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规划与城市规划的统筹协调路径研究
——以河池大健康产业为例

2021-04-03 03:08田野
关键词:河池巴马长寿

田野

广西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广西 南宁 530004

1.探究产业规划与城市规划协调情况

城市空间资源不足,产业发展和城市发展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城市规划的传统模式很难适应现代产业需要。其实产业规划是城市规划的子规划,两者在目标的规划、技术的标准、运作的机制等方面均存在很大差异。城市空间布局和功能的源泉是产业竞争力,产业竞争力直接影响产业规划与城市规划之间的协调,目前产业链比较单一,缺乏新的产业发展模式导致竞争力较弱,影响了两者之间协调关系。

(1)产业规划注重产业的发展目标和方略,不注重项目的具体实施过程,产业规划对规划的空间缺乏认识,更注重宏观情况不注重实施情况,空间载体相对缺乏。

(2)产业规划比较注重产业的发展和空间布局情况,协调性较差。产业规划对产业的选择具有针对性、能够对发展规模及产业布局进行的合理评价,但对城市的整体布局和城市功能考虑欠妥。导致城市资源,城市功能不能更加协调性发展。

(3)产业规划通常情况下是由法改部门组织编制,各级政府部门负责实施,属于指导型规划,一般法律效力不足。而城市规划具有较强的法律效力,是规划局、设计院等组织编制的,并由各级规划管理部门负责实施,属于强制型规划,不具有随意性。

(4)规划期限存在不同,一般5年左右,产业规划属于近期规划;而城市规划是在土地和人口确定的前提下,还要考虑城市资源和空间,有较长的规划期限,一般20年左右。

在城市飞速发展的背景下,城市规划与产业规划存在的不协调性,正体现了城市规划的科学性,产业规划和城市规划两者之间即协调发展、相互促进,又存在着矛盾。探索产业和城市之间协调情况意义重大。也是本文阐述的重点。

2.构建产业规划与城市规划协调发展新思路

本文以河池大健康产业为研究背景,依据2017年《“健康广西”2030规划》,2018年《广西健康产业发展三年专项行动计划项目库》合理规划产业空间布局、把土地利用与城市功能相融合,来探究究产业规划与城市规划如何协调发展。

产业规划与城市规划的协调性要做到以下几点:

(1)做实产业规划,充分发挥产业规划对城市规划的引领作用。

(2)以产业规划为导向,强化城市规划的综合协调性。

(3)以项目落实为保障,强化规划的实操性。

3.产业规划和城市规划协调路径在本次规划中的应用

大健康产业有很好的发展远景,并具有发展的可能性及可行性,把大健康产业发展可以作为河池城市发展的主要产业,来促进城市的发展,因为产业发展能够促进区域发展,规划管理部门编制城市规划时要明确区域观念和发展机遇,既对区域产业发展规划的可能性进行分析,为确定的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提供有力依据。

4.河池大健康产业的发展远景

河池产业以巴马长寿之乡美名为依托,以旅游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促进大健康产业在城市郊区形成多功能的产业聚集。旅游业的繁荣推动了河池产业快速发展,大力开发河池大健康产业,即开拓了新的目标产品,又打造了河池立体经济网络,还能带动其它相关产业的聚集,是城市规划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国家好的政策给河池产业带来了商机,河池长寿的资源优势为园区产业发展打下基础,丰富的自然资源、便利的交通也为园区建设创造了条件。但更好促进河池产业可持续性发展,还需要深入挖掘其特有的少数民族文化元素,结合当地的风土人情,搞好园区建设,来满足全国各地人群的好奇心,要以鲜明的民族文化来实现河池大健康产业的创建。世界诸多知名大健康产业的开展主要以下类型 :以休闲娱乐为特色的度假村、以民族风情为特色特色小镇,以当地健康土特产为主的购物中心。

5.河池大健康产业生产基地和功能区概况

依托当地农业优势,引导11个县(区)建设各具特色的农业基地,包括宜州“双高”糖料蔗、桑蚕特色基地;金城江“双高”糖料蔗、核桃;巴马香猪、油茶、火麻特色基地;环江兰花、肉牛、桑蚕特色基地;罗城“双高”糖料蔗、毛葡萄、东兰板栗、三乌鸡;凤山八角特色基地;天峨六画山鸡、珍珠李、食用菌特色基地;长角辣椒、瑶山鸡、南丹猕猴桃;都安山羊、毛葡萄特色基地;大化七百弄鸡、渔业特色基地。以上是河池产业发展的核心载体,跨省合作生态产业园区、巴马国际长寿养生服务集聚区和河池东盟国际茧丝绸交易市场、凤山生态健康养生服务基地等现代服务业集聚区。

北部综合协调发展区:包括罗城和环江两个县,与黔桂铁路工业发展带及九万大山生态屏障协调发展,把握桂林-百色铁路及规划的高速公路网等交通和区位优势,强化沿黔桂铁路工业发展带的辐射带动作用,加强产业配套,重点发展特色农副产品加工、茧丝绸、新型建材、有色金属等生态工业及生态旅游、民族文化旅游。

