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学生钢琴演奏心理素质的方法研究

2021-04-21 20:23于福强
红豆教育 2021年36期
关键词:钢琴演奏学前教育专业心理素质

【摘要】在学前教育专业,学生需要掌握一定钢琴演奏的能力,这有利于学生提高教学能力。但实际上,在很多学生的钢琴演奏中,他们都会被自身心理素质所影响,无法呈现出良好的演奏效果。为改变此类状况,在学前教育专业,应该积极探究提升学生钢琴演奏心理素质的有效方法,基于此,本文对学前教育专业影响学生钢琴演奏心理素质的因素、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方法进行分析研究,期望为专业教学带来有效建议。

【关键词】方法;心理素质;钢琴演奏;学前教育专业

引言:在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登台去演奏钢琴的机会较少,一般来讲,很多学生会在日常练习时非常努力,也能取得良好的演奏成果。但在他们上台进行表演时,多半会被紧张情绪所影响,难以正常发挥演奏的水平,这便表现出了学生的较差心理素质。倘若学生不能顺利转变心理素质,便会在长期的钢琴演奏中自信心受到打击,影响专业学习的主动性。因此,在专业教学中,学校及教师应该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帮助学生锻炼并提高心理素质,促使他们在钢琴演奏中稳定发挥出自身演奏水平,促进钢琴教育的成功。

一、学前教育专业影响学生钢琴演奏心理素质的因素

在钢琴演奏中,学生不仅应该有演奏的良好技能,有良好乐感,同时还应该有良好的个人心理素质[1]。在钢琴演奏中,演奏的每个瞬间都体现了一系列的学生心理活动,学生演奏时的心理状态,会对其演奏效果有着直接影响,怎么将身体内心以及音乐顺利结合,创造一种良好的音响效果,属于学生在钢琴学习中应该追求的最终目标。

但实际上,很多学生在学习钢琴时,会对技术训练更为重视,尤其是在学前教育的专业中,学生在钢琴学习中往往处在“半路出家”的角色中,非常容易忽视培养自己的心理素质。所以,学生会在生理紧张的影响下心理紧张,然后影响他们对演奏技能的发挥应用,影响钢琴演奏的效果。可见,在钢琴演奏时,心理调控的能力、心理素质会对演奏的效果有着重要影响。学校及教师需要了解影响学生演奏心理素质的各种因素,再针对性地制定引导策略,促使学生顺利改善在钢琴演奏中的紧张等心理,帮助学生顺利进行钢琴学习。

(一)主观影响因素

首先,学生对注意力的分配,会影响到其心理素质。注意力是学生的心理活动对某种对象的集中及指向[2]。在学生面对各种考核、演出时,若能将注意力平均分配好,便能完整地結束演奏。但实际上,很多学生缺乏舞台演出的丰富经验,在陌生舞台面前,他们往往不能合理分配注意力,注意力非常分散难以集中,在他们的大脑中,往往不会考虑曲谱的内容,而是考虑灯光、观众等等内容。

其次,学生个人的性格因素,也会影响其心理素质。性格属于核心意义明显的一种个性心理特点。一些学生本身性格比较内向,不擅长去交友交际,所以,他们在演奏中往往小心翼翼,难以放开自己去展示演奏技能。而青少年学生的气质特征、气质类型基本已经稳定成型。一些学生也会内心比较急躁,个人情绪有着较大起伏,进而心理素质薄弱。而自信心属于保障成功演奏的重要因素,若没有自信心,即便学生的演奏技术再好,他们的实际演奏也会受到影响。在演奏被影响之后,部分学生也会因此受到打击,怀疑个人能力,增加心理压力,更加难以顺利演奏。

最后,准备环节也容易影响学生的心理素质,具体如:在演奏前,一些学生会明显有恐慌的心理,心理压力非常之大;在本专业中,学生没有登台表演的充足机会,因此临场经验非常不足;一些学生在日常的乐曲练习中,没有去思考分析乐曲,只会简单进行分析,这使得学生在实际演奏中,会因不熟悉乐曲而心慌;一些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不关注练习,会有明显的应付心理,未曾认真准备基础技能,一些演奏难点没有在上台前就解决好[3];在演奏练习时,选择什么样的乐曲非常重要,学生不能只去追求钢琴曲的演奏难度,却对练习的规律不尊重,不切实际。

