派工调度信息系统在医院中央运输管理中的应用实践*

2021-08-05 01:49陈晓华
成都医学院学报 2021年4期
关键词:病区医务人员调度

陈 群,王 立,裴 超,陈晓华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中央运输科·四川大学华西护理学院(成都 610041)

随着信息技术不断发展,医院信息系统已成为医院内部信息传递和信息管理工作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1]。中央运输作为医院重要的临床支持系统,每天承担了陪检、运送标本、药品,以及传递医疗文书等大量的临床医疗运送工作,其正常有序的运转是做好临床一线医疗护理工作的有力保证[2]。信息化程度直接影响中央运输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为保证中央运输的工作质量和提高工作效率,更好地为临床和患者服务,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中央运输科和助康科技有限公司共同研发了派工调度信息系统,并于2020年1月应用于中央运输临时运送任务调度管理工作中,对提高中央运输工作效率以及服务质量有一定效果,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中央运输科在岗运输员工227名为研究对象,其中男103名,女124名,年龄25~59(45.2±6.7)岁。文化程度:中专及以上学历13名,高中学历32名,初中及以下学历182名,其中有医学背景3名。

1.2 方法

1.2.1 系统总体设计 派工调度系统采用先进的互联网技术,支持多身份、多角色进行有效管理,支持不同设备进行数据采集和身份识别,同时也支持医院不同系统进行数据有效打通。系统通过手持移动终端与其他网络设备进行连接,实现数据的采集、交换和处理,把数据存储在数据缓存服务和数据库中进行数据物理落盘;系统通过界面交互模块向医护人员、调度人员、运送工人等各种角色提供系统功能并进行各种运送业务操作(图1)。

1.2.2 系统操作应用 病区有临时运送任务需求时,医务人员登录手机护士站APP或护士站电脑PC端,录入任务信息(包括床号、姓名、住院号、运送项目、紧急程度、运送工具等)并提交任务。调度中心调度员接到任务信息,转发给相应的运送工人。运送工人在手机APP上接到任务信息,点击签收,到达病房,将手机靠近病房的NFC装置扫码表示任务开始,到任务终点将手机靠近检查点的NFC装置扫码表示任务结束,任务结束后医务人员对运送任务再进行评价。

1.3 评价指标

2019年1—12月采用传统临时运送任务派工,主要靠电话通知和对讲机派工完成运送任务。2020年1—12月采用派工调度信息系统派工,对医院临床科室的临时医疗运送任务实施信息化管理。 统计派工调度信息系统实施前后派工差错发生率、投诉发生率、派工时间和完成时间以及患者与医务人员满意度。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定性资料采用例数(率)表示,派工调度信息系统实施前后的各派工时间及完成时间经正态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采用秩和检验,其余定性资料均采用2检验。检验水准α除特别说明外均设定为0.05。

2 结果

2.1 派工调度信息系统实施前后派工差错率和投诉发生率比较

派工调度信息系统实施后医务人员、调度员及运送工人的派工差错率和投诉发生率均低于派工调度信息系统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表1 派工调度信息系统实施前后派工差错率和投诉发生率比较

2.2 派工调度信息系统实施前后临时运送派工时间、完成时间比较

派工调度信息系统实施后临时运送平均派工时间、平均完成时间均低于派工调度信息系统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表2 派工调度信息系统实施前后临时运送任务平均派工时间、平均完成时间比较[min,M(P25,P75)]

2.3 派工调度信息系统实施前后患者和医务人员满意度比较

派工调度信息系统实施后患者和医务人员满意度均高于派工调度信息系统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3)。

表3 派工调度信息系统实施前后患者和医务人员满意度比较[n(%)]

