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为引,“法”指路

2021-02-18 20:59罗红
文学天地 2021年11期
关键词:低年段方法指导兴趣

罗红

【摘要】小学低年段综合实践活动在教学上,注重学生兴趣的开发,在基于表层的兴趣上,把“趣”深挖、扩大、整合,结合方法指导课,把方法细致化,方法重复练习,帮助学生把方法迁移,就可以让低年段的综合实践活动课堂灵动起来,帮助学生从这里开始建立探索世界的能力。

【关键词】低年段   兴趣   方法指导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小学低年段所开设的课程里面,就目前的现状来讲,不是很清晰课程价值的一门学科,这门课程可以为很多活动让路,即便是用上低年段综合实践活动教材,不管是科任教师还是学生都缺乏对这门课程更深的理解和运用。

笔者经过一年在低年段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接触,觉得有效开展这门课程,要专注学生的“趣”的开发与综合实践活动“六课型”中方法指导课的结合运用,能够有效引导学生逐步了解和喜爱这门课程,同时也能够让学生掌握一些较简单的进行综合实践活动的方法,最重要的是学生在意识上明白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怎样的课程,在课程活动中自己应该要做什么。

一、依“趣”而生,開发推进

低年段的学生刚刚从幼儿园升入小学,对陌生的环境,各有不同的反应,大部分学生都能够在家长和教师的引导下开始适应自己小学生的身份,同时也开始感受系统学习带来的压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展,事实上可以帮助学生对小学生活和学习有着侧面的了解,从哪里开始入手呢?当然是顺应学生生长的规律——“趣”入手。“对于孩子的兴趣爱好,最好就是从小开始启蒙培养,这样才能够激发孩子的兴趣爱好。”小学生对世界、对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因好奇心的驱使,他们对事物产生强烈对探索欲望,不自觉就开始动手,这就说明,孩子天性好动是在于这是他们探索世界的一种最直接的方式,很多的兴趣产生就基于这样的好奇心,所以,对学生的兴趣首先要明确,他们目前的兴趣是处在哪一个层面,在此基础上通过兴趣这个引子,授予正确的探索方式方法,让学生趣浓,法得,更好地去认识这个世界。

(一)深挖“趣”,科学探究的开始

好奇心的驱使,会让学生对某种事物产生兴趣,请注意,这时候的兴趣是最表层的,表层兴趣维持的时间不长,因为低年段学生这个时候的“趣”更多来自对事物的好奇、好玩,我们的课堂先把学生的表层“趣”保留好,沿着表层进一步深挖事物更多的“趣”。在《我和水有个约会》这个活动中,我首先让学生了解水的三态:每个学生装一小桶的水,把手放进水桶里,感受水在常温下的状态,引导学生说出此时水的特点是流动性;现场煮开水,让学生观察水逐渐煮沸的过程中,水蒸气升腾,让学生感受水的气化状态,进而引入水循环的初步认识,学生对水的兴趣进一步加深。问题一个接一个地抛出来,随着简单的水循环图解演示后,他们心中的疑问得到解答,脸上的表情是满足的;去到水的第三种状态,每个学生发一小块冰块,通过触摸感知温度,以及冰融化后成水的状态。一节课里面同时了解水的三态和水循环,让学生对水的兴趣得到保持,还进一步深挖。兴趣的深挖,让学生体会到事物不像表面所看到到那么简单,因此就会产生对事物更深层的疑问,因问题而产生继续研究的动力,就这样,当学生产生的一个疑问得到解决,心理产生满足感,进而又因为另一个问题的被发现产生探究的动力,那么实践也将进行下去,起初是因为表层的兴趣产生好奇心,但是当探究进行到另一个层次的时候,这样的探究活动慢慢转向更为科学性的探究,逐渐帮助学生树立科学探究的精神,这也是综合实践活动这门课程最根本的立脚点之一。

(二)扩大“趣”,多样性了解的开始

大雨过后,泥土湿润,校园里的花坛生机盎然。有一天早上,几个学生围在花坛四周,看着几只小蜗牛在爬行,嫌小蜗牛爬得慢,不时还用手推一推小蜗牛。低年段的学生对这些小生物的兴趣极大,但是如何正确去对待小生物,他们的概念是模糊的。根据他们的兴趣,笔者设计了一个小活动《认识蜗牛宝宝》,在活动中,先让学生交流对小蜗牛的认识,接着,近距离观察蜗牛,让学生拿出自带放大镜来观察,马上提高了学生的观察兴趣和乐趣,不断地在课堂上,惊呼自己对小蜗牛的点滴发现。在学生的眼中,一只小蜗牛,加上一个放大镜,让平日里的世界放大了数倍,能在放大镜下看到更多的细节,学生兴奋的心情可想而知,原先对小蜗牛几分的兴趣提升了好几倍,整节课,学生对蜗牛的观察兴趣高涨不减,在接下来几周的活动时间里,我带领学生用放大镜继续观察了其他事物,有昆虫、有花朵、有种子,这些观察的事物全部来自学生的日常,在放大的观察中,学生看到了事物的多面性,初步探知世界的丰富,在对各种事物的观察中,学生发现世界的组成部分如此多样复杂,初步建立起尊重生命,和平共存的思想。

