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资产负债表的再认识

2021-07-12 02:58谢志华杨龙飞
财会月刊·上半月 2021年2期
关键词:利润表误读现金流量表

谢志华 杨龙飞

【摘要】通常人们认为对外财务报表的三张主表中资产负债表披露财务状况, 利润表披露经营成果,现金流量表披露现金净流量。 这其实是一种误读。 资产负债表不仅能披露财务状况, 还能披露经营成果和现金净流量; 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不是为了披露利润和现金净流量的数量, 而是为了披露各自的业务来源, 并说明其在未来的稳定性。 资产负债表分析与评价的关键点不在于右方的负债和所有者权益, 而在于左方的资产, 企业的负债、资本和未分配利润都会形成资产, 只要资产在未来能够变现, 负债就可以偿还, 投资就可以收回, 未分配利润就没有损失, 否则企业会面临一系列的风险。 企业的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最终都取决于未来资产能否变现, 因此企业必须加强资产变现能力的管理。

【关键词】资产负债表;误读;变现能力;利润表;现金流量表

【中图分类号】 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0994(2021)03-0003-6

长期以来人们认为:从形式上看, 资产负债表表达的是“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这是基于检验会计核算数据的真实性而形成的两方恒等关系, 此外也表明了企业的资产都是由它的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所形成的; 从实质上看, 资产负债表披露了企业的财务状况, 而衡量财务状况的核心就是偿债能力, 如果一个企业到期不能偿债, 就会陷入破产的困境。 如果资产负债表中资产的价值小于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价值, 或者意味着资产的价值减掉负债小于所有者权益, 从而出资者出现部分破产的情形, 或者意味着资产的价值减掉所有者权益小于负债, 从而导致债务不能偿还。 正是基于这样的原理, 形成了与偿债能力有关的各项指标。 实际上资产负债表所要展现的内容并不仅仅如此, 而且资产负债表只是披露财务状况的观点, 特别是上述对偿债能力的解释具有误导性, 为此需要对资产负债表的内涵和外延做进一步的探讨。

一、资产负债表应基于出资者视角, 而不只是基于会计的视角

无论是在个体经营场合还是在公司制企业的场合, 出资者投入本金或者资本后, 必然要了解自身的本金经过一段时期的经营是否得以收回并赚得利润, 基于这样的需要便形成了资产负债表。 站在出资者的视角, 需要通过其资产的价值与其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对比关系来判断是否收回了本金并赚得利润:如果没有负债, 只要资产的价值大于投入的本金, 就意味着本金收回并赚得利润;如果有负债, 只要资产的价值扣减负债后仍然大于投入的本金, 就意味着本金收回并赚得利润。 可见, 从出资者的视角来看, 资产负债表的实质结构并不是资产等于负债加所有者权益, 而是资产减负债的结果大于等于或小于所有者权益。 如果大于就意味着赚得利润, 如果等于就意味着仅收回了本金, 如果小于就意味着本金不能收回, 进入部分破产状态。

仅用资产等于负债加所有者权益这样的结构, 更多的是从会计核算的角度检验会计数据的真实性;而如果从出资者本金是否收回并赚得利润的角度来看, 用资产减去负债的结果大于等于或小于所有者权益这样的结构, 可以更直观地向出资者披露是否赚钱和亏损的信息。 因此, 资产负债表不仅披露了财务状况, 也披露了经营成果, 下文将对此进行进一步的深化论述。

