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低碳理念的生态工业园区建设规划对策

2021-04-03 03:08鲁瑶
关键词:工业园区园区规划

鲁瑶

航天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北京 100071

我国工业化进展迅速,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工业生产与环境及资源利用之间的产生矛盾,且越来越突出。为进一步保护环境,建设新型生态工业园区,对协调两者之间的矛盾具有重要帮助。在实践工作中,将低碳理念运用到生态工业园区建设及规划中,具有现实意义。基于低碳理念,建设和发展生态工业园区循环经济,以绿色生态为规划目标,将节约资源作为优先发展方针,最大程度利用资源,逐渐形成具有高效率、低耗能的集约型生态工业园区,已经成为普遍的共识。基于低碳理念下的生态工业园区规划与建设,不仅能够显著提升环境自身承载力,同时期更具市场竞争力。

1.低碳理念在工业园区建设中的渗透

各国发展工业系统,均要面对其与环境之间的所产生的相互影响和作用,如何协调好两者之间的关系,是需要正视的问题。低碳理念在工业园区建设中的渗透,其关键在于在生态环保的基础上,创造更具发展潜力的环保型工业经济,并且凸显全流程化管理,在工业园区内形成以生产为基础,消费和分解为辅助的发展模式。对于企业而言,低碳理念要求企业与企业之间通力合作,在工业园区内建立具有共享性质的资源产业链。例如,一个企业的工业产生废物,到另一家企业中,可能会成为具有较高价值的材料,这样就会在工业园区内实现资源循环利用,减少资源浪费。在低碳环保理念的带动下,园区内部资源会被高效利用起来,同时也能节省更多物力和人力,带动整个产业链发展,这样既能够助推企业经济效益提升,也能带来更多社会效益。

2.园区概况

以某工业园区建设为例,该工业园区主体部分主要位于东区和南区,紧邻高速公路,交通条件较好。同时,工业园区内供水、供电、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比较全面,完全能够满足生态工业园区建设的需要。该园区在制定发展目标时,确立以低碳为主要发展理念,并在其指导下发展工业循环经济系统,主要特征为避免过去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率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而是在低碳经济的引导下发展循环经济,切实做到节能减排,并且达到资源循环利用。目前,该生态工业园区工业污水处理率达到100%,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在95%以上,不仅园区生态环境质量得到显著提升,甚至有望成为国家级别示范园区。虽然该生态工业园区已经具备生态工业园雏形,但是距离真正意义上的生态工业园区,尚存在一定差距。如何形成水循环、能源循环、物质循环、信息循环为一体的低碳型生态工业园区,值得深入探讨和研究。

3.生态工业园区建设规划基本思路

3.1 建设规划原则

该工业园区在进行生态建设时,高度利用空间,在节约建设成本支出的前提下,集中更多优势资源来提升生态工业园区的软实力,建设与规划的基本原则定调为循环性和多样性,同时具有地域性、链接性的特点。循环性是指充分利用工业园区内废物,利用相应的技术手段,使多种生产废物能够被循环利用,形成内部动态循环链。链接性是指将工业园区的企业运行调整为类似生态系统食物链的模式,在规划时尤为重视行业与行业之间的联系,并且保证企业与企业之间也形成连带效应,从而促进资源在工业园区内的流动。多样性是指园区规划不再单纯以创造经济价值为目标,而是适应工业园区生态建设的要求,不断丰富工业园区规划理念,以低碳发展为根本。地域性则要求工业园区规划协调区域内生态自然环境,选址满足地理地质条件,充分考虑到资源条件,并且将上述元素整合,实现合理布局,在创造更多经济效益的同时,也最大程度保护自然环境。

3.2 建设规划流程

为进一步符合低碳理念,该园区建设规划结合区域内现有资源及条件,明确发展定位,并开展相应的测评,分析园区建成后所具备的产能价值,探讨是否满足未来发展需求。在此基础上,该工业园区建设过程中,成立专门的规划组,组织相关人员广泛参与,使园区建设有序进行。针对园区内分布的企业,逐个分析其经济能力,分析企业能够在区域规划建设中发挥的价值与优势,同时也对建设风险加以评估,从而使规划方案更具可行性。结合园区建设目标,设定总体目标,并根据实际情况,对规划目标进行细化处理。总体方向明确后,开始制定更为详细的规划目标。该生态工业园区为保证各项工程高质量、高效率完成,组织管理人员制定相应的制度,在制度保障下促进园区建设顺利开展。在此基础上,该园区建设根据政府所给予的优惠政策进行相应规划,为园区健康发展,吸引更多资源、投资,开展广泛调研活动,评估园区总体经济实力,分析生态环境效益,在一定程度上使得该生态工业园区更具市场竞争能力,为园区提升经济及社会地位夯实了基础。

