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精神障碍为首发表现非恶性贫血性维生素B12缺乏1例

2021-03-28 02:21李美英凤兆海徐竞项良旭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2021年8期
关键词:正常值素食双下肢

李美英 凤兆海 徐竞 项良旭

维生素B12缺乏可表现为贫血、认知功能障碍、抑郁及周围神经病变,常以巨幼细胞性贫血、周围神经病变为首发症状,以精神障碍为首发症状报道较少。维生素B12缺乏可能会影响神经元功能,引起精神障碍的发生。以精神障碍为首发的维生素B12缺乏者易误诊,从而延误患者治疗,导致疾病症状加重,治疗效果不佳。希望临床医师注意,对于长期素食或维生素B12摄入不足患者,如出现幻觉等精神症状应加以重视,即使非恶性贫血,也可常规检查维生素B12水平。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55岁。慢性病程,因“幻觉10余年,运动迟缓1年,伴乏力3个月”入院。患者于三十余岁起一直素食,四十多岁起出现精神障碍,主要表现为幻觉,被害妄想。2年前因精神症状出车祸,之后长期应用棕榈酸帕利哌酮注射液控制精神症状,近1年出现右手不自主抖动,渐出现行动缓慢、姿势步态异常,转身、翻身困难,并1年内体质量增加明显,伴有便秘。3个月前出现行走不稳,双下肢乏力。由于棕榈酸帕利哌酮注射液有导致椎体外系疾病的副作用,故自行停用棕榈酸帕利哌酮注射液1个月,并予苯海索对症治疗,效果不佳,为进一步治疗于2020年4月30日收住入院。患者既往无胃肠道疾病史,无嗜酒史,无不良性接触史,个人史均无特殊。

入院后体格检查:体温 36.5℃,脉搏 80次/min,呼吸20次/min,血压 120 mmHg/80 mmHg,身高 170 cm,体质量 75 kg,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 25.95 kg/m2,面部浮肿,心肺腹无明显异常,双下肢轻度水肿。神经系统查体:神清,口齿清,反应迟钝,面部表情淡漠,面纹对称,伸舌居中,双上肢近端肌力5级,握力5-级,双下肢近端肌力4级,双下肢远端肌力3级,右足背屈肌力3级,行走右足上抬费力、拖步,四肢肌张力正常,双上肢腱反射(+),双下肢腱反射(±),感觉对称,病理征未引出,双下肢振动觉、位置觉、图形觉正常。

血细胞分析(2020年4月30日):红细胞3.63×1012/L(正常值 4.09×1012~5.74×1012/L),血红蛋白 132 g/L(正常值 131~172 g/L),平均红细胞体积 104.7 fL(正常值 83.9~99.1 fL),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36.4 pg(正常值27.8~33.8 pg),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347 g/L(正常值320~355 g/L),白细胞 7.36×109/L (正常值 3.97×109~9.15×109/L),血小板152×109/L(正常值 85×109~303×109/L)。贫血系列检测:维生素 B1253.69 pg/mL(正常值 210~900 pg/mL),叶酸>20 ng/mL(正常值 4.2~19.9 ng/mL),铁蛋白 350.2 ng/mL(正常值 13~400 ng/mL)。肿瘤筛查: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19.45 ng/mL。血脂分析:低密度脂蛋白3.50 mmol/L,甘油三脂2.35 mmol/L,高密度脂蛋白0.95 mmol/L,同型半胱氨酸 65.6 μmol/L,总胆固醇4.89 mmol/L。糖基化血红蛋白5.6%,甲状腺功能正常,D-二聚体 3990.00 μg/L,肝肾功能、电解质正常。胸部CT示两肺少许炎性纤维灶,右肺上叶磨玻璃密度影。肌电图示双腓总神经神经源性损害,右胫后神经F波潜伏期延长,右股内肌及胫前肌神经源性损害,头颅核磁示脑白质缺血性改变,头颈血管未见明显狭窄。颈胸腰椎核磁示部分椎间盘轻度膨出,无脊髓受压。建议行胃镜和肠镜检查,患者及家属拒绝。患者长期素食,维生素B12摄入不足,入院后查肌电图见周围神经损害,且查维生素B12明显降低,综合患者病史、体格检查及辅助检查,考虑患者精神障碍及周围神经损害症状均与维生素B12缺乏相关,患者行动缓慢考虑与应用棕榈酸帕利哌酮注射液相关。

