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改进遗传算法的光伏系统储能优化配置

2021-04-22 00:41张继红冀伟成
中国测试 2021年1期
关键词:支路潮流储能

张继红,冀伟成

(1.内蒙古科技大学 内蒙古自治区光热与风能发电重点实验室,内蒙古 包头 014010;2.内蒙古科技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内蒙古 包头 014010)

0 引 言

太阳能发电具有绿色环保、永不枯竭等特点,是近年来发展较快的可再生能源。截止到2019年底,我国光伏发电累计装机容量已达20 430×104kW。然而光伏发电本身的间歇性和随机性都将产生出力波动现象,影响电力系统稳定运行[1-2]。为此,电力系统必须采取更加灵活的措施以应对这些问题。其中可行的解决办法是引入储能,可解决平滑光伏功率输出、增强电能就地消纳和提升发电效率等问题[3]。

目前,国内外已有诸多关于光伏发电、储能配置的相关资料报道。例如文献[4-5]提出了光伏和风电的最佳接入比以及大规模光伏系统的储能系统控制策略;文献[6-7]针对分布式系统中储能的经济性做了详细研究;文献[8-9]针对基本负荷的实际运行情况,提出了大规模光伏系统的储能运行经济模型,并对储能容量配置和光伏传输通道的起点和终点选址进行了研究。实际上,就目前常见的储能方式,使用成本和造价依然较高[10],如何科学合理选择储能类型、安装位置、优化容量、降低成本是其首要任务。因此本文拟采用概率潮流算法对规模化光伏系统的储能优化配置展开研究,预期获得最佳的解决方案并能指导实践。

概率潮流(probabilistic load flow,PLF)是将系统中的不确定性电源和负荷等设备的发出功率和吸收功率作为随机变量,在全面考虑系统运行状况和概率分布特征的基础上进行的一种分析方法。该方法由Borkowaka于1974年提出,主要用于解决电力系统中存在的不确定性问题。文献[11]重点考虑了配电网中多个光伏系统存在的相关性,采用概率潮流方法进行了研究;文献[12]采用光伏Beta模型和非参数核密度概率模型对光伏电能、负荷功率需求的相关性进行了概率潮流研究;文献[13]利用最优潮流方法对微电网中储能的运行控制进行了研究;文献[14-15]深入探讨了对含风电系统中储能的优化选址和容量配置;文献[16]在考虑风电出力不确定性、波动性的基础上,优化了储能的选址问题,对实际工程有一定指导价值。

概率潮流算法有蒙特卡洛模拟法、拉丁超立方法、点估计法、半不变量法等。本文将随机行走理论和拉丁超立方抽样理论相结合,以随机的光伏出力和负荷变化作为研究对象,采用RWLHS理论进行抽样和排序,分析概率潮流分布模型,建立优化目标函数,在此基础上应用改进遗传算法进行测算。

1 概率潮流

潮流计算是电力系统分析的基础,它对电力系统的规划、运行调度等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潮流计算公式[17]为:

式中:X——节点电压向量;

Y——系统网络参数;

H——节点注入功率向量;

W——支路潮流向量。

概率潮流方法是将式(1)中输入变量X、Y的概率特性考虑在内,通过计算得出状态变量H、W的分布特性。相对于传统方法,概率潮流的计算步骤简单明了,主要由以下步骤构成:建立各输入变量的概率分布特征;对各输入变量进行采样;将采样数据代入潮流方程计算;统计计算结果的概率分布特征,并得出最终结果。

1.1 概率潮流中的元件模型

在概率潮流计算中,光伏、负荷与发电机都是随机变量,应用文献[12]的计算结果,得到光伏发电的输出功率服从Beta函数,其概率密度分布函数可表示为:

式中:r和rmax——瞬时光照强度和最大光照强度;

α和β——Beta的形状参数;

Γ(x)——Gamma函数。

光伏发电系统输出功率可表示为:

其中,A和η分别为光伏阵列面积和光电转换效率。

通过对负荷功率的概率分布拟合,并假设负荷服从正态分布,其概率密度函数[18]可表示为:

式中:PL——负荷功率;

μL和σL2——负荷的期望和方差。

发电机的概率模型通常采用二点分布描述,其概率密度分布函数表示为:

