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短视频对成人移动学习的影响*

2021-03-06 02:16王寒冰
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21年1期
关键词:成人学习者社交

王寒冰

(广州市广播电视大学,广东 广州 510091)

一、背景与意义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和基于Web2.0的数字技术及其应用的飞速发展,使用手机等便携式智能终端开展自助式学习的移动学习已经成为成人继续教育的重要学习方式,在线学习环境的巨大变化,学习者的主体地位不断凸显,令移动学习活动和组织方式也在新的环境中不断优化。在移动学习的文献资料中发现,学者们围绕移动教学的多个角度开展过研究,从营造符合移动学习习惯的学习环境到开发适合移动端的微小课程,从自主学习理念的构建到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设计,从教学工具的使用到教学软件的开发等。但大部分研究仍把移动学习视为相较于传统在线学习的一种新的、更先进的技术手段,采用新技术把原有的教学设计再组织或为了使用新的教学手段改变原有的教学方式。不可否认,不论是技术的应用还是教学的改革都会使移动学习获得更大的普及,教学手段也更加便捷。如今在Web2.0的世界里,用户生成的内容唾手可得,可学校的学习资源在成人继续教育中仍具有权威性质,面向成人的课程移动学习和资源建设要围绕社会环境的发展,更加符合成年学习者的学习需求[1]。本文以当前炙手可热的短视频制作与传播为背景,以成人学习者对学校课程移动学习需求为出发点,浅析短视频的教育属性和对移动学习的积极影响。

短视频即短片视频,是互联网内容传播方式的一种,一般时长不超过5分钟,以短平快的传播和对受众流量的吸引为显著特征。当人们还沉浸在微博、微信、QQ等社交媒体不可自拔,享受着它们带给我们的便利,教育工作者们也在兴致勃勃地探索它们对教育的积极作用的时候,短视频的出现如闪电般迅速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以抖音、快手、b站等为代表的短视频移动社交平台以其简洁紧凑的表达方式、个性化的影像风格、快节奏碎片化的阅读方式、丰富的内容、广泛的参与性等特点满足了许多人、特别是年轻人的知识获取和网络社交需求。随着用户需求的多样化和在线教育的发展,短视频的教育属性也不断丰富,在移动学习的发起关注、学习引入、学习行为建构、学习互动、减少流失率等方面可以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成人学习者同时也是社会成员,以互联网传播发展为背景,从他们接受继续教育和移动学习方式的需求入手,不把移动社交视为专门的教育用途,而是从移动教学的不同视角分析短视频在移动学习中的位置,使得成人学习者减少学习发起的困难,增强自主学习的动力,可以按需学习;学校作为系统教学提供方可以了解短视频的教育属性和运作方式,通过短视频与学习者的前端互动及时获得反馈,有助于教学质量的提升和细分教学;帮助学习者建立终身学习意识,为构建全民终身学习体系服务。

二、基于成人学习者的移动学习需求分析

学习需求理论强调自我激励的移动学习者通过利用所有可用的资源来提高移动学习技能,增强移动学习体验[2],学习者通过分享和交互来增强学习动机;交互决定论认为:行为、人的因素、环境因素三者之间是一种交互决定的过程[3];学习支持服务理论认为支持服务是采用交互手段促使远距离学习有效发生的重要内容[4]。鉴于以上理论,笔者认为移动学习的发生与学习环境需求、学习交互需求和获得支持需求密切相关。

(一)学习环境需求

学习环境是学习资源和人际关系的一种动态组合[5]。移动学习资源包括支持学习的前置物理设备、移动网络、移动应用、媒体资源、认知工具、学习空间等;移动学习的人际关系包括网上师生关系、同学关系、基于学习资源的网上社交人际交往等。可见,成人移动学习环境与学习者的学习条件、认知基础、资源呈现类型、网络人际交往等息息相关。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4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6]显示,2020年我国的网民规模为9.04亿,互联网普及率达67%,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和智能手机的普及为移动学习搭建了成熟的外部环境,成人学习者的学习条件更多地受到学习时间、学习情境和自主发起的学习意愿的制约。移动学习的灵活性特点决定了学习时间不是固定的,随着移动应用使用门槛的降低,移动互联网与生活的联系越来越紧密,满足特定情境前提下的学习特征变得渐渐模糊,学习者更加希望把移动学习行为置入个人的互联网行为中,在互联网的人际关系中建立移动学习的人际关系,呈现出延续性学习、跨情境学习、即兴学习和互动学习等特点。

移动学习资源是获得学习内容的主要载体,在移动学习中利用数字媒体的方式以多种形式呈现。移动学习资源根据教学目的可分为学术性学习资源与非学术性学习资源。学术性资源涵盖课程的主体教学内容,一般以微课或知识微单元的形式在课程空间呈现;非学术性学习资源则是包含从学习发起、学习交互到学习分享、学习拓展等所需要的辅助性的资源总和。学习者通过自我发起的碎片化移动学习更多地依赖便捷化、轻量级的非学术型资源,借助大众化的网络社交应用来呈现与传播从而增强学习体验,更好地促进专业课程的学习。

