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的追问,让思维“动”起来

2021-06-05 03:03厦门市第五中学王芳珍
数学大世界 2021年12期
关键词:边长周长正方形

厦门市第五中学 王芳珍

什么是数学课堂最需要做的事情呢?笔者认为,数学课堂要能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数学思考是数学教学中很重要的一环,有思考才会有反思,才会有总结,才能真正感悟到问题的本质和价值,从而使学生的数学能力得到发展。有效的教学活动,应是师生充分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师在教学设计环节中,针对数学问题,充分了解学情,分析学生思维的“节点”创设有效的追问,引发学生思考,让学生的思维真正“动”起来。教学中,创设有效的追问显得尤为重要。现就“四边形的复习”一节的教学片段和笔者的思考与大家分享。

【例题呈现】

例1:如图1,在边长为4的正方形ABCD中,折叠使点B落在AD边上的点G处,点C折叠后的对应点是H。(1)求证:△AEG∽△DGM。

追问1:判定三角形相似的方法有哪几种?就现有条件,你会选择哪一种方法?为什么?

题目的难度不大,追问简单明了,根据问题中的条件和基本图形,探索运算方向,看到图形思考到了什么?想象到了什么?直观想象,由已知条件中的折叠想到了相等的关系,同时找出图中常见的基本图形。

(2)若点G是AD的中点,求AE∶AG∶GE?

师生活动:观察图形,只要求出△AEG的三边,即可求得AE∶AG∶GE。学生容易想到利用直角三角形,应用勾股定理求出△AEG三边的长。

追问2:利用勾股定理求出△AEG三边的长,需要几个条件呢?师生活动:已知一条边的长(AG=2),另两边长的和(AE+GE=4)。追问3:你会选择用什么方法来解决呢?

师生活动:设AE=x,则GE=4- x,应用勾股定理列出方程:22+x2=(4-x)2。

顺着思维的过程,追问层层深入,在教学过程中渗透方程思想,通过数学问题的解决,让学生更好地感悟数学思想。

(3)△GMD的周长是定值吗?为什么?

追问4:△GMD的形状大小确定吗?

师生活动:改变折痕的位置,在黑板上画出示意图,学生直观地感受△GMD的形状大小不确定。

图1

追问5:猜想△GMD的周长是定值吗?你是怎样猜想的?

师生活动:引导学生从特殊情况去猜想,当点G是AD的中点时,△GMD的周长等于8(即正方形边长的2倍)。

追问6:如果猜想△GMD的周长是定值,等于正方形边长的2倍,那需要证明什么呢?

师生活动:MG=AG+CM,过B作BL⊥GM,证△ABG≌△LBG,△LBM≌△CBM,得到AG=LG,LM=MC,△GMD的周长等于正方形边长AD与CD的和。

图形的运动变换是数学中很重要的内容,让图形“动起来”,在“运动或变换”中来研究、揭示图形的性质,对学生的要求较高,有一定的能力要求,在验证“猜想”的问题探究过程中,思维方法是从特殊到一般,沿着合情推理的过程设置追问,符合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在问题探究过程中,体会数学基本思想:数学的推理,同时积累数学思考问题的经验,这对于学生推理能力的提升极为有利。

【教学思考】

波利亚认为“对你自己提出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开始”“当你有目的地向自己提出问题时,它就变成你自己的问题了”。分析问题时围绕“为什么要这样做?”通过一个个环环相扣的追问,让学生在追问情境的引导下,经历操作、猜想、验证的认知过程。

例2:如 图2,已 知△ACD,若AC=2,AD=5,∠C=45°,∠D=30°,求CD的长度。

追问1: 为什么想到作垂直?

追问2: 为什么这样作垂直?不作可以吗?

追问3: 这样作垂直有什么好处?

追问4:以后什么时候想到这样作垂直?

追问即追着问,紧紧抓住学生思维的“节点”进一步有针对性地设置问题,从而促使学生产生更深层次的思考。要使数学学习向“青草更深处漫溯”,就要做到“知其然,也要知其所以然”,针对问题的情境设置一些有效的追问,更能引起学生独立思考的兴趣,探究问题,充分理解,让学生的思维“动”起来,这是数学教学应该有的追求。山不辞寸土,故能成其高;海不舍涓滴,始能成其深。只要努力,必能有所收获。

图2

猜你喜欢
边长周长正方形
认识周长(部级优课)
圆的周长
大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
剪正方形
周长与面积
半圆的周长就是圆周长的一半吗
大楼在移动
拼正方形
拼正方形
一个关于三角形边长的不等式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