二、资产负债表不仅基于出资者视角, 而且基于经营者视角

对外提供的资产负债表是以两权分离的公司制企业为形成基础的。 在两权分离的条件下, 出资者与经营者之间形成了委托受托经济责任关系, 这一关系的核心就是出资者出资并委托经營者经营, 经营者通过经营必须确保出资者的资本能够保全并增值, 由此, 出资者才聘用经营者行使经营权并给予其薪酬。 站在经营者的视角, 为了报告其履行出资者受托责任的情况, 资产负债表中必须披露其对出资者资本保全和资本增值责任履行情况的信息。 由此, 资本保全和资本增值的本质就决定了资产负债表的基本构造和内容。 什么是资本保全和资本增值? 从数量上看, 经营者履行受托责任后, 如果资产的价值减去负债等于投入资本, 就意味着实现了资本保全; 若大于投入资本, 就意味着实现了资本增值; 若小于投入资本, 就意味着出现了部分资本的损失或者部分资本的破产。 可见, 基于出资者与经营者之间委托受托关系的视角, 资产负债表的基本结构也是资产减去负债后与投入本金进行比较, 以此确定是否实现了资本保全与资本增值。 那么, 在这样的总结构下, 资产负债表为什么会在左右两方列出所有明细项目? 其根本原因在于, 资本保全和资本增值又分为数量保全和质量保全、数量增值和质量增值, 也就是说经营者对出资者承担的受托经济责任包含了这四个方面。 所有经营者必须就这四个方面向出资者提供履行受托责任的报告。

资本数量保全是指期末净资产等于投入资本, 而期末净资产等于总资产减负债, 可见站在出资者和经营者的视角, 为了报告资本数量保全的受托责任, 资产负债表的结构仍然是资产减去负债后与投入资本的比较。 资本质量保全是指期末资产的变现能力必须等于投入资本的变现能力, 投入资本作为出资都处于现金状态(本身为现金, 或者为可变现的非现金资产)。 出资者的出资可能是现金, 也可能是其他非现金资产, 其中非现金资产入资必须通过资产评估确定其入资数额, 而资产评估的本质就是确认在入资时点上资产能够变现的数额。 出资者投入的资本会用来购买从事生产经营的实体资产, 经过一定时期的生产经营后, 其大多仍然处于实体资产状态, 这些资产并不是现金, 其在未来能否变现及能变现多少并不一致, 由此就产生了变现能力大小的问题。 只有资产负债表中期末所有资产在未来都能按照表中所披露的数量等额或超额变现, 出资者的本金才能收回, 甚至形成利润。 资产变现能力的重要性导致了出资者必须对经营者赋予资本质量保全的责任, 其本质就是资产负债表中的期末资产不能有任何潜亏因素的存在。 为了披露经营者对资本质量保全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 就必须对资产按变现能力由大到小排序, 以判断总资产的变现能力是否增强。 由此, 经营者的资本保全受托责任就由数量上的期末净资产等于投入资本, 进一步深化为期末能够变现的净资产等于投入资本, 从而在不改变资产负债表总结构的前提下, 进一步按变现能力细化资产项目。

资产负债表不仅要披露资本保全情况, 也需要披露资本增值情况[1] , 资本增值分为数量增值和质量增值。 数量增值是指期末净资产大于投入资本, 这也决定了资产负债表的基本结构是资产减去负债后与投入资本的比较, 前者大于后者就意味着企业获得了利润; 质量增值一方面是指期末资产都能在未来变现, 期末净资产也能在未来变现, 如果变现后的期末净资产大于投入资本, 就意味着企业的利润是可变现利润, 这样的利润才没有包含潜亏因素, 是高质量的利润。 如果企业的销售业务全部收到了现金, 利润的质量就高, 如果包含应收款项, 利润的质量就变低, 这种低质量有可能导致高估利润数额而成为假账。 也正是由于这种需要, 资产负债表在其总结构的基础上确定是否有利润后, 還需要进一步就资产一方的变现能力进行披露, 因此也需要对资产按变现能力进行细分。 这就确定了资产负债表的资产一方必须要按变现能力进行细分, 并由大到小排序。

可见, 基于出资者与经营者双方委托受托经济责任关系的视角, 资产负债表不仅要对资本保全和资本增值进行数量披露, 还要进行质量披露。 但资产负债表的总结构仍然是资产减去负债后与所有者权益或者投入本金进行比较。

