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O-AMAS模型的留学生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教学思考

2021-03-06 11:33郝娟娟孙一勤鲍洪雅
卫生职业教育 2021年21期
关键词:基础理论留学生模型

郝娟娟 ,孙一勤 ,李 晖 ,鲍洪雅 ,肖 功

(1.绍兴文理学院医学院,浙江 绍兴 312000;2.绍兴文理学院附属医院,浙江 绍兴 312000;3.绍兴市中医院,浙江 绍兴 312000)

中医基础理论是中医理论体系之基石,包括阴阳五行学说、藏象学说、经络学说、病因病机学说等,是留学生学习中医课程的重要基础,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1]。留学生学习中医基础理论,对传播特色鲜明、世代相传的中国传统文化,了解历史悠久、博大精深的中医药文化精髓,具有重要意义,也是发展我国对外中医药教育的迫切需要。然而,由于文化背景的巨大差异,留学生中医教育教学效果往往事倍功半,且存在诸多问题[2]。如何因人制宜,设计与时俱进、科学高效、个性化的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O-AMAS是一种有效教学模型[3],包括教学目标设计(Objective)、迅速激活(Activation)、多元学习(Multi-learning)、有效测评(Assessment)和简要总结(Summary)5个环节,由南开大学专业教学团队研发。O-AMAS模型通过组织有效课堂教学活动,引导学生主动、深入学习,以学习结果为导向,以良性互动为驱动,实现教学目标深度渗透,教学对象深度参与,其教学方法科学可行,模型层次清楚,效果可控可见,师生体验极佳。近年来,该教学模型逐渐在高校课堂教学中应用。本文根据留学生特点,从存在问题、教学模式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并基于O-AMAS模型,设计一系列教学手段,旨在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增进课堂互动,提高教学效率,为留学生中医教学提供参考。

1 留学生中医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挑战

文化背景差异是横亘在留学生与中医药入门教育间的一道“关”[1]。中国传统文化世代相传,国内学生自幼受传统文化熏陶,对中医传统文化内涵的理解有着独特优势。比如天人相应、道法自然、辨证论治、整体观念、阴阳五行、精气神等这些在留学生看来模糊费解的理论[4],国内学生却能自然而然地理解。这种差异导致留学生较难适应现行的、与国内学生同质化的、常态化传统中医教育模式,更无法形成中医思维,最终影响留学生教育效果与质量,使中医药文化向外传播、对外教育、走向世界受阻。传统文化是中医的“根”,中医的基本理论、临床各科的理法方药,均植根于此。

现有的常态化教学模式并不适合留学生中医教育。我校近几年招收的留学生来自各个国家,年龄跨度大、教育背景不同、外语水平参差不齐、个人学习能力不同,导致其对教学目标及内容理解存在偏差,无法在短期内适应国内现行教学模式。“三因制宜”是中医基础理论的精髓,而理想的因人制宜教学模式的建立,所需的巨大人力和物力,也是现阶段无法达到的。近年来,虽然部分高校进行了诸多有益尝试和探索,但仍未达到预期效果,因此进一步探索留学生中医教育仍有重要意义。

2 O-AMAS模型在留学生中医教育中的可行性

O-AMAS模型在课程设计上符合SMART原则,即教学目标是具体的、可测量的、可达到的、现实的和有时间限制的。首先,教师应充分认识现代医学与中医理论体系的差异性,考虑西医院校中医教育的特殊性,明确留学生中医教育教学目标。我校留学生的日常学习主要为现代医学课程学习,对西医理论体系及思维方式已有所了解。具体而言,就是西医认识疾病,从宏观到微观,对疾病病理生理机制等进行研究。而中医则以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为指导,以整体观念、辨证论治为核心,以阴阳五行、气血津液和脏腑经络为基础。中西医思维方式的截然不同,易导致西医院校的留学生习惯以西医思维去理解中医知识,甚至容易进入误区、提出质疑,怀疑中医药的科学性、严谨性,降低学习热情及兴趣。作为教师,首先应让留学生认清中西医思维模式的区别,认识到中医虽以哲学思想为指导,但其科学性已经历了千百年来实践的考验,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从宏观出发认识疾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后,对西医院校留学生中医教育教学目标[5]进行科学定位,即在了解中医理论体系的基础上,认识中医的医学观、疾病观、治疗观等,将中医作为一种特色文化教育,重点培养中医思维。最终对中医有一个科学、系统的认识,进而相信中医,传播中医,学习中医。

3 基于O-AMAS模型的留学生中医基础理论教学设计

课程框架:运用南开大学研发的O-AMAS模型,以留学生为教学对象,对教学内容(45 min)、课堂教学进行设计。其中,5 min用于课堂激活,30 min用于多元学习,5 min用于有效测评,最后5 min进行简要总结。

3.1 迅速激活(Activation)

