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低年级阅读教学充满童趣与智趣

2021-03-08 15:27邵龙霞
阅读(教学研究) 2021年10期
关键词:品读运用阅读教学

邵龙霞

【摘要】低年级阅读教学应兼具“童趣”与“智趣”:遵循字理,让识写兼具童趣与智趣;深入文本,让品读兼具童趣与智趣;合作探究,让运用兼具童趣与智趣。低年级阅读教学应当在识写、品读、运用这几个方面都做到兼具“童趣”与“智趣”,如此,既能让学生学得愉悦,又能使他们学有所获。

【关键词】阅读教学 品读 运用

低年级学生注意力容易分散,所以在低年级阅读教学中要多采用图片、音乐、游戏等趣味化的方式来吸引儿童,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但是,低年级的阅读课堂同样应该具有挑战性与生长性,应能促进儿童语言、思维的发展。因而,笔者主张,低年级的阅读教学应兼具“童趣”与“智趣”。

一、遵循字理,让识写兼具童趣与智趣

低年级的识写量比较大,如何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既能让学生学得兴趣盎然,又能学有所得、学有所获呢?我们都知道,汉字是音形义相结合的文字。从汉字的偏旁,汉字的起源之处入手,采用富有趣味化的教学方式,既能很好地帮助儿童掌握识写规律,化解识写教学的难点,又能引领儿童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让识写兼具童趣与智趣。

1.讲述故事法。儿童天生喜欢故事。在低年级的阅读教学过程中,利用字的音、形、义,编出生动有趣的故事,讲给学生听,既能激发他们的识写兴趣,又能有效地提升他们的识写能力。比如,学生经常搞不清楚“拔”和“拨”两个字的区别,我们可以利用这两个字字形上的异同点编成故事:有一对兄弟,长得特别像,邻居常常弄不清楚谁是“拨”,谁是“拔”。于是,兄弟俩逢人就这样介绍——哥哥力气大,叫“拔”,“拔萝卜”的“拔”;弟弟力气小,叫“拨”,“拨一拨”的“拨”。哥哥爱跑步,常常“拔腿就跑”;弟弟喜欢玩,常常手摇“拨浪鼓”。

2.图片联想法。有人说,每一个汉字就是一幅画,借助图片展示,让学生从字的本义出发,理解字的意思。比如,对统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小壁虎借尾巴》中“爬”字的教学,就可以先出示小壁虎的样子,放大它的爪子,让学生感受“爪”字旁与小壁虎的爪子是多么相似,再告诉学生“爬”一般表示手脚并用,贴着地面行走。另外,我们还可以借助实物图片,让学生认识、理解词语。比如,教学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我是一只小虫子》,其中有一个词语“毛茸茸”,我们就可以出示小鸟的图片,让学生感受“毛茸茸”一般用来形容很细很软的毛发,并由此生发开去,让学生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些事物给你一种“毛茸茸”的感觉。

3.创编儿歌法。笔者经常采用创编儿歌的方法,帮助学生认识汉字、掌握汉字的书写规则。比如,在统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动物儿歌》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们认识“藏”这个字,可以出示这样的儿歌:“一臣被追踪,跑进茅草屋。床后来躲藏,刀戈握手中。”教师可以一边带着学生们念儿歌,一边演示“藏”的幾个部件,学生就会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牢牢地记住了这个字。再比如,笔者教学《小壁虎借尾巴》这一课,指导书写“爬”和“房”这两个字时,首先让学生们观察这两个字的异同点,再借助“一捺舒展像汤勺,托住小巴才好看”与“‘方’字半藏半露,一横伸出户字头”这样的儿歌,提示学生把这两个字写正确、写美观。

二、深入文本,让品读兼具童趣与智趣

低年级的阅读教学,除了在童趣与智趣中完成识写的基本任务,更要在童趣与智趣兼具的情况下培养儿童良好的阅读习惯,提升儿童的阅读能力与思考能力。

1.多种形式,提升朗读能力。新课标对“朗读”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在低年级的阅读教学中,引导儿童学会正确、流利地朗读特别重要。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指名读、齐读、分角色朗读、表演读等多种形式提升儿童的朗读能力。比如,教学统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比尾巴》,我们就可以借助这样几种方式练习朗读:1.听读。请学生用心地听教师读课文,注意到段与段之间的停顿;2.学生自由练读,能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3. 同桌互听朗读,互相帮助,进一步读准字音;4.师生合作朗读,一问一答,学习读好问句;5.表演展示朗读,加上动作,了解动物尾巴的特点。如此,朗读形式多样,层层推进,既增加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了解,也有效提升了学生的朗读能力。

