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生理指标及氧化应激指标的变化和意义

2021-01-14 10:01刘永霞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20年23期
关键词:颈动脉氧化应激硬化

刘 欢, 刘永霞, 刘 燕, 赵 妮

(延安大学附属医院 输血科, 陕西 延安, 716000)

原发性高血压(EH)是一种心血管疾病,主要临床表现为血压升高[1]。EH可导致成纤维细胞和血管平滑肌细胞异常增殖,血管壁增厚,进而引发动脉硬化[2]。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反映主动脉和中动脉系统的弹性状态[3]。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是由肝细胞产生的特殊蛋白质,作为炎症反应指标,其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中起重要作用[4]。血清丙二醛(MDA)水平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可以反映身体的氧化应激状态,研究[5]发现氧化应激是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和发展的中心环节。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血压水平显著相关,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被认为是斑块不稳定的标志物,检测血清Lp-PLA2水平可反映冠状动脉斑块的稳定性[6]。本研究探讨老年EH患者baPWV、hs-CRP、Lp-PLA2及氧化应激指标的变化及意义,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170例在本院确诊的老年EH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颈动脉超声检查结果将患者分为硬化组[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IMT)大于1.1 mm]80例和对照组90例(无颈动脉粥样硬化EH)。纳入标准: ① 符合《老年高血压诊断与治疗2008中国专家共识》[7]中的EH诊断标准者; ② 年龄≥65岁; ③ 行颈动脉超声检查, IMT>1.1 mm为颈动脉粥样硬化者。排除标准: ① 近3个月具有脑血管病史患者; ②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 ③ 恶性肿瘤患者; ④ 伴有免疫系统疾病、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本研究获得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且研究对象各项基础资料完整。

硬化组男44例,女36例; 年龄65~85岁,平均(72.8±6.3)岁; 体质量指数(BMI)为(23.3±1.8) kg/m2; 收缩压、舒张压(SBP、DBP)测定值为(158.5±7.9)、(94.7±4.0) mmHg; 吸烟31例,饮酒29例; 其中使用利尿剂14例, β受体阻滞剂23例,钙通道阻滞剂49例,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32例; 使用阿托伐汀钙22例,辛伐他汀14例。对照组男50例,女40例,年龄65~83岁,平均(71.6±5.5)岁; BMI (23.1±2.3) kg/m2; SBP、DBP测定值为(160.0±8.3)、(95.1±4.6) mmHg; 吸烟37例,饮酒26例; 其中使用利尿剂11例, β受体阻滞剂27例,钙通道阻滞剂56例,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37例; 使用阿托伐汀钙26例,辛伐他汀17例。2组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检测对比2组的baPWV、hs-CRP、Lp-PLA2、SOD、MDA、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值蛋白胆固醇(LDL-C)。baPWV使用日本欧姆龙 BP-203RPEⅢ型动脉硬化检测装置进行检测。baPWV测量前,让患者休息15 min。在测量过程中,患者取仰卧位, 4个示波血压袖带分别绑在四肢上,四肢连接心电图(ECG)电极,并将心音图(PCG)传感器置于ECG胸前导联V4的位置,同时充放4个袖带的气体,监测ECG和PCG并分析左右两侧baPWV值。抽取患者晨起空腹肘静脉血 2 mL, 加入肝素抗凝后室温静置 30 min、离心(2 500 转/min)10 min, 取上清液并冻存于-70 ℃待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hs-CRP、Lp-PLA2水平。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TG、TC、LDL-C、HDL-C水平。比色法测定SOD活性水平, TBA法检测血清MDA水平。

由专业人员操作德国西门子公司的SEQU IA512彩色超声仪。 取双侧颈动脉窦部1.0 cm、颈总动脉近端1.0 cm 和颈总动脉远端1.0 cm血管后壁测量IMT,沿血管走行作横切面扫查,测量3次,取平均值。双侧颈动脉的平均值作为个体IMT平均厚度指标。

1.3 观察指标

比较分析2组的baPWV、hs-CRP、Lp-PLA2、SOD、MDA、TG、TC、HDL-C、LDL-C、IMT平均厚度。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 果

2.1 2组患者血脂代谢指标比较

硬化组血清TG、TC、LDL-C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硬化组血清HDL-C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2组患者相关指标比较

