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粤港澳大湾区企业人才需求的继续教育合作模式研究*

2021-03-06 02:16唐燕儿陈妍姿
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21年1期
关键词:粤港澳大湾校企

唐燕儿 陈妍姿

(暨南大学,广东 广州 510632)

一、问题提出

2019年2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要求广州、深圳携手港澳共同致力于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打造世界级城市群。作为中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实力最强的地区之一,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将在中国经济发展进程中起到重要作用。而经济发展离不开人才支撑,人才却需要通过教育来培养。另外,《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强调,继续教育是面向学校教育之后所有社会成员的教育活动,特别是成人教育活动,是终身学习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要加快发展继续教育,加快各类学习型组织建设,基本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1]。在此背景下,本研究将在调查了解粤港澳大湾区相关企业人力资源现状和对人才素质需求的基础上,探讨继续教育主体间的合作模式。

有关粤港澳大湾区人才需求的研究不多,通过中国知网,以“粤港澳大湾区”与“人才需求”为关键词进行高级检索,共有17条结果。对文献的进一步阅读发现,此类研究以具体某一行业的人才需求分析为主,如出版业人才、金融人才、旅游人才等[2][3][4],且分析的数据多来自于招聘网站上的人才需求情况,从企业角度进行实证调查的研究极少。

有关粤港澳大湾区的教育合作模式,近期有部分学者进行了探究。如许长青、卢晓中等主要从制度同构对粤港澳大湾区的高等教育融合发展进行分析并提出要推动湾区高等教育融合发展须加强顶层设计、国民教育、战略规划等强制性制度同构;实施教育联盟、大学集群等模仿性制度同构;建立合作平台、拓展合作模式、健全制度保障等规范性制度同构[5];李晶从历史回顾出发,在分析改革开放以来粤港澳地区高等教育合作中存在的障碍的基础上,提出建立粤港澳高等教育特区、粤港澳高等教育协作委员会等多层次合作平台的建议[6];李妮提出粤港澳大湾区面对两种制度、三个法域和关税区等特殊情况,并非简单的跨行政区域合作,并基于多层次治理理论,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分析粤港澳大湾区职业教育合作的多元主体治理方案[7]。虽然以上研究都是从全日制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角度进行的研究,对于继续教育方面的探究几乎没有,但从教育角度来说,由于背景和理论有共通之处,因此对本研究的开展仍有较大的启示作用。

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梳理可得,基于粤港澳大湾区企业人才需求的继续教育合作模式研究目前仍是一个新的研究领域,笔者希望通过此实证调查与研究,能够为粤港澳大湾区的继续教育发展提供更加明确的指导方向。

二、粤港澳大湾区企业人才需求情况

(一)调查设计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方式为主、观察访谈为辅收集相关数据,在粤港澳大湾区中的“粤”,即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惠州、东莞、中山、江门、肇庆这九个城市中随机挑选以制造业和服务业为主的部分企业进行调查。调查共发出及收回问卷2100份,剔除无效问卷20份,最终得到有效问卷2080份;将调查所搜集的数据进行编码和录入,并采用SPSS26.0进行统计分析,得出研究结果。

针对此次研究的目的,设计的调查问卷为《粤港澳大湾区企业人力资源情况调查表》,包括四个部分的内容:第一部分为单位背景信息,包括企业的属性与规模;第二部分为人力资源的现状与问题,包括企业员工的教育程度和社会素养、员工提升学历和能力的途径及企业未来对人才的需求等;第三部分是对继续教育的建议,包括企业对员工参加成人教育的态度、是否开展校企合作及其原因等;第四部分为个人基本情况,包括被调查者的性别、年龄、工龄和文化程度等。

(二)调查结果及统计分析

1.单位背景信息

调查的企业中有一半以上来自民营企业,占比62.3%;其次是非盈利事业单位和上市公司,分别占12.1%和10.8%;剩下的是来自政府机关、外资企业等其他企业或机构。这些企业主要属于医疗卫生行业和批发与零售业,分别占15.8%和15.0%,还有来自制造与建筑业以及教育等其他行业。研究对象覆盖的行业面较广,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被调查者所在的企业规模如表1所示,其中以中小企业居多,但企业规模1000人以上的也占了20.7%。

