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圈视角下乡村“三生”空间规划思考

2021-03-31 11:27
城市建筑空间 2021年6期
关键词:三生生活圈居民

李 阳

(山东建筑大学建筑城规学院,山东 济南 250101)

0 引言

城乡差距增大、劳动力流失、空心化和老龄化等问题对乡村规划提出更高要求。生活圈规划是以自下而上的研究视角,在充分尊重乡村现状和农民意愿的基础上,依据居民的生活规律和需求,进行生产生活设施等相应配置的规划模式。国内学者基于生活圈理念进行了相应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在生活圈的界定与划分上,杨山等[1]以昆山社区为例,在时间纵向上分析了乡村居民生活圈的演变过程,以全新的角度展示了土地城镇化、人口城镇化与人的城镇化之间的关系;还有学者根据居民的日常活动的集中程度、耕作半径等判断生活圈范围。在研究内容上,周鑫鑫等[2]利用生活圈原理指导村庄布局方法,并在泗洪县得到实践[2];孙德芳等[3]以邳州市为例,调查了县域公共服务设施的配置,将生活圈划分为4个圈层,在县域单元进行配置;还有学者致力于基础教育设施、社区韧性的研究[4]。在研究方法上,运用居民的GPS数据或活动日志、Alphashape空间分析法等[5]。本文通过对比传统的农村社区规划与生活圈规划,分析乡村生活圈规划的规划特色,为乡村生活圈规划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1 传统乡村“三生”空间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在新型城乡融合的规划理念的指导下,规划编制过程中更加注重生活服务设施和生产配套设施、生态环境建设等内容在城乡地区的均衡配置,但目前乡村地区的规划对生产、生活、生态空间(“三生”空间)的服务配置不能满足多数乡村居民的需求。

乡村生活空间是串联生产、生态空间的纽带。我国原生的乡村生活空间在空间形态上分布比较零散,个体的规模较小,生活资源集约型差,居民的活动范围有限,生活水平较低,乡村基本生活服务设施不足,缺乏系统的规划。

建成环境上,乡村地区规划的滞后形成一系列无序建设,平面布局上各用地功能布置随意,造成建设用地的混乱和浪费,建筑形态单一,千村一面。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统计数据显示,农村垃圾处理率占50%左右,而城市垃圾处理率达到90%以上[6]。

生产、生活和生态空间相辅相成,生产空间为生活和生态空间提供物质支撑,良好的生态环境和生活质量为空间生产提供基础,共同促进空间优化水平。为提高乡村地区的生活品质,应从3个方面着手,实现综合整治。

2 社区生活圈的提出

2.1 生活圈的内容与范围

生活圈是指居民在某一特定的生活环境内,为满足日常的生活、生产需要,从居住地到达休闲、教育、医疗、工作等提供生产、生活服务目的地的行为轨迹,并按照某一标准划分成不同的等级,在空间上可抽象为圈层形态。生活圈是从居民的角度出发的实际移动轨迹,具有方向性和区域性。

传统的规划对象是城乡空间,以物质环境资源为研究对象,忽视居民在空间中的作用。生活圈规划从居民的行为活动出发,强调人的行为轨迹在空间环境中的作用。不同的使用人群具有多样的需求,单一距离的缓冲区过于机械化,失去了生活圈规划的重要意义。因此,在进行生活圈规划时需要因地制宜,差异化界定生活圈的覆盖范围。生活圈范围的界定是规划过程的重点和难点,需要从更广泛的范围划分生活圈。

2.2 生活圈规划的特征

与传统规划的经济性、物质性不同的是,生活圈规划从人的行为活动特征出发,旨在提高生活空间的利用效率和服务水平,以此提高居民对生活空间的满意度。由于规划依据当地居民的生活特色,因此,规划尺度和范围具有多样性。

生活圈涵盖对象复杂多元,为保证各圈层体系相互联系、互为补充,满足不同使用人群的生活需求,既要提供完善的基本生活保障、维持社会公平,又要发展特色化服务,提高生活品质。

生活圈的划定过程主要依据居民的生活轨迹,采取GPS定位或问卷调查等方式进行,充分考虑居民在规划过程中的参与性,将住区周围的工作、教育、医疗、环境等资源进行整合。在规划管理方面,生活圈规划发挥居民的力量,形成自下而上的管理单元,实现多方参与、共建共治。

3 生活圈理论下对乡村“三生”空间规划的基本认识

生活圈视角的乡村地区规划围绕居民的生产生活,通过完善乡村地区的服务设施引导居民在乡村地区定居,使乡村地区成为具有吸引力的生活中心,完善生产空间和生态空间规划,保证居民在适当的生活圈范围内能满足各项生活需求。

3.1 生活圈理论在乡村空间的实施困境

1)公共服务水平不能满足居民生活需求 随着乡村地区居民人口结构的复杂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服务需求不断上升,现有农村地区的服务水平不能适应这一转变,虽然基础保障层面的设施(卫生服务中心、文化活动中心)已基本实现覆盖,但针对老龄化和婴幼儿的看护、康体健身、文化服务等场所的建设需求仍需完善。

