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学专业精准思政教学实践与探索

2021-03-16 18:33王萍
河南教育·高教 2021年12期
关键词:中药学中医药道德

王萍

摘要:本研究提出了精准对接中药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凸显和发挥思政课立德树人的独特价值,创新“1+N”混合式教学模式,打造出“人有情,本草有灵”具有中药学专业特色的思政课堂。教学过程充分吸收孙思邈《大医精诚》中关于医德的精辟论述,依托线上教学平台和校企合作的实践教学基地,有效开展中药学专业精准思政教学,贯之以劳动精神、匠心精神、创新精神的教育,切实增强了中药学专业学生的职业认同感和自豪感,极大提升了学生的道德素养和职业技能。

关键词:精准思政;中药学;“1+N”混合式教学模式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中医药工作者深耕传统中医中药诊疗方式与药剂配伍,对汉代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中的多个经典方剂进行了优化组合,创造性地研制出清肺排毒汤,并先后写入了第六版和第七版新冠肺炎诊疗方案。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网站消息,截至2020年2月5日0时,4个试点省份运用清肺排毒汤救治确诊病例214例,3天为一个疗程,总有效率在90%以上,其中60%以上患者症状和影像学表现改善明显,30%患者症状平稳且无加重。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防治新冠肺炎疫情过程中,中医药发挥了独特作用,在国际上引起了广泛关注,要强化中医药特色人才建设,打造一支高水平的国家中医疫病防治队伍。培养一批具有良好道德素养和中药学专业特长的高素质人才,不仅是专业课教师的责任,也是思政课教师的重要责任与担当。笔者以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中药学专业为例,精准对接中药学人才培养方案,凸显和发挥思政课立德树人的独特价值,针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中的道德教育进行了积极有效的探索。

针对教材“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主要教学内容,笔者设定了中药学专业“知耻且格、德行天下、弘德善医、精诚济世”的教学目标,在教学中创新“1+”混合式教学模式,积极打造“人有情,本草有灵”具有中药学专业特色的思政课堂。该教学过程充分吸收孙思邈《大医精诚》中关于医德的精辟论述,依托线上教学平台和校企合作实践教学基地,有效开展中药学专业精准思政教学,贯

之以劳动精神、匠心精神、创新精神的教育,切实增强了中药学专业学生的职业认同感和自豪感,极大提升了学生的道德素养和职业技能。

一、整体设计“三贴近”,精准思政入脑入心

根据学生认知规律,笔者在教学中结合中药学专业的特点,以国家统编教材内容为依据,设置三个专题、六个教案、十二个教学课时,开展专题化教学。专题一引导学生做到知耻、明善恶;专题二引导学生做到有格、守规范;专题三从理论走进实践,做到德行天下、知行合一。这三个部分对应的专业特色,分别是弘德、善医和精诚济世。笔者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贯穿从理论到实践的主线,本着“贴近专业、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的原则选取案例,旨在打造中药学专业特色的“道德版”思政课堂,从而有效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道德价值观和规范意识,正确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关系,最终成为弘德善医、精诚济世的社会有用之才。

笔者根据国家对中药学人才的急切需求、人才培养方案及课程标准,根据中药师、药剂师等岗位对职业道德的相关要求,通过对职业素养的分析,结合学情分析,突出对学生匠心精神、劳动精神的培养,重点突出对学生大医精诚、精诚济世的高尚医德的提升,从而确定该专题教学的教学目标与教学重难点。

立足中药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道德理论一个不能少,优秀传统道德不能丢,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原则和规范必须掌握,崇德向善的理念必须强调,“三全育人”贯穿教学的全过程,使得学生做到明善恶、知羞耻、弘医德,知规范、守规则、做善医,最终成为德行天下、精诚济世的中药学人才。笔者具体设计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遵循学生认知规律,设定教学内容层层深入

中药学专业大一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政治理论知识,好奇心强,具有极强的可塑性,愿意接受新思想、新理论、新事物,但是他们对思想政治理论课认识存在偏差,辨别是非的能力较弱,对中医药专业的前景估计不足、职业认同感有待提升。基于对学生的学情分析,笔者在教学中主要采用案例教学法、任务驱动法、项目教学法、探究式教学法、分组讨论教学法、体验式教学法等进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并根据线上教学平台反馈的大数据分析等,科学有效评价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掌握情况。