治疗过程:给予维生素B121 mg/d肌注2周,口服维生素B12治疗;患者反应迟钝及四肢乏力症状明显好转。3周后复查血常规血细胞分析(2020年 5月 26日):红细胞4.36×1012/L,血红蛋白152 g/L,平均红细胞体积101.8 fL,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34.9 pg,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 342g/L,白细胞 7.63×109/L,血小板 196×109/L。贫血系列检测:维生素 B12>2000.00 pg/mL,叶酸 12.75 ng/mL,铁蛋白 352.4 ng/mL。予继续口服维生素B12。随访3个月,患者精神症状好转,行走不稳明显好转。

2 讨论

本例中年男性,长期素食,慢性病程,以精神障碍为首发症状,一直以抗精神病药物治疗,但逐渐出现四肢乏力,伴有行走不稳,体格检查见四肢迟缓性瘫痪,血常规虽血红蛋白正常,但MCV、MCH均见升高,血清维生素B12水平明显低于正常水平,且血同型半胱氨酸明显增高,肌电图提示四肢周围神经神经源性损害,经过大剂量维生素B12补充后,患者精神症状及四周乏力症状明显好转。故患者早期的精神症状及后期的周围神经损害均为维生素B12缺乏所致。

维生素 B12(vitamin B12,VitB12)对 DNA 和 RNA 合成、红细胞生成和维持神经髓鞘结构都是至关重要的,当其摄入、吸收,以及在体内与其他物质的结合、转运或代谢障碍均可出现维生素B12缺乏。维生素B12大量存在于肉类和乳制品中,植物性食品不含维生素B12[1]。素食虽然可降低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2型糖尿病和代谢综合征的风险,但是也可能增加营养缺乏的风险。多个研究均提示素食主义者易出现维生素B12缺乏[2],可出现多种代谢紊乱,如巨幼细胞性贫血、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心脑血管疾病和神经系统疾病[3]。维生素B12缺乏对神经系统的影响可能包括认知功能障碍、周围神经病变、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和精神障碍[4],其最常见的为恶性贫血、周围神经病变和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而以精神障碍为首发且不伴有恶性贫血的报告极少见[5]。

维生素B12缺乏引起精神障碍的机制可能与其在体内的作用有关,其在体内转化为甲钴胺和腺昔钴胺两种活性形式。甲钴胺是甲硫氨酸合成酶辅酶,影响核酸、髓鞘磷脂、神经递质等物质合成。神经递质生成障碍,可以导致认知功能及行为障碍[6]。体内维生素B12缺乏可导致血同型半胱氨酸浓度增加,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是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脑血管动脉粥样硬化,使皮质能量代谢受损,也可导致精神障碍的发生。

本例长期素食的患者,血细胞分析检查未见血红蛋白下降,但在给予补充维生素B12后精神障碍症状消失。故素食主义者如有精神障碍或其他神经系统疾病,则需考虑有无维生素B12缺乏可能,常规检查血液中维生素B12和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如确诊维生素B12缺乏,早期、足量给予维生素B12补充治疗,可以改善精神症状,避免病情进一步加重而导致更严重的疾病。

猜你喜欢
正常值素食双下肢
急性脑梗死致发作性双下肢无力1例
断层超声联合盆底肌力评估界定产后妇女肛提肌尿道间隙正常值的探讨
素食主义
西班牙科学家3D打印“素食牛排”
前、后张力差对钽箔材轧制过程稳定性的影响
双下肢静脉曲张单侧术后对对侧下肢静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及其临床研究
春季素食小菜
家居产品的“素食主义”
请您诊断
以呼吸困难、双下肢不对称性水肿为首发症状的主动脉夹层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