表1 被访企业(机构)的员工人数

2.人力资源现状与问题

对粤港澳地区企业员工的文化程度以本科学历进行衡量,从表2中可知,有一半以上员工具有大学本科学历的企业占了31.6%,说明用人单位对员工的学历要求较高。据统计,2019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51.6%,超过了50%,已经进入高等教育普及阶段[8],加上粤港澳地区经济比较发达,高等教育的发展更是居于全国前列,所以基于学历的人才能力竞争将会更加激烈。

表2 被访企业员工中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者占比情况

同时问卷以“是否同意学历越高工作能力越强”的问题调查在职人员对学历与工作能力匹配的态度问题。结果显示,52%对此表示中立,仅有15.5%及2.8%表示“同意”和“非常同意”。这表明,在实际的工作生活中,学历高并不代表工作能力强,除了学历之外,要胜任岗位需求,仍需培养其他方面的素质。

为了解企业对员工的素养要求,本研究选取了30岁以下员工和新入职员工两个范围的被调查者进行进一步调查,调查结果的统计数据如表3所示。根据统计结果可以看出,30岁以下的员工,即年轻职工群体,最缺乏的素养是责任心,其次是专业能力、勤奋程度和人际关系,说明年轻职工的责任感有待加强,专业能力不高的问题需要引起重视,也就是说,未来继续教育对人才的培养需要从这些方面入手;而刚入职员工最缺乏的素养是专业能力,其次是责任心、人际关系和勤奋程度,说明职场新人刚从学校进入社会,专业实践能力较弱,这些素养需要从高校人才培养或企业的岗前培训中获得提高,这也从侧面反映并提醒了高校人才培养需要注意的方面。

表3 30岁以下及新入职员工中最缺素养情况

随着用人单位对职工能力素养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在倡导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背景下,我国的成人教育近年来也得到了较好的发展。基于此,本研究也调查了企业对获得成人教育或自学考试文凭的学生的态度。调查发现,超过一半的企业对这类学生表示一视同仁,但也有37.7%和5.0%的企业表示少量接受和完全不接受该类学生。这说明我国部分企业对成人教育文凭仍持有怀疑态度。为探究这种不信任的原因,研究进一步对持有这种怀疑态度的企业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近一半被调查者认为这类学生的文凭含金量不足及理论不扎实,除此之外,还有缺乏实际工作能力和自信心以及能力提升空间不足等。也就是说,文凭含金量不够和理论不扎实是影响成人教育文凭学生求职的主要因素,这是继续教育改革中需要重视的问题。

在企业未来人力资源的主要需求是什么这个问题的调查上,结果显示,有职业经验的高级专业人才与持有职业资格证书的专业人才最受企业欢迎,其次是高学历毕业生和技术工人。这说明现代企业更看重的是员工的职业技能,所以在继续教育中需要更加重视学生的职业技能培养。与此相对应的,在调查企业员工学历或工作能力提升途径这个问题时,也发现职业资格证考试和企业内部培训是最主要的途径,这与前面提到的企业对人力资源需求的调查结果相吻合,进一步说明了员工职业技能培养的重要性。

3.企业对继续教育的态度及要求

在企业对员工参加成人学历教育的态度问题上,有71.9%的企业表示鼓励和非常鼓励,说明大多数企业认同成人教育能够提高员工的相关能力;但仍有25.8%的企业表示无所谓,有2.1%和0.2%的企业表示不鼓励和反对。这说明还有一部分企业对成人学历教育表现出无所谓甚至反感的现象。