(二)借助网络教学平台,实施信息技术辅助教学

基于思政课的特殊性质,鉴于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重视不足、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较弱的特点,为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学生提供丰富、优质且有效的学习资源,教师可以借助线上教学平台拓展学习空间,全过程记录学生的学习行为和数据,实时监测教学情况,及时有效调整教学策略。面对突发的新冠肺炎疫情,笔者积极开展线上教学,形成了以《我的课程导学》为主要内容的线上教学典型案例集,参与学校的精准思政课、大数据背景下的思政教学改革等多项课题,并带领学生参与思政课实践教学展演等多项活动。

(三)创新教学互动模式,坚持线上线下全面对接

在疫情下的线上教学中,教师要及时调整教学手段方法,做到及时把灾难转化成生动的教材。笔者积极创新“1+N”模式思政云课堂,全过程实现“教师在线课程导学+学生(线上教学平台自主学习+QQ、微信、钉钉群互动+线下道德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四)凸顯实践教学效果,实现学思践悟无缝衔接

笔者在整个教学中贯穿理论到实践的主线,始终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原则,邀请中药学专家走进课堂,引领学生积极参与志愿者服务活动。依托学生社团开展第二课堂,通过网络空间拓展第三课堂,充分展示学生的优秀作品,开展卓有成效的思政课实践教学展演活动,让学生在思政课堂主阵地与社会大课堂中实现学思践悟无缝衔接。

二、精准教育做引领,彰显育人全功能

笔者结合学生关心关注的成绩、成才以及成长问题,在教学安排上有针对性地逐一解答,努力实现精准思政的育人功能。

(一)线上线下相结合,理论实践相结合

对于教学重点,笔者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采取分组学习、自主探究、提炼总结、代表发言的自主学习方式,让学生轻松掌握理论知识,保证学习效果,从而顺利实现教学目标。对于教学难点,教师的思想引领十分重要。教师可以开展丰富多样的道德实践活动,通过体验式教学法,有效化解道德信念转化成道德实践的教学难点。针对如何引导学生在差异中找到错误观点并深刻分析,笔者通过情景设置、角色扮演开展一系列思政课的教学实践活动,带领社团学生走进“道德讲堂”等第二课堂,通过网络展示学生优秀作品的第三课堂,引领学生充分进行体验式的学习来感悟成长,引导他们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健全人格,营造健康向上的心灵课堂,使学生最终成为为社会主义发展做贡献的中药学专业人才。笔者通过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有效联动,实施全方位协调育人,有效突破理论教学的重难点,最终促进学生心灵课堂的建设,彰显思政课育人的实效性。

(二)关注道德热点案例,采用问题探究式教学法

根据新时代新要求,针对学生对思政课理论问题认识不足、重视不够等问题,教师可以通过课前在线答疑、平台反馈和学生学情及时调整教学策略;课中选取结合中药学真实案例设置任务情境,关注社会道德热点案例,及时抛出道德困惑,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课后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使其完成在线测试及评价,帮助教师及时发现问题。此外,教师还可以积极开展以学生为主体的辩论赛,采用学生分组讨论、微辩论等多种方式,通过理论解析、案例对比等教学方法来讲解教学重点,帮助学生澄清困惑。教师运用信息化资源手段,引领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道德实践活动,通過思政主课堂、第二课堂和网络课堂的对接,有效突破重点、化解难点。

(三)实施多维度综合评价,建立健全质量评价体系

教师应建立全过程、多元化的考核评价体系:一是课前、课中、课后全过程评价;二是理论实践相结合;三是通过线上教学平台评价、学生评价、教师评价多维度评价相结合,构建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评价新模式。