2)土地供给需要集约引导 在国土空间规划的开发背景下,乡村地区划定基本农田保护红线、生态保护红线和开发边界线,农村地区原有的生产空间与耕地混合布置的现象具有零散性特征,使乡村地区生产活动受限,设施与用地的集约程度低,造成社会公共资源的浪费。

3)培养公众参与社区规划的能力 生活圈规划相较传统意义上的规划更加注重公众参与,以保证规划成果真正符合村民的需求并能够维持良性的治理水平。但是农村地区的居民教育水平普遍偏低,部分居民对村庄规划抱有漠不关心的态度,如何克服村民与规划之间的交流壁垒,是乡村生活圈规划应解决的问题,面向村民的宣传工作更加重要[7]。

3.2 “三生”空间有效服务范围研究

在生活圈规划理论中,不同的生活环境、经济发展条件以及居民不同的生活规律均会形成不同的生活圈规划内容。传统的服务范围确定方法为:对村庄居民的生活规律进行调查,获取居民到达教育、医疗、娱乐等公共服务设施可以付出的时间,以此为依据确定生活圈配置的最佳时距,以依托不同交通工具的出行时间划分不同服务圈层。服务范围的划定方式打破了传统规划以行政边界为规划边界的现状。本研究在没有实际案例参考的情况下将乡村空间的规划范围划分为3类:日常生活圈、基础生活圈、基本生活圈。

1)日常生活圈 即能够满足居民日常活动需求的生活空间,活动发生的频率高,持续的时间比较短,仅围绕村庄及周边区域展开,生活配置上应包括购物、医疗、幼儿园等基础服务设施,生态空间存在于村庄建设空间上,需要区分。落实到村庄平面上,应考虑老人或儿童的出行距离,以0~800m为宜,出行时间为步行0~15min。

2)基础生活圈 基础生活圈考虑与周边村落的联系,生活上,能够提供较高水平的购物、医疗,有初高中学校以及文体设施。工作上,满足村民的劳动出行范围,即涵盖村域内耕地范围以及相邻村庄的非农就业通勤。村域内生态空间形成体系,呈现一定布局形态。出行距离上,以1~2km为宜。出行时间为自行车0~20min以内。

3)基本生活圈 基本生活圈承载乡村居民的远距离就业以及更高级别的购物、医疗服务,生活服务功能相对弱化,生态空间能够在区域上形成多向联系。出行距离在10~20km,公共汽车出行为20~60min,覆盖镇域多数村庄居民点。

3.3 “三生”空间精细化规划

1)依托多元协调机制规划 基于生活圈规划理念的引导,弱化上层政府的领导力量,以村民需求为规划主导,倡导村民自发参与规划管理,推动乡村空间规划的实施。

2)注重规划前期的调研分析 全面了解乡村地区的规划用地、资源、居民生活方式、生态环境现状、文化传统等,精准把握规划的现状条件,保证乡村规划的可行性与科学性。

3)建立多层级协调机制 不同的规划范围之间既相互独立又相互影响,建立动态的协调机制,有助于增加规划系统的可持续性,遇到外界侵扰时,通过不断调整规划系统,实现长久有效的规划体系。

4)建立跟踪反馈机制 引导居民对生活空间的跟踪反馈,建立自制机制,实时跟踪观察乡村规划的空间演变,形成及时反馈,这样能保证规划系统得到及时调整,引导乡村居民对公共生活环境的责任制,创造公共空间成为居民“共有”产物的价值观。

4 结语

乡村的“三生”空间构建了完整的农村人居环境,本研究引入“生活圈”理论的规划方法,在农村人口不断向城市地区集中的背景下,倡导乡村的生产生活都能够依据常住人口的使用状态进行配套服务,既保证居民的正常使用,又能够使资源利用最大化。根据生活圈理论,将乡村地区自镇域至村庄设置三级规划范围。利用生活圈自下而上的管理策略,引导居民对生活空间实施监督。

大量的以居民时空行为特征为研究基础的乡村空间规划理念在范围、概念等方面已经取得了比较一致的研究成果,通过梳理研究案例可以看到,乡村“三生”空间的规划在范围界定、技术路线、服务配置、生态保护等方面仍然存在挑战,如何将理论研究与实际案例良好结合并推动乡村地区的转型升级,是当下农村“三生”空间规划面临的主要任务。

猜你喜欢
三生生活圈居民
呼和浩特市中心城区生活圈划分研究
以人为本的社区生活圈模式探析
石器时代的居民
基于GIS的生活圈居住区规划与优化研究
——以哈尔滨市道外区为例
广州周边:价格洼地!“一小时”生活圈 7字头置业广州后花园
浅析初中英语课如何融入“三生”教育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情境创设“三三”法
浅析“三生”德育有效整合研究
高台居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