在校企合作问题上,47.9%的企业曾与高校合作进行短期培训,但有52.1%的企业并未进行类似的校企合作。针对这一问题,本研究也试图探究其中的原因,调查结果如表4所示。从表4可看出,阻碍企业与高校合作开展培训的最主要原因是成本太高,占比38.4%;其次是企业自身的不重视,占34.7%;还有24.2%认为高校培训无实际意义。这说明阻碍校企合作的最主要原因在企业本身,企业需要从资金调配和对校企合作的重视程度这两个方面来考虑这个问题。

表4 阻碍企业(机构)与高校合作开展培训的最主要原因

对于短期培训需求情况,被调查者希望培训内容的意愿排序如下:业务技能、专业理论、心理健康、职业伦理、政策解读及其他相关内容(见表5)。从表5可看出,企业员工对业务技能培训的需求相对较大,这也与前面的企业对人力资源需求的调查结果相契合。

表5 职工希望企业培训的内容统计结果

4.调查结论

通过对调查结果的统计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员工方面

粤港澳大湾区的企业员工学历较高;年轻职工最缺乏的素养是专业能力与责任心;最受企业欢迎的是有职业经验的高级专业人才和持有职业资格证书的人才;企业提升员工素质的途径主要通过职业资格证考试和企业内部培训;职工最希望企业培训的内容包括业务技能、专业理论和心理健康等,其中获得业务技能培训的希望最为迫切。

(2)企业方面

仍有企业对成人教育文凭持怀疑态度,原因是文凭含金量不足和学习者理论不扎实。大部分企业鼓励员工参加成人学历教育,但是与学校合作培养人才的企业却不足一半,原因是成本太高和企业自身的不重视。

三、继续教育合作模式构建

(一)政府合作,顶层设计

从以上的调研结果可知,粤港澳大湾区的企业员工学历较高,所以基于学历的人才能力竞争会越来越激烈。在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倡导下,无论是成人学历教育还是非学历教育的继续教育将会在人才培养方面继续发挥重要作用。但在现实中,继续教育的开展仍存在着许多问题,比如企业对成人教育文凭的不认可以及影响校企合作顺利开展的资金问题等。基于此,笔者认为,针对仍有企业对成人教育文凭持怀疑态度的实际情况,三地政府需要出台相关政策,规范成人教育的实施,提高文凭的社会认可度。而没有达成合作的原因中,最重要的是成本太高的问题,可以通过政府资助来解决,比如与全日制学历教育学生拨款政策一样给予成人学历教育学生拨款;在短期培训方面支持校企合作,给予参与校企合作的单位相应的政策优惠,并为参与继续教育的员工提供经济上的补助,这样更能调动员工参与继续教育的积极性。

粤港澳大湾区是在“一国两制”的制度下发展的,面对两种制度、三个法域和关税区这种特殊背景,其合作发展也存在着特殊性。在继续教育方面,粤港澳三地呈现出各具特色的发展模式:香港的资历架构模式起步早,政策完善;澳门的“持续进修发展计划”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取得了喜人的效果;而大陆地区按照国务院印发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要求,于2019年开始在职业院校实施“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简称1+X)制度试点工作[9],体现了大陆对继续教育模式的积极探索。三地的继续教育发展模式各具特色,可以相互借鉴学习,实现粤港澳大湾区继续教育的协同大发展。

(二)校企合作,对接需求

从此次调研结论可以看出,大部分企业鼓励员工参加成人学历教育,但是却没能与高校达成合作。校企联合培养的一大优势在于能够将企业引入到人才培养与人才选拔各个环节中,而不像传统培养方式那样,企业只有到招聘时才对人才具有话语权[10]。也就是说,通过企业与学校进行合作培养的人才,能够使企业与高校形成一个透明互助的关系,企业根据自身的发展,有特殊的用人需求,可以向高校提出对应的人才培养建议;高校继续教育在课程设置的过程中,可以以企业的用人需求为主导,通过合理的匹配更有效地进行人才培养,使两大主体形成校企合作的合理模式。

