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西海固地区回族人口考证

2021-02-07 02:51马学娟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 2021年1期
关键词:固原西海固回族

马学娟

(北方民族大学 民族学学院,宁夏 银川 750021)

清代是宁夏西海固地区回族人口发展和分布格局形成的关键时期,然而囿于历史资料的匮乏,清代西海固地区回族人口数量始终是一个谜,而关于清代西海固地区回族人口的研究也十分少见。西海固地区生态环境脆弱,经济基础薄弱,贫困发生率高,人地矛盾突出,探明清代西海固地区回族人口状况不仅是研究西海固地区历史的重要内容,也是揭示西海固地区贫困、环境等问题产生的历史根源,推进回汉民族关系发展的迫切需要。因此,开展清代西海固地区回族人口研究,对推动西海固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具有重要意义。

一、清初至道咸年间西海固地区回族人口考察

清初,先有清军平定甘肃的战争,接着是李自成余部在西海固地区的抗清武装斗争,三藩叛乱,王辅臣在平凉叛清后又投降,频繁的战事使西海固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一度受到影响,以至到康熙年间,西海固地区人口不增反降,但康熙至乾隆时期,社会承平日久,清廷实施休养生息、促进经济发展的政策,同全国人口一样,清代西海固地区回族人口也得到了较快增长。

明代,已经有回族在西海固地区定居,至清代前期,西海固地区回族人口有了很大发展,形成了许多回族人口较为集中的村落,早期主要分布于交通要道、河谷地带等地理位置较为优越的村落,随着人口生息繁衍,进一步往腹地纵深发展扩散,村落开始成片分布。据《乾隆盐茶厅志》记载:“海喇都城,即夏之天都寨。山川深阻,回汉杂居,亦形式之地也。”[1](53)海喇都,即清初的盐茶厅,同治后的海城县治是明时楚藩的牧地,重要的军事战略城池,也是重要的驿站[2](75),康熙十四年(1675年)时设有行政建制,乾隆十三年(1748年)官随治所,盐茶同知迁徙至盐茶厅办事。乾隆时期,盐茶厅已是回族人口聚居之地,回族人口日益增多,生聚日繁,已成为当时回族较为集中的地区[3](151)。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甘肃巡抚吴达善奏报乾隆称:“平凉府属之盐茶厅回民杂处。”[4](17)由此可见,盐茶厅地区回族与汉族交错杂居,聚落数目众多,日见繁盛,已引起朝廷注意。

清初固原州人口的具体数字虽然无从查访,但从留存的地方志书可大致推测其规模。《咸丰固原州宪纲事宜册》记载,当时固原州“额征地丁银一万一千八百二十八两二钱四分六厘”,“额征粮五千三百六十八石三斗七升六合六勺”[3](149),到了清末宣统年间,“原额应征起存银,一万零七百八十七两九钱五分八里”,“原额应征起存粮,五千三百四十一石六斗二升六合六勺”[5](153)。地丁银是清代的赋税制度,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开始实行“摊丁入亩”政策,以康熙五十年的人丁数为定额,以后“滋生人丁,永不加赋”。赋税以地亩为对象,“不加赋”在这里指不加丁银,丁银就是丁赋,以后出生的人口不再增收赋税,清代人口丁银赋税是以16~60岁之间的成年男子为对象所征收的人头税。雍正二年(1726年),全国一改以往“有田则有赋,有丁则有役”的田赋丁徭制度,开始推行“摊丁入亩”政策,主要以耕田面积为标准进行赋税征收。从以上资料可知,咸丰年间至宣统年间,固原州的耕地面积并未增加多少,两个时间段的额定地丁银与额定粮税变化不大,甚至咸丰年间的定额比宣统年间的数据还要高一些。根据《宣统固原州志》可知,清末时期固原州人口总数为14 912户,以每户6~8人计算,人数在89 472人至119 296人之间。据此推算,咸丰年间,固原州的人口应该不会少于10万人。

乾隆时期,固原州人口自然增长率高,回族人口得到了较快发展,人口集中程度也有了很大提高。陕甘总督李侍尧曾上报:“惟是甘省本系回民杂处之地,其固原、盐茶一带回族尤多。”[6](14)乾隆十二年(1747年),大学士管川陕总督庆复在奏折中称:“固(原)城内外兵多民少,而民人中回子过半;回子中有掌教专司教约等语……标兵中回人太多”[7](10~12)。乾隆二十四年(1747年),朝廷在回复庆复的诏谕中说:“查固原提标共设前、后、左、右、中五营,固原地方狭小,而驻兵五千余名”[8](20~22),可见,当时固原州驻兵人数已达5 000人,根据庆复的奏折可以推测,当时固原州驻兵中回族士兵人数应该在2 000人左右。

