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书信融入高校思政课的探讨

2021-04-01 11:06何亚云
公关世界 2021年4期
关键词:思政育人途径

何亚云

摘要:红色书信作为一种特殊的红色资源,对当代大学生了解中国近现代历史,了解近代中国国人的选择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本文试图通过探讨红色书信内涵和外延,分析红色书信融入思政教育的优缺点进而探索红色书信融入课堂的有效方式方法。深度挖掘红色书信和思政教学的结合的桥梁,丰富红色书信的展现形式,将红色书信与第二课堂、教学实践相结合。

关键词:红色书信 思政育人 途径

一、研究起因和研究现状

笔者在讲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中为了增进学生对于中国近现代史的了解,让学生能够体验近现代中国的历史全貌以及无数先烈为祖国繁荣富强作出的巨大努力和牺牲组织了红色书信进课堂的活动。笔者所带的班级,大概有500名学生,除极个别同学因特殊原因未参加外,大部分的学生参与了此活动。活动以小组形式进行,书信内容学生自选,要求学生分享红色书信内容,背景及感悟。也正是因为此次活动让笔者再一次关注红色书信的研究状况,特别是以红色资源融入思政课堂这一命题,在知网中输入“红色资源”并在知网可视化分析中能够清楚地看到近些年特别是2010年以来對红色资源的研究呈上升趋势。而输入以“红色书信”为主题词会发现文章很少。比较让人欣慰的是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到红色书信的价值,陆续有相关著作的出版,如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编《红色家书——革命烈士书信选编》,张丁编著的《图说红色家书》,以及《初心——红色书信品读》编写组编的《初心:红色书信品读》,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抢救民家家书项目组委会编《抗战家书》等都为红色书信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但是要想让红色书信真正发挥其价值,还有更多的问题亟须解决。

二、红色书信的内涵及外延

红色书信以书信这样一种方式来作为载体,正如白庚胜在《抗战家书》中写道的这是“延续千年的文体、交际方式、信息手段、情感方式、历史载体”,在《红色书信进课堂》活动中能够看到红色书信在展现中国近现代历史,在传承中国精神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起着独特的作用。课堂是思政育人的主阵地,本文主要想探讨红色书信融入课堂的价值和路径。红色书信这个概念是比较宽泛的,查阅相关资料,并没有具体的概念。大致上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把握:第一,从时间上看,产生于中国革命、建设时期,广义上也延续到改革时期。第二,书信的作者多为共产党人,革命者和追求先进的中国人。第三,内容上符合时代要求,体现不怕苦不怕牺牲,舍小家为大家。这三者缺一不可。红色书信从目前能够查阅到的资料来看形成了以红色家书为主体,还有一部分信件不属于私人信件,而是个人与组织或者组织与组织,虽然这部分内容较少,但也是较为重要的一部分。红色家书主要是共产党员在革命、建设、改革时期写给家人、朋友、师生、恋人之间的一种书信。这一部分由于大部分是私人信件在因而“是写信人内心世界的反映。与那写宏大叙事和其他文体相比,家书里反映的思想更真实,情感更细腻”从历史时期来看,目前较多的红色书信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较多,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这时期书信相对较少(可能和目前关注情况有关)。当然也可按照不同标准可以对红色书信进行其他划分。

红色书信是一种特殊的红色资源。如果说红色旅游景点是物质性的红色资源,那么红色书信就是精神性的红色资源。

三、红色书信融入思政教育的优缺点

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以及如何培养人是事关高校人才培养的根本性 、全局性问题 。”红色书信所呈现的意识形态对于当代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起着非常重要作用。但是在现实的思政教育中,无论是从教材还是教师教学这个角度来看,都呈现出重理论而轻实际这样一个趋势。可喜的是近些年来,思政教育者也在努力进行尝试。需要深度挖掘红色资源育人的作用,在这一大背景下展开对红色书信这一资源的了解就显得非常重要。

(一)红色书信的优势

红色书信对比有形的红色资源,博物馆或者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受到外在的资金、技术、地域等限制也较少,更容易搬进课堂。尽管这些年来国家和各高校不断加大对于思政课程实践的投入,但是现实中仍然存在短板。从某种程度上红色书信可以弥补这一不足。

内容更为丰富,红色书信的内容即可以是兄弟、夫妻之间,也可以朋友,战友,甚至也可以是上下级之间的书信往来。“家书里记载的家庭琐事往往和那个时代的大事连在一起,当大事发生时,那些普通参与者同样也是创造历史的主人”,因此红色书信更在内容上以小见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容易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已经明显感觉到学生对于近代中国所经历的苦难仅仅停留于老师口头的介绍,但是学生在课堂分享中会关注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学生多次分享到邓颖超和周恩来在家书中的“吻你万千”,学生在对爱情期待中体验到对革命的坚持。学生能够看到的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一个鲜活的社会。学生能够跨越时空,体验当事人的情感,产生共情。从某种程度而言,教学产生共情,也意味着教学目的已经成功一半。