2.品味词句,提升阅读能力。词语不是孤立的存在。引导学生在一定的语境中品味词句,理解其特定的含义,能够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比如,笔者在教学《小壁虎借尾巴》一课时,引导学生体会:“小壁虎爬呀爬,爬到……”这样的句式中,为什么用了三个“爬”呢?你觉得啰嗦吗?学生联系上下文感悟到:这里用了好几个“爬”,是因为小壁虎的尾巴断了,爬得慢,爬得很辛苦。

3.比较异同,提升思考能力。朱自强教授认为,比较是思维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比较能力的获得是思维能力提高的表现。他还说,把“比较”运用到阅读教学中,就是“在阅读文本中,或是在阅读文本之间,挖掘出某个语言内容、语言表现,与另外一个(几个)语言内容、语言表现的关键性联系,通过比较,发现相互间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那么,在低年级的阅读教学中,也可以巧妙地把“比较异同”的方式运用到课堂教学中。比如,笔者在执教《小壁虎借尾巴》的时候,就让学生比较这两个句子:1. 小鱼说:“不行,我要用尾巴拨水。”2.小鱼说:“不行啊,我要用尾巴拨水呢。”学生们一下子就发现第二个句子多了两个语气词“啊”“呢”,由此教师引导学生体会:说话真是一门艺术,加上语气词,即使是拒绝别人,语气也会显得比较温和、友善。

三、合作探究,让运用兼具童趣与智趣

语文课程应当引导儿童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在低年级阅读教学中,利用合作探究的方式,带领学生们去发现、去运用语言,学生们既能体会到同伴合作的乐趣,又能在共同探究的过程中得到言语实践的机会。

1. 创设情境,激发表达欲望。低年级阅读教学要善于创设情境,让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表达的兴趣与欲望,这样教学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笔者在教学统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的《小蜗牛》一课时,创设了“写信”的情境。笔者告诉学生小蜗牛给我们班写了一封信:

一(5)班的同学们:

你们好!

我是小蜗牛,我爬呀,爬呀,从春天一直爬到冬天,看到了四季的风景。我把自己看到的景色,编成了一首儿歌送给你们:

叶芽叶芽点点,已经到了春天;/草莓草莓甜甜,已经到了夏天;/蘑菇蘑菇圆圆,已经到了秋天;/白雪盖住地面,已经到了冬天。

你们看到的四季又是怎样的呢?能不能也编成一首儿歌告诉我呢?

盼望收到你们的回信。

小蜗牛

在这样的情境中,笔者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究:先在小组内说一说自己看到的四季的景色,用词语记录下来;再用上这些词语编写儿歌;最后,小组内完成给蜗牛的信。学生讨论得十分热烈,创编的儿歌也很有特色。

2.习得方法,增强表达能力。低年级学生喜欢表达自我,但是缺少一定的方式方法,在阅读教学中,教师除了要帮助学生们理解课文的内容,更要引导他们学习表达的方法。比如笔者在执教《小壁虎借尾巴》一课时,让学生合作研究第3至5小节有什么相同的地方,他们一下子就发现了这几小节都是按照这样的顺序写的:“爬到哪里——看见什么——怎么问——怎么答”,教师顺势引导:如果小壁虎继续往前爬,又会遇到谁?看见什么?怎么借尾巴?别的小动物又会怎么回答呢?有了这样的表达顺序的提示,学生很轻松地就讲出了属于自己的“小壁虎借尾巴”的故事。

总之,低年级阅读教学如果在识写、品读、运用几个方面都做到了兼具“童趣”与“智趣”,就能让学生既学得愉悦,又能学有所获,让阅读教学的课堂充满生长的力量。

(作者单位:江苏省高邮实验小学)

3532500589232

猜你喜欢
品读运用阅读教学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高阶思维介入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小学英语朗读技能提升训练
如何提高文言文课堂教学的几点策略
“赞赏发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基于情景交融的诗歌品读教学研究
巧用插图,注入课堂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