硬化组的baPWV、hs-CRP、Lp-PLA2、MDA、IMT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硬化组血清SOD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2组患者的血脂代谢指标比较 mmol/L

表2 2组患者相关指标比较

2.3 相关性分析

老年EH伴有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baPWV(r=0.471,P<0.001)、hs-CRP(r=0.663,P<0.001)、Lp-PLA2(r=0.528,P<0.001)、MDA(r=0.361,P=0.004)与IMT呈显著正相关性, SOD与IMT呈显著负相关(r=-0.397,P=0.002)。

3 讨 论

颈动脉IMT可作为评估早期动脉硬化的指标之一,可预测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IMT增加时,心肌梗死和中风发生率随之增加。EH患者动脉粥样硬化与机体氧化应激反应失衡有关,血清MDA水平和SOD活性可衡量机体氧化应激程度。MDA是脂质过氧化链终止期产生的小分子产物,其血清水平可反映体内脂质过氧化程度, SOD的水平可以反映身体清除氧自由基的能力[8-9]。本研究结果表明,硬化组MDA显著高于对照组,血清SOD显著低于对照组,说明EH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与氧化应激有关。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MDA测定值与IMT呈显著正相关性,与SOD呈显著负相关,表明氧化应激在EH患者的动脉粥样硬化过程中起重要作用,这主要是因为各因子水平的升高或降低破坏氧化应激的平衡状态,加重血管内皮损伤,促使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和发展。

baPWV被认为是评估高血压患者动脉僵硬度的有效指标。血压的长期升高和脉压的持续增加会损害内皮,导致脂质沉积,弹性纤维减少,动脉弹性降低和动脉硬度增加[10-11]。本研究表明,硬化组baPWV显著高于对照组, EH早期主要表现为小动脉硬化、大动脉顺应性下降以及血管重构。动脉的弹性越差, baPWV 传导速度越快。LP-PLA2是一种新发现的炎症因子,志愿者血清中hs-CRP的含量非常低[12], 当出现炎症以及血管阻塞等情况时,血清hs-CRP水平升高。有研究[13]表明血清hs-CRP水平是炎症反应和机体组织损伤的敏感指标,血清hs-CRP水平随着血压水平的升高而增高。Lp-PLA2主要由单核吞噬细胞、T淋巴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等炎症细胞合成分泌,并受炎症物质的影响[14]。通过内皮细胞诱导细胞因子和黏附因子产生,使单核吞噬细胞向血管子宫内膜趋化和聚集,进一步促进细胞增殖和迁移,加速血管平滑肌细胞凋亡,影响血管舒缩功能和损害血管内皮。本研究结果显示,硬化组hs-CRP、Lp-PLA2显著高于对照组,提示其参与高血压的发生发展,并与EH的严重程度正相关。

研究[15]表明,血脂水平与血压之间存在密切关系,脂肪组织从血浆蛋白中清除TG, 导致高脂血症。本研究结果表明,硬化组血清TG、TC、LDL-C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这可能是因为血脂升高,血管弹性降低,血管扩张时阻力增加,血管处于紧张状态。因此,血脂高的患者常伴有高血压。经本研究分析,老年EH伴有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baPWV、hs-CRP、Lp-PLA2、MDA与IMT呈显著正相关,与SOD呈显著负相关。

综上所述,老年EH伴有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患者baPWV、hs-CRP、Lp-PLA2、MDA水平增高显著,SOD降低,或可促进颈动脉粥样硬化发展,可基于此采取预防措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猜你喜欢
颈动脉氧化应激硬化
山东:2025年底硬化路铺到每个自然村
灯盏花乙素抗氧化应激机制在防治心脑血管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环状RNA与氧化应激互作机制的研究进展
MTHFR C677T基因多态性与颈动脉狭窄及其侧支循环形成的关系
双源CT对心脏周围脂肪组织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
基于深度学习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成分识别
超声评价颈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支架贴壁不良的价值
人参皂苷Rg1对ApoE-/-小鼠动脉粥样硬化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
微小核糖核酸-125b-5p抑制Caspase 2蛋白酶活性缓解脂多糖诱导的心肌细胞凋亡和氧化应激的研究
超声对颈动脉蹼的识别意义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