三、资产负债表不仅披露财务状况, 还披露经营成果

理论界和实务界一般都认为资产负债表披露财务状况, 利润表披露经营成果, 即利润是由利润表披露的。 其实, 利润是由资产负债表披露的, 即:资产负债表既披露财务状况, 又披露经营成果; 而利润表虽然也披露了利润, 但其目的是披露利润的质量。 产生这种误解的根本原因是, 通常人们认为利润是由收入减成本再减费用计算而得。

正如上文所述, 资产负债表能够披露经营者对资本保全和资本增值这两个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 假定某企业年初投入本金1亿元, 在年初编制资产负债表时, 为了说明这1亿元的本金是否还存在, 也即是否实现资本数量保全, 就必须编制年初资产负债表, 其右边为资本金1亿元, 左边为现金资产1亿元。 到了年末, 假定资本金没有变化, 经过企业的生产经营, 年初1亿元的资产不仅数量会发生变化, 形态也会发生变化。 如果年末的现金资产为4000万元、应收资产为3000万元、存货资产为2000万元、固定资产经折旧后的净资产为3000万元, 税金已经以现金方式缴纳, 那么, 年末资产负债表的右边仍然是1亿元, 而左边的总资产是1.2亿元, 这就意味着企业当年的税后利润是2000万元。 显然, 这里是以资产负债表来披露利润的, 利润是用资产减本金计算而得;如果有负债, 利润就等于资产减负债再减本金(或者不含本年利润的所有者权益), 这与利润表计算利润的方法(收入减成本再减费用)不同。 前者被称为资产负债观, 后者被称为收入费用观, 两者的根本差异表现在:①资产负债观是以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为基础计算利润的, 而收入费用观是以收入、成本和费用为基础计算利润的; ②资产负债观是实体观, 能够从资产负债表中看出利润的实物存在形态, 而收入费用观是虚拟观, 从利润表中无法看出利润的实物存在形态。

基于资产负债观的利润计算方式说明期末总资产先要收回投入本金, 只有先收回本金才存在获得利润的基础, 可见资本保全是资本增值得以存在的前提。 由于投入的本金都处于现金状态, 所以优先收回的本金也必须先以现金和最容易变现的资产相匹配, 在上例中就是以现金资产4000万元、应收资产3000万元、存货资产2000万元以及固定资产经折旧后的净资产1000万元作为收回本金的基础, 剩下固定资产经折旧后的净资产2000万元才是利润形成的实体资产基础。 尽管固定资产的价值要通过销售收入得以补偿, 但也改变不了利润形成的实体资产基础必须是在满足投入资本收回之后的剩余资产。 如果有负债, 则变现能力最强的资产必须首先用来偿还负债, 而后作为收回本金的基础, 最后才是利润形成的资产基础。 如果利润的资产存在基础是实体的, 可以进一步判断与此对应的实体资产的真实价值, 即其在未来能否变现(可以理解为实物的直接变现, 也可以理解为实物在未来创造的变现价值, 固定资产就是这一属性)为与利润相同的数额, 若不能, 则利润就是不真实的。

在基于收入费用观计算利润的情况下, 收入、成本和费用都以观念的形式而存在, 具有抽象性。 收入可以是现金收入、应收账款收入、实物收入(以物易物时)、合同完工程度收入, 但这些收入的实体形态在利润表中并不能得到体现; 成本费用也具有抽象性, 其可以是现金支出、各种应付款项、实物的减少或者实物成本摊销和转移、根据合同完工程度预提的成本费用, 这些成本费用对应的实体形态在利润表中也不能得到体现, 这正是收入费用观虚拟性的根本体现。

正因为资产负债表能够披露利润, 所以在会计核算中利润表与资产负债表之间形成了数量勾稽关系, 就是利润表的本年利润必须等于资产负债表的本年利润[2] , 而不能相反;如果本年利润进行了分配, 就表现为利润分配表中本年未分配利润必须等于资产负债表中的本年未分配利润, 而不能相反。 实质上, 利润表之所以产生不是为了披露利润, 而是为了披露利润的质量, 后文将对此进行详细论述。 资产负债表必须也能够披露利润, 所以任何一个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都是通过资产负债表集中反映出来的, 只有资产负债表才能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全貌。