式中:p——发电机正常运行的概率;

PG——发电机的输出功率。

当光伏电站输出功率较大,电网难以消纳时,储能相当于负荷吸收过剩的功率;在负荷达到峰值时,储能相当于电源释放功率。储能的瞬时能量平衡方程[19]为:

充电时:

放电时:

约束条件为:

式中:St——储能在时刻t的能量;

Pt——储能的充放电功率;

SL和SG——充电和放电的能量;

ηc和ηd——充电和放电效率;

ds——储能的自放电率;

T——采样时刻t的集合。

储能的工作模式参考了光伏发电情况和分时电价方案,若光伏输出功率有余量,则储能按式(6)吸收功率,相反,按式(7)释放功率。

1.2 RWLHS理论及采样

随机行走[20](random walk,RW)是一种用于描述连续的随机步骤所形成轨迹的数学方法,RW针对随机变量的搜索从概率上保证各变量、各方向采样均等。因此将随机行走理论应用于LHS采样,可确保采样的随机性、均等性和无偏好性,能够反映样本基本特征,因而获得的样本更具代表性。图1为随机行走理论工作流程,其计算公式为:

图1 随机行走理论工作流程图

式中:Di、Dj、Dm——采样值;

pi——概率值;

μD、μacs——期望值、标准值;

ξμ——期望与标准差值的相对值;

ρij——Dm、Dj的相关性系数。

为了验证RWLHS的有效性,本文将RWLHS和蒙特卡洛法模拟(Monte Carlo method simulation,MCMSL)进行了不同采样点情况下的相对差值与方差值的计算,如图2、3所示。

图2 MCMSL与RWLHS方式下的相对值

从图2可以看出,RWLHS法随着采样数量的增加 ξμ值明显降低;图3中采样数量在10~200之间两种方法得到的结果整体趋势是降低的,但是MCMSL方法的方差值存在明显波动,非常不稳定;而RWLHS采样法方差具有持续减小趋势,可见后者方法优势明显。

图3 MCLHS与RWLHS的方差值

2 算例1

2.1 光伏接入对系统的影响

光伏电站的接入位置和容量均会对电力系统潮流产生不同的影响,因此在考虑增加储能之前,首先分析光伏的接入对系统的影响,主要包括系统潮流的越限概率、电压波动和支路网损。

IEEE 24节点测试系统如图4所示,其中1~10节点的电压水平为138 kV,11~24节点为230 kV。将潮流计算方法应用于该测试系统并对光伏接入后的电力系统进行仿真分析。

图4 IEEE 24节点测试系统示意图

由图5可见,光伏电站接入节点11、12、13、23时造成的潮流越限概率较小,因为节点13为平衡节点,且11、12、23与其直接相连。一般选取系统中的主调频发电厂为平衡节点比较合理。作为平衡节点,它对系统起到功率平衡的作用,既可以向系统提供缺损的功率,也可以吸收系统中多余的功率。

图5 不同光伏接入点的潮流越限概率总和

图6为考虑节点电压标准差时,选取典型的节点 1、3、8、13、14、15、19 的电压幅值标准差做对比。整体上,光伏接入对节点电压波动性的影响较小,光伏电站的接入易对接入点和附近节点的电压造成较大波动,对比不同电压等级的同类节点,可见光伏电站更适于接入电压等级较高的节点,有发电机或调相机支撑的节点受光伏接入的影响较小,处于线路电阻较大的送端节点受光伏电站的影响较大。

图6 不同光伏接入点造成节点电压波动

图7为不同光伏接入点的系统总网损,在负荷较重且没有电源的节点接入光伏电站,造成的网损较小,节点21、22、23集中送出功率,在这些节点接入光伏电站会产生较大的网损,因此,光伏电站接入点选在负荷较大的节点有利于均衡系统的有功潮流分布,减小系统网损。

图7 不同光伏接入点的系统总网损

综合支路潮流越限概率、支路网损和节点电压波动3个因素,选取节点14作为接入点,研究不同光伏接入容量对电力系统的影响。

由图8可见,随着光伏接入容量的增加,支路有功功率的标准差增大,且两者之间呈线性关系,除此之外,其他支路的标准差均小于5 MW且呈线性关系。光伏并网后更易在与光伏接入点或邻近支路引起功率波动。

