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微创Supercap入路半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移位股骨颈骨折的临床观察

2021-02-05 10:51耿晓林周迎峰陶金刚徐海斌
创伤外科杂志 2021年1期
关键词:优良率移位入路

耿晓林,周迎峰,禹 萌,陶金刚,徐海斌

(1.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骨科一病区,河南 新乡 453100;2.郑州人民医院神经内科,郑州 450003)

股骨颈骨折是临床老年骨科创伤性疾病中最为常见一种,多数患者骨折后出现股骨颈移位[1]。患者骨折后出现难以忍受的疼痛感、下肢活动受限等,严重影响生活质量[2]。因此,需尽快对患者进行早期的手术治疗,减少卧床时间及相关并发症发生。随着骨科手术技术的发展,对于股骨颈骨折的手术治疗方式也呈现多样化发展[3],其中以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最为常用。在常规的人工半髋关节置换术中,多采取后侧入路进行手术操作,但在患者手术过程中需要切断短外旋肌群,手术中失血较多,术后患者的恢复进程慢,并可能造成患者术后的活动功能受限,使得其临床应用受到了较大的争议[4-5]。本研究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19年10月笔者医院收治老年移位股骨颈骨折患者80例,以期为老年移位股骨颈股骨折患者的手术治疗提供新的依据和参考。

临床资料

1 一般资料

纳入标准:(1)经CT、MRI、X线片检查确诊为移位股骨颈骨折,符合股骨颈骨折的诊断标准[6];(2)年龄≥70岁;(3)均具有手术治疗的指征,采用半髋关节置换术进行手术治疗;(4)精神状态良好,配合治疗过程实施。排除标准:(1)同时存在其他部位的骨折现象;(2)陈旧性骨折;(3)基础资料、临床资料缺失或不完善;(4)术后出现严重并发症转入其他科室治疗。脱落剔除标准:(1)自愿退出本研究的患者;(2)失访的患者。本研究获得医院医学伦理学委员会审查批准(LLPZ20170121)。

本组老年移位股骨颈骨折患者80例,男性42例,女性38例;年龄70~86岁,平均75.6岁。按照手术方法不同分为微创组和传统组,各40例。传统组给予传统后外侧入路行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微创组经微创Supercap入路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n)

2 手术方法

传统组:患者全身静脉麻醉后,取健侧卧位,充分暴露患侧,采用后外侧入路进行手术。以患者大转子为中心点作髋后外侧弧形切口,依次切开皮肤、皮下组织、深筋膜,然后逐层分离臀部肌肉,暴露髋关节囊,采用T型切口切开关节囊。进行截骨操作,并对截骨平面进行修整,选择并置入适宜的假体,假体置换完成后对患者的后侧关节囊和短外旋肌群进行常规修复,关节腔放置引流导管后逐层缝合伤口。

微创组:患者全身静脉麻醉后,取健侧卧位,充分暴露患侧,患侧股骨屈曲50°,并呈内旋状态15°。自大转子尖端沿股骨纵轴向近端延长约6cm,在患者的臀大肌肌纤维处逐步深入,将患者臀中肌牵向前方并暴露患者的臀小肌和梨状肌间隙,显露患者的关节囊并纵向线性切开并暴露患者的患侧股骨颈,进行截骨操作。并对截骨平面进行修整,选择并置入适宜的假体,并确认患者的假体的高度是否合适,确认效果满意后关节腔放置引流导管后逐层缝合伤口。两组患者术中人工髋关节均购置于史赛克(北京)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手术切口及住院时间等,两组患者术后1周内并发症发生率。术后手术效果观察评估,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优良率。手术效果优良率判断标准参照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标准制定[7],Harris评分表包括疼痛、功能、畸形、活动范围,总分为100分,分值越高则髋关节功能越好。>90分为优,80~90分为良,70~79分为可,<70分为差,手术效果优良率=(优+良)/每组例数×100%。患者术前、术后2、4、8、12周VAS评分[8],分值0~10分,分值越高则疼痛程度越重。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评价量表对两组患者术前、术后3个月生活质量进行比较,该量表包括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社交关系和周围环境,每项得分0~100分,分值越高表明患者的生活质量越好[9]。

