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应用布地奈德对极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影响

2021-06-19 08:27陈秋芳樊姣姣
新乡医学院学报 2021年5期
关键词:布地血气奈德

刘 琳,陈秋芳,付 荣,樊姣姣

(濮阳市油田总医院儿科,河南 濮阳 457001)

极早产儿是指孕周不足32周的新生儿,由于其自身的解剖生理特点,发育尚未完全成熟,相关疾病的发生率较高,故临床死亡率远高于足月儿[1]。近年来,随着新生儿重症监护技术的不断发展,极早产儿的存活率得到提高,但多数极早产儿合并呼吸窘迫、器官发育不成熟等,部分患儿出生后肺脏尚未发育成熟,需要进行较长时间的吸氧和机械通气,影响其正常发育[2-3]。目前,极早产儿的主要临床治疗措施包括氧疗、抗生素治疗、肺泡表面活性物质替代治疗、支气管扩张剂治疗和激素治疗等,但并未获得令人满意的效果,且通过机械通气反复过度地扩张肺泡和肺泡导管、吸入高浓度氧气和气管插管极易导致肺损伤,诱发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ronchopulmonary dysplasia,BPD),且胎龄越小,BPD发生率越高。有研究显示,糖皮质激素雾化吸入可直接作用于肺部,形成局部靶向治疗,达到提高氧合、减轻肺损伤及降低不良反应的效果[4]。目前,关于糖皮质激素的应用时机及其对BPD的防治效果仍存在争议[5],基于此,本研究旨在探讨不同时期应用布地奈德对极早产儿BPD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4年1月至2020年1月濮阳市油田总医院收治的168例极早产儿为研究对象。病例纳入标准:(1)胎龄<32周;(2)出生后1 h内转入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者;(3)无严重先天性畸形(如心脏病、消化道畸形、唇腭裂、神经管畸形、肢体畸形)者。排除标准:(1)合并先天性遗传代谢性疾病者;(2)合并可对全身血流动力学产生影响的先天性疾病者;(3)放弃治疗或治疗期间死亡者;(4)不耐受糖皮质激素者;(5)出生后并发气胸、肺出血者。

本研究共纳入极早产儿168例,按照治疗方法将极早产儿分为A组、B组和C组。A组33例,男18例,女15例;胎龄26~31(28.92±1.53)周;分娩方式:剖宫产17例,自然分娩16例;出生体质量1 104~2 023(1 563.22±355.49)g。B组56例,男37例,女19例;胎龄27~32(29.09±1.15)周;分娩方式:剖宫产37例,自然分娩19例;出生体质量1 126~1 969(1 547.62±363.41)g。C组79例,男48例,女31例;胎龄26~31(28.71±1.31)周;分娩方式:剖宫产46例,自然分娩33例;出生体质量1 126~1 964(1 513.28±375.82)g。3组极早产儿的性别、胎龄、分娩方式及出生体质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通过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极早产儿的监护人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治疗方法3组极早产儿均给予呼吸支持、肺泡表面活性物质替代、营养支持、抗感染等常规治疗措施。在常规治疗措施基础上,B组极早产儿于出生第8天给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C组极早产儿于出生第4天给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A组极早产儿不给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方法:机械通气或无创辅助通气时,使用NebuCare集成压电式雾化器(美国捷锐公司)通过三通连接呼吸机吸气管道对患儿进行雾化吸入治疗;常压给氧时使用集成压电式雾化器连接面罩进行雾化吸入。布地奈德吸入气雾剂(鲁南贝特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30987)每次0.25 mg(0.5 mL),每日2次,吸入速度5~8 L·min-1,吸入时间10~15 min,7 d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1)血气指标: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抽取极早产儿空腹静脉血1 mL,使用ABL90 FLEX全自动血气分析仪(丹麦Radiometer公司)检测静脉血酸碱度(power of hydrogen,pH)、静脉血氧分压(partial pressure of venous oxygen,PvO2)、静脉血二氧化碳分压(venous carbon dioxide pressure,PvCO2)和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venous oxygen saturation,SvO2)。(2)氧疗情况:记录3组极早产儿总氧疗时间、无创通气时间、有创通气时间和常压吸氧时间。(3)BPD发生率:出院时极早产儿不需要吸入氧气为轻度BPD;出院时极早产儿需鼻前庭导管给氧,吸入气氧体积分数(fraction of inspired oxygen,FiO2)<30%为中度BPD;出院时极早产儿需鼻前庭导管给氧,FiO2≥30%为重度BPD[6]。(4)不良反应:记录3组极早产儿消化道出血、颅内出血、高血糖、上呼吸道感染、皮疹和呕吐的发生率。