四、资产负债表不仅能披露债务风险, 也能披露经营风险

传统上, 在进行会计报表分析时, 企业主要以资产负债表为基础计算分析偿债能力指标, 并据此判断企业的偿债能力是上升了还是下降了, 当这些指标趋坏时意味着债务风险(或者财务风险)增加, 趋好时意味着债务风险减少。 其中, 分析债务风险的常用指标是资产负债比率、速动比率、现金比率。 其实资产负债表双边的关系也直接决定了这些指标的特征。

首先必须要明确债务风险形成的根本原因不在于负债本身, 而使用资产负债比率来分析债务风险显然是将这种风险形成的原因归咎于负债, 资产负债比率越高债务风险越大, 这并不正确。 原因很简单, 一个资产负债比率高达99%的企业, 只要作为资产负债比率分母的企业资产在未来可变现程度达100%以上, 债务就一定能够偿还; 而一个资产负债比率低于50%的企业, 只要其资产在未来可变现程度低于50%, 债务就一定不能全部偿还。 因此, 一个企业的债务能否偿还不是取决于负债规模, 而是取决于资产的变现能力, 但是采用资产负债比率计算分析偿债能力就很容易让人误认为债务不能偿还的原因是负债的比率或者规模过大, 这显然导致了张冠李戴的缺陷, 并且使得负债被污名化。

一个公司制企业的资金都是从外部取得的, 无非是来自于负债或者资本(未分配利润表面上看是自有资金, 实际上其最终归属是出资者), 任何从外部取得的资金都不可能是无偿的, 也不可能不要求收回本金, 只是形式不同, 如:负债以还本付息的形式使得债权人收回本金, 并形成债权收益; 资本是以利润分配的形式使得出资者收回本金, 并形成资本收益。 人们常常因债务必须按时还本付息而认为它给企业带来了偿还风险(财务风险), 但几乎没有人认为出资者投入的资本会给企业带来类似的风险, 然而站在出资者的角度, 其投入的本金也是要回本并取得相称收益的。 产生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出资者投入的本金是长期投资, 又是以利润的方式收回本金和获得收益, 企业不存在即期即付的压力(这正是负债能够对企业起到警示作用的特点所在)。 实质上, 出资者投入的本金对企业所形成的支付压力并非不存在, 虽然它不是以即期即付的现实压力而存在, 但是当出资者投入的本金不能获得市场平均利润时, 一方面其会对企业行使控制权以改变这种状况, 另一方面有可能最终转移或者出售股权而导致企业股权价值急剧下跌, 极至企业陷入失败。

無论是债权人还是出资者的出资都处于现金状态, 企业为了进行生产经营活动必须用其购买流动资产、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 这些资产都不处于现金状态, 只有通过其生产经营的产品取得收入后才能还本付息或者为出资者带来利润。 企业能否偿还负债的根本不在于负债本身或者资产负债比率的高低, 而在于负债所形成的资产或者使用资产形成的产品在未来能否变现。 因此, 债务偿还的根本不在于债务本身, 而在于债务所形成的资产, 这不是负债的问题, 而是用负债购买并生产经营了怎样的资产, 这显然是企业生产经营的问题。 事实上, 企业是否能够借债根本不是由企业单方面决定的, 而是取决于债权人的借款意愿, 只有当债权人认为借款人能够在未来还本付息时才会做出借款的决定, 而企业未来能否还本付息当然取决于企业生产经营的产品或者资产在未来变现能力的大小。