4 统计学分析

结 果

微创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手术切口长度、住院时间均少于传统组(P<0.05)。见表2。微创组并发症发生率8%(3/40)低于传统组25%(10/40)(P<0.05)。见表3。微创组手术效果优良率为92%(37/40)高于传统组患者73%(29/40)(P<0.05)。见表4。微创组术后2、4、8、12周VAS评分均低于传统组(P<0.05)。见表5。两组患者术前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微创组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均高于传统组(P<0.05)。见表6。

表2 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比较

表3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

表4 两组患者手术效果优良率比较[n(%)]

表5 两组患者各时间点VAS评分比较分)

表6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分)

讨 论

手术治疗是老年股骨颈移位骨折首选的治疗方式,能够迅速缓解患者骨折引起的髋关节的疼痛感[10-11]。近几年随着微创手术的发展,已逐步应用于半髋关节的置换术中。Supercap入路是基于微创理念的一种新型的半髋关节置换手术入路,相较于传统的后外侧入路可显著减轻患者的软组织损伤。在本研究中微创组给予经微创Supercap入路治疗,相较传统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手术切口长度、住院时间有显著减少。表明经微创Supercap入路能够降低患者手术创伤性,术中行肌肉间隙入路,对患者肌肉组织损伤小,减少患者术中出血量。并且由于经皮微创入路,手术切口减小,不影响患者术后的康复进程,进而使患者术后康复进程加快,患者术后恢复快[12-13]。微创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传统组,表明经微创Supercap入路手术能够提高患者手术安全性,这与该入路方式降低患者术中创伤,减少对股骨颈处旁系组织的损伤有密切关系。在手术效果比较中,微创组术后手术优良率高于传统组,表明经微创Supercap入路应用能够提高患者的手术效果。因为经微创Supercap入路的应用未切断短外旋肌群腱,未行肌肉离断,不影响患者术后的功能恢复,患者活动功能影响较小,手术效果得以提高[14-15]。微创组随访期间VAS评分均低于传统组,表明经微创Supercap入路能够降低患者的术后疼痛程度。因为Supercap入路关节置换是在髋关节生理状态下进行手术操作,避免血管扭曲,减少术中的软组织损伤,较传统入路髋关节置换可能是一种侵袭性更小的有效手术方式。特别是在术后早期有助于降低患者的术后疼痛感,更有利于患者的术后康复。疼痛缓解和功能恢复方面,经微创Supercap入路更具优势[5]。术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中,微创组术后活动功能恢复更好,手术效果更佳,患者的疼痛程度显著减轻,均有助于患者获得良好的生活质量,表现为患者在生理健康、心理健康、周围环境和社交关系评分显著提高。

综上所述,与常规后外侧手术入路比较,经微创Supercap入路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移位股骨颈骨折临床疗效显著,能降低患者手术创伤,提高手术安全性,提高患者手术优良率,降低患者术后疼痛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经微创Supercap入路的应用为老年移位股骨颈骨折患者半髋关节置换术提供新的手术入路选择。

猜你喜欢
优良率移位入路
经尺骨鹰嘴截骨入路与肱三头肌两侧入路治疗肱骨髁间骨折的疗效比较
改良Henry入路治疗桡骨远端AO B型骨折的疗效分析
MDT诊疗模式在颞下颌关节盘不可复性盘前移位中的治疗效果
正中入路手术和肌肉间隙入路治疗壮族人群创伤性胸腰椎骨折的比较性研究
单一髂腹股沟入路治疗髋臼双柱骨折的疗效分析
关于Bergman加权移位算子的n-亚正规性
大型总段船坞建造、移位、定位工艺技术
外固定架在开放性胫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及疗效分析
锁定钢板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效果
读编往来/评刊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