三、精准思政显成效,道德教育收获丰

(一)精准思政效果显著

中药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将培养理想信念坚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水平,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职业道德、创新意识,具备精益求精工匠精神的高素质中药学专业人才作为首要目标。中药学专业的学生肩负着传承我国传统中医药卫生事业的历史重任,其良好的职业素养直接影响我国中医药卫生服务整体水平和质量。中医药文化蕴含的以人为本、医乃仁术、天人合一、调和致中、大医精诚等理念,构建了中医药文化之遗传基因,推动着中医药文化之传承发展。因此,紧密结合中药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思政课理论知识以及疫情之下我国医药卫生人员彰显的救死扶伤、扶危济困、大医精诚的高尚医德,打造中药学专业特色的思政课堂,对培养德才兼备的新时代中药学人才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二)道德教育成效突出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而“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这一道德理念在实现中药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整个教学设计中,笔者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加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真正让思政课入脑人心,让学生深切感受到思政课是一门受用终生的实用课程。通过教学,学生可以了解到基本的道德理论,传承优秀的道德传统,掌握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原则和规范,进一步提升了道德实践水平。

(三)实践教学引人入胜

“这场演出就像是一堂别开生面的大思政课,还没看过瘾就演完了,但带给我的心灵震撼却是永远的…”学生观看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主办的庆祝建党100周年思政课实践教学文艺会演后由衷地赞叹。演出中,师生们以舞台剧、诗朗诵、情景剧、舞蹈等多种形式,展示了通过思政课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成果。此外,围绕思政课课程中道德的相关内容,笔者还开展了形式多样的以志愿服务活动为主的道德实践,带领学生开展“知行合一,从我做起一走进中医馆”的实践教学活动,充分实现课堂和课下全方位育人的有效对接。

(四)学生学习效率明显提高,职业信念显著提升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全国乃至全世界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面对突发疫情,教育部及时下发通知,要求各级学校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为更好开展线上教学工作,笔者通过发布调查问卷,了解学生认知的变化。90.9%的学生认为中医药在此次疫情中治疗患者发挥了重要作用,这极大提升了学生学习、学好中药学专业的信心,更加坚定了理想信念。针对线上教学,笔者采用随机抽样的方式进行了问卷调查,92.4%的学生非常赞同紧密结合中药学来进行思政课的学习。从实际的教学效果来看,绝大部分学生也都能按照教师的要求进行线上学习,并及时认真完成作业。

四、守正创新立根本,“大医精诚”照杏林每一个专业的学生都有其独特的未来职业与人生发展可能,教师在引导和教育学生时,教学方式方法的任何改变都应遵循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守正创新,绝不能搞“花架子”。

在给中药学专业的学生授课的过程中,除了教材的基本内容,笔者还特别邀请中药学专家走进线上线下课堂,为学生解读传统经典《大医精诚》中有关医德的论述,引导中药学专业学生弘扬中华优秀传统医德,不断提升自身职业素养和职业道德。针对疫情期间学生无法返校,长期居家学习的特殊情况,笔者积极引导学生在家中开展“我为父母泡杯茶”“我为父母做顿饭”“我劳动我快乐”等课余活动,引导学生策划与实施“我是社区志愿者”“我是乡村健康卫士”等线下道德实践活动,让他们在疫情中彰显青春之光。

参考文献:

[1]中医药有效方剂筛选研究取得阶段性进展试,点省份临床观察显示:清肺排毒汤治疗总有效率可达90%以[EB/OL].(2020-02-06).http://bgs.satcm.gov.cn/gongzuodongtai/2020-02-06/12866.html.

[2]崔明超,孙文珠,夏苗芬,等.基于文化基因传承的中药专业隐性课程的开发[J].中医药导报,2016(19).

[3]教育部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在疫情防控期间做好普通高等学校在线教学组织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EB/OL].(2020-02-04).http://www.moe.gov.cn/srcsite/A08/s7056/202002/t20200205418138.htm.

[4]张妍,李根林,李宁,等.基于中医药文化基因传承的“课程思政”建设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9(52).

[5]孙旖.网络新媒体在高校中医药文化类思政教育中的应用分析[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9(24).

责编:桃子

3789501908215

猜你喜欢
中药学中医药道德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临床中药学学科简介
临床中药学学科简介
中医药在恶性肿瘤防治中的应用
中医药在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中的应用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从《中医药法》看直销
中医药立法:不是“管”而是“促”
用道德驱散“新闻雾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