(二)客观影响因素

第一,观众往往会影响到学生的心理素质。在学生表演的时候,观众的存在,或多或少会影响学生心理状态。如在台下的观众比较多时,学生会提高心理压力,会在演奏中有较大的顾虑,很担心演奏会出错,人会变得非常紧张。而观众对学生演奏给出的反应,也会影响到学生,若观众有大声喧哗、交头接耳等表现时,学生演奏的思绪非常容易被观众打乱,继续演奏的欲望也会降低,最终使其演奏受到影响。

第二,灯光会影响到学生。在演奏舞台中,当灯光光线比较强时,学生容易有眩晕等表现,但若光线过弱时,则学生容易看不清演奏的乐谱。舞台灯光的颜色不同,也会影响学生在演奏中的心理,使其现场表演时的实际效果被影响。

第三,教师也会影响到学生。在教学时,很多教师对学生的音乐表现力、演奏技能培养更为重视,但对培养学生演奏的心理素质不够重视,因此学生会欠缺此方面的长期训练。在学生学习时,教师指导往往能发挥关键作用,使得学生在练习中出现一些倾向性。而若教师在教学中,对心理素质对演奏的重要意义有所强调,则会使得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长期影响,最终学生也会在长期练习时关注心理素质方面的锻炼。

第四,乐器也会影响到学生。在演奏中,学生往往需要使用现场所提供的设备,但各钢琴的光泽反射、触键感觉等方面会存在差异,部分学生会因此在演奏中有不适应的表现,进而变得更为紧张,影响到演奏的心理。

二、学前教育专业如何提高学生钢琴演奏的心理素质

当学生能做好充分的演奏技术准备,能够准确进行长期练习,能深刻理解作品内涵时,他们便容易消除精神紧张的状况,将心理上的压力降低。在基础工作被准备好后,学生才可以在演奏时胸有成竹,在演奏现场正确调控个人的心理。因此,在专业教学中,学校和教师应该从以下多点做起,促使学生提高在演奏中的心理素质。

(一)锻炼学生适应演奏的能力

首先,学生应该将自己抗干扰的能力提高。在进行演奏时,不管出现什么状况,学生都要能保障自己不被干扰,主动克服现场中观众走动、议论等方面对自己带来的负面影响,把个人心态控制好,专心致志去完成演奏[4]。其次,学生应该对演奏的现场环境提前适应。在正式进行演奏前,学生应该多去接触演奏使用的钢琴,提高自己对钢琴的实际熟悉度,比如琴键的触感,或者踏板的灵敏度、发音等等,尽量保障自己全面了解钢琴的性能,做到心中有数。

(二)加强学生的钢琴演奏训练

做好基本功的训练。此类训练会对学生的心理素质提升有着关键作用,训练基本功无疑是非常无趣枯燥的,但在训练后,学生能掌握演奏技能,在演出时便能熟练运用演奏的技巧,出错几率便会充分降低,其自信心便能不断增强。在练习中,学生应该劳逸结合,尽量不要在临近演出时进行高强度的突击练习,应该对日常的练习积累更为重视;加强慢练。放慢演奏的速度,有利于学生感受演奏的细节。而慢速练习并非一直进行慢练,而需要学生从慢练逐步过渡到快练,在不断地练习中不断提升,由量的积累逐步引发质的转变,以慢练促使学生最后真正达到快速正确的钢琴演奏水平;

结合分解练习以及综合练习。在练习时,应该由面到点,并再从点到面,关注各音符、节奏型和曲谱内的重难点[5]。在演奏时,往往学生非常恐惧的便是重难点的部分。在分解练习的支持下,学生能提高钢琴演奏的技能,逐步在练习中建立演奏时的自信心。而在分解练习进行一段时间后,学生需要连续进行练习,把分解部分逐步综合起来进行练习,保障有分有合地进行科学练习;重视乐曲的开头及结尾内容练习。在学生演奏中,若有良好的开端,則他们能提高演奏的愉悦感,提高演奏的欲望。反之,若学生在一开始的时候,便弹奏的非常磕巴,断断续续,这会使其变得紧张,难以将演奏活动继续推进下去。在乐曲中,开头以及结尾都比较重要,优秀的钢琴演奏应该有始有终,以对结尾的良好演奏为演出画上完美的句号;

