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互涉理论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2021-05-17 03:02黄丽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21年4期
关键词:教学应用高中语文

黄丽

摘要:长期以来,语文教育一直都是围绕教学大纲和指定教材开展,教学内容特别是阅读内容有着一定的局限性,容易出现文本单一的情况,从而对学生的文学理解和领悟能力造成影响,导致学生阅读范围和视野的限缩。本文拟结合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具体实践,对文本互涉理论的应用进行探索和研究,以期为改进和提高语文教学水平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文本互涉理论;高中语文;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G63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1)04-0003

我国对于教育事业始终非常重视,特别是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了教育强国的发展目标,对学校和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长期以来,我国语文教学主要围绕教育部或者相关部门编写的教材文本进行相应的教学活动,虽然指导方向比较明确,但容易造成语文思维与视野的限缩,不利于学生文学思维的养成。文本互涉指的是文本之间相互映射、相互干涉,体现为一个文本中存在很多需要其他文本来弥补的不足之处。[1]该理论强调不同文本之间的内在关联性,通过文本之间的相互干涉与影响,实现语文阅读由线性思维向发散思维的有效转化。本文拟结合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具体实践,对文本互涉理论的应用及效果进行分析,从而提出改进和提高阅读教学质量的方法和措施,为提升高中语文教学水平提供借鉴和参考。

一、课前准备阶段

通常情况下,教师的课前教学预案主要是对教学大纲以及教材课本知识的剖析和解读,而文本互涉理论对于课前准备有着更高的要求,需要教师提前收集大量的阅读教学资料,并且与教学主题及课本内容形成相应的关联,才能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为学生提供更有意义的教学指导。首先,教师需要结合教学主题以及教材文本,收集与其背景、作者、行文手法、作品类型等相同或者相近的文本资料,夯实文本互涉教学的基础。特别是在文笔或者类型上相近的作品选择上,教师不仅需要对教学文本进行整体把握,找寻文章中的关键词句,从而进行更加高效的文本检索,还需要对收集到的文本进行概读,确保新旧文本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更加有助于课堂教学的全方位指导,使学生既能够在文本互涉学习中发散思维,又能够在各文本间的内在关联下形成自身的文学思维体系。

例如,在进行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二课程《赤壁赋》教学时,教师可以收集苏轼所作的辞赋作品,并进行科学合理的归类,使学生进行文本互涉学习时更加有针对性。其一是与文学题材具有同类性的《题西林壁》《慈湖夹阻风》等,引导学生学习从客观事物中观察和总结人生的哲理与规律,感悟天人合一的文学境界;其二是与文本主题具有同类性的《后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等,引导学生体验作者在官场失意后对于人生的思索与领悟,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寓情于景的文学表达技巧。

二、阅读引导阶段

高中阶段,学生基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和理解能力,教师的课堂教学作用更多地在于引导和帮助,而不能主导学生的阅读过程,这也是“以生为本”教學理念的实践应用。当然,文本互涉理论在课堂教学环节的应用,不能完全交由学生自由发挥,教师的阅读引导同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对于微观的课文教学而言,教师的文本解读能力则显得至关重要。[2]教师结合自身的教学能力,通过对教材文本以及收集文本进行熟练的分析,从不同的文本中挖掘各自的关联性以及领悟点,引导学生在文本阅读过程中形成新旧知识的碰撞与融合,促进学生情感体验的不断丰富。

例如,在必修四课程《拿来主义》教学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与胡适先生的《差不多先生传》进行互涉阅读,使学生在品读过程中感受当前中国社会的一些不良思想和风气,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外来文化与文化遗产的关系,并将这种认知与意识运用于当前的社会生活,使学生进一步学会区分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与糟粕,善于吸收先进文化。同时,对于学生在文本互涉阅读中产生的疑问,如“鲁迅先生的《拿来主义》文章感觉不是传统的文学结构,与《差不多先生传》怎么不一样?”教师可以借机对杂文的体例进行解读,使学生领会现代杂文的时代感与特殊性,特别是作者对于反语、讽刺的应用,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思考、在思考中阅读。

三、文本融合阶段

文本互涉教学在语文阅读中不能仅仅停留在文本之间的关联与对比上,更重要的是对不同文本进行一定的融合,使其在内涵、情感、结构、背景等方面逐渐形成整体,引领学生更加深入地进行文本研读,并逐渐形成自己的文学阅读思维,促进学生综合阅读素质的提升。在具体的应用过程中,教师可以采取主题或者关键词融合的方式,引导学生从相似性或者相反性的角度,寻找出不同文本之间的核心联系点,感受不同作者、不同时期、不同年代下文学作品的内在关联,使学生体验到语文的历史底蕴和文化价值。

例如,在必修三课程《蜀道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以“蜀道”为引,让学生对《咏怀古迹》《登高》等唐诗进行关联,从而发现上述诗歌在情境描述之间的关联性,特别是都蕴含着作者的当下心境,使学生对诗歌的认知进一步更加深刻的层面。再结合之前所学的《短歌行》,通过对这种意境相近但心境相反的融合学习,使学生了解到“诗歌是人们内心的写照”的重要论断,从而在文本互涉学习过程中感受到更多的文学艺术。

总之,文本互涉理论教学,对于扩大学生知识面、增加学生阅读范围有积极的作用,对于学生阅读和文学能力的提升有重要的意义。在文本互涉理论运用于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也应该注意把握适度原则,在深度和广度上做到合情合理,既不滥用文本,也不至于增加学生课堂的学习负担。[3]只有紧扣教材文本,收集和选择适量的互涉文本,才能够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为学生提供最大限度的教学指导,使学生的文学素养得到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钮堂柏.基于文本互涉理论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4(5):30-31.

[2]邓文娟,杨向奎.文本互涉理论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J].教学与管理,2019(15):97-99.

[3]陈烁.文本解读对互涉性教学思维的启发——以中学语文课文《老王》《小狗包弟》的分析为例[J].西部素质教育,2016,2(22):148-149.

(作者单位:江苏省高邮市第一中学225600)

猜你喜欢
教学应用高中语文
基于网络交际情境下高中语文写作学习任务群设计的应用初探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内容的确定
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有效引导”方法研究
浅析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实用性和创新性
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多媒体的应用
中等职业学校开设三维动画课程的教学研究
多媒体教育技术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翻转课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