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美育类通识课程教学现状分析

2021-06-15 01:56陈菁菁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21年5期
关键词:通识课程完善建议

陈菁菁

内容摘要:通识课程讲究平等、博爱的人文价值理念,避免专业教育的狭隘性,促进高校课程综合性改革。跨学科背景下,通识课程育人目标,不能局限于人文教育,更重要的是培养既洞悉科学思维,又兼顾人文主义精华,既注重科技发展与应用,又强调对真善美的永恒追求。围绕高校美育类通识课程教学现状,对其教育理念、存在问题及改进方向展开阐述。

关键词:高校美育 跨学科视野 通识课程 完善建议

通识课程具有综合性、跨学科性、前沿性特征,围绕学科育人目标,强调人文教育在人的全面成长中的积极作用。通识教育的关键在于“价值引领”,聚焦全人类精神文化的思想精髓,促进学生对“真善美”的热爱与追求,引领学生能够以开放、包容、理解、尊重的视野,来看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差异性。高校美育类通识课程,应该克服专业课程育人的狭隘性,引入跨学科理念,突出通识课程的综合性、多样性,以艺育人,以文化人,让学生从美育实践、体验中提升综合素养。

一.跨学科通識课程教学的意义

现代高校通识课程教育,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功利性强。将通识课程与所学专业课程进行整合,以附加课方式融入专业课程体系中,缺乏严格的课程教学要求。再如,学分安排不当。一些院校将原来的一些专业课程,划入通识课程体系,学生能够自主选读的通识课程相对更少。还有,知识承载力不足。一些通识课程在教学内容上,要么趋于专业基础课,要么趋于实用性、休闲性,忽视对学生心灵、情感、思想、价值观的引领。另外,一些院校通常课程设置不合理,缺乏总体规划,要么课程门类过多,要么学科领域划分不科学,丧失通识课程教学的意义。跨学科背景下,对通识课程内容的建构与设计,要体现以学科、专业为基础,强调人文性与科学性并重,实现对不同学科知识、不同文化的有效融合与对接。通识课程要在内容上包含广阔的知识视野,在课程结构与功能上,能够实现多学科知识的整合。从培养学生多方面能力视角,要强调分析视角的多样化,解决问题的综合性。

二.跨学科背景下高校美育类通识课程的教学理念

从课程内容来看,跨学科下的通识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深化与落实,其理念有三点。第一,对基础性知识问题的丰富与补救。从高中文理分科以来,高中阶段学生基础性知识教育被割裂。进入高校,对通识课程的改革,要衔接和契合大学生人文知识需求。如一些大学生课堂练习文句不通,错字连篇,对课堂提问所问非所答,对知识理解表层化,缺乏辩证思维。事实上,这些问题的出现,与学生基础性知识掌握能力不足有直接关系。跨学科通识课程教育,就是要补齐学生的基础知识短板,引领学生全面、深刻地认识这些问题。第二,兼顾人文性与素质教育发展目标。从跨学科通识课程设置内容来看,通识课程是对专业教育的延伸,具有非功利性,促进学生终身受益。广泛涉猎不同学科知识,增强学生的知识视野,对不同学科思想、方法的习得,提升学生的人文精神情操。跨学科通识课程教育,其意义在于用文化来发展人,促进学生人格健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让学生能够在面对问题时,能够获得学识、智识的互补。第三,促进学生科学思维方法的习得。跨学科通识课程教育,并非局限于某一学科,而是基于美育课程目标,渗透科学思维与方法教育。跨学科通识课程,打破学科壁垒,让学生能够有机会学习更多的与专业教育相互补的其他领域知识,促进学生创新力的养成。如讨论人地关系的历史演变,让学生认识到人的主观能动性在改造世界的积极作用。学习人类与自然的关系,让学生深化对可持续发展理念的认同,促进学生辩证、理性、全面、科学地思考问题。

三.当下高校美育类通识课程教学中的突出问题

在高校美育类通识课程教学中,主要围绕文史哲、自然科学来展开,去目标在于培养全面发展的艺术人才。事实上,艺术素养,不仅包括技能技巧和方法训练,还要融入专业知识、人文情感、价值观等文化素养。现有的通识课程教学,问题集中在三方面。

(一)对专业特色过于关注,忽视其他课程渗透

在美育类通识课程内容上,主要强调人文鉴赏能力培养,对艺术创作能力相对弱化,学生在美育实践中,对专业基础课程、艺术审美能力要求更高,导致学生对文化素养相对缺失,审美美育目标窄化。美育教育,知识点多,覆盖面广,不同于农林、医学、工科院校专业性很强的特点。在美育类通识课程组织与教学中,一些院校在师资建设上,多围绕美学专业来选聘教师,而非艺术类师资占比偏少,在通识课程教学中,很难体现综合性、立体化教育。另外,对其他专业课程知识的融入偏少,学生可以选择的公选课相对不足,内容又多偏向专业化,丧失了通识课程的“通识”价值。

