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部经络梳理加穴位按摩运用于骨科围术期患者焦虑失眠的临床研究〔1〕

2021-07-01 02:21张明霞何丽张祥华冯丽君舒文玲郭桂英黄夏雨陶平吴小辉马莉
临床医药实践 2021年7期
关键词:围术经络骨科

张明霞,何丽,张祥华,冯丽君,舒文玲,郭桂英,黄夏雨,陶平,吴小辉,马莉

(景德镇市中医医院,江西 景德镇 333000)

手术是目前临床治疗骨科疾病的主要手段,多数患者在围术期由于对麻醉和手术效果担心及术后疼痛等因素,易产生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出现失眠,导致机体免疫力下降,生理功能紊乱,严重影响手术效果和患者康复[1]。因此,采取有效措施缓解骨科围术期患者的焦虑失眠状态,对促进患者术后康复、提高生活质量非常重要。本研究将头部经络梳理加穴位按摩运用于骨科围术期患者的护理中,效果显著。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骨科2017年3月—2020年6月收治的手术患者94 例,按数字随机分组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7 例。观察组男29 例,女18 例,年龄(49.12±8.17) 岁;初中及以下7 例,高中12 例,大专及以上28 例;上肢骨折15 例,股骨颈骨折13 例,髌骨骨折7 例,腰椎盘突出症9 例,其他3 例。对照组男26 例,女21 例,年龄(50.30±7.98) 岁;初中及以下8 例,高中14 例,大专及以上25 例;上肢骨折17 例,股骨颈骨折12 例,髌骨骨折8 例,腰椎盘突出症8 例,其他2 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1.2 纳入和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年龄≥18 岁;住院时间≥7 d;手术指证明确,均行骨科手术治疗;具有良好的认知功能,可正常交流者;患者及家属对研究内容知晓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意识不清或昏迷者;合并有精神疾病者;既往有严重失眠史者;心、肝、肾和造血系统等重要器官合并严重原发性疾病者。

1.3 方法

对照组围术期给予常规护理。保持病房舒适、整洁、安静,空气流通;注意患者情绪变化,及时进行心理疏导,消除患者疑虑,保持心情舒畅;同时也可适当听音乐放松心情;嘱患者睡前可饮用热牛奶,忌食用浓茶、咖啡及烈酒等兴奋神经类饮料;保持饮食清淡,忌生冷、辛辣刺激性食物。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头部经络梳理加穴位按摩(术前术后均给予操作)。第一,头部经络梳理:选用牛角梳,梳齿间距0.5 cm,从头部毛梢旋转着梳拢,力度适宜、均匀。从患者前额发际线处梳至后发际线处,随后反向由后发际线梳至前发际线处,然后从耳上向头部两侧反方向梳理,最后散开头发往头的四周梳理。重点梳理督脉、膀胱经、肝胆经、三焦经等经络。梳理过程中可根据经络分布和患者自身感觉适当调整梳子的角度和力度,根据患者的受力情况,力道由轻到重,以患者最为舒适的力度为宜。每处梳理5~6 次,每次梳3~5 min,每日梳2~3次,连续梳理7 d。第二,穴位按摩:患者头放正,仰卧,全身放松。穴位选取太阳穴、百会穴、太冲穴和合谷穴。以穴位为中心,将指腹置于穴位上,力度从轻慢慢变重,按照一定的节奏对穴位进行按摩,顺序依次为从左到右,从上到下,每个穴位每次按摩5 min,共按摩30 min,每天2 次,连续按摩7 d。

1.4 观察指标

1.4.1 焦虑情绪

分别于护理前、护理7 d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估两组患者焦虑状态,其中分值>50 分即存在焦虑,且分值与焦虑程度呈正比。

1.4.2 睡眠情况

分别于护理前、护理7 d后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价患者的失眠情况。该量表共包括入睡时间、睡眠质量、睡眠效率、睡眠时间、睡眠障碍、催眠药物和日间功能7 个部分,评分越高表示失眠越严重。

1.4.3 护理满意度

护理7 d后采用自制满意度调查表评价护理满意度,包括非常满意、满意及不满意三个等级。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SAS评分比较

护理前两组S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SAS评分均有下降,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SAS评分比较分

2.2 两组患者PSQI评分比较

护理前两组PSQ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入睡时间、睡眠质量、睡眠效率、睡眠时间、睡眠障碍、催眠药物和日间功能评分均有下降,且观察组各项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PSQI评分比较分

2.3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满意度95.74%,高于对照组的80.8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例(%)

3 讨 论

失眠是骨科围术期常见并发症,其中体位不适、术后疼痛、担心预后是造成失眠的主要原因[2]。而睡眠不足会降低患者抵抗力,影响术后康复及转归,不利于预后[3]。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发展,护理学已经从单纯的“疾病护理”转变为“整体护理”模式。中医理论认为,机体气血靠经络通达全身而营养组织器官,而经络遍布全身,其中头部为诸阳之会,人体共有7 条经络通过头部[4-5]。本研究中,护理后观察组SAS和PSQI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分析原因为,梳理可刺激穴位产生兴奋作用,通过传入神经到达大脑皮质或延髓,通畅头部经络气血,缓解患者负性情绪,改善睡眠质量[6]。而穴位按摩不仅对穴位产生刺激,还可兴奋周围神经,增强疏通作用[7-8]。此外本研究穴位选取太阳穴、百会穴、太冲穴和合谷穴,通过按摩起到健脾养心、平衡阴阳的作用[9],增强大脑的储备能力,放松肌体,加强临床护理效果[10]。本研究中观察组满意度为95.7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将头部经络梳理加穴位按摩运用于骨科围术期患者护理中,可有效改善情绪,促进睡眠,提高护理满意度。

猜你喜欢
围术经络骨科
肾结石围术期针对性护理应用
个性化护理在老年白内障围术期病人中的应用观察
“数字骨科”专题文章导读
2021 年下半年专题预告
现代骨科“三新”之光——快速康复外科、现代数字骨科、冲击波治疗的临床应用
身体出现这5个现象 说明体内的经络不通
Perceptions of the osteopathic profession in New York City’s Chinese Communities
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的围术期处理
这7个动作骨科专家从不做
《易经》养生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