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生态课堂中师生交往互动的新思考

2021-07-21 14:44于锦喜
教育界·中旬 2021年6期
关键词:生态课堂小学数学

于锦喜

【摘要】着眼于新课改背景下,为促进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应密切师生交流,通过双方共同进步,实现教学相长。小学数学具有基础性、应用性与严谨性的特点,其对助力学生逻辑思维、实践意识、创新能力等发展有着深远影响。教师在构建生态课堂中,既需关注学生的表现与感受,使其具有质疑能力、问题意识;还应转变授课方式,促进教师与学生身份的转变。在此,笔者结合实践经验,展开对小学数学生态课堂中师生交往互动的创新探思。

【关键词】小学数学;生态课堂;师生交互;探思

《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与新课标均提出:“应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促进教育教学工作面向人人。”[1]为了给孩子的未来成长、终身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应具有趣味性、生动性,并及时推进因材施教,让不同学习能力、认知水平的学生都能认识数量关系,了解多样化的空间形式,以助力他们的知行合一。因此,教师不仅要关注生态课堂的构建问题,还要促进师生之间开展有效的交往互动,增强对班级学生的了解,让学生具有自主探究能力。

一、在小学数学生态课堂中师生交往互动的意义

(一)概念解析

所谓“生态课堂”,即应当将教学课堂视为微观生态系统,注重教学工作灵活性、趣味性、开放性和实效性等的有机统一[2]。在精彩纷呈的课堂中,教师与学生的角色并非固定的,而是应在“生本”意识的引领下,实现相互促进、有效交流、互相影响,以便展开生态教学,进而让学生更好地汲取知识,快乐学习,健康成长。

加强“师生交互”不同于传统课堂中的“老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其需基于民主和谐、生动融洽的背景下,使课堂教学变得更为有序,学生既是学习的主体,也具有自主提问意识。即便在课后,师生也可通过智能终端设备,实现学习观点的交互,展开积极探讨。

(二)意义分析

1.有助于化解传统课堂存在的教学问题

传统小学数学课堂存在气氛呆板、教学方式单一、缺乏人文精神、学生十分被动等各种问题,影响了教学效率的提高。立足于构建生态课堂的视野下,促进师生交往互动,创新教学方式,有助于系统化开展教育教学,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探究有效的学习方法,实现快乐学习,增强实践能力。进而,教师要助力小学生应用意识、创新精神和交流能力的协调发展,使其注意总结学习问题。教师可将这些问题化为宝贵的课堂教学素材,引导学生展开深入学习,使其能利用数学知识分析、观察、探究与解答多样性问题。

2.有助于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促进生态课堂建设,密切师生之间的教学交互,还将显著提高授课效率。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多依照教材重难点、施教经验进行备课,课堂教学工作也多按照设定好的授课计划推进,全程几无惊喜可言。促进学生自主提问,关注师生互动,有利于发现问题,汇总错误,引起学生的注意,使其进一步加深對数学知识的学习印象。

3.有助于增进师生对彼此的了解

打破传统教学模式对师生角色的定位,在生态课堂中促进师生交互、共同探索,有助于加强师生对彼此的了解。教师要结合学生实际学情,选择适宜性、科学性、有效性更强的教学引导方式,使学生把握重难疑点,不断积累知识,愿意与教师、同伴分享学习感受与想法。

二、小学数学生态课堂中师生交往互动的有效策略

(一)创设良好氛围,促进学生融入

小学数学生态课堂的构建,离不开各种相互影响、紧密联系的生态因子。任何一项生态因子发生细小的变化,都可能会引发奇妙的连锁反应。鉴于课堂大的生态环境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构建精彩纷呈、趣味盎然的课堂,既离不开教师精心的教学准备,也需学生的积极参与。为了让学生聚精会神,使他们融入课堂中,教师应注重对生态课堂氛围的构建。并且,教师应当在看得到、摸得到、能体会的环境中,促进学生展开知识探索,促进直观认识与抽象认识的结合,进而降低数学知识学习的难度,让生态课堂的构建更具完整性、针对性和层次性。

例如,在《倍的认识》教学中,教师可以给学生分发豆子,让他们通过动手实践,认识到“10里面有几个2?几个5”“12里面有几个3?几个4?”等相关认知。再结合3颗黄豆可以换1颗绿豆,4颗绿豆可以换取1颗红豆,2颗红豆换1颗黑豆的“统一豆子”游戏,让他们将手中不同颜色、数量的豆子在与同伴交换中变为1种。通过游戏化教学,形成活跃的教学气氛,促进对生态课堂的打造。教师可结合学生在游戏中产生的问题,对其加以指导和辅助,使其了解数量关系,认识倍的概念,从而巧妙促进师生交互。