1.4 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两两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和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3组极早产儿血气指标比较结果见表1。治疗前3组极早产儿静脉血pH值、PvO2、PvCO2和Sv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3组极早产儿pH值、PvO2、SvO2显著升高,PvCO2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B组和C组极早产儿pH值、PvO2、SvO2显著高于A组,PvCO2显著低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C组极早产儿pH值、PvO2、SvO2显著高于B组,PvCO2显著低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3组极早产儿血气指标比较Tab.1 Comparison of blood gas indexes of very premature infants among the three groups(±s)

表1 3组极早产儿血气指标比较Tab.1 Comparison of blood gas indexes of very premature infants among the three groups(±s)

注:与治疗前比较a P<0.05;与A组比较b P<0.05;与B组比较c P<0.05;1 mm Hg=0.133 kPa。

组别n pH值PvO2/mm Hg PvCO2/mm Hg SvO2/%治疗前治疗后A组33 7.17±0.19 7.21±0.05a 46.51±8.76 50.42±1.88a 56.71±9.22 52.64±4.22a 66.8±2.14 69.23±2.02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a B组56 7.20±0.11 7.30±0.09ab 47.21±8.76 55.38±2.45ab 56.55±8.41 48.17±3.07ab 67.02±2.21 72.11±2.11ab C组79 7.19±0.09 7.46±0.15abc 46.89±8.23 61.24±3.91abc 55.97±7.62 43.32±1.05abc 66.97±2.17 77.12±1.19 abc

2.2 3组极早产儿氧疗情况比较结果见表2。3组极早产儿的有创通气时间、常压吸氧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和C组极早产儿的总氧疗时间、无创通气时间显著短于A组,C组极早产儿的总氧疗时间、无创通气时间显著短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3组极早产儿氧疗情况比较Tab.2 Comparison of oxygen therapy of very premature infants among the three groups(±s)

表2 3组极早产儿氧疗情况比较Tab.2 Comparison of oxygen therapy of very premature infants among the three groups(±s)

注:与A组比较a P<0.05;与B组比较b P<0.05。

组别n总氧疗时间/d有创通气时间/h无创通气时间/d常压吸氧时间/d A组33 18.97±2.35 20.08±5.89 8.78±1.43 8.75±1.2 6 B组56 15.48±1.34a 21.19±6.54 6.67±1.21a 8.37±1.35 C组79 9.32±1.22ab 19.97±5.53 3.16±1.08ab 8.19±1.11

2.3 3组极早产儿BPD发生率比较A组极早产儿发生轻度BPD 2例,中度BPD 2例,重度BPD 2例,BPD发生率为18.18%(6/33);B组极早产儿发生轻度BPD 3例,中度BPD 1例,重度BPD 1例,BPD发生率为8.94%(5/56);C组极早产儿发生轻度BPD 2例,中度BPD 1例,BPD发生率为3.80%(3/79)。B组和C组极早产儿BPD发生率显著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625、5.669,P<0.05);C组极早产儿BPD发生率显著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164,P<0.05)。