图8 不同光伏容量下支路有功标准差

图9为不同光伏容量接入时,各支路的有功潮流越限概率,除图中所示支路外,其他支路没有出现越限或越限概率非常小。与图8对比可见,越限概率与支路功率波动性没有必然联系,波动范围大的线路并不一定引起线路的有功功率越限,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与光伏输出功率的传送方向有关,若与原支路潮流方向相同,则较小的光伏功率就会造成支路越限,若相反,则光伏功率非常大时也不会造成潮流越限。

图9 不同光伏容量下的支路潮流越限概率

图10中系统总网损随光伏接入容量的增加而增大,但是光伏容量对网损的影响并不明显,当光伏容量增加70 MW,总网损仅仅增大0.75 MW。

图10 不同光伏容量下系统总网损

2.2 储能接入对系统的影响

一方面储能可以有效削弱光伏出力的间歇性和随机性,使光伏的输出功率趋于平滑,降低对电网的冲击;另一方面可以对能量进行跨时调度,参与电力系统的优化控制。以配网总成本最低为优化目标,考虑功率平衡、支路潮流约束、储能的运行效率、荷电状态以及电压约束等建立的模型为:

式中:FNPV——系统工程期内的净现值;

NCF(i)——第i年的电网总成本;

Fdis——贴现率;

CESS——储能充放电解决弃光收益;

ΔCLOSS——储能充放电降低系统网损收益;

CLDS——储能削峰填谷的收益;

Ccap、Crep、Com、Csal——初建成本、更新成本、运行维护费用、残值;

ΔEESS(i,j,k)——第i年第j天第k个小时的储能充放电能量;

PPV、QPV、PBESS、PL、QL、QBESS——光伏、储能、负荷的有功和无功功率;

Sijmin和Sijmax——线路ij的视在功率下上限;

Sij——注入支路ij的实际视在功率值;

NBESS——储能安装的节点符号;

Nnode——系统最大节点编号;

Vmin和Vmax——系统节点的最小、最大电压值;

Vjr——节点j的实际电压。

2.3 储能系统优化配置

2.3.1 目标函数

为选取合适的储能容量,本文以降低储能投资成本、降低支路有功越限概率和减少网络损耗作为目标,构建优化目标函数。由于各项指标的量纲不同,首先需进行离差标准化处理,将各种变量的观察值规范为(0,1)之间,并考虑到实际系统的权重问题,所以建立的标准化模型和目标函数如下式所示:

式中:w——待优化指标;

wmin、wmax——未标准化原函数的最小值与最大值。

目标函数为:

式中:λ1~λ3——权重系数;

Eloss、pe、CESS——标准化后的支路网损、支路有功越限概率和储能投资成本。

2.3.2 改进遗传算法

传统遗传算法有收敛速度慢、结果过于依赖初始值等缺陷,改进遗传算法是在传统遗传算法的基础上对采样策略进行优化,使计算效率得到提升,具体改进方法如下:1)在初始种群中,对所有的个体按其适应度大小进行排序,然后计算个体的支持度和置信度;2)按一定的比例复制,即将当前种群中适应度最高的两个个体结构完整地复制到待配种群中;3)按个体所处的位置确定其变异概率并变异,按优良个体复制4份,劣质个体不复制的原则复制个体;4)从复制组中随机选择两个个体,对其进行多次交叉,从所得的结果中选择一个最优个体存入新种群;5)若满足结束条件,停止,否则,跳转步骤1),直至找到所有符合条件的规则。

该算法的优点是在各代的每一次演化过程中子代总是保留了父代中最优个体,以在“高适应度模式为祖先的家族方向”搜索出更好的样本,从而保证最终可以搜索到全局最优解。图11给出了算法的设计流程。

图11 改进算法流程图

2.4 最优潮流下储能配置优化

设定输入变量为储能容量、PV安装地点、PV输出的有功、无功功率。

目标函数为:

其中λ、ε为权重因子。

储能充电时满足:

储能放电时满足:

式中:PESS(n)——储能第n个序列的充放电功率;

Δt——储能每次充放电的持续时间;