南部生态农业及商贸发展区:包括大化和都安两个县,作为中新南向通道上西南地区经河池向南对接南宁、北部湾及东盟的重要节点门户,依托丰富的特色农副产品、旅游资源和优良的交通优势,重点发展、特色农副产品加工、商贸物流、生态农业、休闲旅游等。

西部旅游发展区:包括巴马、天峨四县,重点打造巴马长寿养生国际旅游区,大力发展长寿养生旅游业及大健康产业、生态农业、积极开发和建设旅游特色小镇、美丽乡村及优美景区。

发挥河池经济开发区独特的区位优势,立足河池的旅游结构,利用科技创意打造巴马长寿品牌,大力发展优势主导产业。做强龙头企业、补齐产业链链条、搞好生态态集群、重创新、创品牌、开拓贸易市场,聚焦生物医药、饮用水及酒、茧丝绸、做强做大长寿食品加工等产业,构建全产业链现代化工业体系。以“世界眼光、国际标准、河池特色、长寿品牌”为开发原则,着力创新升级长寿养生、民族风情、红水河、地质奇观、刘三姐等五大旅游品牌,促进全市旅游整体发展,全面完善旅游产业体系,推动旅游发展提质增效,发展成为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的区域性国际旅游目的地,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和中国长寿养生旅游第一市。

6.共构全域性大健康产业

依托巴马“世界长寿之乡”品牌,整合洪水和沿线东兰、凤山、健康禀赋区域;巴马养生养老小镇、肉牛养殖、宜州桑蚕等特色农业产业园等资源,共构全域性大健康产业。

以深·巴试验区发展为契机,形成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菜园子与健康园子,推动大健康产业全面对接,提升产业能级。整合优势产业,引入新型业态,积极发展创新产业,重构产业链。形成以预防保健、旅游康养、生物科技为主体的全产业链型大健康产业,向全国推介河池品牌。提升健康长寿与休闲康养旅游发展水平,以红水河、盘阳河为支撑,打破行政壁垒,集中力量建设巴马盘阳河5A级景区,充分发掘现有人文与自然旅游资源,并针对中高端客户与国际客户,积极推动高端养生度假产业链延展。同时,全面提升现有旅游管理水平、城乡建成环境,规范旅游市场。

7.产业规划布局重组是城市规划中的常态

大健康产业主要是第一和第三产业,合理规划大健康产业园区,符合城乡规划的原则来合理谋划园区,基地和一些健康服务场所,进一步发挥河池健康产业物流与人流集散优势,更好的挖掘第三产业的服务内容,使得河池健康产业发展对整个区域建设起指导作用,另外城市规划要深入分析计算产业对于土地的利用,减小第三产业在进行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局限性,最后使产业发展与居民的生活相适应。

产业发展毋庸置疑影响社会整体发展,然而城市发展规划对产业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因此在区域发展过程中,注重在产业规划对经济的影响,根据不同的区域环境设施等各方面要求促进产业规划。做到两者相互促进、协调发展。

产业规划过程中要遵循城乡规划的原则,城乡规划对产业规划有指导作用,产业规划是城市发展建设规划中的重点内容,城市建设的合理规划有助于更好的落实产业在地域上的规划,不同类型的产业对土地要求不同,城市规划对于土地进行规划使用要考虑各个经济产业的特殊情况。是保证城市和社会整体可持续健康规范发展的重要方式,更好的体现城市规划的重要意义和产业规划发展的重要性。

8.规划产业的项目用地,政府部门监督落实

通过落实空间载体来协调产业规划与城市规划之间的关系,通过新增建设用地可以对已有的城市建设区和产业进行改造。在本次研究中把产业规划在具体项目中落实到位,从而将定性的产业规划转化为定量的城市规划,通过指导控制性详细规划的修订来落实,来实现产业规划与城市规划协调发展。

9.结语

总之产业规划与城乡规划协调统筹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源,产业发展促进城市发展,是城市发展的动力源,大健康产业也是如此,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健康的要求越来越高,越来越认识到健康的意义,对大健康产品标准也越来越高,故大健康产业有着远大的发展前景。城市发展归根到底还是产业发展问题,解决了产业发展问题,城市发展问题就迎刃而解。我国现行的城市规划根本没有体现出对产业规划的协助,因为两者在技术标准、规划目标、运作机制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异。要求树立产业统领城市发展的理念,只有把产业规划融入到城市规划中去。才能保证规划实施的可行性和易操作性。本文以河池大健康产业规划研究为例,来探讨产业规划与城市规划的统筹可行性路径。更有利于未来城市健康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河池巴马长寿
阅读使人更长寿
长寿还是短命
18F-Flurpiridaz的制备及其在正常巴马小型猪PET/CT心肌灌注显像中的初步实验研究
植物蛋白有助于长寿
贺州至巴马公路(来宾至都安段)工程获批
山路颂歌
河池娃问鼎世界级机器人大赛 等
笑能长寿,哭亦延年
河池书法家系列之六 蒙壮科作品选
《河池学院学报》征稿简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