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5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肝癌相关中医药研究项目资助情况分析*

2021-04-27 10:40朱义文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2021年4期
关键词:中医药大学通路肝癌

朱义文 刘 汶

1.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 (北京, 100010) 2.北京中医药大学

肝癌是临床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全世界每年因肝癌致死的人数超过25万,当前我国肝癌每年的发病人数占全球新发肝癌人数的45%,是我国发病率排在第4位的恶性肿瘤,在男性死亡中排名第2[1-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SFC)作为我国支持基础研究的主渠道之一,在肝癌的研究方面发挥着重要的引导和支持作用[4]。本文通过分析2015~2019年NSFC肝癌中医药研究项目资助情况,探讨肝癌中医药研究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为肝癌中医药研究领域的科技工作者选题和项目申报提供参考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检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查询(V2.0正式版)网站(http://fund.zsci.com.cn/fund/Index/index.html),在学科分类处依次选择医学科学部-中医学,然后点击项目查询,获得相关立项研究项目,点击进入每一条项目,将检索信息录入Excel 2019,建立包含立项名称、批准年份、学科分类、项目负责人、依托单位、项目经费、项目批准号、项目类别、中文主题词的数据库。由于有些研究者会选择其他学科分类进行NSFC项目提交,因此在完成“中医学”的数据获取后,继续选择“中药学”与“中西医结合”两个学科分类,检索与肝癌中医药研究有关的立项项目作为补充与完善,最后将所得资料进行汇总,以便于后续的统计与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资助概况 资助项目数、资助类别及资助金额分布获资助项目类别包括面上项目、地区项目、青年项目等。2015~2019年,无论是资助项目数量和资助金额整体以2015~2017年平稳,2018年有明显增长,2019年整体下降。就项目类型而言,以面上项目和地区项目起伏较为明显。2018年面上项目和地区项目差距拉大,2019年这种差距出现缩小(图1、2)。从图2来看,整体项目资助经费跟项目立项数量变化趋势基本相符,2018年资助经费1 587万元达到高峰。2019年资助经费总额为近5年最低,但平均经费较2015~2017年变化不大。近5年资助项目数和资助经费的年度分布具体情况见图1、2。

图1 2015~2019年肝癌中医药研究NSFC资助项目数年度分布

图2 2015~2019年肝癌中医药研究NSFC资助项目经费年度分布

2.2 资助项目依托单位分布 近5年NSFC肝癌中医药研究资助项目涉及的依托单位共计63家,其中中医院校17家,西医院校16家,综合性高校17家,研究机构5家,医院5家,其他类型依托单位3家。依托单位类型中医院校与西医院校及综合性高校数量上基本无差别。资助项目而言,以中医院校获资助的项目最多(44.12%),其次为西医院校(23.53%)。主要包括广西中医药大学(11项)、上海中医药大学 (10项)、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9项)、南京中医药大学(8项)等,广西中医药大学和上海中医药大学分别以获资助项目数量11项和10项位居前列。但广西中医药大学以地区项目(90.90%)为主。排名前10的单位共获资助项目66项,占近5年肝癌中医药研究相关资助项目(136项)的48.53%。资助金额(2 801万)占获资助总经费(5 601万)的50.00%。西医院校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及综合性院校复旦大学在肝癌中医药研究项目立项数量上排第3、5位,甚至高于传统的中医院校北京中医药大学和广州中医药大学等中医高校。具体资助项目依托单位见表1,获资助数量排名前10的单位所获资助项目具体分布情况见表2。

2.3 学科资助情况 NSFC肝癌中医药研究获资助的分支学科较多,其中立项项目数和资助金额最多的分支学科是中药抗肿瘤药理,其次是中西医结合临床基础和中医内科,其余分布较少。这些获资助项目数及资助金额较多的分支学科多以面上项目为主,面上项目均大于10项,资助金额近1 000万元。民族药学和治则治法分别以266万和256万位于其后。见表3。

2.4 资助项目热点病症谱分布 近5年NSFC在肝癌中医药研究资助项目的研究对象种类繁多,将其按中药成分、中药复方、单味中药、中医病机病症、中医治法、针灸推拿、中药药对以及其他进行分类。以中药成分(40%)和中药复方(34%)占主要地位,其次是单味中药(12%),而其他研究对象的资助项目较少,均不超过5%。整体研究对象资助项目情况占比见图3。

表1 2015~2019年NSFC肝癌中医药研究依托单位情况 (项)

表2 2015~2019年NSFC肝癌中医药研究前10名依托单位资助经费及立项情况 (项)

表3 2015~2019年NSFC肝癌中医药研究立项学科情况 (项)

2.5 资助项目热门研究方向分布 通过对关键词分析可以呈现近5年来NSFC肝癌中医药研究重点、热点内容,进而预测该领域的未来研究趋势。将2015~2019年资助的项目按立项题目及中文关键词分别制作Excel表格,导入BDP在线数据分析软件(https://me.bdp.cn/index.html)[5],数据源选择Excel表格上传,然后点击“编辑图表”,将“中文关键词”依次导入“维度”,以“词云”形式将结果可视化。得到词频较高的是:细胞、通路、信号。见图4。

图3 2015~2019年NSFC肝癌中医药立项研究对象占比情况

图4 2015~2019年NSFC肝癌中医药研究中文关键词词云图

3 讨论

3.1 资助项目分析 NSFC对肝癌的中医药研究的资助项目数较大,以2015~2017年相对平稳,近2年波动大,2018年达到高峰,面上项目达到18项,2019年整体回落,其中面上项目和地区项目随整体波动的变化较为明显,而青年项目变化较小,即国家对肝癌中医药研究的青年项目资助一直保持持平状态,说明青年科研人才不断壮大以及国家对特定人群的政策倾斜。历年来NSFC都注重鼓励青年科技人才,2020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再次提出“优化人才资助体系,特别注重培养青年科学技术人员独立主持科研项目、进行创新研究的能力,激励青年科学技术人员的创新思维,培育基础研究后继人才[6]。近几年的NSFC都延续了这一政策,是对青年人才的肯定和鼓励。2018年的高峰可能与多种血清标志物结合影像学等联合检测提高了肝癌的早期诊断与治疗相关[7]。

