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视角探寻学生品格发展的理路

2021-06-30 17:45孙建国
江苏教育·班主任 2021年5期
关键词:以文化人优秀传统文化

【摘 要】提升学生品格,是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和基础。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学生品格提升的有效路径,学校和教师应充分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含义,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融入学生品格培育的过程中,通过完善教育过程、丰富教育手段、实施科学方法等实践路径,让优秀传统文化“落地生根”,促进学生品格提升。

【关键词】优秀传统文化;品格提升;以文化人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21)41-0050-05

【作者简介】孙建国,江苏省宿迁市中小学教学研究室(江苏宿迁,223800)教研员,高级教师。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学生品格提升的必然要求,学校和教师应充分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内涵,提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将其融入学生品格培育中,创新文化育人的路径。

一、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内涵

(一)一种品格培养的创新性实践活动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一种品格培养的创新性实践活动。孔子把“仁”当作君子一生的追求,而孟子则将“仁义礼智”当作君子的必备品格。当下,我们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知”转化为个体的“行”,培养品格高尚的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将其精华再生产和再创造,契合学生的现实生活,将优秀传统文化中包含的品格追求和精神内涵通过创新性转化,进行拓展、扬弃和完善,转化为时代精神,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活化”,赋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时代生命力,塑造具有高尚品格的时代君子。

(二)一种情感体验和情感认同的活动

首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一种情感体验活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应突出情境设计,依据直观教具,增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情感体验,深化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其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一种情感认同活动。情感体验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形成情感认同,情感认同的过程也是个体自主建构、自觉行动的过程。学生通过学习和了解优秀传统文化,感受人民的经验和智慧,提升文化自信,实现情感认同。

(三)一种激发兴趣和熏陶感染的活动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教师要增强自身的文化底蕴,因为教师的文化底蕴和言谈举止能影响学生的情感。此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感染力量非常强,学校可通过创设校园文化环境,让学生在其中受到熏陶和感染,促进学生的品格提升。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与学生品格培育的结合

(一)崇尚“仁”,倡导爱人如己和心怀天下

“仁”,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价值观。“仁”是基本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它以“爱人”为基本规约,以“成就仁德”为最高追求,以“忠、信、恕、宽、敏、智、勇”等为具体德目。基于孔子的仁学思想,孟子提出了“仁者爱人”,把孔子的“忠恕之道”具体化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和“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的道德准则。“仁”的最高境界是人与自然万物的和谐相处:各尽其性,相互包容,天人合一。在“仁民爱物”的意识感召下,个体就会激发完善自我和报效社会的潜质,这些潜质有利于涵养理想人格。

“仁民爱物”包含的“爱人如己”“心怀天下”“物我和谐”等价值取向理应作为道德规范,细化、融入、渗透于学生的品格发展之中。

(二)重视“孝”,倡导乡土情感和家国情怀

“孝”是继“仁”之后的又一重要道德范畴。孔子强调,孝亲是仁德的根本之道。孟子认为,孝是人的标志,不孝即为禽兽,所以“孝”被称之为“德之本”“天之经”“地之义”。“百善孝为先”,由于孝悌对于个体的德性形成具有重要作用,所以孝道教育对于维持家庭和睦及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孝道的培养要基于年少时,以关爱父母的朴素情怀为起点,进而唤起学生关爱他人、关爱社会、关爱自然的乡土情感和家国情怀。

在品格教育过程中,学校要通过“孝亲爱国”教育,激发广大学生报效祖国的家国情怀,培养他们“爱国、感恩、担当”的良好品格。

(三)主张“义”,倡导重义轻利和诚信自律

“义”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又一重要价值观。孔子提出的“君子喻于义”,以“义”为君子立身之本,主张“重义轻利”和“诚信自律”。孟子突出孔子“义”的道德地位,提出了“舍生取义”的价值取向。孔子把“信”视为“仁”的主要德目,要求人们恪守信用、童叟无欺,并将之作为交友、用人、治国的重要准则。而“信”又与“诚”紧密相关,“诚”也是“信”的哲学基础。“义”意味着行之适宜、行之当然,以“为义”和“行义”为道德价值的评价标准,并将“义”“利”对举;“信”与“诚”的融合,体现了守信、诚实、自省、自律的“诚信”精神。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转型,“重义轻利”和“诚信自律”对以趋利为特征的市场经济具有导向和矫正功能。因此,传统文化的“重义轻利”和“诚信自律”理应渗透于学生品格发展之中。