(二)教学管理表层化,选修课程难落实

从高校美育类通识课程教学实施来看,尽管各院校都非常重视通识课程教学,对通识课程教学课时、师资也很重视,但囿于教学资源的不平衡性,很多院校的美育通识课程,并未得到有效的落实。也就是说,一些选修的课程,内容不完善,课时安排不到位,很多学生热衷于“学分”,功利性学习太重,对选修课内容“无所谓”,缺乏学习主动性。在教学管理上,对通识课程教学不重视,由于属于选修课程,学生来源复杂,任课教师难以兼顾、了解不同专业、不同学生的学情实际,参照学科标准进行讲授,导致一些选修课变成了“水课”。

(三)缺乏激励机制,教师对通识课程教学热情不高

从学科定位来看,通识课程具有“从属性”,在美育课程中,并未置于重要地位。通识课程知识点涵盖面广,加之课程内容本身的跨学科性,对教师而言,也存在一定的教学压力。一些院校通识课程多采用大班授课制,师资少,学生多,师生比大。教师在备课时,投入很大,但教学成效不达预期,很容易消解教师的积极性。同时,高校美育类通识课程教学,往往会关注热点,但并未对接通识教育目标,导致通识课程教学偏离课程主旨,任课教师甚至被边缘化。

四.跨学科背景下高校美育类通识课程改革建议

对美育类通识课程跨学科本质的落实,要结合高校美育目标,创新育人理念,优化通识课程教学内容,在体现学科特色与专业优势基础上,着力提升学生的艺术审美品位和人文素养。

(一)把握美育本质,确立通识课程构建原则

美育类通识课程建设,要兼顾大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遵循“五育并举”目标,结合学生自身特点与实际,以美育人。《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中,将“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推进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提升学生的德育修养,增长学识,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道德水平、政治觉悟。美育类通识课程教学改革,要确立美育宗旨,将美育与学科教育、学生特长融合起来,既要关注美育知识、技能的发展,还要关注学生意志、品质、涵养的提升。在教育内容上,要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学生民族复兴责任意识;在教育方法上,要兼顾学生身心综合素质提升;在教育结果上,要将人文精神、科学精神统合起来,坚定学生价值观、必备品格、关键能力的统一发展。美育类通识课程知识点多,涵盖美术、音乐、舞蹈、设计、戏剧、文学、影视等领域。从美育类通识课程教学实践中,要关注传统艺术与现代工业、环境保护等学科的交叉、融合,顺应社会发展时代需求。要加强学生艺术审美趣味、审美能力、审美情操的建构,要在课程结构、课程多元化实践中,让美育通识课程与大学生健康成长相契合。雅思贝尔认为:“所谓教育,不过是人对人的主体间灵肉交流活动,包括知识内容传授,生命内涵领悟,意志行为规范,通过文化传递功能,促进他们自由生成、启迪其自由天性。”通识课程教育,一方面要弥补大学生文化课程薄弱环节,另一方面要从做人、做事上,开阔大学生的视野,激活大学生的思维,提升大学生卓越创新力。立鸿鹄之志,树求实之风,让大学生保持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优良传统和精神。

(二)全视域立德树美,打造过硬师资队伍

通识课程的改革,要将人才培养目标与其内在需求相对应,积极探索美育途径,实现高等教育內涵式建设。根据“十三五”规划要求,人才培养机制的改革,要从学术人才、应用人才分类发展上,优化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美育类通识课程教学,在跨学科背景下,要注重通识课程特色资源的整合,做好战略规划,借助于理论学习、榜样激励、实践锻炼等方法,让广大学生勇担民族复兴重任。美育类通识课程教育,要确立“优秀艺术人才”培养目标,让学生能够从通识教育中,具备必要的社会知识和人文素养,能够走向社会、岗位,肩负其岗位职责。通识课程改革,要打破专业局限,要重视优秀师资队伍建设,提升美育成效。教师担负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的伟大使命,教师要从塑造生命、塑造灵魂、塑造人实践中,落实美育任务。加强教师素质提升,特别是组建高素质通识课程师资队伍,广泛吸纳和整合各类优秀师资,来担任通识课程教学工作。建议成立通识课程师资库,以开放、动态管理,引入激励机制,让广大教师获得归属感、荣誉感。

五.结语

跨学科通识课程建设,要从多学科视角,综合看待通识课程教育与教学。注重不同学科知识的横向关联,以“整体大于局部”为指导,为学生呈现客观的完整世界。

参考文献

[1]李健.寓教于“美”:南大美育的演进逻辑及其当代启示[J].美育学刊,2020,11(04):20-28.

[2]李燕冰.基于综合素质提升维度的通识教育选修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教育现代化,2020,7(45):67-74.

基金项目: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青年专项《跨媒体语境下高校美育类通识课程的优化设计》,编号:JS/2019/ZX0111-06077

(作者单位:南京审计大学金审学院)

猜你喜欢
通识课程完善建议
高职通识课程与公共基础课程教学方法改革探讨
应用型通识课程的开发与建设
通专融合视野下高职教育集群型课程模式建构
高职院校通识课程教学实施研究
浅析民事保全和先于执行程序中协助执行人异议
再议我国宪法监督制度的完善
高校通识课程《美术鉴赏》双语教学实践与研究
我国消费者冷静期制度的不足与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