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列腺液中炎性因子与PSA关系及其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价值研究

2021-01-27 06:45李金永杨金成闻玉钢王志强
宁夏医学杂志 2021年1期
关键词:前列腺炎前列腺癌炎性

满 涛,李金永,杨金成,闻玉钢,王志强

随着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的改变,我国前列腺癌发病率逐年上升[1],而前列腺癌早期症状与前列腺增生相近,且病灶位置较深[2],早期检出仍具有一定困难。炎症因子是前列腺癌发生发展的重要促发因素,既往报道显示炎症微环境为肿瘤细胞增殖和血管生长创造了有利条件,炎性因子表达水平与肿瘤恶性程度相关[3]。但既往报道多关注血清炎症因子水平,而较少研究前列腺液炎症因子在前列腺癌早期筛查中的作用[4]。因而,本研究回顾性地分析本院前列腺癌、前列腺增生及慢性前列腺炎患者临床资料,对比不同患者前列腺液中各炎性因子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临床价值。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纳入2018年3月-2020年3月本院前列腺癌、前列腺增生及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各50例,分别作为前列腺癌组、前列腺增生组及前列腺炎组。纳入标准:①前列腺癌患者均经穿刺病理活检证实,前列腺增生和慢性前列腺炎均符合指南标准[5-7];②病例资料完整。排除标准:①合并有其他原发性恶性肿瘤者;②合并有急性尿潴留者;③肝肾功能严重不全者;④泌尿系畸形者。前列腺癌组患者年龄(47.21±8.08)岁,体重指数(20.43±1.69)kg/m2;前列腺增生组年龄(48.36±10.57)岁,体重指数(20.16±2.03)kg/m2;前列腺炎组年龄(47.09±9.72)岁,体重指数(19.89±2.17)kg/m2。3组患者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检测方法:前列腺液采集:采集前1周内禁性生活,清洁阴茎头和尿道外口,采用前列腺按摩法收集前列腺液标本,留置在EP管中,冷冻保存。检测时取标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白介素-6(IL-6)、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巨噬细胞炎性蛋白-1α(MIP-1α)及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水平。试剂盒由上海恒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取患者空腹肘静脉血5 mL,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PSA)和游离PSA(fPSA)水平,并计算fPSA/tPSA比值。

1.3 观察指标:比较前列腺癌组、前列腺增生组及前列腺炎组患者前列腺液中炎性因子和血清tPSA、fPSA及fPSA/tPSA比值水平,采用Pearson线性分析前列腺癌患者前列腺液中炎性因子与血清tPSA、fPSA及fPSA/tPSA比值的关系,采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分析前列腺液炎性因子与PSA相关指标对判断前列腺癌的价值。

2 结果

2.1 3组前列腺液炎性因子比较:3组患者前列腺液IL-6、IL-8、TNF-α、MIP-1α及MCP-1水平差异显著,其中前列腺癌组患者水平显著高于其他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列腺炎组患者前列腺液中各炎性因子水平高于前列腺增生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3组前列腺液炎性因子比较

2.2 3组血清PSA相关指标比较:3组血清tPSA、fPSA及fPSA/tPSA水平差异显著,其中前列腺癌组患者tPSA与fPSA水平显著高于前列腺炎组和前列腺增生组,fPSA/tPSA水平显著低于其他2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列腺炎组患者血清tPSA、fPSA及fPSA/tPSA水平与前列腺增生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3组血清PSA相关指标比较

2.3 前列腺液中炎性因子与PSA相关指标关系分析:前列腺癌患者前列腺液中IL-6、IL-8、TNF-α、MIP-1α及MCP-1与tPSA、fPSA呈正相关性(P<0.05)。前列腺癌患者前列腺液各炎性因子与fPSA/tPSA均呈显著负相关性(P<0.05)。

