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护理管理在小儿湿疹患者中的护理效果分析

2021-05-24 07:53易亚莉马净洁罗万琼
医药前沿 2021年6期
关键词:湿疹病症例数

易亚莉,马净洁,罗万琼

(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人民医院儿科 重庆 409100)

小儿湿疹是儿科常见皮肤疾病之一,是指因多种不确定内外因素下诱发的小儿过敏性皮肤炎症反应病症,根据病情变化特点可分为急性、亚急性、慢性三种[1]。小儿湿疹发病后,患儿通常会出现剧烈瘙痒等不适症状,若不及时治疗,患儿搔抓或摩擦搔痒处皮肤,极易造成该区域皮肤大面积糜烂,严重患儿还可能出现感染状况,故此及时对小儿瘙痒病症进行治疗、缓解患儿瘙痒症状尤为必要[2]。但由于湿疹病症病因仍未明确,临床上对于湿疹病症通常以药物外敷治疗为主,治疗时间较为漫长,加之湿疹病症具有迁延难愈、反复发作特点,在小儿湿疹患儿治疗过程中给予一定的护理干预措施便显得尤为重要[3]。本文选取本院儿科接收小儿湿疹患儿30 例,探究家庭护理管理干预应用于小儿湿疹患儿中的效果,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 年7 月—2020 年7 月本院儿科接收小儿湿疹患儿30 例,随机分对照组(n=15)和观察组(n=15),获取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纳入标准:①入选患儿均经过临床诊断确诊为小儿湿疹病症,符合医学上小儿湿疹相关诊断标准[4];②本院对患儿家长进行详细讲解,获取了患儿家长的自愿配合。

排除标准:①将存在易过敏体质患儿排除[5];②将存在微生物感染患儿排除;③将对本次用药过敏患儿排除。

对照组患儿15 例,其中男患儿10 例、女患儿5 例,年龄0.3 ~3.0 岁,平均年龄(2.5±0.1)岁;平均病程(24.5±4.5)d;湿疹病症分型为:急性患儿8 例、亚急性患儿6 例、慢性患儿1 例。观察组患儿15 例,其中男患儿11 例、女患儿4 例,年龄0.4 ~3.0 岁,平均年龄(2.5±0.2)岁;平均病程(24.6±4.4)d;湿疹病症分型为:急性患儿7 例、亚急性患儿6 例、慢性患儿2 例。两组患儿一般资料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管理干预;观察组应用家庭护理管理干预,具体为:①患儿家长健康教育:患儿入院后,我院即刻择取合适时间对患儿家长进行湿疹病症相关信息了解程度评估[6],随后依照评估结果对患儿家长进行针对性湿疹健康知识教育,并着重告知家庭护理重要性。②护理管理计划制定:本院结合患儿具体病症以及家庭相关信息制定患儿家庭护理管理计划表[7¯9],并打印出来交给患儿家长,叮嘱患儿家长严格遵照表中内容对患儿展开家庭护理。③计划表具体内容实施:卫生方面为叮嘱患儿家长勤更换患儿所穿衣物、尿布等,尽量给患儿穿柔软、宽松类衣物,避免给予患儿人造纤维、毛衣、线衣等,并保持患儿身体干燥、清洁,定期采用温水帮助患儿清洗身体[10];用药方面为叮嘱家长严格遵照医嘱进行用药,不可私自更改、多用、少用药物,不可强行将患儿皮损部位痂皮去除,可使用非油性的护肤品涂抹患儿皮肤健康部位;饮食方面为叮嘱患儿家长若为哺乳期则需自己禁食辛辣、油腻等刺激性食物,多食用新鲜蔬菜,如冬瓜、苦瓜、丝瓜等。④定期复诊:两组患儿均护理一个月,患儿家长可每周带患儿前来复诊一次,并由我院针对患儿病症变化进行护理计划表的修改,或者完善其不足之处。

1.3 观察指标

1.3.1 对比两组患儿护理效果。我院将两组患儿护理效果归纳为以下三点三个等级:显著、有效、一般,以患儿皮损尽数消退、瘙痒等症状消失为显著,以患儿皮损消退明显、瘙痒等症状大幅好转为有效,以患儿皮损及瘙痒等症状无明显变化为一般。护理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3.2 对比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湿疹复发率。本研究中两组患儿共计发生以下两种:皮损部位微红、瘙痒加剧。

1.3.3 对比两组患儿家长护理管理满意度。本文中家长护理管理满意度由我院针对湿疹患儿家庭护理管理设计的满意度调查量表结果得出,由患儿家长匿名填写,得分区间0 ~100 分,问卷信度系数测量为Cronbach‘α=0.821,为便于统计,将问卷得分纳入以下三个等级:非常满意(问卷80 ~100 分)、基本满意(问卷60 ~79 分)、不满意(问卷0 ~59 分)。总满意度=(非常满意例数+基本满意例数)/总例数×100%。此调查问卷我院共计发放30 份、收回30 份,问卷回收率高达100.0%,问卷结果有效。

1.4 统计学处理

2.结果

2.1 两组患儿护理效果对比

观察组患儿护理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见表1。

表1 两组护理效果对比[n(%)]

2.2 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湿疹复发率对比

对照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如下:皮损部位微红4 例(26.7%)、瘙痒加剧2 例(13.3%),共计6 例,占对照组患儿总例数的40.0%;观察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如下:皮损部位微红1 例(6.7%),共计1 例,占观察组患儿总例数的6.7%;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对比差异显著(χ2=4.6584、P=0.0309,P<0.05)。

本研究中,对照组患儿共计复发5 例,占对照组患儿总例数的33.3%;观察组患儿共计复发0 例,占观察组患儿总例数的0.0%;两组患儿湿疹复发率对比差异显著(χ2=6.0000、P=0.0143,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湿疹复发率对比[n(%)]

2.3 两组患儿家长护理管理满意度对比

观察组患儿家长护理管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家长护理管理满意度[n(%)]

3.讨论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致使小儿湿疹发生最常见的原因逐渐被发掘,原因有二:一为特应性皮炎、二为接触性皮炎,特应性皮炎是指患儿因食物过敏、花粉过敏、哮喘或者环境过敏家族病史而出现湿疹病症,接触性皮炎是指患儿皮肤反复接触到刺激性物质或接触到过敏性物质而产生湿疹病症,故此在小儿湿疹病症治疗中,需密切注意能够致使小儿湿疹病症发生的过敏原,采用优质的护理干预来保障患儿能够避免与过敏原接触,从而提高治疗效果,促使患儿顺利康复。

本文中,观察组护理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由此可表明,对小儿湿疹患儿应用家庭护理管理干预效果良好,这与司念等学者研究结果大致相同。

综上所述,对小儿湿疹患儿应用家庭护理管理效果显著,可有效减少患儿不良反应发生、降低湿疹复发率,促进患儿身体康复,且患儿家长对护理管理工作满意度高,利于和谐护患关系构建。但本次观察例数偏少,要证实这一结果还续继续观察。

猜你喜欢
湿疹病症例数
中西医联合治疗慢性肛周湿疹1例
腰痛这个仅次于感冒的第二大常见病症怎么处理
炙甘草汤,适用于哪些病症
人工膝关节翻修例数太少的医院会增加再翻修率:一项基于23 644例的研究
青春期病症
战胜湿疹是持久战
更正
烦人的湿疹何时休
战胜湿疹是持久战
患者术后躁动危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