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运动康复训练对急性心肌梗死行PCI患者心功能和自理能力的影响

2021-04-02 03:19刘淑慧王庆华
卫生职业教育 2021年5期
关键词:射血内径左室

刘淑慧,王庆华

(1.滨州医学院护理学院,山东 滨州 256603;2.滨州市中心医院,山东 滨州 256603)

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是指冠状动脉急性闭塞、血流中断引起的局部心肌缺血性坏死[1]。据统计,全球每年因心血管病死亡的人数居慢性疾病死亡人数之首[2],我国AMI患病率从2002—2015年呈逐渐上升趋势,给社会造成沉重的经济负担[3]。AMI病变虽然在心脏,但往往累及其他系统,增加患者脑卒中风险,严重影响呼吸、循环和运动功能,降低患者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和生活质量。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利用心导管技术迅速疏通患者狭窄甚至闭塞的冠状动脉血管,有效扩张冠状动脉管腔,改善心肌缺血缺氧状况,已成为AMI紧急救治的重要方法之一。PCI术后患者有支架内再血栓和新发冠状动脉血栓的风险,需服用抗栓、降脂等药物至少9周[4]。此类药物起效缓慢、价格较高,患者需要改变不良生活和饮食习惯,且仍面临运动功能减退、生活质量下降等问题。心脏康复训练是指通过综合康复治疗的方法消除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帮助患者重建健康生活方式,消除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防止疾病恶化甚至逆转结局[5]。最早针对AMI的心脏康复训练是Levin于1944年提出的“椅子疗法”,我国关于心脏康复训练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21世纪初进入新的发展阶段[6]。随着心脏康复医学的发展,患者出院后的康复护理也被提到新的高度[7]。本研究探讨心脏运动康复训练对AMI行PCI患者心功能和自理能力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采用便利抽样法,将2019年7—12月在滨州市某三级甲等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急性心肌梗死行PCI的15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符合《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2019)》诊断标准[8];(2)经桡动脉行 PCI的患者且经医生确认可进行心脏运动康复训练;(3)年龄45~74岁,会使用微信交流;(4)认知功能正常,自愿参加本研究,签署知情同意书,出院后能配合训练和回访,并按时复诊。排除标准:(1)认知功能障碍,无法配合训练者;(2)除急性心肌梗死外合并其他严重心脏疾病;(3)合并严重的心外疾病,如贫血、肺气肿、慢阻肺、消化道出血等;(4)经桡动脉外的其他路径行PCI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78例)和对照组(80例),其中,女性45例(占28.48%),男性113例(占71.52%);年龄(56.91±10.49)岁;发病至经桡动脉行PCI的时间小于12小时,平均(7.58±3.36)小时;植入支架1~3枚。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个人嗜好、支架植入数量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1.2.1 对照组 在常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实施常规运动训练,于PCI手术当天生命体征平稳后,采取卧床期间患侧手握拳、松拳和全身关节活动到床边活动、病区活动、慢走、快走、慢跑、快跑等运动形式,分阶段、分步骤循序渐进地进行训练。

1.2.2 观察组 在常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实施心脏运动康复训练,分主动助力训练、有氧运动训练和大肌群参与的运动训练3个阶段,各阶段训练循序渐进,持续12周,具体方案见表1。

表1 急性心肌梗死行PCI患者12周心脏运动康复训练方案

1.3 观察指标

1.3.1 患者基本情况问卷 根据研究目的及内容自行编制问卷,内容包括姓名、性别、年龄、个人嗜好、文化程度、子女数量、本次发病至手术时间、本次发病疼痛感觉、支架植入数量等。

1.3.2 心功能评价指标 本研究以心脏超声心动图检查的主要指标(左室射血分数、左室收缩末内径、左室舒张末内径)评估患者心脏运动康复训练后的心功能变化,其中成年人左室射血分数正常值为(60.0±7.0)%(<50%为心功能下降),左室收缩末内径正常值为23~40 mm,左室舒张末内径正常值为36~55 mm。

1.3.3 自理能力评估量表(Barthel Index,BI)该量表包括饮食、洗澡、修饰、穿衣、控制大小便等10个条目,满分100分,分值越高说明患者独立生活能力越强,对他人依赖越少;分值越低说明日常生活能力越差,需要他人照护越多。自理能力等级:重度依赖:≤40分;中度依赖:41~60分;轻度依赖:61~99分;无依赖:100分。本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916,具有较好的内部一致性。

1.4 资料收集方法

为保证收集资料的准确性和一致性,所有训练均在研究者本人指导下进行。研究前对参与研究者进行BI评分标准和运动手环使用方法集中培训。通过询问收集患者一般资料,训练前和训练12周后通过查阅电子病历收集心功能评价指标相关数据,同时使用BI对患者进行自理能力评分。

1.5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20.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 M(P25,P75)表示,行 Mann-Whitney U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或构成比表示,行χ2检验或Fisher’s精确概率法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心功能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左室射血分数、左室收缩末内径、左室舒张末内径比较(±s)