接着,让学生用手中的画笔把这几次的观察结合自己的感受画下来,在学生的作品中,稚嫩的画风,抽象的物像,把他们内心世界的丰富展现无遗;还让学生从观察过的事物中挑选几个来编小故事,加深学生对这些事物的印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的跨学科性和教学的复杂性,对教师而言无疑是一种挑战,教师要顺应学生的特点,放大学生的观察范围,从原先对一种事物“趣”的探究,扩大到其他事物,逐步打开世界更多面的了解和探究。

(三)整合“趣”,联系性发现的开始

四月初,二年级学生接到窝沟封闭的任务,什么是窝沟封闭?有什么作用?为什么要做窝沟封闭?不做行不行?学生的问题太多了,大部分的问题是因为新奇,小部分是因为从来没有接触过窝沟封闭,学生好奇之余也有点担心,对于未知的事物可能还带点恐惧,结合这次窝沟封闭任务,笔者设计了《牙牙乐》的活动,要求学生把自己换下来的乳牙带过来,当然,放大镜也是不能少的。笔者还把自己拔下来的智慧齿也“贡献”出来给学生对比和观察。活动一开始是了解人类的牙齿:乳牙和恒牙的关系,龋齿是怎样形成的,窝沟封闭的作用。学生从来没有想到自己换下来的牙齿竟然还有这么多的秘密,也未曾想到,伴随自己走过人生路的、看似坚硬的牙齿也是需要保护的对象,在了解完自己的牙齿之后,活动还引入来其他动物牙齿的小知识,像是给学生打开了认识自我的那扇门,让学生有一种其实对于自己的认识,还有很多的不知道的方面。等学生做完窝沟封闭后,邀请部分学生来谈一谈做窝沟封闭等感受,最后一部分就是向全体同学发出爱牙倡议。一次窝沟封闭任务,让学生发现了事物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要想真正去了解自我、了解世界、了解自我与世界的联系,还有很多值得自己去探究的地方。

综合实践活动是“从学生的真是生活和发展需要出发”,课程由师生共同创生,课程内容关注学生在现实生活的体验和生活体验,笔者基于学生的年龄特点,从学生生活出发,发现身边有趣的点,在这些“趣”点上做文章,不仅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更是逐步让学生喜爱综合实践活动这门课程。

二、方法先行,助“趣”更浓

低年段開展综合实践活动,笔者认为,设计活动的主题范围要小,活动时间要短,课型要有所侧重,重过程,轻结果,在活动过程中,多一点自由度,多一点实践时间给予学生,能极大地促进学生对课程的热情。在“六课型”中,方法指导课着重指导学生掌握调查,访问,搜集资料,撰写调查报告、资料统计与分析、观察日记等研究方法,提升学生的劳动与生活技能,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等核心素养。低年段的学生在接触综合实践活动这门课程的时候,活动指导老师要帮助学生逐步提高各种能力,不管是让学生习得哪种方法,都要细致再细致,在学生不能熟练运用这种方法的情况下,不轻易教下一种方法,因为学生会有畏难的情绪,但是不断去练习,从不会到会,学生经历过程后,提高了自信,这对他们将来面对困难时,会以积极的态度来应对,而不至于半途而废。

(一)“法”的细致

学期初,在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时候,笔者要求每一位学生准备一个学期都会用到的几样工具:放大镜、剪刀、胶水、透明胶纸、尺子。这其中,放大镜的使用是最多的。在学生日常的观察中,事物是1:1的状态呈现的,但是在放大镜的帮助下,事物呈现的比例要高得多,肉眼观察不到的细节,也可以在放大镜的帮助下,更明显呈现。学生现阶段还处于寻找“趣”,满足好奇心的阶段,笔者抓住学生这个特点,让每一位学生手持放大镜,对木棉花、小蜗牛、水蒸汽、小蚯蚓、树叶等等进行观察,指导学生对观察对象先找准观察的点和方法,例如,观察木棉花时,指导学生从外到里去观察;当洋紫荆遇到木棉花时,用对比的方式去观察;观察小蜗牛时,特别要有耐心,动作要轻巧,鼓励学生多点尝试,学会用连续观察的办法,帮助自己去抓住小蜗牛的各种;观察一颗刚发芽的小苗,可以从上到下观察去发现它的秘密;水蒸汽温度很高,怎样观察?用一把尺子放到水蒸汽上面停几秒,尺子的温度升高,让学生感知水蒸汽是有灼伤人的危险,引导学生去总结,当自己没有把握观察事物的危险系数,可以采取哪些办法来完成观察任务,懂得观察事物可以运用多种方法。

