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中学教学名师的培养策略

2021-01-16 07:41郭勤学
河南教育·职成教 2021年1期
关键词:名师青年教师教研

郭勤学

郑州市第十一中学校长。教育部第二期中小学名校长领航班学员,中小学正高级教师,河南省特级教师。连任河南省第六届、第七届政府督学。获得河南省首批中小学名校长、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等荣誉称号,享受郑州市政府特殊津贴。多项科研成果在郑州市基础教育工作中得到推广应用,并取得良好的效果。

多年的发展实践证明,名师培养,不仅要“培”,而且要“养”要“育”。名师是教师中的“醒客”(身心和思想最早被唤醒的人,思想者)。名师培养就是依托名师研究,唤醒青年教师,使他们在思想和能力上践行“名人”模式。

一、名师培养的意义

將教师培养成名师,是让教师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不断提高对自己的要求,通过提升教学水平的方式,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而培养名师的另一个目的,就是让学生能够在名师的教育之下,改变对学习的态度,提高学习热情。从学校发展来看,一流的名师能够为学生带来更大的影响力,能够提升学校的教育质量,能够提高学校在社会上的知名度,从而促进学校的发展;对于学校内部教师团队的建设而言,名师的培养也能够激发学校其他教师的上进心,带动学校教师团体集体素质的提升。

二、名师成长的历程

(一)“名”之本: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本,是指教育素质和人文素养。不忘初心,砥砺前行,是许多名师必备的素质,体现在行动上就是对教育职业的热爱、追求,对理想的坚持和追求的笃定,内化为精神,就是一种将自我价值与教育价值融为一体的教育境界、教育素养。这种素养又反作用于自身,带给自我不懈的激励和鞭策力,是名师不断追求、学习的内在动力。“力求卓越,是一种生长模式”,这是郑州市第十一中学贾颖老师的生动写照,30年间她从普通教师成长为名师,从优秀走向卓越,“力求卓越”的信念恰是她成长的初心和动力。

(二)“名”之径:反思中痛苦,成长中快乐

径,指名师成长的历程及途径。名师的教学风格也许存在不同,但是名师成长的过程有着共同点——不断学习、不断实践、不断创造。他们通过“实践—反思—更新—实践”的循环,一步步实现自我认识、自我完善、自我提升。其中,反思的过程往往与痛苦结伴而来,痛苦过后便是快乐。教师成长=经验+反思,名师的反思体现在职业态度和职业发展两个方面。近年来,教师心理问题增多、压力增大、职业倦怠等现象频频发生,教师职业幸福感下降。面对平凡的生活,教师要善于通过反思,保持积极、阳光的心态,主动地投入到教育工作中,创造性地发挥自己的才能。

(三)“名”之方:教研并重,以教促研,以研促教

方,指方略、策略。深厚的教育教研素养积淀是名师成名的关键。教研是提升教师素养的一个重要途径,教无止境、学无止境、研无止境,教师要有终身学习的责任和意识,不断充实自己的业务水平。这个学习过程是谦逊的、艰难的,但也是充实的。名师的成长过程离不开课题研究的经历和经验,离不开教与研相结合、相渗透的过程。

(四)“名”之道:教育的自我调节和完善能力

道是一种法则,一种规律。名师之“名”往往是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不断总结经验,对自己的教学方式进行调控达成的。在自我完善、自我管控方面,优秀教师表现出较高的自觉性。河南省数学名师李小斌坦言,他从工作至今,一直在不遗余力地调整着自我教学和教研心理,包括职业幸福感、事业成就感以及价值判断等方面。

三、名师培养的路径

(一)夯实基础,梯队培养,打造名师培养摇篮

为了达成名师、大师的培养目标,学校需要根据自身的发展规律及教师队伍现状,建立适用于学校的名师培养机制,落实推进“青蓝工程”。无规矩不成方圆,学校要事先为教师拟定一个明确的发展规划,针对教师的教学水平,开展相关的培训活动,并且将培养的重点放在年轻骨干教师身上。在教学改革、精品课程建设方面,学校需要突出“五个优先”:第一,优先支持教师以及专业带头人的教学改革以及名师团队建设;第二,优先向上申报各个科目教学中各级各类教学改革的项目以及课题立项;第三,教师有参加专业建设与课程改革意愿的,优先安排参加升级培训或者出国培训活动;第四,优先推荐教师参加各类评级;第五,优先推荐岗位及职称晋升,将好处直接展现给教师。学校通过“青蓝工程”的帮助,调动在校教师的积极性。

(二)精准发力,多措并举,形成名师培养激励机制

学校以“师德一流、教学一流、科研一流、传帮带一流”为标准,在当下的教师团队中挑选出一些水平较高的教师作为首要培养对象,并且通过课程改革等方式,挖掘德才兼备的教师,培养一批能够在社会上发挥较大影响力的教师团队。

为了促进名师团队的建设,学校制定《郑州市第十一中学名师工作室管理办法》,每年都会加强名师建设的资金投入,定期更新教学设备,确保教师拥有较为丰富的教学资源。

(三)名师引领,示范带动,发挥名师辐射作用

学校要让教师相互学习,以名师为引领,以贾颖、李小斌两个名师工作室为载体,以基于具体问题情境的导师指导下教师全程参与为形式,激发青年教师对“名师”的向往,让他们能够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总结教学经验,找出教育教学的重点问题。通过这种方式来加强学校教学教师团队建设,重点做好教师培养、课题研究、示范辐射等工作,共同解决各学科之间产生的教学难题,让名师工作室真正意义上成为提高教师教学水平的平台。在长期的运作实践过程中,通过名师为工作室提供动力,一大批青年教师实现了快速成长。这些青年教师在名师工作室的帮助下取得了较为明显的进步,为学校的发展提供了全新的动力。

借名师成长东风,扬十一中发展之帆,名师建设始终是百年之计。立足基层名师的成长路径,探究名师培养范式,最大限度地发挥名师的引领和辐射效应,为教师发展提供有益路径。而打好名师培养这张牌,打造教育“名人”高地,始终是郑州市第十一中学的一张亮丽名片。

猜你喜欢
名师青年教师教研
重视“关键事件” 助推青年教师专业成长
名师直播课
名师成长的四个阶段
青年教师“赴考”
多措并举,助力青年教师实现教育梦想
赋能:教研转型中教研员的应然追求
问题指向:学校教研品质提升的实践转向——以福建省尤溪县教研实践为例
二胎时代高职院青年教师思政工作的时代嬗变
浅议"名师"
关注教研活动提升教研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