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8年宁夏两个国家级监测点蚊虫密度监测结果分析

2021-01-27 06:45卢世勇虎明明吴惠忠汤旭钢
宁夏医学杂志 2021年1期
关键词:伊蚊吴忠市我区

卢世勇,虎明明,吴惠忠,汤旭钢,张 征,

蚊虫不仅吸血、骚扰人的安宁,而且是多种疾病的传播媒介,如可传播疟疾、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和西尼罗病毒等媒介生物性疾病[1]。为了对蚊虫进行有效防制,宁夏于2016年开始设置了两个国家级监测点,根据《全国病媒生物监测实施方案》的要求[2],开展了蚊虫密度监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确定银川市和吴忠市两地区为国家级监测点[2],其中银川市选取兴庆区、金凤区和西夏区,吴忠市选取利通区和青铜峡市作为监测县(区)。

1.2 监测方法:采用诱蚊灯法[3]。选择远离干扰光源和避风的场所作为挂灯点,诱蚊灯光源离地1.5 m,每处监测生境放置诱蚊灯1台,监测从日落前1h开始,开启诱蚊灯进行捕获蚊虫,直至次日日出后1h,关闭电源,然后进行分类计数。根据我区蚊虫活动规律,于5-9月份开展监测工作,每月开展监测工作不少于2次,相邻两次监测时间间隔大于10 d,遇风雨天气(五级以上风力)顺延。城区选择城镇居民区、公园(含街心公园)、医院各不少于2处,农村选择民房和牲畜棚(牛棚、猪圈、羊圈、养殖场等)各不少于2处。除牲畜棚外,其他均在外环境中进行,每处生境设置诱蚊灯1台。

1.3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1.5统计软件,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和方差分析,计数资料应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蚊密度[只/(灯·夜)]=捕获雌蚊数(只)/〔布放灯数(灯)×诱蚊夜数(夜)〕

2 结果

2.1 蚊虫种类构成情况:2016-2018年宁夏5个县(区)各监测点共捕获雌蚊9 899只,隶属于1目2科2亚科3属4种。其中淡色库蚊为优势蚊种,占87.25%,其次为中华按蚊和三带喙库蚊,分别占8.83%和3.63%,里海伊蚊仅占0.13%,另有16只蚊虫因结构形态破坏而无法鉴定。不同年份捕获的蚊虫种类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12.870,P<0.05),其中以2016年捕获的蚊虫种类最多,均为历史上我区常见蚊虫种类,未发现新的蚊虫种类和输入性蚊虫种类,见表1。

表1 2016-2018年各监测点蚊虫种类构成情况[n(%)]

2.2 不同年份蚊密度情况:2016-2018年在宁夏5个县(区)各监测点共布放诱蚊灯1 424盏,捕获雌蚊9 899只,平均蚊密度为6.95只/(灯·夜),近三年来,两个国家级监测点蚊密度分别为6.58只/(灯·夜)、8.88只/(灯·夜)和5.71只/(灯·夜),其蚊虫密度基本处于平稳状态。

2.3 不同年份季节消长情况:2016-2018年宁夏5个监测县(区)中,蚊虫自5月份即可捕获到,蚊密度随着当地的气温和降雨量逐渐发生变化。每年的蚊虫密度均呈单峰分布,通过近三年调查分析,我区蚊虫密度高峰主要集中在7-8月份,自9月份以后逐渐呈下降趋势。这与我区的降雨量主要集中在夏秋季相一致,见图1(目录后)。

2.4 两个监测点蚊密度比较:2016-2018年,银川市共布放诱蚊灯7 639盏,捕获雌蚊数750只,平均蚊密度为10.19只/(灯·夜);吴忠市共布放诱蚊灯2 260盏,捕获雌蚊数674只,平均蚊密度为3.53只/(灯·夜)。两监测点捕获蚊虫密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335,P<0.05)。近三年,农村地区和城市地区蚊虫密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38、2.449、2.666,P<0.05),即不同年代中,农村地区蚊虫密度均高于城市地区蚊虫密度。

2.5 不同环境蚊密度比较:2016-2018年对宁夏各监测点内的居民区、公园、医院、农户和牲畜棚等5类生境进行了蚊密度监测,其中牲畜棚蚊密度最高,为15.20只/(灯·夜),医院蚊虫密度最低为4.03只/(灯·夜);不同监测生境捕获蚊虫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426,P<0.05),见表2。

表2 2016-2018年不同监测生境蚊虫密度比较

3 讨论

银川和吴忠两市蚊虫种类较西北其他地区比较丰富,包括目前国家蚊虫监测中库蚊、按蚊和伊蚊等,其中淡色库蚊为优势种群,符合淡色库蚊广泛分布于北纬32°以北的各个地区的认识[4];近年来输入性虫媒传染病风险增高,如境外输入性疾病——疟疾[5],我区银川市和吴忠市就存在该病的传播媒介中华按蚊;另外,还存在传播乙型脑炎的媒介三带喙库蚊等。但是未捕获到白纹伊蚊和埃及伊蚊,这与孟凤霞等人调查的结果相一致[6],我区目前属于“非伊蚊区”。

不同年份蚊虫密度差异变化不大,这与吴瑜燕等人研究的浙江省用诱蚊灯法分析蚊密度及变化趋势的结果基本一致[7]。同时还发现,近年来,农村蚊虫密度高于城市蚊虫密度;银川市蚊虫密度高于吴忠市蚊虫密度,这可能与每年的降雨量、温湿度和滋生地类型有关。

从蚊虫季节消长规律来看,我区每年的蚊虫密度呈单峰趋势变化,蚊虫主要集中在夏秋季节,这与当地的气温高、降雨量在夏秋季较为集中有直接关系,适宜的气候为蚊虫的生长和繁殖提供了有利的条件[8-9]。同时从蚊虫的滋生环境监测中发现,各监测点不同环境蚊虫密度存在差异,这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吴海霞等人研究的结果基本相同[10]。本文仅对我区两个国家级蚊虫密度监测点结果进行了分析,而目前我区对蚊虫的密度与疾病的相关性研究和蚊虫带毒率情况尚属空白。

猜你喜欢
伊蚊吴忠市我区
水稻气候品质定量化认证模型构建
感染登革热病毒,该如何救治
讲话稿
寨卡肆虐
重点高校进一步扩大在我区招收农村学生的比例
埃及蚊子的嗡嗡声原来是情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