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1+X”证书制度的高职护理专业老年照护课程体系的构建

2021-02-23 08:41高正春
护理研究 2021年3期
关键词:函询职业技能专家

高正春,张 扬,李 娟

陕西能源职业技术学院,陕西710613

《关于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提出,从2019 年开始,在职业院校启动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即“1+X”证书制度。“1+X”证书制度是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的重要举措,重点围绕服务国家需要、市场需求、学生就业能力提升,要求有关院校将“1+X”证书制度试点与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师队伍建设等紧密结合,推进“1”和“X”有机衔接,深化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培训模式改革,提升职业教育质量和学生就业的能力[1-2]。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失能、半失能老年人的比重日益增加,养老照护专业人才队伍严重短缺,总量亟待扩大,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已成为我国非常急迫的问题[2]。2019 年5 月,老年照护职业技能证书作为教育部首批“1+X”证书制度试点之一,为解决养老服务人才紧缺的问题打开了新的局面。我院护理专业获批全国首批“1+X”证书制度试点项目,与中国社会福利与养老服务协会、陕西西安行健养老服务评估中心合作,按照老年照护初级、中级、高级技能等级标准,修订人才培养方案,重构课程体系,及时将老年照护职业技能等级标准有关新技术、新规范融入专业课程教学中,推进“毕业证书”和“X 证书”的有机衔接。

1 研究方法

1.1 文献研究 全面收集养老服务行业最新发展动态,查阅“1+X”证书制度融入人才培养的途径研究、老年照护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及综合评价方式等相关的重要文献资料,并归纳提炼与本研究有关的焦点问题以及较为集中的对策建议等。

1.2 学习培训 于2019 年7 月—2019 年12 月,护理学院先后派出5 名护理骨干教师参加中国社会福利与养老服务协会和北京中福长者文化科技有限公司举办的老年照护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师资培训、考评员培训学习。

1.3 拟定基于“1+X”证书制度的高职护理专业老年照护课程体系初稿 经多次讨论,对接专业教学标准和职业技能等级标准,研究组成员将护理专业课程体系的教学内容与老年照护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考核评价进行统筹归纳,初步拟定课程体系重构思路,设置课程模块,设计教学方案。

1.4 专家咨询

1.4.1 选择咨询专家 依据权威性、代表性,邀请陕西省西安市5 所养老服务机构10 名专家及陕西省高职高专医药院校具有副高级及以上职称且从事基础护理、老年护理教育教学研究工作的15 名专家进行咨询。

1.4.2 拟定专家函询问卷 咨询问卷由3 部分组成:①专家情况调查问卷。包括年龄、性别、学历、职称、工作年限、对内容的熟悉程度及判断依据等。专家熟悉系数从很熟悉、熟悉、一般熟悉、不熟悉和很不熟悉分别赋值1.0,0.8,0.6,0.4,0.2;判断依据按照大、中、小依次赋值,实践经验赋值为0.5,0.4,0.3,理论分析赋值为0.3,0.2,0.1,国内外参考资料赋值为0.1,0.1,0.1,直接判断赋值为0.1,0.1,0.1。②老年照护职业岗位能力问卷、护理专业学历教育与老年照护职业技能培训所需课程模块问卷。职业岗位能力与课程模块设置2 个咨询问卷,每个条目均采用Likert 5 级评分,极不重要、不重要、一般重要、重要、非常重要,分别赋值为1 分、2、分、3 分、4 分、5 分,并设有建议栏,收集专家对学生职业岗位能力与课程建设的意见。③开放性问卷。针对人才培养方案与老年照护“1+X”证书制度融合问题,请专家提出宝贵建议,包括专业教学标准有效对接老年照护职业技能等级标准、课程设置兼顾老年照护需求、护理专业教学与证书培训一体化设计。

1.4.3 函询过程 通过问卷星发布问卷进行第1 轮问卷函询;根据第1 轮的函询专家意见及研究组成员讨论结果,对问卷内容进行修改、完善,形成第2 轮问卷进行第2 轮函询;第2 轮咨询结束后再次筛选问卷内容,发放第3 轮问卷进行第3 轮函询,请专家再次进行判断。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 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算出各级指标的均数、标准差、变异系数等,最终根据重要性赋值均数>3.9 分、变异系数<0.24 确定入选项目。

2 结果

2.1 专家积极系数 第1 轮发放问卷25 份,回收问卷21 份,有效回收率为84%,15 名专家(60%)给予建设性意见;第2 轮发放问卷23 份,回收问卷23 份,有效回收率为100%,20 名专家(87%)给予了修改参考意见;第3 轮发放问卷23 份,回收问卷23 份,有效回收率为100%,咨询专家未提出修改建议,意见基本趋于一致。

2.2 专家权威程度与协调程度 专家权威系数为0.90,通过3 轮函询,专家们意见基本趋于一致,第3 轮函询专家意见协调系数为0.838。

2.3 专家函询结果

2.3.1 老年照护职业岗位能力函询结果(见表1)

表1 老年照护职业岗位能力函询结果

(续表)

2.3.2 护理专业学历教育与老年照护职业技能培训所需课程模块函询结果 根据护理专业教学标准、老年照护职业技能等级标准,确定护理与老年照护岗位工作任务,根据工作任务所需职业能力对应的课程,初步构建“三平台、七模块”组成的课程体系框架。具体课程模块函询结果见表2。

(续表)