(四)推崇“礼”,倡导举止文明和遵守规范

中国被称为礼仪之邦,中华文化被称为礼乐文化,可见“礼”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礼”是个体道德情感的重要表达方式,也是道德規范提升的重要保证,实施“礼”教,可以实现外在道德规范与内在道德情感的有机结合。“礼”是谦恭、节制、尊敬的行为方式,是实现个体与他人和谐相处的重要保证,是个体融入大自然的重要基础。孟子在继承发展的基础上,总结出礼的精神所在——“辞让之心,礼之端也”。“仁”与“礼”的结合,建构了人的品格提升的有效途径,尤其对于构建和谐文明的社会秩序具有重要作用。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礼敬谦和”教育可以扭转当前部分学生礼仪缺失、道德冷漠的现象。因此,我们应该充分挖掘“礼敬谦和”的积极作用,将其渗透到学生品格发展之中。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学生品格的实践路径

(一)基于教育过程,要立足于“教育目标”“教育方略”“教育境界”并举

1.把握品格教育的内核,确立“多维双向”目标。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强调身心合一、德行并举。审视当下,我们不能仅仅满足于诵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而要依据时代的要求,以“求真、向善、崇美”为理想人格的追求目标,通过领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和智慧,并将其“再造”,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现代教育中的“突破”。学校要通过“再造”与“突破”达到“新生”,实现由“单向度合一”走向“多维双向”教育目标的重构。

首先,“多维”目标是指“认知能力、道德品性和人格特征”。“认知能力”是指个体生存与发展的基本能力,也是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只有具备认知能力,才能在信息多元的今天及时捕捉信息和学会选择,以此丰富个体的知识储备,实现知识的“再生”;“道德品性”是规范个体行为的基本操守,是基于个体的社会化要求,也是个体被社会所接受的基本条件;“人格特征”是现代人生存与发展的关键要素,也是个体道德品性、心理品质、社会态度的外显。其次,“双向”目标是指“认知能力、道德品性和人格特征”中的每个维度都包含着个体行为方面的两个指向,即个体“由内向外”与外部世界的相互作用和“由外促内”建构个体的内部世界。

2.掌握品格教育的方略,实施“德性教育”之道。

审视当下的品格教育,知性化教育仍是教育的基本形式,这种教育方式使学生失去了自主选择的可能,教育失去了“德性”。现代教育必须借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德性教育”之道,让“得道”“体道”“合道”在品格教育中彰显。德性教育的价值在于培养个体的修养、伦理、品格及人之为人的所有可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向崇尚德性教育,如“修道之谓教”和“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等都是很好的范例。

“德性教育”要基于以下两个方面:首先,要以学生的品格提升为根本目标,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德性要素,重视教育过程中生成性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努力做到道德的认知与行为、课堂的预设与生成、教育方法与手段的有机结合;其次,要“以生为本”,充分认识学生的原有认知经验和前理解,在对话互动中彰显学生的自主性和主体性。在此基础上,学生不仅掌握了知识、发展了能力,而且为自己建构了一个有意义的世界,实现了“德性教育”的视域融合,融合的过程就是生命之花绽放的过程。

3.追求品格教育的境界,培育“生命自觉”之人。

叶澜教授指出,“生命自觉”是指个体对自己生命的存在状态觉知,成长目标清晰,理想人格确立和矢志不移的追求。“生命自觉”包括状态觉知(自明、自得)、人格确立(自立、自强)、自我把握(自持、自勉)和境界达成(自由、自在)。其中,“自明”和“自得”是指个体对自我的认知和判断,“自立”和“自强”是指个体自我目标的确立和深化,“自持”和“自勉”是指实践中的自我把控和持之以恒,“自由”和“自在”是指品格教育境界达成后的个体生命的存在状态。受知性化教育的影响,学生生命本真被遮蔽,教育内在价值被漠视,“生命自觉”的教育远见被忽略。学生缺乏自我反省的意识和自主发展的观念,缺乏“自我负责”和“自我发展”的意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应强调个体的生命价值、内在价值及其道德内化,要采取有效方式,让学生经历“自觉”“自省”“自悟”的过程,最终走向品格的内化,培养“勇于担当”“敢于负责”的“生命自觉”之人。