结合学生的能力和年龄,观察能力的培养不容忽视,观察要得法,不仅可以进一步提升学生认知的兴趣,还能培养学生从小就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从观察中察觉事物细微的变化,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世界。

(二)“法”的重复

让学会掌握一种技能、吃透一种知识最简单、有效的方法是什么?答案是重复,低年段的学生因经验、能力、见识等方面的限制,一项技能不是那么容易掌握的,为了扎实有效地掌握技能,我们要在设计的活动中不断地锻炼学生的这种技能,方法就是不断重复,例如,在母亲节前一个活动日,笔者设计了《给母亲献朵花》,要求学生通过手工制作一朵花,其中有一个环节,利用铅笔把彩纸卷成花茎,拿一张正方形或者长方形的彩纸,把铅笔放在任意一个角,卷起边角顺着一个方向捻动铅笔,这样一个大小如铅笔的柱状花茎就做好了。低年段学生手指小肌肉群灵活性不够,第一次制作时,在笔者的指导下,勉强可以成型,但是紧密度不够,很快就散开,套进花瓣显得不协调,因为学生手指捻动的力度不够,速度不够造成的。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笔者专门带学生去参观纸结构活动小组是如何卷好纸张,还鼓励学生带着问题去请教,一边听,一边操作。第二次在父亲节来前有设计了《我为父亲献朵花》的综合实践活动,这次要求提高,要求一茎有三朵花,学生把多次的实践和锻炼用上,明显这次的花茎制作优于第一次。因为学习捻动铅笔卷好彩纸成花茎在反复的练习中,学生逐步才能掌握,看似简单的一个技能,放在学生身上却是困难重重,在学生耐心不足的情况下,遇到困难就放弃,在学生看来这是很自然的事,因为不懂,所以放弃,但是作为教师,不能让学生的这种现象让他们觉得是理所当然的,反而要想方设法鼓励、帮助学生反复练习,重视练习的过程,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可以不成功,但不能轻易放弃,真正能够帮助学生成长,方法技能的重复练习,可以让学生提高对自己的肯定,对活动的喜爱。

(三)“法”的迁移

低年段的学生在这个阶段,模仿是他们学习的一种途径,我们经常会说,某某学生的举止真像哪位老师,特别是学生经常亲近哪位老师,总会在无意识的情况下进行模仿。在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时候,笔者会有意识地让学生模仿操作示范动作,一个步骤一个步骤来模仿,在学生熟悉步骤的流程后,再让学生讨论,为什么要这样做。例如,在《认识蜗牛宝宝》这个活动中,怎样观察蜗牛,笔者设计了以下步骤:

第一步:在桌面上铺好一张干净的纸巾,这是为了蜗牛爬行时,更好地借助蜗牛分泌的粘液来观察蜗牛爬行的路线;

第二步:用镊子轻轻地把一只蜗牛夹住放在纸巾上,因为蜗牛生活在潮湿的泥土里,难免会有细菌,不要用手直接接触;

第三步:拿起放大镜,找准角度和距离,开始观察蜗牛,学生初次使用放大镜时就要知道找准合适的距离,才可以更清晰观察到事物;

第四步:确定观察的顺序,要想全面了解观察对象,保证观察的质量,有序观察是十分必要的。

这四个步骤,笔者让学生跟随模仿模拟操作,在学生熟悉的情况下才进入实际的操作观察。这样做,一方面直观形象让学生明确观察的流程,另一方面在接下来对其他事物的观察上,学生可以把整个观察的流程和方法进行迁移,用以观察其他事物,并且随时随地都可以进行观察。方法习得之后要善于运用,才能让方法得以巩固,同时,让学生知道,学到一种方法可以用到其他方面,鼓励学生多思考、多实践。

小学低年段综合实践活动课堂,把“趣”与“法”有效结合,能够让课堂灵动起来,学生会借助这个课程从身边的事物开始,逐步了解他们生活的这个环境,透过这个窗口去探索更广阔的天地。

[1] 陈碧瑜.综合实践活动理论与实务[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

猜你喜欢
低年段方法指导兴趣
浅谈如何指导初中学生写书面表达
浅谈初三语文阅读教学
浅谈少数民族地区英语有效教学策略
初中体育学习方法指导
智力因素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研究
试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低年级识字教学中游戏的设计与研究
巧用多媒体技术, 让语文课堂更精彩
谈低年段学生书法兴趣的培养
低年段儿童“唱读”的原因及应对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