表2 两组左室射血分数、左室收缩末内径、左室舒张末内径比较(±s)

项目左室射血分数(%)左室收缩末内径(m m)左室舒张末内径(m m)训练前训练1 2周训练前训练1 2周训练前训练1 2周观察组对照组t值P值4 6.0 3±2.2 8 4 6.0 6±2.1 2 0.0 4 3 0.9 7 1 5 8.4 3±2.0 6 4 9.5 5±2.5 3-5.3 2 3 0.0 0 3 3 5.2 2±2.1 7 3 5.1 0±2.7 2-0.1 9 7 0.8 3 1 2 6.2 3±2.0 7 3 1.1 4±2.1 0 5.3 8 2 0.0 1 1 5 5.2 2±2.3 1 5 5.1 0±2.2 6-0.1 4 8 0.8 0 7 4 5.2 2±2.0 5 5 1.3 0±2.1 3 5.8 6 2 0.0 2 3

2.2 两组自理能力比较(见表3)

表3 两组BI得分比较(±s,分)

表3 两组BI得分比较(±s,分)

观察组(n=78)对照组(n=80)t值P值组别 训练前37.70±6.66 38.58±6.68 0.235 0.817训练12周82.00±6.86 68.00±4.83-4.367 0.001

3 讨论

3.1 心脏运动康复训练对AMI行PCI患者心功能的影响

3.1.1 提高左室射血分数,改善心功能 表2显示,心脏运动康复训练12周后,观察组左室射血分数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心脏运动康复训练能改善AMI行PCI患者的心功能。分析原因可能与长期、规律、中等强度的运动训练对增强患者心肌收缩功能,改变心脏前后负荷有关。运动过程中机体耗氧量增加,心脏为适应机体耗氧需要,使全身血液重新分布,增加心排血量,提高射血分数。本研究中,心脏运动康复训练第三阶段大肌群参与的运动主要为广场舞、太极拳等动作柔和的训练,可使全身肌肉放松,血液重新分布,血压有一定程度的下降,降低心脏后负荷,提高射血分数;骑自行车主要以下肢活动为主,利用下肢肌肉泵的作用,促进血液回流,通过增加回心血量提高射血分数。

3.1.2 增强心肌收缩力,减小左室收缩末和舒张末内径,改善心功能 表2显示,心脏运动康复训练12周后,观察组左室收缩末内径和左室舒张末内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心脏运动康复训练能改善AMI行PCI患者的心功能,分析原因可能为第二阶段有氧运动能改善血流动力学指标,提高血管内皮舒张能力和细胞氧化酶活性,进而改善心肌收缩、舒张功能,减少左室收缩末、舒张末内径;第三阶段大肌群参与的运动可降低冠状动脉血管阻力,增加冠状动脉血流,改善心肌代谢,调节心脏的神经内分泌功能,提高心肌舒缩能力,减小左室收缩末和舒张末内径,改善患者心功能。

3.2 心脏运动康复训练对AMI行PCI患者自理能力的影响

3.2.1 提高患者自理能力 表3显示,心脏运动康复训练12周后,观察组BI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中的心脏运动康复训练方案与BI各条目基本一致。患者PCI当天自理能力评分<40分,为重度依赖,待生命体征平稳后即开始循序渐进的心脏运动康复训练,进食、穿衣、洗澡、如厕、床椅转移、平地行走、上下台阶等项目均由完全依赖向完全独立过渡,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由重度依赖转变为轻度依赖,说明循序渐进的心脏运动康复训练可有效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自理能力。

3.2.2 改善心功能,减轻活动不适,提高自理能力 有氧运动训练使患者日常活动中对氧的供需平衡,减轻活动时心悸、气促等不适症状;大肌群参与的运动训练使全身各肌群得到有效锻炼,提高躯体平衡力,促进日常生活能力恢复;自理能力的提高是患者可以主观感受的指标,通过心脏运动康复训练促进患者建立坚持训练的信心,有利于患者淡化患者角色,使其早日进入家庭和社会角色。

综上所述,对AMI行PCI患者实施为期12周的、循序渐进的、专业指导下的心脏运动康复训练,可明显提高患者心功能和自理能力,该心脏运动康复训练方案可在临床AMI行PCI患者中推广。

猜你喜欢
射血内径左室
产前MRI量化评估孕20~36周正常胎儿心室内径价值
心脏超声配合BNP水平测定在高血压左室肥厚伴心力衰竭诊断中的应用
M型超声心动图中左室射血分数自动计算方法
接触式轴承内径检测机检测探头的结构设计
血浆corin、NEP、BNP与心功能衰竭及左室收缩功能的相关性
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影像学研究进展
老年人群收缩压与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预后的关系
窄内径多孔层开管柱的制备及在液相色谱中的应用
益肾活血法治疗左室射血分数正常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
脂蛋白相关性磷脂酶A2及高敏C反应蛋白与左心房内径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