课堂的迅速激活主要包括激活学生的身体、情感和认知3方面。激活身体,即让学生高度集中注意力、保持充沛精力,以良好的精神状态投入课堂学习;激活情感,即让学生与教师有亲近感,与教师主动沟通,轻松愉快地进行学习;激活认知,即激活学生头脑中已有的认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吸收新知识。具体设计思路如下:(1)通过微信号“嗨!中医,你好!”等下载与课程内容相关的视频(如穴位治疗感冒),对中文字幕进行英文翻译,在课堂上播放,引入中医穴位治疗。目的是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话题参与度,潜移默化引入课程内容,传播中医文化思想。(2)带入情景。询问留学生所在地区有无民族特色治疗,活跃课堂气氛。(3)对回答踊跃、分享内容有趣者给予表扬。(4)教师简要总结,引入课程内容。

3.2 多元学习(Multi-learning)

多元学习是教师在课堂上利用直接教学、合作教学、同伴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进行学习。一般遵循直接教学占40%、小组学习占40%、个别化学习占20%的弹性教学组织原则。本课程30 min的多元学习采用直接教学20 min、同伴教学10 min的安排。以针灸章节教学为例,具体教学设计为:(1)利用录像教学,刺激视觉。针灸操作教学有赖于教师示范。所以首先利用录像展示规范的操作,旨在通过视觉刺激,加深留学生对针灸动作、行针技巧等的理解。(2)在教学时播放录音,刺激听觉。教学时播放具有浓厚中医特色的中医五行音乐,作为实施针灸的背景音乐,刺激学生听觉,使学生感受中医氛围。(3)学生小组针灸实践,刺激运动觉。教师示教后,学生自愿组队,选定小组长,练习针灸操作。组内交流、讨论,之后总结学习心得,全面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期间教师协助指导,了解学生知识掌握情况。(4)教师根据同伴学习情况,总结反馈。强调学生操作中的不规范之处,再次示教,强调要领要点,必要时反复示教。

3.3 有效测评(Assessment)

美国著名学习测评专家Rick J.Stiggins说过,教师教学中应有大约一半以上的时间用于测评及其相关活动。测评对于学生、教师和学校均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有效测评包括测评的设计、实施、反馈3个环节。测评方法有视觉型测评、口头测评、书面测评、操作以及项目式测评。有效反馈包括任务性反馈、过程性反馈、自我调节性反馈、自我性反馈。有效反馈具有6个特点,即与教学目标一致、具体的、可行动性、及时的、过程性、用户友好的。有效反馈有多种方法,比如RLOLOR互动反馈模型。RLOLOR反馈在引导学生自我调节、自我反馈方面,比教师单方面反馈更加有效。

在中医基础理论课堂上进行RLOLOR反馈,具体操作如下:选择一组学生进行模拟人的针刺穴位“足三里”操作,明确操作评价标准。待该组完成操作后,要求其进行反思,说出感受、好的地方,以及在练习中都注意了哪些地方。然后,其他组学生与操作者讨论哪里做得好,值得学习;哪里做得不好,是什么原因导致的,最后由操作者提出改进方案。

3.4 简要总结(Summary)

简要总结是每个教学单元的点睛之笔,可以帮助学生回顾所学知识,进一步巩固并反思深化,使所学知识转化为可以付诸实践的技能,真正实现“以学习产出为导向”。总结对于提高学习效率非常重要。教学总结的意义就在于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的意义,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提高记忆留存率。记忆留存率与时间有关,如果课堂上有较多总结活动,学生就可以不断理解、深思、扩展。因此,总结是教学实践的必要环节。有效总结分为两方面,即巩固知识和反思深化。巩固知识是向后看,回顾学习过的知识;反思深化是向前看,是把知识完全吸收后内化为汲取新知识的土壤。在进行多元学习和有效测评后,教师用5 min时间对实践情况进行简要总结。

总结活动中,“大家说我来猜”应用性最强,最适合某个知识点以及概念的总结,且操作简单。具体步骤为:根据学号选择留学生,要求其背对黑板,面向全班,教师在黑板上写一个中医基础概念,其他留学生解释这个概念,由该留学生说出概念,猜中后换下一个学生。这个活动能提高学生注意力、主动性,操作难度不大,实用性强,可以帮助留学生更好地理解记忆理论知识,有效总结,提高学习效率。

4 结语

将O-AMAS模型应用于留学生中医基础理论教学,以学习产出目标为导向,极大地激发了留学生课堂学习热情,教学效率显著提升。留学生在学习中医基础知识的同时,还培养了动手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有效教学的目的是学生“脸上有笑,眼里有光,过程有趣,学习有效”[3]。O-AMAS模型操作性强,是适合留学生中医基础理论教学的有效教学模型,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基础理论留学生模型
适用于BDS-3 PPP的随机模型
李达与党的基础理论建设
重要模型『一线三等角』
重尾非线性自回归模型自加权M-估计的渐近分布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留学生的“捡”生活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离散型随机变量分布列的两法则和三模型
中医基础理论设计性实验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