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平面几何图形教学活动有效开展的策略分析

2021-07-25 10:16林凡凡
考试周刊 2021年48期
关键词:数学教学核心素养小学数学

林凡凡

摘 要:在小学数学学科教学过程中,平面几何图形教学模块是非常关键的。虽然中国很多小学数学教师都已经充分重视这项教学内容,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取得的最终成效还比较有限,有必要在后续时间里进行深入的探讨。文章结合小学数学教学实践的相关内容,通过运用多媒体直观呈现内容、提高学生“图形转化”能力、培养学生画图分析的意识等三个方面,全面探讨了小学数学学科中平面几何图形教学活动有效开展的策略。

关键词:平面几何图形;小学数学;数学教学;核心素养

随着新课标的不断推进,核心素养相关理念在小学数学学科教学过程中也得到了全面贯彻。特别是在平面几何图形教学活动中,要求教师能够积极转变教学理念与方式,突破传统灌输教学,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切实提高学生的图形转换能力,并形成建模思想、抽象思维等各类数学素养。但是结合当前小学数学教学的实际现状来看,有相当一部分教师还没有掌握平面几何图形的有效教学方法,使得教学活动很难取得预计的成效。在这种情况下,就有必要结合核心素养的相关内容,深入探讨平面几何图形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策略。

一、 运用多媒体直观呈现内容,突破教学重难点

对于小学数学教学活动来说,信息技术的融入也能够直接转变多媒体教学活动的格局。特别是小学数学学科教学内容本身就有一定的抽象性,使得部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都遭遇了较为显著的困境,很难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但是在引入现代教育信息技术以后,这种情况就可以得到较好的改善。结合当前中国小学教学体系来看,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比较频繁,并且已经取得了较好成效。这主要是因为多媒体技术能够将枯燥的学科知识,转化为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多模态信息,优化了课堂教学的氛围,最终也就可以显著提高教學活动的成效。因此,在后续进行平面几何图形教学活动的时候,各个教师也应该灵活使用多媒体教学技术,突破教学的重点与难点内容,更好实现预期教学目标。

比如在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认识图形》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可以积极使用多媒体技术优化教学过程,强化学生对于教学内容的兴趣水平。小学二年级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非常有限,同时他们对于信息化设备也非常感兴趣,因此使用多媒体教学也可以取得更好的成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时候,教师可以提前搜集学生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各类图形,具体有桌子面、小剪刀、纸币、智能手机等。在课堂环境中,教师就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展示这些图形。充满生活化气息的图形可以显著提高学生的吸引力,同时也优化了学生对于平面几何图形教学内容的兴趣感知情况。不仅如此,在进行重难点教学的时候,教师也可以使用多媒体技术优化教学过程。在引导学生认识角和直角的时候,教师就可以通过多媒体展示不同图形,具体有小剪刀、钟表指针、桌子边等内容,引导学生充分认识角的组成。接下来,教师就可以通过多媒体展示几个图形,让学生找出里面存在的角。通过引入多媒体辅助工具以后,整个教学活动的难度显著下降,同时也可以显著提高学生的学科兴趣水平。

二、 提高学生“图形转化”能力,建构几何直观的数学素养

平面几何图形教学活动本身就是解决图形问题的模块,需要学生加强自身的图形转化能力,充分理解代数与几何的关系。事实上,代数与几何本身就有非常紧密的关联,强化这部分的教学工作,可以较好提高学生对于几何图形的认知水平,并引导学生逐步构建几何直观的数学素养。几何直观数学素养主要是利用图形来描绘数学问题,理清数学问题的解决思路,最终使得复杂数学问题可以变得简单化,最终也就可以显著降低学生学习几何知识的难度。对于各个小学数学教师来说,在具体构建几何直观教学模式的时候,应该着力于强化学生在图形转化方面的能力,提高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增强学生对于几何图像转化的敏感度。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教师也应该深入了解数学转化思想的相关内涵,同时还要收集当前关于数学转化思想融入小学平面几何图形的教学经验,较好改善平面几何图形教学的成效。

比如在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圆柱的表面积》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引入“图形转化”的思想,简化圆柱表面积的求解过程。在圆柱表面积求解的时候,上下两个圆的面积不用进行过多赘述,通过以前学习的知识可以快速求解。但对于圆柱侧边的面积求解过程,很多学生都表示无从下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就可以让课堂教学之前准备一些用纸卷成的小圆柱,在课堂环境中分发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动手从上到下竖直割开小圆柱。通过这个动手过程,本身为圆柱形的纸片最终转化为了一个长方形。长方形的面积求解是比较简单的,只需要弄清楚最终形成的长方形跟原本的圆柱形之间的关系,就可以较好获取长方形的长与宽,最终显著降低教学难度,提高本节课的教学成效,帮助学生通过图形转化更好掌握各类的知识点。

三、 培养学生画图分析的意识,提高学生数学学力

(一)借实物学具,建立模型思想

由于小学生身心发展层次比较有限,因此直接进行抽象内容教学是很难取得较好效果的。结合当前小学数学平面几何图形教学活动的实际情况来看,教师如果能够借助于各类实物学具开展教学活动,那么就能够取得较为突出的教学成效。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教材内容,使用实物搭建教学模型,或者直接使用实物还原教学过程,使得学生可以通过实物学具直观感知教学内容。为了充分提高学生的学习成效,教师在利用实物学具的时候,也应该充分强化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参与度,提高学生的学习体验水平。不仅如此,教师在具体开展教学活动的时候,也应该积极融入模型思想,引导学生通过实物学具自主思考数学问题,并整合自身所掌握的数学知识,进行数学问题的深入分析。这样以后,学生就可以在平面几何图形教学过程中逐步形成较为突出的建模意识,在遇到各类复杂数学问题的时候,都能够快速明确解决问题的方法。

比如在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圆锥的体积》教学过程中,教师直接推导圆锥体积求解公式是非常复杂的,但如果能够借助于实物学具,那么就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由于实物学具的数量有限,以及学生交流互动的便捷性,教师可以先进行分组,每个分组维持3到5人,并且给每一个小组发放两个同底等高的圆锥与圆柱。在开始进行体积实验的时候,教师可以先面向所有学生询问圆柱与圆锥在体积上的关系,并让学生尝试的目测两者的体积差异。这个时候,学生就会结合自己经验来进行判断,并且说出不同的答案。即有的学生通过目测认为圆柱体积是圆锥的2倍,有的学生认为是2.5倍,有的学生认为是3倍等。在学生通过充分讨论以后,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圆锥体积实验。在实验过程中,主要通过灌水的方式测量两者体积差异。即学生先在圆锥中灌满水,然后将其倒到同底等高的圆柱器具中。通过这个实验,各个学生可以直观看到倒完三次以后,圆柱正好被灌满水。圆锥体积的推导过程是非常烦琐的,需要使用到微积分等知识,在小学阶段并不适用。通过使用实物学具开展的实验活动,就可以让学生直观看到两者之间的关系,加深学生对于这项知识的掌控能力。除此之外,使用这套方法以后,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自主探索能力也有较好的提升,并逐步形成建模思维,对于核心素养的融入也是极有帮助的。

猜你喜欢
数学教学核心素养小学数学
基于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培养的数学教学方法研究
注重交流提升数学学习广度和深度探讨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数学教学中“量感”的教学探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