康乾盛世,回族人口繁衍生息,在盐茶厅、固原州、同心城、韦州等地,回族聚居程度进一步提高,“汉回错聚,耕凿无尤”[9](60),回汉交错相处,关系融洽。咸丰中期(1851~1861年),“重兵镇守于原城,汉、回杂居于乡里”[3](149),境内有“汉七回三”[3](1~4)之说。固原州“六坊回民,七百余家,计男妇丁口尚有数千之众”[10](148),咸丰时期,固原州内主要驻防绿营兵,回汉百姓居于乡间城关,城内回族人口有数千之众,城外人口数目则更多,马通先生认为,清初“陇东的环庆、平、固以及灵州等地已是‘汉回杂处’,每地都有万户左右的回族聚居”[11](20)。由此可见,此时西海固地区回族“大杂居,小聚居”的分布格局已初具形态。

回族栖息于西海固地区,既有元明时期繁衍生息在西海固地区的回族老户,也有从其他地方划拨而来的回族和其他各类移民。乾隆四年(1739年)和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为了方便官民就近征(缴)收粮草和行使行政诉讼等,将隶属甘肃华亭县的蒿店和瓦亭二镇划拨给固原州,原属人口一并划拨。蒿店和瓦亭当时是陇东地区重要的贸易集市[3](148),市场繁华,人员流动频繁,回族人口占有一定比例。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二月,裁庄浪县并入隆德县,田地、人口也并入隆德县,同时,其他地区回族人口也有一部分迁徙至隆德县,如道光、咸丰年间,部分甘谷佛乡、武威延关和官川、秦州的回族进入隆德县,从而增加了当地回族人口数量。虽然关于隆德县回族人口规模的历史记载较少,但从后来记载同治西北战争的官方文献等资料可知,清前期,隆德县回族人口数量并不多,回汉人口比例也一直较低,回族人口主要集中在西海固北部地区,而南部地区主要是同治年后清廷善后安置的回族人口。

康乾盛世时,同全国其他地区一样,西海固地区回族人口呈不断增加趋势,但在人口空间分布方面,此时回族主要分布于固原州,西海固其他地区数量较少,不仅如此,城镇与乡村间也存在较大差异:在城镇,形成以街道为基础的居住形式;在乡村,形成以聚落为中心的居住形式,呈成片分布状。人口的剧增使回族人口较为集中的村落规模得到进一步扩大,盐茶厅、固原州等地回族人口的聚居程度也进一步提高。对此,《清实录》中有“回人居半”“汉七回三”等记载。但不管何种居住形式,由于汉族人口始终较回族人口多,因此,回族均以镶嵌的形式分布于汉族中间,而这种分布格局也使回汉民族间交往交流交融关系不断得到强化,和睦相处、密切联系一直是回汉民族关系的主旋律。

二、清同治前期西海固地区回族人口分布状况

尽管清初期西海固地区回族人口规模较小,但在固原州、盐茶厅和同心城等地随处可见回族人口分布相对集中的村落,这些村落或密集分布,或毗邻成片,鸡犬相闻,村寨相望。咸同时期,回族人口处于缓慢增长状态,同治年后,逐渐回落,本地人口锐减,但是同治后期因强迫迁移,陕甘回族安插至西海固地区,使得当地回族人口数量又处于相对平稳水平。

官方史料中关于回族人口数量及分布的记载凤毛麟角,从仅有的文牍官书可对清代西海固地区回族人口的分布状况窥之一斑。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十月,陕甘总督吴达善上报关于固原州徐帽兜庄回族迁徙的情况:“陕甘总督吴达善奏复分析徐帽兜庄户民一案:臣即饬委署固原州知州姚棻等确查,据该州禀复,该庄回民共五十八户,为匪犯案者三十八户。……臣按照巴里坤、穆垒、乌鲁木齐三处地方,酌量户口多寡分拨安插”[12](28)。乾隆时期,为了巩固清朝在新疆的统治,从各地移民到新疆各地屯田耕种,中国人安土重迁,为了填充新疆实民屯田,大量迁徙无业无地之人或罪犯前往,自开发新疆开始,此项政策一直被延续。固原州徐帽兜庄回族“为匪犯案”,要分拨安插,从吴达善的奏稿中可知,一村落有回族58户,每户姑且按6~8人计算,粗略估算徐帽兜庄回族人口为400人左右,据此可推测,此时固原州地区回族人口数量应该较为可观。