2.4 前列腺液炎性因子判断前列腺癌价值分析:ROC分析结果显示,前列腺液中IL-6、IL-8、TNF-α、MIP-1α及MCP-1各炎性因子对判断前列腺癌有一定应用价值(P均<0.05,敏感度均≥0.800),见表3。ROC分析结果还显示前列腺液中IL-6、IL-8、TNF-α、MIP-1α及MCP-1炎性因子联合fPSA/tPSA诊断前列腺癌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950和0.850。见表4。

表3 前列腺液炎性因子判断前列腺癌的ROC分析结果

表4 前列腺液炎性因子与fPSA/tPSA判断前列腺癌ROC分析结果

3 讨论

前列腺癌已成为目前我国发病率居首位的男性恶性肿瘤[8],Tasaki M等[9]还发现超过1/3前列腺癌患者被确诊时已发生淋巴结转移。目前认为前列腺癌发病机制涉及雄激素受体(AR)基因突变、免疫逃逸及炎症介导等,其中炎症介导与AR基因突变和免疫逃逸密切相关,在前列腺癌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因炎症介导所致的基因表达谱改变和炎症应答调节为前列腺癌创造了良好的微环境,而炎性因子的表达能促进肿瘤细胞免疫逃逸,加快肿瘤增殖生长。腺癌占前列腺癌比例超过90%,好发于前列腺腺上皮,随着肿瘤生长增殖,肿瘤细胞可脱落在前列腺液中。另外,与血清标本比较,前列腺液可直观准确并更早地反映前列腺腔表面腺上皮细胞生长状态。因而,本研究收集患者前列腺液作为观察标本,结果显示前列腺癌组患者各炎性因子水平均高于前列腺炎组和前列腺增生组,且ROC发现各炎性因子对筛查前列腺癌具有较高的敏感度,提示监测患者前列腺液中炎性因子水平有助于前列腺癌的诊断。目前,临床有关慢性前列腺炎与前列腺增生癌变风险的机制尚未阐明,但对于前列腺液中炎性因子异常升高的患者,应警惕恶变机率。

PSA属单链糖蛋白,其作为前列腺癌早期筛查的肿瘤标记物已被临床广泛应用,但近年来报道显示PSA检测存在假阳性结果,可导致患者进一步穿刺,而增加穿刺感染、排尿困难等并发症[10]。而fPSA/tPSA较单项检测具有更高的特异性[11]。本研究显示前列腺液炎性因子表达与tPSA、fPSA及fPSA/tPSA均具有显著相关性,这可能是随着肿瘤恶变和进展,前列腺腺泡与导管腔间的屏障被破坏,PSA大量入血,而这一病理改变也刺激IL-6、IL-8及TNF-α等炎症介质的释放,诱导肿瘤细胞生长。而MIP-1α与MCP-1不仅与肿瘤增殖分化相关,还可通过AT1R-PI3K/Akt信号通路参与肿瘤远处转移。因而,本研究将前列腺炎性因子与fPSA/tPSA联合用于前列腺癌诊断,结果显示其敏感度和特异度均得到显著提高,提示前列腺液炎性因子联合fPSA/tPSA检测有助于前列腺癌的早期诊断。此外,本研究还发现前列腺炎患者各炎性因子水平显著高于前列腺增生患者,这与炎症进展和炎症介导释放炎性因子有关,而2组患者tPSA、fPSA及fPSA/tPSA水平无显著性差异,推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和前列腺增生患者癌变风险相近,但这有待今后进一步研究证实。

猜你喜欢
前列腺炎前列腺癌炎性
炎性小体与缺血性脑卒中发病及中医相关机制的研究进展
龙胆泻肝汤辅助治疗湿热瘀滞型慢性前列腺炎的疗效观察
炎性及心肌纤维化相关标志物在心力衰竭中的研究进展
尿液检测可能会发现侵袭性前列腺癌
局部枸橼酸抗凝对体外循环心脏术后AKI患者NLRP-3及下游炎性因子表达的影响
前列腺炎是男人的“感冒”
又高又壮的男人易患前列腺癌
50岁以上男性应做前列腺癌筛查
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浅析
肥胖易患前列腺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