沟通,利用面对面的方式对学生实施进一步的引导和教育,提升班主任队伍综合能力,加强学生管理质量。

(三)构建协同育人工作平台

协同育人模式不单单只是将辅导员的工作内容和班主任的工作内容进行相加,而是需要对教育主体的理念方法进行融合,通过互补的方式落实教学任务和教育目标[6]。第一,可以在课程体系中设置主题班会,对学生的价值观念进行深化塑造。班会是高校内不可缺少的集体活动之一,也是辅导员以及班主任对学生实施思政教育的关键手段。但是在以往的班会活动中存在着内容枯燥,形式单一的问题,使主题班会的教育功能出现了形式化的现象,难以调动学生参与班会活动的积极性。班主任以及辅导员需要认识到主题班会这一平台对于协同育人的重要性,将其纳入到课程体系中,提升主题班会规范化水平,结合学生的发展特点以及学习阶段对主题班会内容进行总体規划。第二,形成系统性的学业指导模式。目前在学业指导方面,很多高校已经结合自身办学特色制定了多样化的指导模式,如可以利用“3+2+X”的模式进行指导。“3”包括朋辈导师、专业教师以及辅导员;“2”为双班主任制度,“X”为不同学业阶段,以此来提升指导工作的针对性[7]。

结束语:

目前辅导员以及班主任在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所发挥的功能和作用愈发重要,要想能够保证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的速度和质量,必须要充分发挥二者的优势。辅导员以及班主任可以在思想、生活、情感、集体活动以及学业等多个方面对学生进行管理和引导,促使学生能够形成健康的心理状态,更快的适应大学生活,是人才培养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在现代社会中,要想能够保证二者作用的发挥,需要形成协同育人的体系,以思政教育为基础实施协同育人,提升班主任和辅导员队伍能力,构建协同育人工作平台,提升协同育人机制的系统性。

参考文献:

[1]王筑山,尹晗昕,余佳. 以全国教育大会精神为指导切实推进高校班主任队伍建设工作[J]. 中外交流,2020,27(11):18-19.

[2]孙研,陈蕴智. 民族高校辅导员、班主任角色定位及其工作特点——以内蒙古东部区地方高校为例[J]. 民族高等教育研究,2016,4(2):69-73.

[3]徐刚,王树齐,朱海霞,等. 高等教育改革发展过程中班主任、辅导员和学业导师 之间工作职责区别[J]. 科教文汇,2018(20):136-137.

[4]王燕,方荣辉. 民航类人才培养辅导员与班主任协同育人探析 ——以滨州学院为例[J]. 海峡科技与产业,2020(6):19-21.

[5]艾娜,刘冰,唐建楷,等. 高校本科生班主任多元化管理模式的探究与思考[J]. 改革与开放,2019(7):122-124,128.

[6]李玉琼,李媛,李意涵,等. 新时代高校班主任与辅导员协同育人实践探析[J]. 北京教育(高教版),2021(5):75-77.

[7]王涛,郭家瑞. 地方高校转型发展过程中专业教师兼任班主任的若干思考[J]. 河南化工,2017,34(4):59-61.

作者简介:

杨俊(1979年2月),女,教育学方向;一线教师。青岛工学院讲师,硕士研究生,山东青岛。

猜你喜欢
角色定位辅导员人才培养
让学生动起来、笑出来
高校辅导员所需素质研究的必要性及意义
高校辅导员综合素质与能力提升探究
微课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导学探究
浅谈新课程标准的新认知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高校学习型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时代诉求与角色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