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意义、问题、原则与路径

2021-01-14 22:17王晓青
关键词:劳动教育学生

王晓青

(淮阴师范学院,江苏 淮安 223000)

在2018年9月召开的全国教育工作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1]59。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明确提出将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体系,并要求: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1]65。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劳动教育的论述,对人才成长寄寓了殷切希望,同时也对高校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指明了新的方向。我们应当以此为遵循,充分认识劳动教育的意义,在积极研判现状的基础上,采取切实措施,推进劳动教育,努力培养全面发展的新时代人才。

1 新时代高校实施劳动教育的意义

高校的第一职能就是培养人才,而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是高校必须回答的问题。因为只有明确培养人才的目标、规格、标准和要求,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才能为国家提供合格的建设人才。在新时代高等教育中实施劳动教育有其必要性,意义重大。

1)时代发展的需要。人才培养要切合时代发展的需要,切合社会进步的需要。在新中国成立后的社会主义建设初期,我国高等教育主要强调的是“德智体”发展的人才培养标准,从三个维度来塑造人才,既有品德方面的,也有智育、身体方面的。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精神生活的要求越来越高,对人的素质尤其是人文素质的要求日益增强,人们需要有对“美”的欣赏和接受的能力,以提高人员的整体素质,于是人才培养的“德智体美”四维度标准就应时而生了。进入新时代以来,伴随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上也出现了浮躁风气,吃苦耐劳精神也在部分人员中逐步丢失。而在这新的发展时期,国家更需要政治立场坚定、思想品格优秀、实践能力过硬的建设人才,人才培养不能仅唯智育,要更加强调综合素质、踏实品质和劳动精神。因此,劳动教育正是对这一时代要求的呼应,也是时代发展的要求。

2)构建全面育人体系的需要。人才培养体系是高等教育的关键要素,有什么样的人才培养体系就会培养什么样的人才。人才培养体系一是要与时俱进,因时而变。新时代呼唤高素质的人才,我们就应该及时根据时代与社会的需要,调整人才培养体系。以德智体的三维调整到当下的德智体美劳五维,就是时代变化要求的结果。二是人才培养体系要不断丰富和全面。人才培养体系是根据社会对人才的需要,由若干部分知识能力素质点构成的整体,从而达到塑造整体的人的目标。新时代高校人才体系中加上劳动教育,培养学生的劳动认知和劳动精神,是对人才体系的进一步优化和丰富,增强了人才培养的全面性。第三,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要具有科学性。教育是对人的认识和改造,认识是前提。要认识到人对社会将会起到什么样的作用?才能构建一定的培养体系来付诸实施。人的构成需要有价值、智力、体质、审美的要素,也要有创造劳动的因子,新时代劳动教育的实施,是对人的认识进一步深化,这也是人才培养体系调整进一步科学化的体现。

3)立德树人的需要。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事业的根本任务,大学生经过小学、中学的基础教育进入高校接受专业教育,专业教育的首要标准就是要以德树人、以德育人、以德立人。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德政工程,而以立德树人作为标准来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与接班人,是人才培养的重中之重,这也是衡量一所大学是否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的根本性问题。立德树人与劳动情怀、创造精神、吃苦品质紧密相连,正确的劳动观是“立德”的重要内容,是“树人”的有机成分。新时代的大学生要在思想品德修养上下功夫,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爱岗敬业,勤奋节俭。要在培养奋斗精神上下功夫,历练敢于担当、不懈奋斗的精神,具有勇于奋斗的精神状态,做到刚健有为、永不言弃。要在培养勤劳踏实上下功夫,克服虚荣浮躁作风,破除贪图享受不爱劳动的思想,坚持靠双手创业,靠自己劳动立身的有为有位、有劳有得的劳动观和利益观。在高校实施劳动教育,丰富了立德树人的内涵,劳动教育是立德树人不可或缺的内容[2]。

综上所述,在新时代高校实施劳动教育,是时代社会发展形势的要求,也是完善高校人才培养体系的需要,更是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内在需求,因此说在高校实施劳动教育势在必行,十分必要。

2 目前高校劳动教育存在的问题

高校尽管在日常管理中也强调学生的劳动教育,比如开展了宿舍卫生检查、军训活动中的内务整理,以及有的高校提供的一些勤工俭学岗位,等等。但总体看,学校重视不够,计划性不强,学生参与的面不广,还存在着许多问题。