3 讨论

3.1 专家咨询意见 本研究采用Delphi 法,从判断系数、熟悉程度系数获取专家权威系数,专家权威系数越高判断准确性越高;测量协调系数评价专家对问卷各项指标的意见分歧状况,系数越接近于1,一致性程度越高。本研究3 轮专家函询问卷有效回收率高,说明专家对此研究积极关注;权威系数为0.90,表明函询专家对本研究内容具有较强的理论基础与实践经验,权威性较高,评定结果可信;通过3 轮函询,专家们的意见基本上趋于一致,第3 轮函询专家意见协调系数为0.838,说明专家对指标的评价结果具有一致性,结论可信。

3.2 基于“1+X”证书制度的高职护理专业老年照护课程体系的构建结果

3.2.1 内涵与框架 按照所设课程在多元化、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进行课程体系改革,构建随大健康产业发展的高职护理专业“课岗对接,课证融通”特色课程体系,“课岗对接”即课程设置与岗位需求对接,“课证融通”即课程内容与考取“1+X 证书”——老年照护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融通。具体依据岗位工作任务与岗位职业能力,设置“三平台、七模块”课程体系框架。“三平台”是指人文素质与基础课程平台、大类及专业基础课程平台、职业能力课程平台。“七模块”是指人文素质与基础课程平台下的公共基础课程模块、身心修养课程模块、素质教育与创新创业课程模块;大类及专业基础课程平台下的通用专业基础课程模块、专用专业基础课程模块;职业能力课程平台下的岗位技能课程模块、专业综合能力训练课程模块。

3.2.2 课程设置满足老年照护职业能力需求 原有的课程体系不能满足老年照护多层次的需求[3],本课程体系在老年照护职业技能标准、工作内容与考核方案基础上,优化护理专业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将职业技能标准内容转化为专业核心课程或以若干教学模块的形式嵌入到部分专业核心课程内容中,增加人文社会心理课程比例,突出老年照护课程特色,满足老年人多层次的照护需求。按照老年照护对应的主要就业岗位(老年人生理心理健康评估、老年人居住环境设计评估、老年人日常生活照护、老年人安全急救照护、老年人疾病照护、老年人康复照护)及岗位职业能力要求,该课程体系开设老年护理、老年营养与膳食、老年心理学、老年健身养生学等老年护理职业基础学习和职业能力学习课程及护理导论、护士人文修养与护士礼仪、护理基本技术、健康评估、内科护理、外科护理、社区护理、康复护理、中医护理、精神科护理、急救护理和护理综合技术等专业主干课程,能满足老年照护岗位职业能力的需求。

3.2.3 教学内容与老年照护职业技能要求相融合

人文关怀、安全防护是老年照护技能等级证书考评的重点,也是教学设计的重点。依据专家意见及研究组成员讨论结果,将老年人生理、心理特点和需求等知识点融入老年护理、护理学导论教学中;将培养学生的人文关怀意识和能力融入护理基本技术与护理综合技术的相关实训教学内容;在教学中归纳每项操作关于安全防护的考点,并融入实际教学过程中,例如协助老年人进食进水应防止烫伤、噎食、呛咳。对于技能操作,研究组成员将高职护理专业的学生所学专业课程内容与老年照护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操作内容进行对照,将老年照护等级证书的操作考点归纳为4 个方面,即免修、强化、补修和能力转换。免修是指现有的学历教育课程能完全覆盖老年照护技能等级证书的知识点和技能点;强化是指现有的学历教育已有相关的知识点和技能点,但因老年照护的特殊性以及侧重不同,要在教学中予以强化的内容;补修是指现有的学历教育不能覆盖的知识点和技能点;能力转化是指现有的教学已具备知识点,但要结合养老实际、变成运用的能力。根据以上融合原则,将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对接、实训项目与实际岗位操作对接,修订课程标准,进行教学过程的设计,将老年照护等级证书的操作考点需要强化、补修和能力转换的内容融入学历教育有关课程中。

老年照护职业技能等级标准设初级、中级、高级3个等级,对老年人的健康评估、适老环境设计、日常生活照料、疾病照护、安全照护、心理照护、应急救护、康复训练照护等工作内容制定了具体标准,而原有的高职护理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对于学生老年照护专业知识的培养欠缺[3]。课证融合是有效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方式之一,高职院校应重构“1”与“X”深度融合的人才培养方案,优化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把考证知识和技能考点融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使专业课程标准与行业标准接轨,不断在课程教学环节中融入考证知识[4-5]。本课程体系将老年照护职业能力的培养与课程标准紧密结合,能够让学生在平时的课程学习过程中就能学到考取职业资格证书的相关知识与技能,将职业技能等级标准与课程标准并轨,使两个标准统一为一个标准。

4 小结

职业教育应大力改革人才培养培训模式,深化复合型技能人才培养培训模式的改革[6]。“1+X”证书制度是职业教育领域的一次重大教育改革,涉及范围广、内容多,很多工作还处于探索阶段。本研究构建了“课岗对接,课证融通”特色课程体系,将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培训与学历证书教育同步进行,在同一个学习主体上实现有机衔接,推动专业办学更加紧密地适应行业岗位发展需求,促进产教深度融合,有效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猜你喜欢
函询职业技能专家
致谢审稿专家
人社部将组织开展2021年全国行业职业技能竞赛
试析职业技能鉴定质量体系建设的重要性及落实方案
函询岂是走过场
函询岂是走过场
朔州市朔城区:严把第一道关口 扎实开展谈话函询
发挥谈话函询『百分百』作用坚决防止『浅谈(函)辄止』
职业技能大赛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研究
请叫我专家
专家面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