乾隆十五年(1750年)十一月,广西提督豆斌密奏反对哈攀龙补任固原提督一职,从其奏折中也可了解固原州回族人口情况:“查固原人悍兵强,甲于全陕,附近多住回民。……前在固原提督任内点阅营伍,见回子甚多……俱云前任杨宏署提督三年,召募回子九百余名”[13](42~43)。

明清之际,回族因骁勇善战常被征兵于营伍。清朝在全国驻守的军队主要分为八旗兵和绿营兵,八旗兵是在满洲八旗兵制基础上发展而成的,绿营兵主要是招募全国汉族建设而成。在西北少数民族居住地区,绿营兵主要以汉族和少数民族为主,无论青海河湟地区和甘肃临潭等地的撒拉族兵,还是河州地区的回族兵,都是当地军营的主力。清前期西北多地的农民起义多次调派西北撒拉族士兵和回族士兵进行镇压,《清实录》等官方资料中多处记载,绿营军中有不少少数民族士兵。西海固地区的绿营军中,回族士兵比例也较高。

清时,陕西都督驻扎在固原州,绿营军驻军规格较高,驻地士兵人数较多,据记载,乾隆时期,固原州驻扎绿营军5 000人。固原州驻军人数不仅多,而且“其余标、镇、协、营官兵内均有回民”[6](91)。前固原提督杨宏(回族[14](38))任内招募回族新兵900人,由此可见,当时固原州绿营军中回族士兵人数应该相当可观。“陕甘绿营弁兵,回民十居三四”[10],固原镇绿营军“回教十居七、八”[15](23),“城内固原提标六营,亦无战斗力,且半数系回民”[16](93)。这些出自同治期间上报朝廷奏折的数字虽不乏夸大虚报之嫌,却也反映出回族士兵在营伍中所占比例较高、人数众多的事实。关于这一点,也可从同治年后有关史料得到进一步印证。“李百宽者,盐茶厅属贺家堡回目、随征立功,保升花翎游击,前陕甘总督乐斌委署花马池营参将”[17](64),“都司衔穆进善、王益万,本系良回”[17](64)。从官方或私人文书中记载固原地区回族兵勇情况的只言片语也可看出西海固地区回族人口情况。本地大量回族士兵在绿营军中当差,说明当地回族人口多。《平定关陇纪略》记载:“盖自乾隆以来,重熙累洽,关陇腹地不睹兵革者近百年,回民以生以息,户口之蕃,亦臻极盛。”[18](1)乾隆朝后期,社会承平,经济发展,人口繁衍生息,达到极盛。同治期间,回族人口较为集中的村堡成片连接,堡垒相连。

同治前,固原州“六坊回民,七百余家,计男妇丁口尚有数千之众”[10](148)。固原城内回族人口数千之众,聚集程度非常高。“臣查固(固原,笔者注)东山土回种落繁衍,门户各别。回众中自相推择有总事,有头目。北五营总事即杨如雨,丁有旺副之;东四营总事海生春,头目则海满和、海起舞、马三科、海义泗也;南五营总事马得中、剡文兴二人。”[19](289)此段文字透露出同治时期固原四营、五营回族人口密集,村落稠密,而这些地方今已无回族,均为汉族居住[20](17~19)。

陕甘总督李侍尧曾上报乾隆帝说:“惟是甘省本系回民杂处之地,其固原、盐茶一带回族尤多”[6](14),“盐茶、西安州大半回民”[6](19)。在边疆大吏的奏折中,多次提到回族人口“尤多”“大半”“居大半”,说明当时许多地方回族人口比例很高,从大量文字记载也可推测,清前期之固原州、盐茶厅、西安州已是回族人口相对聚居的地区。