(二)学习交互需求

学习是学习者基于一定的社会文化情景,在与学习环境的互动中自我建构知识的进程,教学本身是一种充满活力的师生、生生交互实践活动[7]。在师生准分离的、松散式的成人移动学习环境中,要实现既定的课程学习目标,保障教学质量与学习效果,需要建立高效的、便捷的人际互动和学习者与环境的互动,这不仅是移动教学有效开展的前提,更是移动学习者产生学习动机、增强信息化素养、摆脱学习孤独感、养成数字学习习惯的重要内容。对于移动学习者来说,移动学习既是一种个人的学习体验,也是一种基于网络的社会体验,慕课的许多实践证明,如果脱离交互,大部分网络学习行为将会停滞,因此,需要为成人移动学习者提供贯穿整个学习过程的开放式学习交互体验。

(三)获得学习支持需求

获得多种形式的学习支持不仅是移动学习者持续学习的保证,也是远距离学习的重要内容。在社交化、智能化程度不断提升的移动互联网中,学习者对获得学习支持的需求不仅体现在学习空间里的有问必答或根据事先给定的题目参与讨论,更多的是符合社交条件的随时随地的学习引导、交流支持和个性化服务。如果只把移动学习视为网络学习的一种特殊方式,相应的学习支持内容也只能是把原有内容转化为移动设备使用,例如学习空间的通知、课程论坛和专题讨论等,这种简单转化已经不能体现完整有效的移动学习支持服务,应根据成人学习者的学习环境和互动交流实际,在一定教学策略支撑下,提供时效性强的,易于社交传播的学习支持,例如学习方式说明、学习进度提醒、结合当下社会热点的情景融合式知识分析、可视化的学习引导、学习任务推送、学习效果评价等。

三、需求视角下短视频对成人移动学习的影响

短视频平台迅速被大众所接受的现象背后,是用户需求和用户体验被极大满足的体现,填补了传统传播方式无法带来的自我实现需求,在这一点上,与移动学习者基于认知需求主动开展知识学习与情感交流的需求有很强的一致性。不过短视频平台的开放性、娱乐性和信息含量也决定了其无法承载整体的教学与服务,基于传统学习空间的系统性、结构化的微课学习仍然是移动学习与服务的主体。作为学习空间教学的辅助,短视频可以借助其使用门槛低、智能化推送、互动及时等特点在移动学习行为引入、移动学习资源拓展、增强移动学习黏性、提升移动学习体验、促进终身教育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并与课程学习空间联动提高移动学习效果。下面就从学习环境、教学资源设计、移动学习体验、终身学习等视角分析短视频对移动学习带来的变化和影响效果。

(一)移动学习环境视角

在网络环境和设备条件都已满足的环境下,短视频的应用对移动学习环境带来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学习平台的选择、学习时间的限制、学习情境的体现和学习行为的发起等方面。

学习平台选择方面,传统的移动学习需要提供适用于移动互联网的学习应用,为学习者提供基于教学目标和教学设计的微课学习,平台可以是自主开发,也可以选择某个开放式平台进行学习空间建设,例如微信小程序等。短视频平台为移动学习内容传播带来了更多选择,便捷的发布和获取让学习者可以在短视频平台学习最新的内容。学习时间方面,移动学习本身就是为了解决成人学习者学习时间不固定这一问题而产生的学习方式,学习者可以不在特定的时间利用“微课”开展学习,但知识的结构性和完整性决定了学习的时长与微课的单元时间设计相关。短视频在微课之外,不受知识结构的制约,时间更短让移动学习的即时性更强,学习者可利用的时间更多。学习情境方面,成人移动学习本身也不仅仅是认知上的传授和建构,更加强调学习的社会性和实践性,传统的移动学习已经认识到这一点,学习活动不再受环境的制约,变得即兴、分散和实用,短视频的灵活和简洁性将使学习活动更加紧密地融入实践中,并与学习者的互联网生活进一步结合,例如:“跟拍式”短视频实践教学、真实场景下的案例式教学等等,能够更加有效地突出重点,实现学以致用。学习行为的发起方面,传统移动学习更多的需要学习者主动发起或利用任务提醒工具唤起学习行为,对学习者自身的主动学习动力期望过多,最后的学习任务往往造成“积压”,大大削弱了学习效果。利用短视频平台的激励措施和社交属性,增强学习穿插,可以有效促使成人学习者多渠道发起学习。

表1 短视频对移动学习环境的影响

(二)移动学习资源视角

传统移动教学的资源组织与设计重点仍在“教学设计”,即如何用合理化的设计方式把知识以微课的方式传授给学习者,学习者的自主性主要体现在学习地点和时间选择的灵活性,学习内容本身仍由教师主导设计,在成人移动学习中,学习者自身已经有了丰富的实践经验,或者就身处实践环境中工作,从学习需求出发,作为辅助的短视频教学,可以以非正式的形式,发挥其趣味性、互动性和亲和力,让学习者充分参与,重塑师生关系,为移动教学资源组织和设计提供更加灵活的选择。