(二)红色书信融入大学思政教育的难点

尽管红色家书有上述优势,但是今天如何让传统的、具有鲜明红色底蕴的书信融入当前思政教育中依然有很多的难点。

1.形式单一,缺乏系统

红色书信限于书信的形式大多较为简短,而且很多书信由于种种原因遗失或者有的来信、回信缺失不可能像教科书一样呈现系统地完整的见解。学生对红色书信的理解多停留于概念及红色信件内容本身。以《图说红色家书》为例,基本结构为家书图片、家书原文、家书背景,这样常规地对家书解读是难以直接进行思政教育的这也就增加了红色书信融入思政教学的难度。

2.时空的隔阂

红色书信是具有鲜明意识形态和带有强烈主观色彩的,而由于生活环境的差异,学生想要跨越时空去理解当事人的想法是有一定难度的。赵云霄写给女儿的遗书中有这么一句话“小宝宝,我很明白地告诉你,你的父母是个共产党员,且到俄国读过书”,在这里“你的父母是共产党员”如果脱离开1929年国民党白色恐怖,放在今天就很难理解这句话在当时说出来的力量,更难体现赵云霄对革命理想的坚持。那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如何跨越时空,发挥红色书信在思政教学中的作用就成为了难点。

3.高校现行思政教育的制约

在高校现行的思政教育模式中,基本上以五门思政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毛泽东思想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形势与政策》)为主,尽管国家教育部一直强调思政课的重要性以及要保障实践教学的课时和相关经费支出,但是由于受到经费以及师资各方面原因,大部分高校都是心有余而力不足,那么在正常教学无法充分保障的情况下,进行红色家书隐性思政教育就变得更为艰难,缺乏时间、资金和相关老师的支持。另外,由于思政课在大学中属于学生的非专业课程,学生难免在学习中有所侧重,再加上时代潮流的影响,拜金主义,明星崇拜,如何让红色书信内容能够发挥价值?就值得每一个高校工作者的深思。

四、红色书信融入思政课程的路径

(一)深度挖掘红色书信和思政教学结合的桥梁

将红色书信和课程相结合,成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和其他思政课程的素材。本次的实践能够看到学生通过对本次课堂活动,了解到红色书信的概念、能够通过资料收集了解相关书信的背景,体会到革命者为理想而奋斗的不怕牺牲、舍身忘我的状态。但也发现了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其一,学生了解到的书信相对来说比较单一,基本上都是一些耳熟能详的人物事件。赵一曼家书、杨开慧家书、周恩来与邓颖超书信。其二,对于红色书信了解到文字本身的信息,但是与课程对应的深度挖掘不够,对于信件的理解难以脱离个人上升到社会和国家层面。

(二)丰富红色书信的展现形式

从“红色书信进课堂”活动来看学生展现红色书信只有少部分来自于书本,但更多的是来自于网络,影视作品,来自于相关纪录片或者综艺节目。这个数据由于受到课堂的局限可能是不完整的,但也能够看到大部分学生在了解红色书信形式上已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在中国大学MOOC、抖音、bilibili等平台上还有一些运用伟人的书信利用情景再现展示为微电影。这些形式都是值得鼓励的。任何形式只要有助于发挥红色书信价值,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都是可取的。近年来有学者也关注专门红色网站的建设,以及运用微信这一我们当前交流最多的工具来作为宣传红色书信的阵地,让传统在当下绽放出新的光芒。

(三)将红色书信与第二课堂、实践教学相结合,激发学生主体

鉴于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实施的现状,可以将第二课堂、实践教学作为红色书信与思政教育结合的阵地。可以充分利用相关社团,配备相应的指导老师、定期开展相关活动,形成特色教育。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增强学生的参与度,让学生在整个活动中拥有收获感。可喜的是,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思政工作者努力进行思政课程创新,在国家的大思政号召下,课程思政越来越多地融入到高校教育活动中,也越来越多地高校在探索,这些都有助于实现红色书信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实现。

结语

红色书信作为一种特殊时期的产物,在弘扬爱国主义,树立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新时代人才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那么在今天就要充分发挥红色书信作用,彰显时代特色。

参考文献

张丁.抗战家书[M].北京:中国画报出版社,2007:10

猜你喜欢
思政育人途径
求解含参不等式恒成立问题的三种途径
软件工程胜任力培养及实现途径
判断函数单调性的几个途径
立德树人任务下学士导师制思政育人的探索与实践
浅谈高校现有思政育人机制工作改进探析
减少运算量的途径
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高思政育人效果机制探究
高职院校院系思政育人工作实效性探究
“大思政”视域下公安院校思政育人模式的思考
论思政课与公安院校政治忠诚教育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