1)顶层设计劳动教育缺失。每个学校都有自己未来的远景规划,或近期发展的执行计划。不管是宏观上的战略目标,还是中观层面的制度设计,或者说是在微观层面上的执行措施,几乎在任何一所高校的规划、计划中都找不到劳动教育的安排和培养的目标,更不要说明确劳动教育的内容、形式、渠道等具体的内容了。在人才培养体系上只强调德智体美四位一体的体系结构,缺乏劳动教育的内容。在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上,也主要是围绕德智体美四个方面来设计,通过一定的课程支撑这一体系的人才培养。在第二课堂的实训实践方面,也主要强调的是围绕专业知识方面的实习与训练,强调的是专业技术与技巧,如师范生的“三字一话”训练、理工科学生的实验训练等,而不是有针对性的对劳动内涵与理念的理解与实践。

2)学生劳动观念淡化。随着国内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越来越好,大多数家庭都有足够的经济能力来提供子女的学习教育,不需要子女操心,更不要说让他们去参加劳动挣钱了。所以这些年轻的大学生们并不知道劳动的艰辛,也不知道劳动创造财富的意义。他们中的大多数不懂得去尊重那些劳动者,如对环卫工作的漠视,也很少对学校里的诸如食堂师傅、宿舍清洁工说声谢谢,他们不懂得劳动的价值。当前社会上浮夸风气盛行,不少学生非常崇拜那些歌星、影星们风风光光,赚钱容易。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他们的人生奋斗观、价值观也发生了偏差,部分大学生养成了不愿劳动吃苦、爱慕虚荣的习惯。还有一些大学生不会劳动,不善劳动。因为从小缺乏劳动锻炼,有些大学生缺少基本的劳动技能,比如有的不会洗衣服,有的不会料理室务。因为没有劳动习惯,所以遇事很少自己去解决,如拧个螺丝、换个灯泡或者缝个纽扣,等等。他们处在心有余而力不足的尴尬状态。

3)劳动教育保障条件不足。劳动教育不是口头上的吆喝,而是要落实在行动上。目前高校开展劳动教育条件明显不足。一是制度体系缺失。劳动教育作为一项育人的根本内容,需要各项制度的刚性制约来保证工作的执行。其二是教师队伍的不足。目前各个学校基本上没有专职教师从事劳动教育,也未明确哪个部门来统筹学生的劳动教育。各学院有班主任、辅导员队伍,但普遍对劳动教育认识不到位,强调学习考研的多,强调劳动的少,没有形成教育管理队伍的合力,需要在思想认识上提高。第三是劳动岗位的不足。就目前情况看,学生劳动的主要场所是宿舍,因为外室公共场所都有专门的保洁人员。几个学生共处一个房间,除了地面需要打扫、厕所需要清洁外,其他基本上都是属于个人生活自理方面的。劳动岗位不足,劳动机会不多,影响了劳动教育的合理安排,也影响了学生劳动锻炼习惯的养成。

4)劳动教育认识不全面。凡事都要追根溯源,搞清楚事物的来源涵蕴。就劳动教育而言,劳动究竟指什么?是不是单纯干一些体力活就是劳动?比如,有人认为在高校每个学生只要参加一定的宿舍整洁任务,就算是接受劳动教育了。这种认识是有局限性的。劳动既包括一般的体力劳动,也包括创造性的智力劳动,既包括个人事务性劳动,也包括公益性劳动,既包括简单的生活性劳动,也包括复杂的生产劳动。以此维度来衡量,目前高校对劳动的认识不到位现象就显而易见了。高校除了反复强调的个人生活性劳动,如整理宿舍、洗衣服等外,还有什么内容注入劳动教育中去了呢?没有!高校既没有明确劳动的种类范畴,也没有开拓出社会场所单位作为公共性或生产性劳动的渠道。对劳动概念理解的简单化、单一性,是高校普遍存在的问题,由于认识的不到位,也就直接影响了高校劳动教育合理有效的开展。

3 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的实施原则

劳动教育是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中的重要内容,是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重要路径,也是在新时代贯彻党的教育路线的重要标志。新时代的高校劳动教育要在不断融合创新中实现其价值和目标。高校劳动教育应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坚持以下原则:

1)劳动教育与立德树人的融合。对劳动教育的理解绝不能仅仅局限于某些劳动技能、劳动技术的掌握,或者说仅仅是一些劳动习惯的养成。劳动教育首先应培养的是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在深层次上是与一个人的德行品行相关的品质。我们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劳动观,劳动创造历史,劳动创造人类,劳动推动未来,这是劳动的终极意义所在,也是我们正确看待劳动价值的逻辑起点。因此劳动教育就是要培养人的劳动精神,发挥人的创造价值,体现劳动对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光荣使命。从个体上来说,富有劳动精神的人,必须有吃苦品质、艰苦奋斗的意志,意识到劳动的成果源自劳动艰辛而来,我们要学会尊重劳动者,同情劳动者和关爱劳动者。当然劳动教育内在意义也包含劳者有所得、劳者取其酬的现代公平思想,反对不劳而获与投机取巧,提倡个人奉献于集体和社会,努力克服浮躁虚荣与贪图享受的思想。而这些,无论是从更高层次的劳动对人类社会的意义,还是从劳动所蕴含的公平与奉献精神来说,都与社会主义立德树人的价值相一致,劳动教育是高校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学生成长成才的主要表现。

