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内节育器曼月乐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临床效果分析

2021-06-24 11:46周晓娟
世界复合医学 2021年4期
关键词:腺肌病曼月乐节育器

周晓娟

甘肃省金川集团职工医院妇产科,甘肃金昌 737100

子宫肌瘤病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女性疾病,临床发病率高,其发病机制是子宫肌层出现异位的腺体亦或内膜所致。痛经、月经不调及经期紊乱是子宫腺肌病的主要临床表现,严重可导致患者不孕不育,极大地威胁着患者的生理和心理健康。现阶段,临床多采用手术对子宫腺肌病进行治疗,但是术后大多数患者不能再生育,再加上手术创伤性大,导致越来越多的人采取保守治疗。为了更好、更快地找出高质量、高效率的保守治疗措施,该院对2016年8月—2018年12月间收治的26例患者实施宫内节育器曼月乐治疗,并将治疗效果与参照组实施比较。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该院收治的52例子宫腺肌病患者进行研究,运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平均分为参照组和实验组。参照组年龄25~45岁,平均年龄(35.4±5.6)岁;病程1~6年,平均病程(3.5±1.1)年。实验组年龄26~47岁,平均年龄(36.5±5.6)岁;病程1~6年,平均病程(3.5±1.1)年。对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经临床相关检查及影像学检查符合子宫腺肌病的发病特征确诊;患者同意并签署协议书;遵医行为较好者;无心肺功能障碍;经伦理委员会批准执行。排除标准:生殖器伴有严重炎症;宫颈内口松弛;凝血功能障碍、精神异常;非自愿配合研究。

1.2 方法

就诊后,两组患者均实施常规妇科检查,询问患者生理周期并详细记录,治疗前1个月重点关注患者生理周期,采用PABC评分表记录其月经量,同时予以患者子宫内膜厚度、疼痛情况测量,并进行病理活检[1]。在此基础对参照组患者采取米非司酮片治疗,月经后4 d予以患者口服12.5 mg米非司酮片(国药准字H20033551)治疗,持续治疗3个月。在参照组基础上对观察组采取宫内节育器曼月乐治疗,月经后3~7 d将曼月宫内节育器放置在患者体内,随后取膀胱截石位,对患者外阴与宫颈部位进行消毒处理,同时运用探针测量其宫腔的深度(若患者宫颈口过深需适时采取扩宫处理)[2]。然后下拉部分曼月环,确保曼月环双臂均收缩在套管后,再将定位器下边缘移动至探针所测量长度附近,结合患者子宫屈度,将节育环通过宫颈传送到宫腔内并驻留30 s再将节育环的双臂撑开,保证其位于患者子宫宫底,然后抽出套管和推杆,并将节育器尾部距患者宫颈3 cm处剪断。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临床指标。主要包括子宫内膜厚度、子宫体积;并对治疗前后患者的疼痛进行评估[3]。

对比两组月经量情况。采用PABC量表评分制对患者月经量实施评估。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的表达方式为(±s),组间差异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子宫内膜厚度、子宫体积比较

治疗后,实验组子宫内膜厚度及子宫体积变化情况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子宫内膜厚度、子宫体积比较(±s)Table 1 Comparison of endometrial thickness and uterine volume between the two groups(±s)

表1 两组子宫内膜厚度、子宫体积比较(±s)Table 1 Comparison of endometrial thickness and uterine volume between the two groups(±s)

组别子宫体积(cm3) 子宫内膜厚度(mm)参照组(n=26)实验组(n=26)t值P值245.12±15.51 221.50±10.05 6.517<0.001 1.08±0.22 0.40±0.20 11.662<0.001

2.2 两组患者疼痛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疼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疼痛评分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疼痛评分比较[(±s),分]Table 2 Comparison of pain scor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s),points]

表2 两组疼痛评分比较[(±s),分]Table 2 Comparison of pain scor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s),points]

组别治疗前 治疗后参照组(n=26)实验组(n=26)t值P值6.48±1.36 6.34±1.56 0.345 0.732 3.58±0.55 1.54±0.41 15.163<0.001

2.3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月经量比较

治疗前,两组月经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月经量少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治疗前后两组月经量比较[(±s),mL]Table 3 Comparison of menstrual flow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s),mL]

表3 治疗前后两组月经量比较[(±s),mL]Table 3 Comparison of menstrual flow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s),mL]

