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呼吸道感染疾病结合细菌培养和患者个体情况采用不同抗菌药物方案治疗的临床效果对比研究

2021-06-24 11:46李迪王越
世界复合医学 2021年4期
关键词:头孢曲松氧氟沙星阿奇

李迪,王越

齐齐哈尔市结核病防治院四内科,黑龙江齐齐哈尔150500

呼吸道感染在临感染性疾病中的发病率较高,感染发生后可引发支气管扩张、急慢性支气管炎等多种病症,也是造成住院患者死亡至关重要的一个原因。近年来,临床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问题日益严峻,医院内部病原菌构成谱也在持续发生变化,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下呼吸道感染的治疗难度,因此,针对患者的致病菌类型、机体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情况,选择最佳的抗菌类型药物对患者进行疾病治疗,提高患者的疾病治疗效果与安全性显得更为重要[1-2]。基于此,该文选取了2019年3月—2020年3月期间,该院收治的下呼吸道感染疾病者90例,研究了结合细菌培养和患者个体情况采用不同种类抗菌药物对患者开展治疗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该院收治的下呼吸道感染疾病者90例,将采用左氧氟沙星治疗的30例设为1组,采用阿奇霉素治疗的30例设为2组,将采用头孢曲松钠治疗的30例设为3组。1组:男16例,女14例;年龄20~65岁,平均年龄(46.37±6.72)岁。2组:男17例,女13例;年龄21~66岁,平均年龄(46.45±6.81)岁。3组:男15例,15例;年龄19~67岁,平均年龄(46.24±6.65)岁;该研究已获得该院伦理委员会同意,且经对比3组患者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所有入组者均经胸部X线检查确认存浸润性炎性阴影与肺纹理增粗情况;持续3次以上痰液菌培养均显示为阳性;均自愿参与该次研究。

排除标准:心、肝以及肾等重要脏器功能存在障碍;合并危重疾病者;处于妊娠期或是哺乳期妇女;与其他感染合并者;精神、认知异常,无法正常沟通交流者。

1.2 方法

采集3组患者的痰液与血液标本,开展药敏试验与微生物培养,对各个患者的致病菌耐药情况进行详细分析,依据最终的分析结果将患者分为3组,分别开展不同种类的抗菌药物治疗,1组给予左氧氟沙星(国药准字H20083916;规格2 mL:0.2 g)治疗,方法:取0.5 g的左氧氟沙星加入到浓度为0.9%的氯化钠溶液250 mL中稀释后,以静脉滴注方式给药,1次/d。2组给予阿奇霉素(国药准字H20060810;规格5 mL:0.5 g)治疗,方法为:取0.5 g阿奇霉素加入到浓度为0.9%的氯化钠溶液中稀释后,以静脉滴注方式给药,1次/d。3组采用头孢曲松钠治疗,方法:取1~2 g头孢曲松钠(国药准字H23021721;规格1.0 g×10支)加入到浓度为0.9%的氯化钠溶液250 mL中稀释后,以静脉滴注方式给药,1次/d;3组均坚持用药7 d,再依据患者的实际情况确定是否延长用药时间或进行药物更换。

1.3 观察指标

治疗后,评定3组患者的疾病疗效,标准为:患者各项临床症状与体征全部消失,经血常规与X线检查均正常,痰培养结果为阴性,体温正常评定为显效;患者各项症状与体征显著改善,血常规与X线检查偶有异常,痰培养结果为阴性,体温接近正常评定为有效;患者各项症状与体征无任何改善甚至恶化,体温异常,痰培养结果依然为阳性评定为无效。(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00%=总有效率。

详细统计3组患者皮疹、头痛、恶心以及腹痛等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予以数据处理,计数资料以频数和百分比(%)表示,组间差异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治疗后,1、2、3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3.33%、90.00%以及96.67%,3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3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Table 1 Comparison of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3 groups patients

2.2 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治疗后,1、2、3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13.33%、10.00%以及16.67%,3组不良反应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3组患者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Table 2 Comparison of the occurrence of adverse drug reactions in the 3 groups patients

3 讨论

下呼吸道感染是临床最常见的一种感染性疾病,而抗菌药物是当前临床治疗该疾病最主要的药物类型,尤其是近几年来,抗菌药物的种类越来越多,该药物运用的范围也越来越广,但临床抗菌药物滥用的问题也随之而来,导致药物的耐药性不断增加,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也越来越高,不仅导致医疗资源大量浪费,还提升了下呼吸道感染疾病的治疗难度,增加患者的疾病痛苦与经济负担,因此,想要降低抗菌药物临床不良反应率,提高疾病治疗效果,临床就需要对普通感冒和细菌性下呼吸道感染进行准确鉴别,并针对患者的细菌性感染情况与患者个体情况合理使用抗菌药物[3-5]。

