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2021-02-07 13:24樊自艳
快乐学习报·教师周刊 2021年37期
关键词:教学策略核心素养小学语文

樊自艳

摘要:近年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行,核心素养理念逐渐进入到人们的视野当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成为主要的教学目标之一。所以在核心素养视阈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结合核心素养相关理念,进行教学改革和创新,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以语文核心素养为导向,实施有效的语文教学策略,注重学生各项核心素养的提升,以此达到语文教学目标。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语文;教学策略

引言:核心素养的提出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途径之一。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紧紧围绕语文核心素养开展,教师应以核心素养为教育标准,帮助学生进入良性学习状态,最终自然而然地促进学生对不同知识内容的了解程度。小学阶段正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关键期,在此阶段围绕核心素养进行语文教学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为学生未来学习更高难度的语文知识奠定良好的基础。基于此,本文将主要研究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策略。

一、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方法不合理

许多时候学生成绩落后,我们都归根于学生自身不努力,但是如果一个班的学生整体成绩都比较差,没有正确的学习态度,这时候教师一定要考虑自身的教学方法是否合理。学生自身处于小学阶段,他们并没有过多的鲜明特色和自我思维,往往是跟随着教师的引导和方法进行一定的知识学习和吸收。而许多教师由于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也让他们在教学模式上依旧采用落后的标准去看待学生的成长和变化,过分注重知识的理解,而忽视了学生自己主动探索的积极性特色对于个性发展的重要作用。

(二)学习兴趣较薄弱

一旦学生没有主动地参与课堂之中,他们便会渐渐地扩大乏味的教学内容对于自己的影响。学习兴趣的不存在也让学习氛围没有一个有活力的表现,久而久之,失去了学习兴趣,便失去了学习的主动性地位。课堂便不再是学生的课堂,教学的效率也无法保障。这不仅仅是教学情况的严重失误,同时也要综合地考虑到教师本身对于学生的不了解以及学生自身问题的存在和保持。

二、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策略

(一)以综合性为教学导向,制订教学目标

教师需要以语文这门学科的综合性为主要方向,制订教学目标,使其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并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可用资源,以此为方向辅助学生的思维成长,使其对语文这门学科产生较高的兴趣。其次,教师还应根据不同的目标,不断改变教学实践计划,使学生在学习实践练习中得到更多的成长。可见,以语文综合性为导向的课堂,其核心目的在于为学生提供更科学的学习计划。例如,在《大青树下的小学》的教学中,教师首先将生字词作为初期的导学内容展开教学计划,并在默读中明确默读目标,可使学生对生字词的用法产生明确的认识,最终使生字词的读写目标成为促进小学生能力增长,使其获得知识水平提升的手段。再次,通过阶段性教学目标的明确,易于帮助学生进行知识内容的积累,继而使其语文思维得到一定的提升,可见,以综合性为导向,进行教学目标的明确,关系到的是学生学习计划的养成。

(二)注重对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

语文能力与学习习惯是指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以及阅读能力等,这对促进學生学习效果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以教学《狼牙山五壮士》为例,教师首先从题目入手,提出问题:“狼牙山”在哪里?“壮士”指什么人?为学生设置疑问,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之后教师组织学生初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的内容,了解五壮士的英雄事迹,表现了他们的什么精神。接下来,教师出示多媒体课件,展示学生自学课文的任务和要求,具体指导学生以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开展,通过自主交流的方式,完成课堂教学任务: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作者是按什么顺序记叙的?哪些段落比较详细?哪些段落比较简略?课文为什么要把五位战士称为“五壮士”?他们有哪些勇敢的表现和壮烈的举动?表现了他们的什么精神?五壮士为什么“露出胜利的喜悦”?在学生交流讨论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适当地点拨学生,以提高课堂讨论的效果。学生讨论结束之后,进行课堂反馈,教师根据学生的反馈结果进行适当的总结,进一步强化重难点知识。

(三)巧妙设置疑问,增强学生思辨交流能力

在任何学科教学中,课堂问题的设置都是保证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环节。所以在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语文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活动的时候,还需要注意巧妙地设置问题,通过问题来调动学生的思维,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学习和交流当中,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思辨交流能力。例如,在《画杨桃》一课教学中,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并且培养学生的阅读态度和良好的阅读习惯,理解文章想要表达的内涵,教师可以结合文章中的内容,设置相应的问题,类似“文章中‘我把杨桃画成五角星后的反应是什么?老师和同学看到‘我的画之后反应是什么?”通过问题引导,让学生能够更好地去分析文章的内容和中心主题,在锻炼和提升自身阅读理解能力的同时,也能充分认识到任何事情都不能轻而易举地下结论,需要从各种不同的角度去理解和思考,才能保证看待问题很客观和全面。

(四)结合生活实践内容,丰富学生传统文化内涵

我国是一个拥有着悠久文化历史的国家,所以在核心素养视阈下,小学语文教师开展课堂教学活动的时候,还需要更加重视培养学生的传统文化内涵,让学生真正感受到语文的魅力,从而愿意更主动地参与到语文学习中。生活实践内容的融入能够让语文学科更加贴近生活,也能拉近学生与语文学科之间的距离,更有利于丰富文化素养,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因此教师可以充分结合生活实践内容来开展教学活动,更好地深化学生的体验,保证课堂教学效果。例如,在《北京的春节》一课教学中,教师可以提前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询问长辈等方式,对于不同地区的春节习俗进行调查和了解,然后在课堂上,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调查结果,从而更好地使学生集中注意力,活跃思维,对于文章的理解也会更加深刻,同时自身传统文化素养随之提升。

(五)培养学生文化理解能力

教师自文化角度引导学生对课本内容进行理解,有利于不断增强学生文化自信,培养学生品德的同时,让学生树立积极的人生理想,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比如,学习《龙的传人》过程中,教师为学生讲解“龙”的文化,这篇文章中具有强烈的民族自豪感,让学生对龙的传说及龙在人们心中的地位有一定认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结合教材内容进行讲解,为学生讲解龙的故事时,让学生认识到龙是古代人们智慧的体现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教材中对西方的“龙”也进行描述,这种描述方式是让学生尊重东西方文化差异,让学生对“龙”文化有深刻的理解,并传承龙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学习兴趣是关键,教师若想有效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还需关注学生学习兴趣,以兴趣为导向加深学生对课本内容的理解,使学生在课堂上能积极主动表现自身,对理论知识进行不断探索与实践。教学工作中,教师需改变既往固定教学模式,以动态教学模式把握学生兴趣方向,在语文知识学习基础上,保证教学模式的多样化及丰富性,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促使学生综合能力稳定提升。

三、结语

教师需要以语文这门学科的综合性为方向,进行教学目标的制订,使其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并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可用资源。语文教师需要抓住学生的心理,以培养出科学的学习观念为重心,补齐学生在语文思维上的短板。人文性、层次性以及综合性是核心素养教学对学生提出的要求,借助上述内容展开教学计划,易于强化学生思维。

参考文献:

[1]王新瑞.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J].当代家庭教育,2020(17):64.

[2]董彦臣.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实践分析[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0(08):37.

[3]张维维.浅谈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导向[J].课外语文,2020(30):86-87.

猜你喜欢
教学策略核心素养小学语文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1+1”微群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