ηC、ηD——储能充电、放电效率。

采用上述思路对光伏电站的选址和容量进行对比分析,距离光伏电站接入点近的支路更易受其影响,因此本节对储能的接入研究中,假设储能和光伏电站接入同一节点。图12~图14为光伏接入容量为100 MW时,不考虑弃光的情况下,不同储能容量下系统的支路潮流越限概率、有功潮流标准差和总网损。

由图12可见,随着储能额定功率的增大,可以改善支路潮流的越限概率,但是对于一些易受光伏发电波动影响的支路,需要接入很大的储能,这显然不利于系统的经济性,因此可以考虑弃掉一部分光伏发电,以提升系统的经济性。

图12 不同储能额定功率下系统支路潮流越限概率

图13中,标准差随储能额定功率的增加而减小,潮流波动越大的支路,在接入储能后,抑制波动的效果越明显。图14为不同储能额定功率下系统总网损,储能的增大可以减小系统网损,但其作用有限,储能增加30 MW,系统的总网损下降0.16 MW。可见储能对光伏接入带来的影响有抑制作用。

图13 不同储能额定功率下支路有功功率标准差

图14 不同储能额定功率下系统总网损

图15、16指出了不同储能和光伏容量下系统总的潮流越限概率和总网损,整体上,随光伏容量的增加,系统受影响程度增大,随储能容量的增加,系统受影响程度减小。

图15 不同储能额定功率和光伏容量下系统总的潮流越限概率

图16 不同储能额定功率和光伏容量下系统总网损

3 算例2

采用IEEE 17节点配网作为算例进行分析。配电网通过一个18 MVA变压器与大电网相连,如图17所示。节点6、9、13、17处安装光伏,额定功率分别为1,2,3,4 MW。选择一个典型日光伏发电功率与负荷曲线,如图18所示。各节点负荷水平如表1所示,配网采用峰谷分时定价机制,定价方案如表2所示。

表1 各节点负荷水平

表2 分时电价方案

图17 IEEE 17节点配网结构图

图18 典型日光伏出力及负荷曲线

储能设备选矾液流电池,并考虑安装2个节点位置进行优化配置。储能功率和容量的单价分别为480万元/MW和110万元/MWh。

分析典型日的最优潮流并采用改进遗传算法求解目标函数。设安装点数为2,染色体长度为60,种群为50,迭代次数为35,运行程序获得储能最优配置方案为:在节点5接入0.7 MW/1.0 MWh,节点11接入0.9 MW/2.0 MWh;储能的成本为1 098万元。

储能配置后,可以实现削峰填谷价格套利和减小网损收益,两种综合获利238元/d,考虑储能的使用寿命、日常维护费用的条件下,安装储能可使在配网运行周期内获利1 300万元,净盈利202万元,见表3所示。

表3 不同光伏功率下储能配置结果

分析不同光伏容量下储能配置及电网成本和收益可知,随着光伏容量增加,储能安装功率/容量呈总体下降趋势,配置成本相对减少,而电网所获收益增加,因而净盈利增加。原因在于随着光伏渗透率的提高,储能减小网损能力得以明显改善;同时,光伏发电可以提升储能利用谷时电价充电的能力,增强削峰填谷套利。

4 结束语

本文利用概率潮流方法,分析和计算了光伏、储能接入对电力系统的影响。主要结论如下:

1)以IEEE 24节点系统为例,综合支路潮流越限概率、支路网损和节点电压波动3个因素,光伏电站接入节点14较为合适。

2)光伏电站接入对附近支路的潮流影响较大,有发电机或调相机支撑的节点受光伏接入的影响较小,更适于接入电压等级较高的和负荷较重的节点。

3)储能的接入对于光伏电站产生的影响有明显的抑制效果。

4)将概率潮流的计算结果代入遗传算法,令各项指标的权重相同,得出了不同光伏电站对应的最优储能配置。

5)利用IEEE 17节点配网系统验证了储能优化配置的有效性,同时表明光伏渗透率增加,有利于降低配网中储能优化配置成本,提高电网运行净收益。

猜你喜欢
支路潮流储能
一种新的生成树组随机求取算法
相变储能材料的应用
相变储能材料研究进展
储能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储能真要起飞了?
潮流
潮流
潮流
多支路两跳PF协作系统的误码性能
利用支路参数的状态估计法辨识拓扑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