临床上用于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疾病的抗菌药物类型较多,但患者个体化的差异与感染的细菌类型不同,需要采用不同的抗菌药物治疗,应依据患者的细菌培养与药敏实验结果进行药物选择,如左氧氟沙星属于第3代氟喹诺酮类药物,其主要功效为消灭和抑制细菌DNA螺旋酶,阻止干扰细菌DNA的复制,是一种广谱抗菌药,兼容性较高、抗菌活性较,且低毒、稳定,对于多重耐药菌的抗菌活性更强,更适用于敏感革兰阴性杆菌导致的支气管感染急性发作等呼吸道感染[6-7]。阿奇霉素是第二代大环内酯药物,更适用于呼吸道或者生殖道感染,该药物细胞内的穿透能力极高,可以以巨噬细胞内外以20~30倍浓度聚集,待巨噬细胞迁延至炎症区域再大量释放,且阿奇霉素可增强中性粒细胞的驱化能力,有利于单核巨噬细胞的增生,增强其杀伤细胞活性的功能,用于呼吸道感染疗效非常理想[8-9]。头孢曲松钠是第三代头孢霉菌类药物,具有极强的广谱抗菌作用,对病原菌有着超高的敏感性,疗效非常稳定,且不良反应较少,非常适用于大肠杆菌、肺炎球菌等感染疾病治疗,能有效抑制抗肠杆菌科细菌的活性,且耐药性非常强,将其于下呼吸道感染疾病治疗也可取得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临床应用较为广泛[10]。

在该次研究中,1、2、3组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分别是93.33%、90.00%、96.67%,3组有效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这一结果与翟攀[11]给出的研究A组、B组以及C组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分别是93.02%、89.19%、97.50%基本一致,这一结提示下呼吸道感染疾病依据细菌培养、患者个体情况给予不同的抗菌药物治疗可有效提升患者疾病治疗效果,在实际的临床中应该积极推广此种治疗方法。此外,该次研究还显示,1、2、3组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3.33%、10.00%、16.67%,3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这一结果与刘庆元[12]的研究出结果,观察1组、观察2组、观察2组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7.05%、7.05%、5.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基本一致,这一结提示下呼吸道感染疾病依据细菌培养、患者个体情况给予不同的抗菌药物治疗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当,证实依据此种方案进行临床用药并不会增加不良反应风险,治疗的安全值得信赖。另外,从该次研究中还以知道,左氧氟沙星、阿奇霉素及头孢曲松钠用于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疾病均可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均可以作下呼吸道感染疾的药物治疗方案,但是在实际的临床,医生人员必须要充分考量患者的个体化情况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案,如果病情比较危重,且患者耐受度较的情况可以适当延长用药的时间,以确保从根本上治疗疾病,以免病情反复。总之,对于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治疗,在选择抗菌药治疗前,建议临床先开展体外药敏试验与病原学检查,根据耐药性最终的测定结果,为患者选择最合适、最有效的抗菌药物类型,如果未能够将患者的样本进行完全分离,可以采用其他方法开展病原菌检测,为患者的

疾病治疗提的供更为科学、可靠的指导依据。

综上所述,对于下呼吸道感染疾病患者,在开展抗菌物药治疗前对患者开展体外药敏试验与病原学检查,可让医护人员依据耐药性检查结果为患者选择针对性更强,有效性和安全性更高的抗菌药物类型,可以提升患者疾病治疗效果的同时,将药物不良反应降到最低,更有利于患者的疾病康复,建议临床积极推广。

猜你喜欢
头孢曲松氧氟沙星阿奇
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治疗细菌性角膜炎的临床体会
左氧氟沙星和氧氟沙星,啥关系
盐酸氨溴索和头孢曲松联合治疗急性肺炎的临床疗效
阿奇霉素在小儿百日咳的应用
庆大霉素是否可代替头孢曲松治疗淋病
盐酸左氧氟沙星治疗盆腔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探究
分析左氧氟沙星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宫颈炎的疗效
幼年大鼠静脉注射头孢曲松钠与口服钙剂相互作用的研究
阿奇,出发
注射用头孢曲松钠他唑巴坦钠含量测定方法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