短视频的教学资源没有特定的组织方式,可以结合社会热点或紧贴生活生产过程进行知识的再加工,提高对学习者的吸引力,但其内容主旨并不能脱离知识主线;短视频辅助的移动学习资源的类型均以短视频方式呈现,其内容设计上以非正式的服务型为主,例如:知识点趣味讲解、实践环节跟拍、应用场景重现等,对成人学习者来说,有些片断就发生在生活中,有些案例虽然有所耳闻,但与理论联系不足,通过短视频编辑加工,学习时会有很强的代入感,从而引导学习者进行知识的系统学习;短视频的弹幕和评论功能使教师、学习者和资源本身的互动性变得便捷和丰富,除了评论反馈等显性互动,值得关注的还有大量“潜水”学习者,他们虽然没有直接互动,但在短视频学习中通过关注他人的学习反馈也有利于增强学习参与感[8]。相对于传统微课,短视频传播力的加大可以帮助教师根据对学习需求的准确掌握对教学资源进行进一步筛选和加工,形成知识传授的良性循环,无形中也改变了单向输出的师生关系,增强了学习参与感和自主性。

表2 短视频对移动学习资源的影响

(三)移动学习体验视角

学习体验是保证移动学习行为持续性和学习效果的重要环节,是学习者获得教学服务的个体感受,特别是在教与学准分离的状态下,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和学习需求的满足与学习过程中的个体体验直接相关。短视频带来的简短便捷、人人参与、亲切流畅的直观感受,给移动学习带来全新的体验[9]。在现代人快节奏的学习生活背景下,短视频辅助移动学习强调可视化的表达,不再要求学习者走进系统知识学习的环境,而是以社交平台为背景,用轻松直白的方式开启知识学习。学习者可以即时开展学习互动与情感交流,学习需求得到即时的反馈。借助智能推送和基于需求的通俗化表达,学习者个体的被关注感更强,从而减少中断学习行为。学习活动与社交的融合让学习者更愿意主动参与学习,教师可以通过短视频的非正式授课形式展示个人魅力,学习者也可以通过发布短视频交流学习成果和体会,使个体情感交流更加丰富,减少了学习的紧迫感与孤独感。短视频的学习体验使成人移动学习行为的黏性增加,但短视频丰富的内容一定会带来学习干扰,需要学习者通过短视频的学习引导和辅助进一步完成系统学习。

表3 短视频对移动学习体验的影响

(四)服务终身学习视角

终身学习涵盖个人一生中接受的所有教育经历,是个人素质提升和技能提升的基础需求。加快构建学习型社会和终身学习体系是国家教育发展的重要目标。移动学习不受时空限制的开放式学习和以学习者为中心的特点成为终身学习的延伸,成为教育的大众化和学习机会增加的推动力量。随着短视频对知识传播的巨大推动作用越来越显现,碎片式自主学习、专注需求与交流的内容设计、不受技术干扰的学习方式等占比越来越大,学习真正无处不在,终身学习的内生动力也会不断增强,相信未来终身学习发展机制、终身学习内容组织、终身学习评价方式等都将进一步发展。

表4 服务终身学习视角下短视频的影响

四、短视频辅助下的移动学习活动

通过短视频对自身辅助和引导移动学习的定位,其对学习需求的响应和学习体验的提升令成人移动学习除了基于传统“微课”学习,有了更加丰富、更具吸引力的学习活动形式。短视频学习使成人移动学习更加自然地融入不同情境中。学习过程中的反馈与互动不仅拉近了资源提供者和学习者的距离,也让不同的学习者充分交流,构筑起学习集群,产生了更加自由的学习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学习的孤独感,同时,短视频社交推动优质资源吸引更多流量,需求的反馈也有助于课程微课的更新迭代。学习活动如下图所示:

图1 短视频辅助下移动学习活动图示

五、小结

在短视频吸引力越来越强,内容涵盖越来越广泛的背景下,其在教育领域的影响也不断放大,短视频辅助下的成人移动学习能够让学习者的主体意识得到加强,学习过程中充分的互动让教师拥有大量“粉丝”[10],学习的需求得到快速的反馈,学习者之间虽未曾谋面也能感受到“集体”的力量。要选择合适的短视频平台,学习过程及时支持引导,确保科学性和准确性,避免信息过载和信息失衡,从而形成辅助教学的良性循环。在快节奏的时代,我们应该在数字技术与教育融合的趋势中,追求更能赋权于学习者、更能体现同理心、更能回应学习者需要的教育[11],不断加强成人在线教育的系统实证研究,更好地服务于教育的数字化升级和终身学习体系的构建。

猜你喜欢
成人学习者社交
Ibalizumab治疗成人多耐药HIV-1感染的研究进展
在线学习环境下学习者画像构建研究
社交牛人症该怎么治
聪明人 往往很少社交
养大成人
你是哪种类型的学习者
社交距离
十二星座是什么类型的学习者
非正式学习环境下基于移动终端的学习者模型研究
成人不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