3 讨论

3.1 明确责任, 降低差错,为医疗运送安全提供有力保障

本研究结果表明,派工系统使用后派工差错率明显降低,基本杜绝了漏收漏送事件的发生。分析原因为派工调度信息系统能够实现信息的快速传递,减少传统管理模式下的人为误差,实现工作效率的提升[3]。信息化管理平台为医疗运送安全提供了有力的保障[4]。临时运送任务包括病区通知任务、中央运输调度员派工、运送工人到病区完成运送任务等环节,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均会导致运送任务流程不畅,影响运送任务完成。派工调度信息系统实施前,临床医务人员打电话通知时报错或因口音等问题导致调度员听错或记录错误,调度员派工时也可能因口音或对讲机屏蔽等原因导致运送工人听错或未收到运送任务,最后导致未及时完成运送任务或接错患者。派工调度信息系统使用后,病区有运送任务的医务人员直接录入派工系统,运送工人在手机上收到运送任务更直观,使临床病区运送任务的收集更准确、及时,杜绝了人工等原因造成的差错;各个环节被系统准确记录,能有效监督和约束各岗位人员的操作规范,责任落实到人,也为管理人员认定责任提供了依据[5],避免出现问题互相推诿等现象。

3.2 解决了调度电话占线及无人接听等难题,提高了医务人员的满意度

本研究表明,医务人员对医院临床科室临时医疗运送工作的满意度由2019年的88.7%提升到2020年的95.9%。分析原因为,派工调度信息系统解决了调度电话占线及无人接听的难题。中央运输服务床位约5 000张,派工调度信息系统使用前,调度中心有5人接6部电话,电话接听任务平均约1 000次/d,电话太多,声音嘈杂,难免出现接听不清楚导致差错或调度人员接听电话不耐烦等问题,而在高峰期调度固定电话占线打不进,使病区运送任务不能及时传递到调度中心,在历年服务态度调查中,调度员满意度低影响了中央运输工作的整体满意度。派工调度信息系统使用后,病区有临时运送任务直接录入派工系统,取消了打电话要求运送任务的环节,既减少了病区电话反复催送、沟通不畅的矛盾,又减少了无序嘈杂的环境对调度员工造成的干扰[6]。

3.3 增强了运送工人的责任心,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

满意度是衡量医疗服务质量的重要指标[7],患者的满意度不仅针对医生和护士,还包括了医院的每个服务环节[8]。患者住院后外出检查均由运送工人完成,其行为直接影响患者就医体验,从而影响患者的满意度[9]。本研究结果表明,派工调度信息系统实施后患者满意度均高于派工调度信息系统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原因为,派工调度信息系统实施前,各个环节未完整记录时间,导致运送工人接送患者的时间和意识不强,如让患者自己到检查点或做完检查自己回病房,或不及时接送患者,耽误接送患者的时间;派工调度信息系统实施后,病房任务申请时间、运送工人到达病房的时间、患者到达检查点的时间、做完检查送回病房的时间系统上均有记录,如果让患者自己到检查点或做完检查自己回病房,派工系统会因为没有NFC定位扫码而显示检查任务没有完成,这在一定程度上督促了运送工人及时完成运送任务,杜绝偷懒现象,又有利于跟踪运送任务的工作进度,便于运送工作的监督和管理。派工调度信息系统实施后,患者在病房等待时间、患者自己到检查点或患者做完检查自己回病房的现象明显减少,患者满意度明显提高。

3.4 采集数据准确,为绩效考核提供了依据,提升了中央运输的管理水平

信息化是实现绩效管理的基石[10],信息化的介入使数据收集更加规范和科学[11],为运送工人的绩效考核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派工调度信息系统实施后,各项运送任务数据更加真实、可靠、完整,改变了手工操作引起的漏记、错记、涂改、字迹不清楚等现象,避免了因人工操作误差导致的多项数据不对应的问题。系统的查询和统计功能可快速查询运送任务信息,包括科室和运送工人工作量、运送工人各项任务完成的时间(任务签收时间、到达时间、完成时间)及病区评价质量,可更加科学、公正、公平对运送工人进行绩效考核。

综上所述,派工调度信息系统的研发和使用,可提高中央运输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提升中央运输管理水平。

猜你喜欢
病区医务人员调度
基于智慧高速的应急指挥调度系统
抗组胺药在皮肤科病区的应用现状分析
医务人员新冠疫苗接种意愿现状及影响因素
CT室-病区一体化护理模式在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患者检查前准备中的应用
PDCA循环法在基层新冠肺炎定点医院隔离病区职业防护中的应用研究
如何提高医务人员对多重耐药菌感染防控措施执行率
基于增益调度与光滑切换的倾转旋翼机最优控制
福建:通过全国首个关于尊医重卫的决议
保洁员坚守隔离病区一个多月
切实关爱疫情防控一线医务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