将模拟训练加强。在长期的模拟训练支持下,学生能对舞台表演实际的环节更为熟悉,如上下台,在演奏前将键盘弹奏的位置看好,将演奏的速度想好,将个人情绪调节好,不管有没有出错都要避免中断等。在训练中,学生应该邀请同学及教师去观摩,营造出演奏现场的生动情境,这有利于学生积累经验,对演奏时的不足进行改正,帮助学生克服自身的紧张心理,使其心理素质得以充分提升;科学背谱。在背谱子之前,学生应该首先对曲谱进行分析,应该结合听觉以及视觉,在弹奏的过程中,眼睛不能离开曲谱,耳朵也需要对所弹的音仔细倾听,在有错误出现时应该尽快进行改正。当学生能将曲谱熟练记忆后,他们在演奏中便能自然而然地保持自信。

(三)科学选择以及分析演奏曲

首先,在练习之前,学生应该多多分析。在拿到曲子之后,应该避免急于训练,学生应该首先对乐曲的实际曲式进行分析,了解其中需要解决的各种重难点,关注曲子中的节奏型、音符,在都进行仔细分析之后,再去练习曲子。其次,在练习中应该坚持一个适度的原则。在学前教育的专业中,经调查,很多学生没有钢琴演奏的基础,一些学生甚至是初次接触钢琴,对钢琴还非常不熟悉。所以,在他们的学习之初,应该避免对乐曲难度的一味追求,应该尽量选择容易的一些乐曲,再在练习中循序渐进,将练习的难度逐步提升,保障乐曲难度始终和自己的演奏能力水平相适应,这也有利于学生在演奏中保持自信,提高其演奏的心理素质。

(四)引导学生调节个人的心理

首先,学生需要对自己加强心理暗示的训练。做好心理暗示,有利于学生在演奏中稳定个人的心态,保障他们顺利发挥演奏技术,提高其音乐表现力。在指导学生进行练习时,教师应该建议学生多多鼓励自己,强迫他们集中自己的注意力,以积极心态、良好心境去沉着应对演奏,为演奏创造出自信的一种心理暗示,促使学生提高在演奏中的自信心。

其次,学生应该在日常生活中重视培养自己的心理素质。在日常练习时,学生难免会遇见各种难点,若难点长期不能被攻克时,则学生会变得更为沮丧。在遇见此类状况时,学生应该将个人心态放松,在心情变得更为平静时,和同学、教师对演奏的难题进行探讨,直到解决这些问题。在日常的演奏练习中,学生需要调动自己的大脑,在最佳的一种状态中,积极进行心理的调节控制,逐步培养其自信、冷静的心理紧张感以及兴奋感,保障自身能排除不必要的一些心理障碍及负担,沉浸在钢琴演奏中。而在长期训练后,学生自然能够提高自身心理素质。

结束语:学生需要顺利发挥钢琴演奏的良好技术,便需要在掌握技术的同时,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而要在进行钢琴演奏时,保持良好的心态,学生也需要在演奏练习时,以有效方式进行心理调控,去对各种心理障碍积极克服,主动参加各类演出、观摩及实践活动,增加演奏实践的机会,在亲身实践中,去体会心得及过程,不断交流及总结,对自己有准确、客观的评价,以此提高自身的心理调控的能力,提升心理素质,便于更好地在舞台上展示演奏技术。

参考文献:

[1]朱梦妮.指导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提高钢琴作品演奏水平的方法研究[J].2021(2017-11):48-52.

[2]冯相宇.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钢琴演奏能力培养的案例分析[J].艺术评鉴,2021(17):3.

[3]魏序红.学前教育专业学生钢琴学习效率提升策略——以铜仁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为例[J].当代音乐,2020(5):2.

[4]高菲.关于提高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教学有效性的研究[J].赤子,2019,000(020):257-258.

[5]田甜.学前教育钢琴教学中的情感教学研究[J].农家参谋,2020,No.664(16):208+210.

作者简介:于福强,1986.11,男,汉族,辽宁庄河市人,本科,助教,研究方向:音乐表演。

猜你喜欢
钢琴演奏学前教育专业心理素质
钢琴演奏中的表现力分析
视唱练耳在钢琴演奏中的实践应用探讨
本期话题:如何有效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
浅谈心理素质课程的重要意义
钢琴演奏中心理控制的作用
幼儿心理素质与良好行为习惯、问题行为的关系
地方高校学生干部心理素质提升探析
美术教育在学前教育专业中有效实施的探究
地方高校学前教育专业手工制作课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学前教育专业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的思考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