而没有达成合作的原因中最重要的原因在于企业本身,也就是说企业自身不重视与高校合作,缺乏校企合作的意识。因此,需要企业重视员工的继续教育需求,处理好与员工的关系。企业既然认同成人教育的效果,员工也有相应的能力提升需求,就需要在工作与培训之间寻找平衡,鼓励员工积极参加继续教育或相关的职业培训。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大型的企业内部设有独立的培训部门,承担着新入职员工的岗前培训和在职员工的常规培训任务,这也是阻碍校企合作的一个重要方面。但一般来说,企业内部的培训部门,会比较重视员工职业技能的提升,而对于专业理论这些偏学术型的知识,提供的培训质量显然没有高校的质量高。所以针对此类大型企业的员工培训诉求,包括职业技能、专业理论和心理健康等,可以采用校企合作的方式,企业内部负责对员工的职业技能进行培训,而专业理论和心理健康这些理论性、启发性要求相对较高的培训则可以交给高校。

(三)校校合作,优势互补

我国的学历高等教育分为研究型大学和应用型大学,研究型大学一般把研究放在首位,培养学术型的人才;而应用型大学是以应用为办学定位,旨在为社会发展提供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人才。根据这两类大学各自的人才培养优势,在继续教育中,可以通过学术型院校与职业型院校的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培养具有多方面需求的人才。

从前面的调研结论可知,年轻职工最缺乏的素养是专业能力和责任心,而且不认可成人学历教育的企业认为学习者的理论不扎实。针对这些情况,可以考虑进行校校合作,即由职业性院校承担一些专业技能的培养,而由学术性的院校承担一些理论性知识的教学。这种合作,可以发挥各类院校的优势,给企业职工进行既涉及理论又涉及专业技能的准确定位培训。

(四)校社合作,灵活培养

成人教育的对象是传统学校教育后成人身份的学习者,其身份及学习需求呈现出多样性、复杂性和社会性[10]。所以对于已经参加工作的员工来说,提升自我能力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途径就是职业培训。前面的调查结果显示,最受企业欢迎的是有职业经验的高级专业人才和持有职业资格证书的人才,而且员工基本上都是通过职业资格证考试和企业内部培训提升能力的。这说明员工对职业技能提升的需求大,而且方式灵活多样。

面对员工职业技能提升的需求,高校除了和企业合作进行人才培养之外,还可以和社会组织及一些社会服务行业合作,拓宽培训渠道,以便更灵活地满足企业员工的培训需求。比如一些职业协会和培训机构也可以在职工的继续教育中发挥职业技能培训的作用。因此,学校可以与社会组织合作,先通过学校专业化和整体化的教学提升社会组织的实力,然后再由社会组织中参加培训的组织成员对企业员工进行更好的培训。对于社会服务行业中相关的培训机构,这类培训机构主要以营利为目的,供求由市场调节,所以学校与这类机构合作会呈现一个双赢的效果。一方面,学校可以将一些技能培训类的项目交给培训机构完成;另一方面,高校对于人才的培养会更加严谨和专业,与高校合作,也有利于提升培训机构的名声和专业能力,促进机构的进一步发展。

建设学习型社会,营造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良好社会氛围,需要继续教育发挥关键作用。而粤港澳大湾区作为我国目前的重大、重点建设区域,需要从各个方面入手,才能实现全面发展。对于粤港澳大湾区继续教育合作模式的构建,只有从企业的实际人才需求出发,才能更好地了解粤港澳大湾区的人才建设和发展需求,通过继续教育的改革发展,帮助企业发现现实中存在的问题,并解决问题。

猜你喜欢
粤港澳大湾校企
诗画里的中国 首届京粤港澳青少年儿童诗歌节暨第三届北京·粤港澳大湾区儿童艺术交流周
百万扩招下高职校企合作演化稳定性分析
大咖论道:大湾区超级“极点”强势崛起!
立足“农”字做文章 校企合作风生水起
校企合作的电子商务课程教学模式
农学类专业校企协同育人的探索与实践
大湾区的爱情故事
编读往来
粤港澳大湾区:差异就是最大的价值存在
摁下粤港澳大湾区“加速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