(二)基于教育手段,要立足于“课程建设”“文化建设”“实践活动”并行

1.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德育课程,丰富品格教育的内容。

德育课程承载着道德教育的基本任务,也是实施品格教育的重要载体。学校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蕴含的品格教育内容,并将其纳入学校德育课程体系。一是要结合学生的实际需求和社会生活实际选择合适的内容,二是要以儒学文化的“仁、义、礼、孝”精髓来建构,三是要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一致,把爱国主义教育、诚信教育、义利观教育等纳入品格教育中。

2.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渗透在校园环境建设中。

学校只有把传统文化渗透到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各个方面,才能使学生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才能为他们的健康成长提供保障。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尤其要重视环境对人的熏陶,这就要求学校以“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为主线,建构主题文化,并将其核心要素外化,从室外空间到室内空间进行整体规划,让学生对传统文化有直观的感受。学校要创设媒体环境,积极宣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如组织学生观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影视剧,组织开展传统文化教育论坛等。

3.重视实践和体验,引导学生认同与内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只有融入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才能实现“知行合一”“内化于心”的德育目标。学校应鼓励学生投入社区服务,积极参加公益活动,丰富活动体验,在活动中走向行动自觉;引导学生积极参加“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系列活动,传承美德,锤炼品格。此外,学校还可以充分利用端午节、清明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把传统文化教育渗透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进一步提升学生的道德认知,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

(三)基于教育方法,要立足于 “言”“乐”“礼”“行”并用

1.寓教于言,在对话交流中提升学生的品格。

“知”是“行”的依据,“行”是“知”的归宿。有效的品格教育不是单向的传导,而是双向的对话交流。儒家文化尤其重视德育对话,通过师生的对话,教师能够比较全面地了解学生的道德认知基础和发展需求,从而因材施教。

2.寓教于乐,在情感共振中提升学生的品格。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礼乐文化”特别重视“乐”在陶冶人的道德情操方面的作用。《乐记·乐论》指出:“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之序也。”学校要把音乐教育融入品格教育中,发展学生的道德情感,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教师要善于选取能够激发学生情感的教育案例,在情感共振中感化学生心灵,增强学生的道德情感认同。

3.寓教于礼,在制度规范建设中提升学生的品格。

“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不学礼、无以立”,“寓教于礼”的思想要求我们要以制度规范来开展品格教育。学校要制定规范的制度,让学生按照规范执行;开展礼仪教育,让学生知礼于心;引导学生日常生活中行礼仪之道并规范自己的言行,让学生践礼于行。

4.寓教于行,在实践与体验中提升学生的品格。

“行重于知”,真正的道德不仅在于道德认知,而且在于道德履行。因此,学校要通过活动规范学生的言行。如考试中提倡诚信的行为、就餐时提倡节俭的行为、发生冲突时提倡宽容的行为。学校要引导学生相互借鉴、相互监督,在自育与他律中共同成长、共同提升。

不可否认,在当下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过程中,我们往往过多地关注“是什么”的认知层面,而对于“为什么”的思维层面和“怎么办”的实践层面缺乏足够的关注。这种“知识堆积而不求甚解”和“教育目标华而不实”的教育观念问题亟须改变。因此,我们要做好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多关注“为什么”和“怎么办”的问题,积极探索优秀传统文化在不同时空的价值意蕴,重视学生的实践和体验活动,让學生在真实的情境体验中发现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产生价值认同、形成行动自觉,并将其逐渐内化为自身的品格。

【参考文献】

[1]赵景欣,彭耀光,张文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研究[J].中国教育学刊,2016(6):23-28.

[2]张岱年.中国伦理思想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181.

[3]叶澜.“新基础教育”论——关于当代中国学校变革的探索与认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202.

[4]杨茜.回溯中国教育传统及其对现代教育之重建[J].中国教育学刊,2016(1):9-13.

[5]刘启迪.打好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文化基础[J].当代教育科学,2017(5):4-8.

猜你喜欢
以文化人优秀传统文化
以文化人:“两个文明”协调发展的价值目标
国际化背景下大学生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研究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探析
以文化人 增强自我净化能力
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人才培养中的意义研究
文化新论四题
让课堂“以文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