2)劳动与德智体美的融合。我国高等教育经历了“德智体”到“德智体美”再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这一教育理念的变化,这些变化既体现了教育的与时俱进,也体现了党和国家对新时代人才培养的期望,对于构建高质量人才培养体系具有重要的作用。劳动与其他学科的融合,首先明确的是劳动与其他学科的平等关系,五个学科相互依存,缺一不可,对于人才培养都起到相应的重要作用。其次需要明确的是作为人才培养体系的五个方面之一,劳动教育要确立自身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体系,要形成自身的独立与独特的学科品质与内涵,不能被其他学科所取代或遮蔽,有其存在的独立性。第三就是劳动教育与其他学科的相融性。我们强调劳动教育在人才培养体系中的重要性与独立性,并不意味着劳动教育与其他学科的关系是不相交互与融合的。相反,劳动教育与德智体美有时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状况。在知识谱系上,劳动教育可以与德智体美相互贯通,相互启发,协同发展,起到综合育人的成效。

3)理论与实践的融合。高校课程一般都具有理论与实践的两方面属性,只是有的课程理论性强些,有的课程是实践性强些,完全纯理论不需要动手的课程还是比较少的。劳动教育我们应该定义为高校人才培养体系中的一门课程,作为一门课程它同样具有理论与实践的两方面特性。理论方面属性主要体现在对劳动的起源、劳动的历史、劳动的价值、劳动的意义等方面的阐述研究,尤其是对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研究与介绍,这些主要解决的是思想认识与知识谱系逻辑性的训练问题。而实践性特征,在劳动教育中则是鲜明而又丰富的,从个人的生活劳动习惯,到集体居住的环境保持,再到与学科知识相关的生产劳动,或者是投身公益性的义工志愿者服务等方面,都需要动腿动手,都需要实践操作。所以在安排劳动教育课程时,一定要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加以实施。

4)校内与校外融合。对学生的劳动教育不能仅仅局限在校园这方天地,而是要校内与校外相融合,形成互补的教育空间。在校内首先要做好第一课堂的建设,要合理利用好课堂讲授的教育形式,保证课堂教学质量。其次要加强校内第二课堂建设,即课后实践训练课的计划与安排。第二课堂的实践表现形式可多样化,比如宿舍内务整理、个人生活习惯的改善、公共区间清洁卫生的保持,另外还可以设计一些劳动实践岗,供学生们劳动。从专业性讲,一些实验性学科的实验室、生产车间等也可提供实践机会。对校外来说,主要是抓好第三课堂建设,利用好社会这个大舞台,与各行各业建立合作关系,动员社会力量与资源协同为劳动教育提供服务。比如学生可到企业、工厂、商店,包括社区等单位,通过自己的劳动,培养劳动情操,培育劳动美德,同时也认识社会,了解生产,成长自己。

5)教师与学生的融合。劳动教育首先是教,教师要站稳讲台,为学生提供优质的劳动教育课。这就要求教师既有劳动相关的系统的专业知识,也要能合理利用各种教学方法,活跃课堂气氛,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真正发挥教师的指导与引路的作用。教的另一面是学,学生要重视劳动教育课程,要积极参加课程学习,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主动学习,创造性学习。因此,教师与学生是互动的关系,教与学是相互融合的关系,教师能激发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才是教育的目的。学生能主动积极地探讨研究,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并形成劳动的愿望,这才是学习的效果。教与学缺一不可,教师与学生的互融互动,才能上好劳动教育课,才能有好的学习效果。

4 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的实施路径

高校劳动教育必须有合适的路径来加以落实,通过提高思想认识、加强课堂主阵地建设、建立社会实践基地,以及加强保障与考核等多方面措施,形成劳动教育的有效路径,提高劳动教育的实践性。

1)提高认识,转变观念。学校要广泛深入学习中央以及教育部关于劳动教育方面的文件精神,要从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立德树人高度来充分认识劳动教育的重要意义,要从认识培养什么样人的这一根本出发,深刻理解劳动教育的价值所在。劳动教育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重要内容所在,是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尊重劳动、创造未来的重要渠道和载体。在思想认识上,学校的管理者要站得高、看得远,带头领会并执行有关劳动教育的要求;广大教职工要理解并支持劳动教育的实施,积极地履行教师的教学责任和义务;广大学生要认真学习,积极投身到劳动教育中,在劳动中锻炼自己,增长才干,做一个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高校领导干部、教职工和学生三方面人员达成共识,才能形成劳动教育的合力。因此说劳动教育首先要解决的是思想认识问题,只有转变了观念,才能认识劳动育人的重要性,从而做好这一工作。