“雷正绾于正月十六日,派提督沈懋贵进至彰义堡,该逆仓促无备,惊惧溃逃,遂将该处老巢及大小回庄踏平,毙老弱七八百名。曹克忠亦将萧何城附近之高家嘴、新店子、红城子、将台堡、隆德堡等处回巢攻毁。”[18](46)萧何城,即今西吉县硝河乡,在明朝就有回族在此落脚;彰义堡,即今固原市原州区张义堡,宋时设置,历史悠久,是当时重要的堡寨。清初,彰义堡、萧何城周围已形成许多大大小小的村落,此地成为回族人口较为集中的村落,也是经过几十年甚至几百年积累而成的。豫王城、半角城、硝河城等地回族的定居早在明洪武年间就已开始,因此,这些文字虽然是同治年间的记载,这些村堡在此之前已成为回族聚居之地。黑城子即红城子,是固原一大城堡,畜牧业发达,明时在此设置黑水苑。清初,黑城子交通便利,是著名的集市,同治时期成为回族人口较为集中的村落。由于回族有经商传统,自然会选择像黑城子这样的交通要道和市场驿站聚居。受经商文化的影响,明朝及清朝初期,逐市而居是回族居住的一大特点。

明朝时西海固地区的回族已经由分散的小居住点向小聚居村落发展。至清中期,社会稳定,经济繁荣,回族人口已有一定规模,居住聚落较为稠密,分布较广。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很多回族开始深入西海固纵深腹地,居住于河谷地带,葫芦河谷、清水河、泾河、马莲川河、中河等谷地土地肥沃,便于灌溉和耕种,这些地方逐渐集中了众多回族,因而在清同治之前西海固地区已形成了许多大小不等的村落,而这些村落中有许多都有回族居住(如表1所示)。

表1:清同治前西海固地区回族人口较为集中的村落

明清史料中几乎没有关于西海固地区回族人口分布及数量的具体记载。清朝末年,政府统计全国人口户数,西海固地区各州县回族人口数据才在史志资料中开始出现。从《清实录》《平定关陇纪略》等各类汇编资料中记载的零星内容已能发现,清中期之前回族在西海固地区繁衍生息,经济持续增长,人口处于上升时期,陕甘总督左宗棠曾说:“甘省回多于汉”[21](141)。有人曾估算同治之前甘肃回族人口在550万到600万之间[22](89~94),此时应该是西北地区回族人口极盛时,也是西海固地区回族人口最为繁盛的时期。自同治西北战争后,西海固地区原有的回族所剩无几,村落凋残,人烟萧索,人口剧减,十室九空。

地方志中的零星记载也反映出回族人口的分布情况。盐茶厅“迨国朝乾隆时,归为厅地,为甘省东北之保障。而专官未设,营汛无多……不数年而即生事”[2](75),也能够参证盐茶厅在乾隆时期已是回族相对聚居之地。《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地区概况》记载,明末清初西海固地区已有满四堡、黄铎堡、沙沟、偏城、开城、撒门等规模较大的回族人口较为集中的村落[23]。

20世纪80年代,西海固地区回族中开始盛行撰写家谱,家谱资料也是史料的有益补充。“历史推移到清道光年,海氏家族经500多年的繁衍生息,居住范围为孟塬北到马家高庄,南至长城塬的白家岔,东邻镇原县,西界石岔。南北约30公里,东西约20公里,在约60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生存着除马、姬、邢、闵几大户外的数千口海姓族人”[24](12~13)。在《中国回族海姓氏族史略》家谱资料中,海姓家族孟塬这一支在彭阳分布较多,“彭阳海家磨和彭阳陶同海姓先祖”,“彭阳县古城乡庄子湾、中川子海姓先祖”在同治战乱时为了生存,背井离乡,逃往外地,这段记载说明同治之前这些地方已经是回族居住地。彭阳县是1982年成立的,海家磨属于东乡清平监,陶同也许是《宣统固原州志》中的“冯家逃途”,也在东乡清平监,中川子属县归州堡,清时属于固原州[5](79~82)。

据以上分析来看,清代前期,西海固地区回族人口最为集中的地区分布在固原州、盐茶厅、半角城等地。固原州、盐茶厅、韦州堡、预旺堡等所在半角城地区回族人口比例较高,清人所言固原州人口“汉七回三”当指这几个地方的人口比例,而隆德县虽然有一定数量的回族分布,所占比例却不高,化平川地带当时也无回族居住。