综上可知, 对于企业债务风险的分析和评价不能采用偿债能力相关指标, 特别是资产负债比率这一关键指标, 而是要分析评价企业资产在未来的变现能力, 资产在未来的变现能力强, 则偿还债务的可能性大, 否则就存在债务风险。 但现实的问题是:资产负债表并没有提供每项资产在未来能否变现及变现能力大小的信息, 而只是笼统地以资产负债表为基础计算偿债能力指标, 这一方面使人们误认为负债是债务风险存在的根本原因, 另一方面无法发现各项资产在未来变现过程中可能存在的种种风险, 也不能针对风险提出各种防范措施。 实际上, 资产负债比率、速动比率和现金比率三个偿债能力指标, 也不过表明债务风险分析评价的关键不在于负债, 而在于未来资产的变现能力。

在资产负债比率计算分析的基础上发现资产不能变现才是债务不能偿还的根本原因, 为此就开始专注于资产的变现能力, 从而采用速动比率指标, 将速动资产作为偿还债务的基础; 但即使是速动资产也并不意味着其在未来都能变现, 能作为偿债的保证, 从而采用了现金比率指标, 将现金资产作为偿还债务的直接保证。 这一方面间接证明了不是负债导致企业面临偿债风险, 而是资产未来不能变现才导致债务不能偿还; 另一方面, 既然是资产不能变现导致债务不能偿还, 就没必要考核资产负债比率, 而是要直接评价分析资产的变现能力。

五、仅资产负债表是结果报表, 其他报表都是原因报表

在对外财务报告体系中, 无论是理论界还是实务界, 都将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称为三张主报表, 尽管现在又增加了综合收益表, 但仍然以这三张报表作为对外报告的主表。 在报告经营者受托经济责任的财务报表中, 资产负债表已经能全面披露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或者披露经营者履行资本保全和资本增值责任的状况, 为什么还要将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作为与资产负债表并驾齐驱的报表对外披露呢? 其实, 资产负债表与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并不是一个层级的报表, 三者的基本关系是:资产负债表是结果报表; 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是原因报表, 即针对资产负债表的特定项目进行原因说明的特定报表。

1. 资产负债表。 资产负债表反映了企业一定时期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而这个“一定时期”会有期初和期末, 从而形成期初资产负债表和期末资产负债表, 也就是资产负债表中的期初余额和期末余额, 两者之间必然形成差异。 从企业初始经营的视角来看, 期末余额与期初余额的差额反映了企业从没有进行生产经营到开展了生产经营活动, 从而产生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变化的情况。 整体上说, 这种差额反映在两个方面:一是总资产减去总负债和总资本(或期初所有者权益)的差额, 称之为总量变化, 这个总量实质上就是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形成的利润, 并表现在资产的增加上; 二是资产负债表左右两方每个项目的数量变化, 称之为个量变化。 无论是站在出资者和债权人的角度, 还是站在经营者的角度, 当发生这种总量和个量变化后, 都必然要问“为什么会形成这种变化”。 回答这一问题就是寻找这种变化的原因, 这正是资产负债表与其他报表之间呈因果关系的客观基础。

2. 利润表。 利润表就是为了说明资产负债表中总量变化, 也即本年利润形成的直接原因的报表。 利润形成的直接原因是企业开展生产经营活动, 一个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可以分为主营业务、其他业务、对外投资业务和营业外业务, 利润表就是按照这些业务来构造的, 所以利润表不是为了披露利润, 而是为了披露利润的形成来源。 一方面, 披露利润的形成来源要穷尽所有的业务;另一方面, 披露利润的形成来源不是为了呈现利润数量的多少(这已经在资产负债表中得以披露), 而是为了反映利润的质量, 也就是利润的稳定性, 从反面来说就是为了披露利润的不确定性, 而这种不确定性就是经营风险。 从这个意义出发, 利润表是要披露企业在未来存在的经营风险。

