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音乐与饮食文化研究
——评《中国饮食文化》

2021-02-01 05:22杨师帆
食品工业 2021年1期
关键词:凤庆傩戏佤族

书 名:中国饮食文化

主 编:吴澎

ISBN:978-7-122-35602-4

出 版 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0-09-01

价 格:¥36.00

《孟子·告子章句上》中的“食色,性也”,充分说明了饮食对人类生存、生活的重要性。在远古时代,由于技术与环境的限制,饮食只能满足充饥。伴随着历史的进程,社会生产力不断加快,不同地域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饮食文化。《中国饮食文化》就是针对中华民族传统饮食文化倾力研究的书籍。该书全面论述了中国饮食文化的渊源、历史、现状与发展,从各个方面深入分析了中国饮食文化的根源,让读者能够对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的形成有更加深刻、全面的理解,以此更熟悉中华民族的生活方式、饮食习惯等,继而提升自我文化修养,强化综合素质。全书内容由浅及深,难度适中,史料全面丰富,且结合了当前饮食文化礼仪展开论述,具有较强的可读性。

德国人贡特尔·希施费尔德在其所编著的《欧洲饮食文化史》中对人类在发展过程中从简单的饮食进化到当前繁荣发展的饮食文化有过不少论述,且表示不仅仅是饮食习惯,而且社会政治及其价值规律都可以从饮食文化中挖掘出来。美国作家汤姆·斯坦迪奇所编著的《舌尖上的历史》一书更是将历史看作是由食物组成的,是饮食推动了历史转变的过程。在社会环境中食物不仅仅满足了人们的基础生活需求,同时还需要一定的催化剂作用。将饮食与音乐作为文化的载体是自古以来的惯例。早在夏朝时期,人们就习惯在饮食过程中伴以音乐。饮食中的音乐犹如另外一道美味佳肴,给人以精神上的富足。而音乐中的饮食,又犹如悦耳的篇章,能够进一步丰富对音乐情感的诠释。通过对饮食与音乐相融合的饮食文化研究,可以挖掘音乐与饮食背后的文化内涵,并将其作为音乐分析、饮食研究的补充,能够获得更加全面的结论,更有可能形成别样的新颖的观点。民族音乐与饮食文化的研究可以分为两大部分,分别为民族音乐在饮食文化中的应用以及饮食文化在民族音乐中的应用。

民族音乐在饮食文化中的应用。《中国饮食文化》一书提出,茶文化是中华民族饮食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民族音乐在茶道中的应用也十分广泛。第一,民族音乐与茶道相结合能够丰富茶道的形式。伴随着茶道文化的成熟,茶艺表演成为茶道文化的基础表现形式。茶道文化中有音乐、舞蹈、文学等多种艺术形式,其中音乐艺术最为基础。音乐不仅能够让人们更深入地了解茶道文化,还能够突出音乐的特色。如云南凤庆茶道文化中就融入了民族音乐,结合民族舞蹈与乐器来传递民族文化。第二,民族音乐与茶道的相互作用,推动了民族音乐的发展。民族音乐与茶道之间能够相互作用,不仅能够展现各民族的音乐特色,还能够展现民族的特色文化。在茶道中融入民族音乐不仅可以展现民族的文化特征,还能够向人们展示不同民族的民风民俗、日常生活。如在云南省普洱茶的茶艺表演中就融入了一系列传统的彝族音乐,人们通过观看普洱茶的茶艺表演,还能够体验彝族风情、感受彝族的生活习俗。普洱茶表演中动听的彝族音乐充分展现了普洱地区彝族人民的生活习俗,悠扬欢快的音乐旋律也展现了彝族人民淳朴的生活方式。第三,民族音乐与茶道文化的融合,丰富了茶道文化的内涵。在茶道文化中,民族音乐不仅是茶艺表演的重要辅助,更是引入情景的重要环节。茶艺表演中运用民族音乐能够帮助人们了解民族生活习俗,对茶文化的内涵形成更深刻的理解。

