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结肠癌患者术后的应用效果

2021-03-28 09:45王琦
中国实用医药 2021年9期
关键词:结肠癌外科康复

王琦

随着年龄的增长结肠癌的发病率也呈逐年上升趋势,年纪越大患病的几率也就越高,年龄>45 岁应该定期做肠道检查,如果家族中出现过结肠癌患者或有家族性腺瘤性息肉和黑斑息肉等遗传性疾病,那么这些人患结肠癌的几率会比无家族史的人更高[1]。现代年轻人的饮食结构不合理,摄入过多脂肪和蛋白质,粗纤维摄入不足导致维生素及其他微量元素的缺乏。根据调查,结肠癌好发于>50岁的男性,很多男性都有吸烟、饮酒的习惯,饮食上喜食油炸烟熏等食物,这些都与结肠腺瘤的发生有着密切的关系。结肠癌根据是否出现局部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进行分期:Ⅰ期肿瘤仅局限于黏膜内或是黏膜下层,没有出现淋巴及远处转移;Ⅱ期肿瘤侵犯肠壁肌层,无淋巴结或是远处转移;Ⅲ期肿瘤侵犯程度开始加深,开始向区域内的淋巴转移,但并没出现远处转移;Ⅳ期肿瘤出现远处转移,如转移至肝、脑、肺等脏器。本次研究以本院2018 年5 月~2020 年5 月收治的120 例结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结肠癌患者术后的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8 年5 月~2020 年5 月通过手术治疗的120 例结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入院时间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60 例。其中对照组男40 例,年龄45~65 岁;女20 例,年龄48~68 岁;疾病程度:Ⅰ期20例,Ⅱ期20例,Ⅲ期15例,Ⅳ期5例。实验组男45 例,年龄42~69 岁;女15 例,年龄46~70 岁;疾病程度:Ⅰ期17例,Ⅱ期18例,Ⅲ期19例,Ⅳ期4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经病理活检结合影像学检查明确诊断为结肠癌的患者且患者同意通过手术来治疗。排除标准:无自主行为能力者。

1.2 护理方法

1.2.1 对照组 采用常规护理模式,术前对其生命指标进行监测,手术前12 h 要求患者禁食,做好肠道清洁工作,可采用口服药物的形式来帮助患者排泄肠道内粪便,避免造成术后腹腔感染。为患者及家属讲解疾病相关知识,并告知手术中可能遇到的问题,术后做好并发症的预防工作,观察患者术后排气情况,为术后饮食做出相应的指导[2]。

1.2.2 实验组 实施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护理:①为患者提供舒适的环境,医护人员需要对医护整体环境进行定期消毒、通风,保持整体环境的温度和湿度适宜。②心理护理:由于疾病的折磨患者会出现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医护人员应在术前多与其沟通并对其进行鼓励,排除患者的不良情绪,使其能够积极乐观的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护理;③为患者选择最优的麻醉方式,使用术后患者可快速苏醒、术中易于控制麻醉深度的麻醉药物;④术后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做好患者保暖工作,初期每隔3 h 进行一次体温测量。期间患者通常会感觉到疼痛,疼痛严重时,可使用止痛药或者止痛泵缓解患者的痛感。术后尽量保证充足的休息,尽快恢复体力,从而提高患者对治疗的配合度,更好的帮助患者尽快康复;⑤术后第2 日医生对患者腹部进行听诊,根据患者情况可进食少量流食,如患者胃肠道出现不良反应如呕吐、恶心等,应及时进行处理;⑥加强标准化护理,由于术后患者需要长时间的躺卧,患者皮肤血液循环异常很容易发生压疮,需要每隔2 h 为患者进行翻身一次,翻身时要时刻关注伤口变化情况,避免伤口出现恶化等不良反应。因此要保证被褥的干净整洁,定期用清水擦拭身体保证患者皮肤的清洁[3]。⑦督促患者进行简单的康复运动,如在病床上进行腿部伸展运动或翻身,从而使患者能下床进行更多的康复运动,这样不但可以防止血栓形成,又可以帮助肠胃尽早恢复至正常状态[4]。

