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6个月死亡的危险因素探讨

2021-02-05 10:51闫文千
创伤外科杂志 2021年1期
关键词:髋部内科危险

闫文千,闫 栋

(解放军第960医院淄博院区骨科一区,山东 淄博 255300)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老年人骨质疏松比例增高,导致髋部骨折患者数量也逐年上升[1]。目前临床上治疗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的方式有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但由于老年患者抵抗力差、基础疾病多等原因,采取非手术治疗需长期处于卧床状态,易发生压疮、肺部感染、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甚至危及患者生命安全。因此,手术是老年髋部骨折的最佳治疗方式,但老年患者合并多种复杂内科疾病、各系统脏器衰退而增加手术风险,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和病死率也极高。根据相关文献报道[2],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的死亡时间多发生于术后半年内。本研究回顾性分析2018年2月—2019年6月笔者医院骨科收治老年髋部骨折患者86例,了解影响老年髋部骨折手术患者术后死亡的影响因素,及时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以降低患者的死亡风险。

资料与方法

1 一般资料

纳入标准:均为髋部骨折且年龄≥65岁;可随访。排除标准:二次髋部骨折;骨结核、骨肿瘤。

本组老年髋部骨折患者86例,男性67例,女性19例;年龄65~84岁,平均76.8岁;摔伤40例,道路交通伤34例,其他12例;合并内科疾病49例,>2种37例,主要包括高血压、糖尿病、肾功能异常、肝功能异常、呼吸系统疾病、泌尿系统感染、心衰;骨折类型为股骨转子间骨折38例(左侧20例,右侧18例),股骨颈骨折48例(左侧22例,右侧26例)。依据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对日常生活进行评分,>70分50例、≤70分36例;髋部骨折按美国麻醉医生协会(ASA)[3]伤前健康分级:I~II级61例,III~IV级25例;术后发生并发症59例,未发生并发症27例,主要包括肺部感染、胃肠道反应、心率失常、下肢静脉血栓等。

根据86例患者术后6个月生存情况分为存活组(67例)与死亡组(19例),电话随访完整记录两组患者的情况并进行比较,将统计的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为明确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6个月死亡的危险因素,以单因素分析结果中有意义的项目进行多因素分析。

2 统计学分析

结 果

术后6个月对86例患者进行随访,19例死亡,病死率22%,95%CI0.12~0.31。平均死亡时间术后(4.67±1.05)个月,平均死亡年龄(78.7±1.1)岁,合并1种疾病的死亡患者2例、2种的死亡患者7例、3种及3种以上的10例。对存活组与死亡组进行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生存率与性别、BMI、骨折类型、致伤原因、骨折至手术时间、手术方式、麻醉方式、术中输血量、术后下地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无关(P>0.05),与年龄>75岁、合并内科疾病>2种、日常生活能力评分≤70分、ASA分级III~IV级、术后发生并发症有关(P<0.05)。见表1。

为进一步探讨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6个月死亡的相关危险因素,以单因素分析结果中有意义的项目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75岁、合并内科疾病>2种、日常生活能力评分≤70、ASA分级III~IV级以及术后发生并发症是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6个月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OR=1.93、1.32、2.06、2.24、1.99,P<0.05)。见表2。

表1 老年髋骨骨折患者术后6个月死亡的单因素分析(n)

表2 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6个月死亡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讨 论

研究统计[4],每年全国高达150万例老年人发生髋部骨折,且老年人死亡与髋部骨折密切相关。且有研究表明[5],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约50%活动能力不能恢复至伤前,还可能发生其他疾病,增加死亡风险。因此,明确老年髋部骨折术后死亡的危险因素极为重要。

本研究回顾性分析老年髋部骨折术后6个月死亡的危险因素结果显示,死亡患者19例,病死率22%。国外文献报道老年患者术后1年病死率30%,致残率50%,患者年龄、病情、有无合并内科疾病等因素存在交叉影响,生理状况以及术后是否发生并发症均为髋部骨折患者术后死亡的主要因素[6]。本研究结果中,年龄>75岁是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6个月生存的危险独立影响因素(OR=1.93),该结果与既往临床多数结果一致[7-8]。老年人免疫力降低,全身情况、器官衰竭更严重,又因病情变化迅速,常发生系统功能障碍,临床医师在进行麻醉、手术时增加风险,进而增加术后死亡风险。因此,需重视高龄患者术前的各项检查,并采取相应预防措施。本研究结果中,合并内科疾病>2种是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6个月死亡的危险独立影响因素(OR=1.32)。老年患者常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慢性支气管炎等内科疾病,患者术后机体更虚弱的同时对手术承受能力也降低,从而进一步影响术后康复[9-10],且老年患者心肺功能、免疫力均减弱,术后更难以恢复到术前状态,最终增加患者术后死亡风险[11],因此在对合并慢性病患者治疗的同时还应加强对合并疾病的干预。本研究结果中,日常生活能力评分≤70分是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6个月死亡的危险独立影响因素(OR=2.06),日常生活能力是一项能体现患者骨折前自身状态的重要指标,评分低,表明日常生活能力差,手术承受能力也差,从而增加死亡风险。国外文献报道老年髋部患者骨折前日常生活能力是预后生存的影响因素[12-13]。本研究结果中,ASA分级III~IV级是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6个月死亡的危险独立影响因素(OR=2.24),ASA分级是根据患者年龄、基础疾病对手术风险进行评估,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生存具有重要意义。熊健斌等[10]研究表明,ASA分级是评估老年髋部骨折术后生存的危险因素,其预测价值已获得临床医师认可。本研究结果中,术后发生并发症是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6个月死亡的危险独立影响因素(OR=1.99),肺部感染、胃肠道反应等是术后常见并发症,增加患者卧床时间的同时,影响术后康复,同时也增加术后死亡的风险[14]。因此,术前应进行全面、系统的检查,并与呼吸科、心内科、神经科等对患者进行综合评估,并通过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制定适宜的手术方案,控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等措施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从而进一步降低患者术后死亡风险。

综上所述,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6个月死亡与多种因素有关,临床治疗中应详细了解患者的健康状态和身体机能,选择适合的治疗方案,减轻患者的痛苦,并改善预后。

猜你喜欢
髋部内科危险
内转科型
中医内科治疗偏头痛临床体会
营养支持下加速康复外科护理(ERAS)在老年髋部骨折中的应用效果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内科护理观察
居家运动——髋部练习(高级篇)
居家运动——髋部练习(初级篇)
居家运动——髋部练习(中级篇)
PBL嵌合LBL在心血管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喝水也会有危险
拥挤的危险(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