3.2 资助的分支学科分析 中药抗肿瘤药理、中西医结合临床基础和中医内科资助的项目数量分别以36项、33项和25项为最多,中药抗肿瘤药理立项数量为第1位,说明中药抗肿瘤药理在肿瘤的中医药研究中仍占据主要地位,但中西医结合临床理论在此方向的立项数量和经费居于第2位,说明目前对肝癌的中西医结合研究成为新的趋势。中西医结合医学作为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兴学科,基于学科交叉和思维融合的基本特征,在NSFC中占据重要地位[8]。再者资助分支学科繁多,多数分支学科在肝癌中医药研究领域的获得资助项目数和资助金额零散,资助分配不均衡明显,体现了申报者们未能从多角度考虑该领域申报问题,未来NSFC肝癌中医药研究者们应从不同学科进行申报,促进学科均衡发展。

3.3 资助项目依托单位分析 获得资助的136项虽然来自63家依托单位,排名第1位的广西中医药大学获得11项资助,其中90.90%为地区项目,资助总金额高达380万元,充分说明了国家对特定地区的肝癌中医药研究领域的扶持和政策倾斜。排名第2的上海中医药大学对肝癌中医药研究突出,上海中医药大学研究起步早,发展时间长,实力较高,如方肇勤团队早在2002年就获得肝癌中医药研究的面上项目资助,2002~2012年曾在肝癌中医药研究方面多次获得NSFC资助,总资助经费达149万元。同时西医院校及综合高校在肝癌中医药研究呈现增长态势,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复旦大学最为突出。由此可见,西医院校和综合高校成了未来中医院校申报项目中的主要竞争对手。就地区而言,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是吸引人才发展科研的高地,这些地方为人才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更好的科研条件。

3.4 资助项目研究对象分析 通过分析资助项目研究对象可以发现,肝癌中医药研究以中药成分(40%)研究最多,其次是中药复方(34%),体现了肝癌的中医药研究趋于深入化,同时各个方向趋于联合化,比如“鳖甲煎剂”治疗肝癌的中医药研究近5年共有7项,都是从鳖甲作用的不同途径入手,形成了一个更为完整的研究,能多方面发掘同一中药作用于同一疾病的不同机制。中药成分的研究成为目前肝癌中医药研究的热点,人们渐渐从中药成分和不同中药组分之间的相互作用中发掘其治疗肝癌的潜在价值,开辟了中医药和中西医结合的医疗新天地。

3.5 资助项目热门研究方向分布 细胞分子水平研究稳居热点地位。由本研究结果来看,频率最高的关键词为“通路”“细胞”“信号”等,以“通路”为主题词检索,近5年获资助最多。比如此类研究有健脾消积方药预防肝细胞癌及对TGβ-1/smad信号通路调控的研究、脾虚内环境Oatp表达对肝癌CSC“干性”及PTEN/AKT信号通路影响研究等,说明在NSFC资助中,目前的研究内容侧重在细胞分子水平,其中以通路研究最多(47.52%),其次为细胞研究(35.63%)、和信号(28.71%),在机制研究中以调控信号通路、细胞转移、侵袭研究为主,通路研究以β-catenin通路、Wnt/β-cat、Caudatin通路研究为主。可以看出NSFC旨在解决“中医药如何作用于疾病”的问题既考虑到学科特点,又把握近几年的资助热点。近年来涌现的转移、侵袭等热门方向,说明了肝癌的中医药研究重点在机制研究以及利用中医药本身的优势防治肝癌转移,体现了中医“既病防变”的中医思想。

4 问题与展望

大多数的项目侧重在中医药干预机制研究,偏于中药的机制研究,很少提及中医药传统理论以及基于中医药传统理论的创新。 比如“科罗索酸通过FOXF1诱导非经典自噬途径促进肝癌细胞铁死亡的机制研究”,以克罗酸作用于肝癌细胞铁死亡的细胞分子学机制为研究对象,但是未能体现中医的传统理论,让中药作用于防治疾病成为“中西医结合”的切入点,不能充分体现中西医结合,让中西医整合成为中西医结合。

NSFC立项以来,对肝癌的中医药研究的资助较大,目前肝癌的中医药研究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我国作为肝癌大国,尤其是病毒性肝炎的大国,发挥中医药防治肝癌的价值仍需继续坚持,而且应逐渐解决一些研究立项中的一些问题,肝癌中医药研究者在未来的申报过程中,应更加基于中医传统理论、整体观念,突破片面的固化思维,将宏观和微观有机融合,顺应中医药发展的大好形势,提高国家自然基金立项的质量。

猜你喜欢
中医药大学通路肝癌
DJ-1调控Nrf2信号通路在支气管哮喘中的研究进展
变应性鼻炎中促炎信号通路与非促炎信号通路的研究进展*
AngⅡ激活P38MAPK信号通路在大鼠NSAID相关小肠损伤中的机制研究
民盟福建省委会向福建中医药大学捐赠《精正大医图》
舒适护理在肝癌介入护理中的应用
Two Approaches of Literature Teaching:A Classroom-Based Study
8所中医药大学被“除名”?只因标准不同罢了
教育部回应8所中医药大学未列入名录:不影响学位授予及考试
TACE术联合手术治疗中晚期肝癌患者65例临床观察
关联通路,低成本破解渠道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