2)抓好课堂教学的主阵地。课堂是学生获得知识、接受教育的主阵地,学生在校学习时间几乎一半要在课堂中度过。劳动教育作为一门课程也不例外,课堂教学是其不可缺少的渠道。[3]课堂教学要着重做好以下几件事:一要将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方案的具体模块中予以呈现。二要尽快编写教材,在没有教材之前,可以组织教师编写讲义。三要制订课程教学大纲,明确课程教学目的、主要内容以及考核方式等内容。四要确立具体的课时与学分。按照教育部门的要求,高校的劳动教育课程总学时不得少于32学时,学分要求因校而异,一般不得少于1个学分,以2个学分为宜。五要合理安排好劳动实践时间,在人才培养方案中要明确劳动是以劳动周的形式集体安排,还是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式。尤其是集体劳动时,要安排好劳动内容,精心组织,确保每学年不少于一周的劳动实践。

3)积极开辟社会实践平台。劳动教育课堂教学主阵地固然重要,但是学生的劳动实践却不能依赖课堂来实施。尽管校内可以通过食堂、绿化、保洁以及单位部门提供的其他一些实践岗位来实施,但对于高校每届大约五六千的学生来说,这些实践机会无疑是不够的,这就要求学校把目光放在校外,开辟社会大课堂,在校外寻找更多的实践路径。一是要与企业、工厂、商店、旅馆等企业单位建立联系,使学生在生产性劳动方面有足够的平台。二是建立公益性劳动与服务机制,如与政府部门的团委、工会、体育局等联系,遇有大型活动、赛事,学生可以去当志愿者,为大会服务,在服务过程中,体验劳动的艰辛与收获。三是与社会上特定的组织与机构相联系,为学生提供义工机会。比如可与街道建立合作关系,定期到养老院、孤儿院,或者农村留守学校等开展献爱心劳动,为孤寡老人与少年儿童提供生活照看或精神慰问活动。

4)建立有效的考核检查机制。一门课程的落实,既需要学校的合理安排,更需要学生的自觉参与。作为劳动教育课,课堂教学的考核因为固定的场所固定的学时与学分,可以采取统一考核方式。而对于非集中性的社会劳动实践,则要采取既灵活又有据可查的考核方式,比如学期初要提供劳动实习计划,实习后要有实习单位签字盖章的总结。学校管理部门以及二级学院要定期到相关劳动单位走访调研,掌握真实的情况。学校对劳动实践的时间、内容、效果要有考核检查的标准与要求。除了考核的刚性要求外,另外还可以把劳动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成绩纳入学生综合测评与评奖范围,把学生的劳动成绩作为评选先进与积极分子的重要指标[4]。总之,要运用考核与奖惩机制,规范学生的劳动教育,保证劳动教育课程的有效实施。

5)加强保障条件建设。为了使劳动教育常态化规范化,必须有一定的机制来保障劳动教育的实施。一是要将劳动教育制度化,通过制订颁布《关于实施劳动教育的指导意见》,从学校层面规划劳动教育的实施。通过制订《劳动教育教学与实践安排要求》《劳动教育课程考核办法》等文件,规范劳动教育的教学与考核。制度是保障,制度保执行,只有将劳动教育以制度化要求固化下来,才能保证劳动教育的长久性、长效性。二是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劳动教育要坚持“专职为主、兼职为辅、专兼结合”的原则,要有专门的劳动教育教师建设规划,将专兼职队伍建设纳入学校整体的师资队伍建设规划中去,按照“总体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逐步使劳动课教师能达到公共课教师的比例。第三要加强经费投入,保证每学年有专门经费投入到劳动教育的各项活动中,以保证劳动教育的课程建设、教师培训、基地建设等方面的常态化发展。保障机制是劳动教育实施的重要因素,高校要重视制度化建设,重视教师队伍建设,重视经费投入,通过这三个方面努力来为劳动教育的顺利实施提供强有力的保障[5]。

高校实施劳动教育是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重要论述的需要,是新时代党的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是高校为党为国育才的需要。继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后,教育部又印发了《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进一步明确了劳动教育的重要性,尤其是对高校劳动教育的课程化、体系化、实践化提出了要求,对劳动教育的育人功能寄予了希望。高校要抓住机遇,积极研讨,主动作为,对学生进行全面系统的劳动教育,使学生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和利益观,弘扬勤俭、奋斗、创新、奉献的劳动精神,用勤劳的双手和辛勤的汗水,为社会奉献新时代大学生的青春和力量。

猜你喜欢
劳动教育学生
国外教育奇趣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题解教育『三问』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赶不走的学生
热爱劳动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
学生写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