现以凤庆茶道文化为例分析民族音乐在茶道文化中的应用。凤庆是云南省临沧市的县城,早期居住的民族有布朗族、傣族、彝族及拉祜族,继后有汉族、回族、白族、傈僳族等迁入,现在共有23个民族居住在凤庆。凤庆县的民族文化你我交汇,互通有无,累积了深厚的民族情谊。其中凤庆茶道文化是当地著名的传统文化之一,茶道文化中运用了佤族、彝族、傣族等的民族音乐,并加以融合改编而成。凤庆茶道文化中民族音乐的运用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早期阶段。1990年时期凤庆茶道文化中的民族音乐以佤族音乐为主,通过展现佤族歌舞音乐形式直接推出茶道表演,以展现佤族独特的音乐风格,进而传播佤族独特的民俗风情。具体内容包括佤族木鼓舞、佤族山歌、佤族小葫芦笙等,音调简练、风格独特、特色鲜明。使用的乐器主要有葫芦笙,其中包括小葫芦笙、中葫芦笙,两者音色不同,可以应用在不同场景之中。凤庆茶道中佤族音乐的应用形式为将茶叶、茶具等摆放在表演场地中间,表演的艺人坐在中间,以小葫芦笙吹奏《小半翻》。《小半翻》是传统的佤族音乐,以五个音组成旋律,呈现单曲反复型结构,根据茶道中敬茶的程序来决定乐曲反复演奏的次数以及终止情况。可以看出,在早期凤庆茶道文化中,民族音乐是茶道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两者相互依存、共同发展。第二,目前阶段。如今在凤庆茶道中佤族音乐中器乐的吹奏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音符时值变化更加简单、结构更加简易,且在背景音乐中增加了电子音乐等。且凤庆茶道中的背景音乐还融入了白族传统音乐。民族音乐在凤庆茶道中的应用呈现多元化趋势。

饮食文化在民族音乐中的应用。现通过辰州傩戏中民族音乐与饮食来研究中华民族饮食文化在民族音乐中的应用。辰州位于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其独特的发展历史、地理环境为辰州傩戏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也是辰州傩戏与其他傩文化存在显著差异的原因。辰州傩戏作为湘西土家族流传最广的傩戏,其不同的音声拥有着不同的特征。辰州傩戏中的音声可以分为唱腔以及响器。第一,唱腔。唱腔是戏曲的灵魂,不同音乐受到不同文化的影响,会形成独具一格的风格特征。相对于其他广泛流传的戏曲艺术,辰州傩戏的唱腔更加淳朴简约,再加上受到当地戏曲声腔与民歌的影响,导致辰州傩戏的唱腔结构精简,旋律简短,有助于在当地传承发扬。辰州傩戏唱腔可以分为傩坛正戏腔以及傩堂戏腔:傩坛正戏腔大多为法事程序,是从当地老师所念诵的曲调中发展演变而来的,带有一定的巫风特征。旋律多为口语化、节奏自由,常以念诵的形式出现,只拥有较为简单的戏曲化特征。傩坛正戏腔大多是以单独的核心乐句构成的独立乐段为主,结构相对不完善,乐思陈述也不完整,因此需要不断重复来予以延续与补充。另外,为了实现曲体的完整,在傩坛正戏腔的结尾处还经常以小节进行补充,以强化曲体所应具备的停止感。傩坛正戏腔中的音调是掌坛师(当地称“土老师”)举行仪式的内容,与普通歌唱表演不同,其主要不是为了带给人们愉悦的听觉享受,而是希望通过音调进入一定的境界。伴随着土老师音调,锣鼓声的配合构成了神秘的音乐画卷。傩堂戏腔是基于傩堂小戏以及大本戏所形成的,具有较强的旋律性,是湖南民族音乐体系中独具特色的古老唱腔。傩堂戏腔是在傩坛正戏腔的基础上融入了当地民间音乐的精髓,包括当地的民歌、山歌、劳动号子的唱腔等,从而演变出丰富的音乐表演形式。近几十年来,傩堂戏腔还受到了花鼓戏、花灯戏等唱腔的影响。相对正戏唱腔来说,傩堂戏腔的进步较为显著。傩堂戏腔的唱腔会伴随着场景、角色的不同而发生变化。常见的傩堂戏腔唱腔有高山唱腔、下河唱腔等。高山唱腔歌声悠远嘹亮,辽阔壮美;下河唱腔豪迈雄壮,震天撼地。伴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傩堂戏也逐渐形成了固定的剧目、人物与场景,搭配丰富的演唱形式与幕后的对白,伴随热闹的打击乐形成了热闹的傩戏音乐。整体来看,傩堂戏腔与傩坛正戏腔的风格截然不同,傩堂戏腔情感厚重、快慢有致、变化多端,能够跟随场景、需求进行变化调整,灵活性较大,腔调种类丰富、变化明显、风格多样,搭配热闹的乐器能够带给人轻松、愉悦、热闹的感受;傩坛正戏腔则旋律适中、速度均匀,且氛围较为严肃,能够营造出严肃、庄重的氛围。第二,响器。辰州傩戏中所使用的响器类别多样,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法器。法器主要有牛角、师刀等。如牛角是“土老师”的法器,也是重要的乐器,无孔洞,能够吹出两个音高,能够营造出悲壮朦胧的感觉;二是打击乐器。辰州傩戏中大多数的唱腔是没有管弦乐器伴奏的,而是使用锣鼓伴奏。辰州傩戏中常见打击乐器有锣、鼓、镲等,在戏曲演唱过程中演奏、起腔、收腔均需要使用打击乐器给予配合。如锣是辰州傩戏中最为重要的打击乐器,分为大锣、小锣,两者音色不同,能够发挥不同的作用;鼓分为大鼓、小鼓,音色响亮沉闷。