1.3 观察指标 ①采用调查问卷形式对护理满意度进行统计与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满意度分为非常满意、比较满意、不满意三种。满意度=(非常满意+比较满意)/总例数×100%。②对两组患者排气、排便、下床、进食、胃管留置、住院等时间以及并发症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并进行比较。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 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排气、排便、下床、进食、胃管留置、住院时间比较 实验组进食时间为(46.20±2.80)h、排便时间(50.36±3.50)h、下床时间为(26.20±1.80)h、排气时间为(45.80±3.10)h、胃管留置时间为(25.32±1.85)h、住院时间为(10.50±2.20)d,均短于对照组的(74.23±3.20)h、(80.26±2.90)h、(68.90±2.50)h、(73.56±2.01)h、(36.25±3.25)h、(16.3±1.30)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对照组发生3 例尿路感染、2 例肺部感染、2 例下肢静脉血栓、1 例术后出血、2 例肠梗阻、2 例切口感染,并发症发生率为20.00%(12/60);实验组发生1 例尿路感染、0 例肺部感染、0 例下肢静脉血栓、0 例术后出血、1 例肠梗阻、1 例切口感染,并发症发生率为5.00%(3/60)。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171,P<0.05)。

2.3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实验组非常满意40 例,满意19 例,不满意1 例,护理满意度为98.33%(59/60);对照组非常满意25 例,满意20 例,不满意15 例,护理满意度为75.00%(45/60)。实验组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135,P<0.05)。

3 讨论

在临床上采用手术方式治疗直肠癌患者是很重要的治疗措施,患者需要再根据个人体质和病理分期选择其他的治疗方案,如靶向药物治疗,化疗和放疗等[5]。在日常生活中如果发现大便习惯改变,排便经常便秘甚至出现便血的情况,一定要及时就医,结肠癌早期症状并不明显,患者可能会出现隐隐的腹痛,长时间消化不良,可能会伴有贫血、身体消瘦或水肿等症状。若是出现不明原因的消瘦,一定要引起重视去正规的医院诊断[6]。结肠癌的诊断要结合肠镜及影像学结果进行综合判断,其中活检病理在结肠癌的诊断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影像学检查可以明确患者的临床分期,两种检查缺一不可[7]。中早期的结肠癌患者只要没出现癌细胞转移,治疗的效果一般会很理想,发现病情,建议手术治疗联合化疗放疗等治疗手段,在正规中医指导下配合中药治疗进行全身调理,联合多种治疗手段尽可能的遏制肿瘤生长,患者要积极配合医生来治疗,争取延长生存期。

在结肠癌手术中应用快速外科康复外科理念护理是很有必要的,其可以有效促进术后肠功能的恢复,绝大部分患者在术后2 d 内可进食及恢复排便功能。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护理需要在术前对患者及患者家属进行疾病知识的科普,做到对疾病的重视,也要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为其介绍成功案例,增加患者信心,达到积极配合治疗的效果[8]。传统的护理方式很容易让患者机体产生应激反应,快速康复外科理念通过对常规护理措施的优点进行整合和改进,有效的降低了药物对患者的刺激,减轻了患者治疗中的痛苦。术后医护人员为患者提供优质的饮食指导和术后活动指导,可减少患者并发症,提高患者的康复速度,使其能在更短的时间内出院,提高患者满意度。

本次研究结果表明,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5.00%低于对照组的2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护理满意度98.33%高于对照组的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进食时间、排便时间、下床时间、排气时间、胃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在结直肠癌患者手术后应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护理能有效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患者术后快速康复提供了有利条件,患者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出院,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借鉴推广。

猜你喜欢
结肠癌外科康复
肩肘外科进展与展望
3例肺动静脉瘘的外科治疗
脑卒中患者康复之路
MicroRNA-381的表达下降促进结肠癌的增殖与侵袭
腹腔镜下横结肠癌全结肠系膜切除术的临床应用
结肠癌切除术术后护理
腹腔镜下结肠癌根治术与开腹手术治疗结肠癌的效果对比
扁平足的外科治疗进展
哪些胰腺“病变”不需要外科治疗
残疾预防康复法制建设滞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