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思维双驱动 核心素养稳提升

2021-06-15 00:59黄振宇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21年5期
关键词:语文核心素养语言思维

黄振宇

内容摘要: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既要打好“语言建构与运用”的基础,也要抓好“思维发展与提升”的关键。在提高思维的过程中要不忘优化学生的口语和书面表达,在提升语言表达的基础上要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批判性和独创性。二者并行发展,再修炼好多项语文基本功,方能为语文核心素的建构打基夯垒,直至促成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全面稳步提升。

关键词:语言 思维 语文核心素养 语文基本功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指出: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获得的语言知识与语言能力、思维方法与思维品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综合体现”。[1]在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四个维度中,“语言建构与运用”是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整个核心素养的基础;“思维发展与提升”则是语文核心素养的关键因素,它与语言的关系最为密切。另外两个维度“审美鉴赏”、“文化传承”均以“语言建构”和“思维发展”为前提。因此,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既要开展语言表达训练,打牢基础;又要落实思维训练,抓好关键,二者不可偏废。

一.开展思维训练,在交流探讨中提升语言表达水平

众所周知,语文是一门学习祖国语言文字运用的学科,同时也是一门训练学生思维能力的综合性学科。人的思维通过语言来表达,思维层次制约着语言水平。换言之,一个人的思维是否合乎逻辑直接决定了其语言表达是否准确。为此,我们可以尝试通过以下策略,开展思维训练,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水平。

首先,要规范思维内容,提高语言表达的准确性。语言的积累与建构并不是凭空形成的,要在一定的语境中对语言深义、感情色彩等进行辨析、品味,在此过程中,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对语言表达的准确性起着重要的制约作用,因此,要开展规范思维的训练。例如,甘肃省武威市第一中学张玉新老师在执教《声声慢》[2]时,设置了这样的教学环节:

师:找出词中意象;然后选取几个你熟悉的意象,结合生活实际描述其形成的画面。

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画面)……

师:这样的画面给你什么感受?或者唤起你怎样的情感体验?

生:大雁——分离、思乡、思念;雨——感伤;黄花——破败、离索、凄惨、感伤……

以上的课堂环节设置,旨在让学生开动思维,对意象进行取舍,再通过联想和想象,开启形象思维,形成自己的感受;接着鼓励学生进行语言表达,描绘印象画面,畅谈自己的阅读感受。这样的环节设置可以实现由思维对语言表达的牵引,让学生在反复思考和口头描述中训练语言表达,并提高语言表达的准确性。

其次,要提高思维水平,促进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语言文字的表达是作者各种思维交织的体现,思维有逻辑性,语言表达才更有逻辑性。可见,在培养学生语言能力时,首先要发现其在思维能力上存在的问题,然后对症下药,使学生的语言能力在思维能力发展的基础上得到提高。例如,安庆石化一中的张锦蓉老师在执教《念奴娇·赤壁怀古》时,并未急于直入教学内容的讲解,而是先让学生通过预习课文、朗读课文等“浅读”活动感悟文本思维,然后在此基础上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以提纲挈领的关键词、疑问点为切入口引导学生“深读”课文,并将自己综合分析的结果用语言表达出来。[3]张老师通过反复的激发思维,激趣提问,不仅优化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而且提高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对古诗词的学习兴趣。

二.强化语言训练,在品析鉴赏中发展思维能力

著名特级教师宁鸿彬老师指出:“加强思维训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3]语文教师要意识到思维的提升是一個过程,这个过程并不是教师用语言就能讲清并让学生领悟到的,教师要先对问题进行思路疏导,再创造语言情境,引导学生在情境中横向联系,纵向对照,挖掘根源,寻求方法。如此,既能丰富课堂内容,又能激发学生的思维火花,使思维达到一定的深度和广度,进而使整个语文学习走向深远。具体来说,可以采用以下几个策略。

首先,要深挖细掘语言意蕴,训练学生深度思维。思维是否深刻主要看学生能否提出有思想、有深度的问题,并形成对问题的深刻思考和独到见解。当然,培养学生的思维深度是有难度的,需要多向、多重努力,才能形成深度思考的思维方向和多样方法。教师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朝着纵深的思维方向去思考,例如,指导学生在初步感知文本的基础上,由浅入深地品鉴文本语言,向纵深方向理解和分析问题,能由现象到本质地触摸问题的核心。长此以往,学生经过反复的思维方向训练,便能逐渐在其脑海里形成一条熟练的思维渠道。此外,教师还可以采用多样化的方法训练学生的思维深度,例如,可以适时抛出预设好的、符合学生最近发展区的深度问题,指导学生如何思考、朝什么方向思考,从而让他们对文章重难点、作者写作意图等有更全面的认识。广州市南武中学的陈清华老师在执教《滕王阁序》时,借助“兴尽悲来”巧妙地生发出“王勃为何又有些许‘悲伤?”引发学生思考王勃的身世之悲、遭际之苦。[4]这样的延伸将学生思维引向深入,有效地拓展了学生的思维深度。