(二)关注多元创新,激发学习兴趣

重视对生态课堂的构建,加强小学数学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互,需要教师结合不同的知识内容,选取有效、优质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探索热情。并且,教师还要培养学生学习总结、质疑与提问的能力,激发其主观能动性。在慕课教学、翻转课堂、混合施教、思维导图与支架式教学中,教师要给予学生独立探思的机会,使其形成自主预习能力,更好地获取知识,升级自我认识。继而,让小学生感受数学广泛的应用性,具有操作能力,与教师和其他同学进行交流,从而使其具备创新精神,助力高效、和谐的数学生态课堂构建,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拉近师生间的距离。

例如,在《条形统计图》教学前,教师可出示本市6月天气情况,使学生以画“正”字的方式对晴天、雷雨、多云等不同天气情况进行记录。教师可以准备微课件,促进学生认识统计图,了解在数据采集、分析、整理等过程中需要注意哪些问题,继而可引出多元问题,使学生思考哪些不便用条形统计图展示,让其感受不同统计图的应用和作用。在生态课堂正式教学前,教师可以让学生发表预习成果,总结学习感受,提出问题,并结合这些宝贵的素材,展开教学互动和交流。

(三)优化教学过程,密切师生交流

为了使学生升级学习感受,形成高阶思维,促进他们逻辑思维、创新能力、应用意识、建模能力与推理能力的全面发展,教师还应注重优化生态课堂的教学过程,深入到学生群体当中,了解其真实的感受与想法,以改进教学方法,密切师生关系,实现多边教学互动。只有关注生态课堂教学过程,对学生进行有效启发,与其及时沟通,才能促进他们不断地完善自身的知识体系,形成探究学习意识,让教学工作面向全体学生[3]。

例如,在《简易方程》教学中,为了提升生态课堂的授课效率,促进师生交互,教师可进行分层施教——面对数学核心素养强、基础良好的学生,可在线向学生推荐慕课视频,培养其数学探究意识,化解重难点问题,使学生具有灵活应用知识的意识,在课堂中进行教学“拔高”,给学生准备相对复杂一些的问题;面对数学素养尚可、思维反应能力欠佳的学生,教师可以促进生生互动,让他们借助天平展开操作,加深对用字母表示数、列等式的理解,能够进行对比学习,分析分式计算与方程的差异,具有实践意识,形成新的理解;对于学困生,鉴于学生理解能力、领悟水平有限,教师可培养其数形结合意识,引导其理解等式不变的规律。教师还应设计难度适宜的问题,让学生自主思考与探析,增强其知识获得感,鼓励他们积极提问,从而逐渐提高教学难度,突破方程学习的难重点,让不同层次的学生迈向“最近发展区”[4]。

(四)促进全面评价,助力师生发展

构建数学生态课堂,促进师生交互,实现创新教学,应形成师生之间的双向评价,让教师通过学生的评价,认识施教工作中的不足,优化学习目标,明确前进方向。同时,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各项表现,设定权重的占比,实现对学生的综合评价。

例如,教师可借助智能平台,对生态课堂教学进度、情况等进行全面跟踪,对其实施动态进行评估。同时,教师应增强授课反思意识,及时对施教效果进行观察,对学生课堂反应进行分析,选取更有效、学生易于接受的引导方式进行教学。在《节约用水》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可增加对其思维活跃度的考量,鼓励其创新实践,形成运算分析思路。

综上所述,基于“生本”理念下,为了给小学生营造愉快融洽、和谐生动的学习氛围,实现对生态课堂的打造,助力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发展,需要教师优化教学理念、密切师生之间的交互,使学生形成主人翁意识,才能扭转其在课堂中被动听讲、兴趣淡薄的问题,促进学生自主思考、深入学习与合作交流,使他们能够提出问题,进行独立探索,运用所学知识与生活经验更好地解答、分析问题,得出较为合理的答案,认识到数学学习的重要性,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5]。

【参考文献】

[1]王于樵.师生互动视角下小学数学生态课堂的有效构建[J] .教育观察,2019(12):28.

[2]林雪娇.构建小学数学生态课堂的策略研究[D] .呼和浩特:内蒙古师范大学,2019(5).

[3]李巧珍.小学数学生态课堂中师生交往互动的新思考[C] .基于核心素養的课堂教学改革研讨会,2020(11).

[4]吴娜.核心素养理念下小学数学生态课堂构建和教学策略研究[D] .宁波:宁波大学,2019(6).

[5]魏德文.小学数学生态课堂对话式教学实践研究[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7(8):10.

猜你喜欢
生态课堂小学数学
绿色生态,课堂构建
信息化背景下大学英语生态课堂的失衡与优化策略
这里的课堂扬起低碳、生态的风帆
教育生态学视阈下的《基础日语》课堂教学
互联网环境下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管理策略
数学错题的自主管理与有效利用研究
建模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