4.基于低碳理念的生态工业园区建设规划对策

4.1 加强生态建设,实现节能环保规划

该工业园区将“生态立园”作为基本规划策略,采取必要措施加强综合治理,推行节能减排,实现生态环境保护的基础上,促进园区建设向着绿色、高效、节约三个方向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着力推行节能降耗策略:对于高污染和高耗能的企业,该工业园区推行一定限制政策,加强调控,避免此类企业盲目扩张而影响到整个工业园区的生态建设。鼓励了企业大力推广节能技术,促进产业升级,要求企业在产品研发时,能够加大力度采用节能技术。在这个过程中,对于企业而言,其需要具备更多自主知识产权,并且运用其中。针对节能降耗标杆企业,可从政策上给予相应支持,如税收、资金等,并且此类企业的项目申报,也要给予对应帮助。对于园区内重点行业,加强能耗控制,加大监督力度,使企业能够不断提高生产资源的产出效益。对于新兴产业,如果其经济效益良好,且具备科技含量,鼓励其在能耗方面下足功夫,使其能够生产出更多低耗能的产品。对于传统企业,如果其生产技术达不到标准,工艺落后,且浪费大量资源,则限制其生产。

(2)提高环境综合治理能力:该工业园区加强生态建设的措施还包括对项目环评审批进行重点关注,坚持以预防为主,清洁生产为辅,执行相应环保制度,加强企业建筑环保设施竣工验收。同时,提高园区内基础设施生态化建设,加大资金投入。例如,对于污水排放,该工业园区结合自身实际条件,采用分流式排水系统,污水处理一律严格按照二级处理标准,排水管采用砼圆管。对于已经处理过的污水,将其作为绿化、环卫或者消防用水,使水资源能够得到循环使用。对于生活垃圾,推广无害化处理技术,在园区规划中预留相应位置,建立废弃物处理场地,禁止随意排放。

4.2 加强科技创新,增强园区建设后劲

(1)完善企业科技创新模式:生态工业园区建设的主要目的是在低碳环保理念的指导下,不断提高建设质量,实现增产增效,并且创造最大经济价值和经济效益。在此过程中,只有不断做好科技创新,才能为生态工业园区建设提供更多助推力。工业园区建设科技创新方式主要分为三种,一是自主创新,二是合作创新,三是引进智力创新,只有做好上述三方面工作,才能不断提高园区规划与建设效果。在自主创新方面,该工业园区做法比较好,例如鼓励园区企业对产品研发作更长远的规划,做好科技攻关。在此基础上,加大高端科技人才引进,投入更多资金加强人才培养,充分发挥科技人才自身作用。在合作创新方面,该园区建议企业之间签订合作协议与框架,集合多种研发力量,共同构建科技研发联盟,形成统一战略发展阵营。当然,在引进智力创新方面,该园区目前尚有待完善。

(2)促进工业园区智慧建设

要想不断提升生态工业园区市场竞争水平,需要不断完善服务功能。因此,应该加大资金投入,不断完善大数据基础设施建设,强化智慧服务能力,构建属于自己的官方网站或平台,将更多优质资源真实呈现出来,定制专属服务,满足园区建设实际需要。利用大数据功能,对园区内企业相关数据收集和整合,从而督促其及时对产品进行相应创新,并且调整产业结构。深入挖掘工业产业信息,实现智慧管理,实际上,生态工业业不仅能够直接产生旅游经济效益,同时其自身发展也会带动其他行业发展,这种隐性的价值不可忽视。在构建智慧管理模式过程中,充分利用大数据功能,促进智慧工业体系的构建,这样不仅能够帮助生态工业园区的服务创新,同时将所收集的信息分享给景相关企业,促进周边产业作出及时优化和调整。

4.3 发展循环经济,促进能源高效利用

在建设规划过程中,该生态工业园区对行业准入标准进行确定,并且根据执行标准进行严格限制。建设循环经济产业,规划共享平台,使园区成为省级示范区,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大力推广清洁产生方式:传统工业发展观念是先污染后治理,该工业园区意识到此种发展模式的弊端,因此提出事前预防的发展理念,为园区未来发展提供必要支持。在做好事前预防的基础上,逐渐形成全流程控制模式,使生产环节更加满足生态工业园区发展循环经济的要求。开展绿色认证,针对使用有害原材料企业,加强清洁产生审核,积极引导其开发清洁生产技术,如果不具备开发能力,则要求其引进,使其生产工艺得到不断完善。

(2)推进实施循环补链工程:该工业园区为了使循环经济得到大力发展,在突出原有产业优势的前提下,结合园区建设与规划要求,在保留园区特色的同时,加强循环产业链规划,利用循环补链工程建设,使能源得到有效利用。对于资源回收利用方面做得好的企业,给予资金扶持。为保证园区循环经济稳步发展,逐渐形成原料基地—精深加工—资源综合利用的产业链模式,对于缺项,及时进行补链。例如,对于食品行业,按照生态工业园区建设需要进行分工,重视就地取材,不仅降低资源消耗,同时能够节约成本,并且带动当地多个产业发展,实现创收与环保的双重效益。

猜你喜欢
工业园区园区规划
磐安工业园区
苏通园区:激荡开放潮 十年再出发
园区的开放样本
从园区化到国际化
规划引领把握未来
该不该在小镇附近建立工业园区
快递业十三五规划发布
邮亭工业园区管委会
多管齐下落实规划
迎接“十三五”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