利润表首先将所有业务分为营业内业务和营业外业务, 又将营业内业务分为主营业务、其他业务和对外投资业务。 这一分类与利润的稳定性存在密切关系, 也就是说利润表是按照不同的业务对利润的稳定性由大到小进行排序的, 这种排序体现在:一个企业通过营业内业务而不是营业外业务取得的利润越多, 利润就越稳定, 反之亦然; 一个企业通过主营业务而不是其他业务取得的利润越多, 利润就越稳定, 反之亦然。 正因如此, 利润表不仅穷尽了形成利润的所有业务或者利润的业务成因, 而且说明了通过什么业务取得的利润更具有稳定性。

3. 现金流量表。 现金流量表是为了反映资产负债表中货币资金在期初与期末产生差异的原因的报表, 说明的只是资产负债表中货币资金个量差异, 也就是现金净流量的成因。 形成货币资金个量差异的直接原因仍然是企业的业务活动, 一个企业不发生业务活动, 自然不会有现金的流入和流出, 也就不会形成现金净流量。 只要企业进行业务活动(不仅仅是经营活动), 就一定会导致现金的流入和流出, 从而形成现金净流量。 因此, 要说明现金净流量形成的直接原因, 就要知道企业有哪些业务活动。 资产负债表是结果报表, 包含了一切业务活动的结果, 所以可以从资产负债表的各项结果中寻找相应的全部业务活动。 资产负债表右上方所形成的结果是负债与资本, 这一结果是由筹资活动形成的; 通过负债与资本筹资形成现金, 从而转化到资产负债表的左方, 再用现金购买任何非现金资产(称为投资活动), 这一投资活动形成了资产负债表左方的资产结果; 企业购买资产后就开始开展生产活动, 通过生产形成产品, 并将其销售出去取得利润, 成为资产负债表右下方的本年利润项目, 这就是经营活动的结果。

因此, 一个企业的全部业务活动无非就是三项:通过筹资取得货币资金, 再用货币资金进行投资取得各项资产, 运用各项资产进行生产经营活动获取利润。 在此基础上又进入下一个同样的过程, 如此循环往复, 使企业可持续稳定发展。 这三项业务都会带来现金流入和流出, 从而形成各自的现金净流量, 它是资产负债表期初和期末货币资金差异形成的直接原因。 之所以要通过现金流量表披露资产负债表中期初和期末货币资金差异形成的直接原因, 目的是说明现金净流量在未来持续取得的可能性, 正是基于这一需要, 现金流量表对不同业务产生的未来现金净流量的稳定性由大到小进行排序, 先经营活动后投资活动而后筹资活动。 一个企业通过经营活动取得的现金净流量越大, 在未来持续取得现金的可能性就越大[3] ; 通过筹资活动取得的现金净流量越大, 在未来持续取得现金的可能性就越小。 可见, 现金流量表是反映未来现金流稳定性的, 从反面来说就是披露未来现金流的不确定性, 即现金流的未来风险。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 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都是资产负债表的原因报表, 而不是与资产负债表平行的报表; 只有资产负债表能够全面反映企业一定时期的全部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它才是结果报表, 当然也只有结果报表才能反映企业一定时期的全部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其他报表只是说明这一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形成原因的报表。

六、资产负债表最为重要, 而且其中的资产更为关键

在20世纪, 全世界都建立了以利润为中心的概念, 强调企业利润最大化, 从而强化了利润表的管理, 利润表是每个企业和每个管理者最为关心和首选的报表, 当时所奉行的会计观念是收入费用观。 而到了21世纪, 经过多年的实践, 人们发现以利润表为中心分析评价企业的好坏存在根本性的缺陷, 表现为: 许多企业从利润表上看, 利润水平高或者持续盈利, 后来却发现这些利润并没有在未来能够真正变现的资产作为保证, 从而形成巨大的潜亏漏洞, 最终导致企业陷入失败。 因此, 企业和管理者开始关注资产负债表的重要性, 会计观念也由收入费用观转向了资产负债观, 认为只有资产负债表才能更好地表达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一方面, 资产负债表确实能披露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而利润表只披露经营成果; 另一方面, 资产负债表在披露利润的同时, 还能披露与利润相应的实体资产状况, 而利润表所披露的与利润有关的收入、成本和费用都处于观念的状态。 仅认识到这一步是不够的, 这只是就会计报表论会计报表, 而不是以会计报表所披露的业务属性分析评价会计报表的重要性。 企业和管理者们之所以将会计报表的重心从利润表转移到资产负债表, 是因为资产负债表不仅能够深刻地指明企业生产经营业务的本质或者关键点是什么, 而且能够说明企业经营的风险所在。