咸丰之前的清代文献中多有关于人口“汉三回七”的说法,回族人口“十之六七”等记载,而此时为西海固地区回族反抗清廷统治时期,这些记载多在朝廷官员汇报镇压情况的奏折中才会出现,之所以出现这样的记载,各地官员多有推诿责任或邀功请赏的心理,难免有夸大虚报之嫌。清中前期,虽然回族在西海固地区处于人口持续增长时期,不过当时还是以汉族为主,汉族人口数量也在增长,回汉人口比例不会有大的改变。“汉七回三”出现在乾隆时期简志类资料《固原州宪纲事宜册》中,该书主要介绍固原州聚落分布、驿站和耕地赋役等,作者信息不详,据推测,应该为固原州地方政府人员,熟悉地方情况,其写志目的比较单纯,应比较接近当时固原州社会真实情况。

三、清同治后期西海固地区回族人口数量

清同治年是西海固地区回族人口数量变化的一个重要“分水岭”。同治之前,官方资料未发现回族人口具体数据,学界对此争论较大。张天路认为,嘉庆十七年(1812年),宁夏回族人口约为82万人。清同治时期,宁夏回族主要分布在宁灵地区和西海固地区,由于清同治年间西北地区战事较多,据估计,此时宁夏宁灵地区和西海固地区回族人口剩10万余人[25](558),这样计算宁夏回族人口损失达72万人之众。由于清廷的人口迁移政策,此时西海固地区回族人口的增加主要以人口迁入为主。安插在西海固地区的回族人口主要为陕西回族和部分金积堡回族。笔者通过对已有史料统计,大致推测清廷先后在西海固地区安插陕西回族2万余人,在固原郊区安插金积堡回族13 000余人。清廷强制安插陕甘回族于西海固地区,主要分布在固原州张义堡(今张易)、大湾店子(今红庄)、厅川堡(今中河)、彭傲里(今彭堡)、三营、十字路(今西吉什字)、车路沟(今西吉下堡)、夏家寨子(今西吉夏寨)、十二堡(今泾源县新民乡)、石家沟口(今彭阳县沟口)、王家川口(今彭阳县川口)、屯民、韩狗(今西吉兴平)、新店(今红河)、化平川(今泾源)和海城(今海原)的部分地方,经过多次人口迁移政策,西海固地区回族基本形成“大聚居,小分散”的居住格局。除人口迁移外,清末因战乱、灾荒、寻亲等原因,其他各地回族不断零散迁往西海固地区,也加快了西海固地区回族人口数量的增长。如表2所示,清朝末年,除隆德县汉族人口占比较高外,固原州回汉人口基本持平,盐茶厅和化平厅的回族人口比例远超汉族人口。由此可见,清末西海固地区各州县回族人口已有相当规模。

表2:清末西海固地区回汉人口数据一览表

清廷的移民政策奠定了西海固地区回族人口的基本分布格局,其影响延续至今。20世纪80年代,宁夏回族自治区有计划、有组织地安排西海固地区的贫困人口迁往宁夏北部黄河灌区,并对迁出地实行退耕还林还草工程,以修复生态环境。这一政策持续实施至今,已搬迁移民100多万人,不仅使西海固地区的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改善,也使迁移至北部平原地区的回汉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政府主导实施的移民工程让贫瘠甲天下的西海固地区回汉群众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民生活越来越富裕,对未来的生活更是充满了信心。

四、结 语

清代西海固地区回族人口发展呈波动起伏状态,整个过程大致分为三个阶段。清初至道咸年间,西海固地区回族人口数量较少,零星分布于卫所城镇和交通要道沿线。尽管此阶段回族人口较少,但由于社会安宁,经济社会发展较好,回族人口缓慢增加。清同治前,基于清初期的发展,此阶段回族人口已有一定规模,在西海固地区形成了许多回族人口较为集中的村落,“大杂居,小聚居”的分布格局已见雏形。清同治后,朝廷实行人口迁移政策,大量回族人口迁入西海固地区,成为影响西海固地区回族人口增长的重要原因,经济的逐渐恢复也成为这一时期回族人口增加的又一原因,至清末,基本奠定了西海固地区回族人口空间分布的格局,其影响延续至今。纵观历史,经济、战争、政策等是影响清代西海固地区回族人口发展的主要因素,清代西海固地区回族人口的发展历史也是西海固地区回汉民族不断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

猜你喜欢
固原西海固回族
一部新时代的脱贫攻坚史
缺水的城市该怎么发展?
听须弥松涛、看文化古迹、观六盘云海、闻山花飘香
宁夏固原出土一枚汉代五铢压胜钱
宁夏“六盘山旅游杯”全国诗文大赛获奖名单
《回族文学》2015年总目录
关于西海固 我们一直了解得太少
《回族文学》2011年总目录
行走在西海固的太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