其次,要品析鉴赏语言特色,训练学生独创思维。惯势是语言形成与发展的重要原则,但在思维领域却不是处处适用,正所谓“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学生在品读鉴赏语言时多会形成自己的感悟,此时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敢于创新,抓住这可贵的思维亮光,这是教学中启发创造性思维的重要环节。为此,教师可以设置恰当的语言情境并将学生带入其中,让学生在充分品味语言中发现问题,再鼓励学生充分思考和研究论证,最后大胆提出自己的独到见解或看法,从而培养学生的独创性思维。例如,特级教师邓彤老师在执教《老人与海》时,提出这样的问题:“老人几经拼搏拖回一副鱼骨值不值得?他是失败者还是成功者?”让学生开动脑筋,发表个性观点。此问“激起千层浪”,学生众说纷纭,各抒己见。教师尊重各家之言,只把“打不败”的硬汉精神当作一种参考观点稍作提及。[5]整堂课上,学生的思维火花四向迸发,各种观点精彩纷呈。

三.夯实语文基本功,构建语言思维双素养

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是训练学生听说读写的基本功,这四种基本技能都要以观察分析、思考体悟为基础,再将体悟所得进行综合梳理、组织表述才能实现。此外,在每次的语文综合表达活动中,教师都要明确语言和思维两个方面的训练目的和要求,并提出具体的训练方法和措施,以便提高训练效率。语文教师可参照以下操作步骤:

首先,在口语表达中训练学生语言和思维能力。在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学生要想复述课文内容或表达一个观点必须伴随着思维的律动,只有思维合乎逻辑,口语表达才能准确清晰,因此,说话训练与思维训练是可以同步进行的。语文教师要善于抓住课堂中的口语表达契机,让学生敢于开口、善于表达。这些需要教师有效引领,创设富有思维含量的对话情境,让学生充分阅读文本,真实表达内心所想。例如,浙江省江山中学张忠森老师在执教《雷雨》时,设问探讨“除了冷酷,周朴园人性中有没有温情一面?”学生分“绝对冷酷”与“一丝温情”两方开展了一场小型辩论会,从选文延伸到原著全本,找证据,说道理,以支撑自己的观点。[6]这堂课既是语言表达课,又成了思维展示课,语言与思维双向发展,使课堂充满活力。

其次,在书面表达中促进语言与思维的提升。语文教学离不开写作,写作即书面表达。写作过程主要包括审题立意、谋篇布局、选材构思、拟纲起草等环节,落实这些环节既要组织语言进行表达,也要启动思维开展训练。因此,可以结合写作必备的这几个环节来训练学生的语言和思维。第一,教师在写作过程中适时引导学生调动真情实感,同时激发其创意的思维火花,酝酿出写作激情,构思出大体框架。第二,要求学生拟写简洁的书面表达稿,包括主题、标题、分层要点(中心与分论点)、素材论据等内容,基本要求做到后,正式进入撰写文稿阶段。最后,就让学生大胆创作,不约束他们的思想,并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的独到见解,以形成个性化的文章风貌。例如,辽宁省瓦房店市第二高级中学的汪兆媛老师在执教《讴歌亲情,学习写得充实》[7]的写作课时,便按照如上步骤,调动学生写作热情,启发创作思维,再帮助学生设计文章思路,规范语言表達,最后修改定稿。从教学效果来看,学生习作思路清晰,真情饱满,又不乏个性。

总之,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不会一蹴而就,需要教师在语文教学中突出语言和思维的作用。优化语言表达,提高思维能力,修炼语文基本功,多项训练结合,才能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全面稳步提升。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年版

[2]楚丽娜.“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从张玉新《声声慢》课堂实录看诗歌教学中创新思维的生成[J].教书育人,2020(11)

[3]宁鸿彬.宁鸿彬中学语文教学改革探索[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7:78.

[4]陈清华.《滕王阁序》教学探微[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20(8)

[5]韩磊.小说课的教学逻辑——以邓彤老师《老人与海》教学为例[J].中学语文,2020(11)

[6]张忠森.人性展现:戏剧的特殊凭据——以《雷雨》(节选)教学为例[J].中学语文,2020(11)

[7]汪兆媛.讴歌亲情 学习写得充实——一堂作文课的教学设计与实施[J].新课程,2009(6)

(作者单位:宿迁学院文理学院)

猜你喜欢
语文核心素养语言思维
思维总动员(二十五)
思维总动员
从学情认知“思辨”教学内容
基于核心素养的语文教学内容的确定
基于期待视域理论确定诗歌教学内容的研究
善问让思维走向深刻
我有我语言
语言的将来
Action Speaks Louder Than Words 你对肢体语言了解多少
有趣的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