在辰州傩戏中饮食也是十分重要的元素,傩戏表演与唱词中都可以找到饮食符号及其背后深层的涵义。第一,《安安送米》。《安安送米》是流传在湘西的民间故事,庞三粮被丈夫休弃,没有脸面回娘家,只能在寺庙中暂住。安安作为庞三粮之子思母心切,背着祖母跋山涉水给母亲送米,发现母亲在寺庙孤苦无依,悲伤非常,多次劝说母亲一同回乡。在《安安送米》中稻米不仅是能够果腹的食物,更寄托了安安的一片孝心。在该曲目表演中安安的表演者需要托着托盘,里面放着用红纸包好的米包,走进观看表演的人群中,将米包分发给大家。红纸包里的米不单单代表父母的养育之恩,也代表着孝心,寓意孩子长大了要孝顺父母。该曲目借助米与粮食来表达父母、孩子之间的至亲情感。红纸米包的发放还代表着期望一家人团聚安康,希望来年一切顺利。且在该曲目表演中大米道具的使用率也相对较高,这也可以看出辰州傩戏与稻作文化的深度融合。《中国饮食文化》一书中提到,湖南是我国稻米主要产区,湖南省道县是我国最早发现栽培稻谷的地方,距今已经有万年历史。稻作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础构成,可以看出辰州傩戏在十分深厚的中国饮食文化土壤中的共生共荣状况。第二,《蛮八郎买猪》。《蛮八郎买猪》是辰州傩戏中轻松、活泼的曲目之一,表演形式接近相声,主要内容是八郎外出买猪以及在买猪过程中遇到的种种趣事。该曲目的戏词十分幽默,人物表演特色鲜明,引人入胜。而该曲目的核心“猪”则从一开始的唱词中就有所体现,从买猪的缘由到杀猪的过程,最后到酬神款待亲朋好友,更多的是起到推动剧情发展的作用。通过叙述蛮八郎买猪的过程,将包括辰州在内的湖南各个地方的自然景色、社会环境、民俗风情都融入其中。《蛮八郎买猪》中的“猪”是与当地自然风景、社会民俗紧密联系的符号,是推动全戏发展的载体。与《安安送米》中的“米”相同,《蛮八郎买猪》中的“猪”充分展现了农耕文明和辰州傩戏的深度融合。猪是我国长江流域农耕文明中的家畜之一,是我国传统饮食体系中不可或缺的构成部分。养猪、杀猪、买猪、吃猪肉是人民群众尤其是长江以南百姓无法改变的饮食习惯。所以,《蛮八郎买猪》通过八郎的买猪故事将湘西地区百姓的生活习俗、饮食习惯联系起来,充分展现了辰州傩戏根植于农耕文明的特征。

猜你喜欢
凤庆傩戏佤族
非遗瑰宝·傩戏 王雪宁 绝版木刻 60cm x 90cm 2021年
云南凤庆鲁史—昌宁松山地区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找矿与效果分析
软陶傩戏面具
传统民俗现代转型的成效研究:以佤族新米节为例
探究佤族文化如何保护和传承
茶马古道茶飘香
试论凤庆茶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池州傩戏面具在动漫角色创意中的应用
中国傩戏文化的传承、保护与发展问题研究——以贵州傩戏表演文化为例
千姿翠绿胜花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