其实, 一个企业生产经营的最终结果都表现在资产负债表上, 企业的生产经营是以筹资为基础的, 而筹资的结果最终表现在资产负债表的资产一方, 通过筹资取得资产后开展经营活动形成的利润也最终表现在资产负债表的资产一方。 因此, 企业或者管理者们分析和评价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必须以资产负债表为基础, 而分析和评价资产负债表又必须以资产为重心。 企业一切生产经营活动的结果都会表现在资产上,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企业的负债筹资会表现为资产的存在性; 二是企业的资本筹资会表现为资产的存在性; 三是企业以前没有分配的利润会表现为资产的存在性; 四是企业当期的收入会表现为资产的增加; 五是企业当期的成本费用会表现为资产的减少。 如果资产在未来能够按照资产负债表所披露的数量足额变现, 就意味着债务可以偿还, 资本可以收回, 以前的留存利润没有损失, 当期的利润是真实的, 这也进一步说明债务可以付息, 资本可以获利。 从这个意义上讲, 企业经营不是经营资产负债表的右方, 而是对债权人和出资者投入的资金进行经营, 将他们投入的资金按照特定的经营目标转化为资产, 并通过这些资产的使用形成利润, 所以企业或者经营者经营的是资产, 而不是负债和资本, 这正是资产经营与资本经营的根本区别。

正因为企业的一切生产经营结果都表现为资产的存在性, 而资产在未来能否变现又决定了债务能否偿还、资本能否收回、以前的留存利润有没有损失、当期的利润是否真实, 所以任何企业和管理者都必须紧盯资产的变现能力。 如果资产在未来能持续不断地变现, 企业就能存续下去, 否则企业就将面临破产。 企业的实质风险不是存在于资产负债表的负债和资本一方, 而是存在于资产一方, 进行风险管理本质上就是要强化资产变现能力的管理, 风险存在于资产之中, 而不是所筹措的资金之中。 所筹措的资金都处于现金状态, 不存在变现的风险, 只有用筹措的资金购买资产后才产生了资产不能变现的风险。

站在出资者的角度, 其资本是否能实现保值增值, 也是直接由资产的变现能力决定的。 出资者投入的资本都会表现为资产的存在性, 资产在变现后, 一方面會形成收入, 另一方面会形成成本, 提取成本就是为了收回被销售和使用的资产的价值, 而收回资产的价值就是收回本金。 也就是说, 提取成本就是为了收回本金, 如果资产变现后的收入等于成本, 就意味着资产保全了, 如果大于成本就意味着资本增值了。 所以资本保值增值的风险最终由资产的变现能力决定。

总之, 资产负债表的作用或者被忽略, 或者被误读, 只有按照上述理念善用资产负债表, 才能发挥其在企业生产经营中的作用。

【 主 要 参 考 文 献 】

[1] 谢志华.基于利润的衍生报告:从数量披露转向质量披露[ J].财务与会计(理财版),2010(2):66 ~ 68.

[2] 孙建国.财务状况变动表与资产负债表的对应勾稽关系[ J].财会通讯,1994(7):32 ~ 33.

[3] 刘丽.现金流量表对分析企业经营状况的价值与意义[ J].纳税,2017(13):111.

猜你喜欢
利润表误读现金流量表
利润表释疑
企业利润表存在的缺陷与改进策略探讨
还原真实
影响的焦虑与“误读”
基于现金流量表对投资项目的经济评价
企业现金流量分析
亲子阅读,别变成“误读”
中国神华财务表报分析
被曲解与被损害的——评麦克白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