2.4 3组极早产儿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A组极早产儿发生消化道出血1例,颅内出血1例,高血糖1例,上呼吸道感染1例,皮疹1例,呕吐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8.18%(6/33);B组极早产儿发生消化道出血1例,颅内出血2例,高血糖1例,上呼吸道感染3例,皮疹3例,呕吐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9.66%(11/56);C组极早产儿发生消化道出血2例,颅内出血2例,高血糖2例,上呼吸道感染3例,皮疹3例,呕吐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72%(14/79)。3组极早产儿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746,P>0.05)。

3 讨论

BPD是极早产儿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患儿多需要持续性的高浓度氧疗或机械通气治疗,但极早产儿因其自身特点常无法耐受高浓度氧疗或机械通气治疗,预后较差[7]。胚胎16~27周时胎儿的肺发育转入管道形成期,27~32周进入囊泡期,32周至出生8周为肺泡成形期,因此,极早产儿出生时肺泡尚未发育,在感染等外部刺激时其肺部发育停滞,肺泡继续发育成熟的过程被迫中止,肺发育停滞是极早产儿BPD的根本原因[8]。目前,BPD的治疗仍缺乏统一认识,主要以呼吸支持、控制感染、糖皮质激素和支气管扩张剂的应用等综合治疗为主。糖皮质激素可抑制极早产儿炎症反应,改善肺部功能,缩短呼吸机使用时间,从而降低氧依赖症和呼吸机相关感染发生率,但可能会增加坏死性小肠结肠炎、高血糖等不良反应[9]。因此,糖皮质激素的应用时机及其对BPD的防治效果仍存在争议[5]。

布地奈德为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临床广泛应用于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治疗。布地奈德能够抑制炎症细胞积聚,稳定溶酶体膜,进而达到抗炎的功效[10-11]。通过雾化吸入给药能够使布地奈德直接进入肺部,湿化呼吸道,形成局部靶向治疗,作用于受感染的局部呼吸道,通过抗感染机制缓解呼吸道高反应性[12]。另外,布地奈德能够促进呼吸道血管收缩,抑制黏液分泌及呼吸道黏膜水肿,缓解呼吸道阻塞,进而改善极早产儿各项血气指标[13-14]。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3组极早产儿pH值、PvO2、SvO2显著升高,PvCO2显著降低,且C组和B组极早产儿血气指标改善优于A组,C组极早产儿血气指标改善优于B组;布地奈德能有效改善极早产儿血气指标,而早期应用布地奈德的效果优于晚期应用。布地奈德具有较好的亲脂性,其在肺部沉积率较高,可促进肺泡Ⅱ型细胞的成熟,促进肺表面活性物质的合成和释放,从而降低血管通透性,缓解呼吸困难、喘息等症状,改善呼吸道通气功能和炎症反应,促进呼吸道黏膜吸收,发挥抗炎功效,进而缩短氧疗时间,降低BPD的发生率[15]。本研究结果显示,A组、B组、C组极早产儿BPD的发生率分别为18.18%(6/33)、8.94%(5/56)、3.80%(3/79),B组和C组极早产儿BPD的发生率显著低于A组,C组极早产儿BPD的发生率显著低于B组,且3组极早产儿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布地奈德可以显著降低极早产儿BPD的发生率,而早期应用的效果优于晚期应用,且并未显著增加极早产儿不良反应。

综上所述,布地奈德可以有效改善极早产儿的血气指标,缩短氧疗时间,降低BPD的发生率;而早期应用布地奈德的效果优于晚期应用,且无严重不良反应。

猜你喜欢
布地血气奈德
经皮血气分析仪TCM4的结构原理及日常维护保养与常见故障处理
布地奈德雾化吸入联合孟鲁司特治疗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的临床观察
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疗效分析
补喂植物多酚对伊犁马1000m速步赛运动成绩及血气指标的影响
布地奈德雾化吸入联合机械振动排痰治疗喘息性肺炎临床分析
支气管哮喘患者采用孟鲁司特钠联合布地奈德治疗的临床观察
黑珍珠
不同桡动脉穿刺方法在血气分析患者的应用
葆拉·福克斯和《一只眼睛的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