组别治疗前 治疗后参照组(n=26)实验组(n=26)t值P值138.85±25.1 140.15±25.0 0.187 0.852 62.35±17.63 42.58±15.81 4.257<0.001

3 讨论

子宫腺肌病是当前临床常见的妇科疾病,月经周期紊乱、经量不稳是子宫腺肌病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4]。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其生活方式和饮食结构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致使子宫腺肌病的临床发病率呈升高趋势,子宫腺肌病患者病程长,长时间的月经不稳极易导致患者发生许多不良反应,且发病人群逐渐趋于年轻化,但限于临床上并没有对子宫腺肌病的发病原理给出明确解释,因此给临床治疗带来极大的困扰[5]。传统的治疗方式包括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后者治疗效果明显,但具有较大的创伤性,且术后对患者生育功能有所影响,导致很多育龄期女性无法接受,而前者无创伤性,可保留女性的生育功能,还可以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但是一般这种药物激素含量过大,且价格昂贵,不易被患者接受[6]。

米非司酮属于激素抑制剂,具有抗孕酮、抗雌激素等作用,现已被广泛运用于子宫妇科疾病的治疗中,且对子宫腺肌病也有一定的治疗效果,可缓解患者贫血症状,但在疼痛方面效果不明显,加之属于激素类药物,所以也不能长期使用[7]。宫内节育器曼月乐是近几年临床上广受欢迎的一种含有高效孕激素的节育器,在人体子宫内能够以按照20μg/24 h的速度释放左炔诺孕酮,并通过垂体和下丘脑,促使月经中期LH及FSH水平迅速下降,宫颈黏液浓度升高[8]。在局部高浓度的作用下促使子宫内膜萎缩,从而降低月经量,改善患者痛经现象,可保留女性子宫生育能力,且由于是局部用药,因此不会对患者的肝肾功能造成伤害[9]。加之左炔诺孕酮只作用于子宫内膜,对生殖、内分泌及卵巢功能无影响,仅有少数患者在治疗后的3~6个月出现阴道出血情况,但这种情况可随时间的推移自行恢复,对身体无不利影响,从而为不愿意接受手术治疗及疼痛耐受力不足的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方案[10]。采取宫内节育器曼月乐可从多种形式发挥降低月经量效果,与传统的治疗方式相比具有以下4点优点:①可保留女性生育功能,若患者不需要避孕时,可将节育器取出。②曼月乐节育器直接与子宫产生反应,其所含有的左炔诺孕酮以缓解的方式进入子宫内,通过抑制子宫内膜的雌性激素及孕激素的应答,从而实现减少月经量、改善疼痛感的目的[11]。③操作简单方便,相比较子宫全切术,放置曼月乐节育器的手术方式只需要在彩超的监控下完成即可,不仅提高了治疗效果,还节约了手术费用。④曼月乐节育器中左炔诺孕酮表现为长时间低剂量释放状态,故具有反应时间长、安全性高等特点[12]。该次研究中,实验组治疗后子宫内膜厚度、疼痛评分优于参照组(P<0.05);实验组月经量为(42.58±15.81)mL,优于参照组(62.35±17.63)mL(P<0.05),与 覃 卫 玲[12]文 献 中,试 验 组 月 经 量(41.05±12.62)mL优于常规组(69.72±16.84)mL结果基本一致,均说明采取宫内节育器曼月乐治疗效果优良,可大幅度改善月经量。

综上所述,子宫腺肌病采取宫内节育器曼月乐治疗效果显著,可缓解患者疼痛症状,降低子宫内膜厚度,改善月经量,是一种理想、科学的诊治措施,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高。

猜你喜欢
腺肌病曼月乐节育器
不同时期放置宫内节育器的效果及发生带环妊娠的原因分析
放置曼月乐环在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憩室避孕的临床价值分析
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子宫肌瘤及子宫腺肌病106例临床研究
得了子宫腺肌病 子宫能不能保住
人工流产术后差异性时间置入曼月乐宫内节育器对节育对象的避孕作用分析
宫内节育器放置注意事项
GnRH-α结合曼月乐治疗子宫腺肌症临床研究
子宫腺肌病中微血管密度与VEGF和VEGFR2的关系
宫内节育器影响以后妊娠吗?
曼月乐
——既能避孕又能治病的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