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教学毋忘“人”

2021-08-09 02:15蔡伟
湖北教育·教育教学 2021年7期
关键词:学科知识学习者思政

蔡伟

“某某学科就是某某学科”是当前中小学学科教学中非常流行的一句话。其变式表达有“要把某某课教成某某课”“不要把某某课教成某某课”等。以语文为例,大家反复强调“语文就是语文”。引申出去,就是“要把語文课教成语文课”或“不要把语文课教成政治课”等。这些说法没有问题,毕竟每个学科部存在着完全不同于其他学科的特性,取消自身的学科特性,混淆其与相邻学科的界限,这门学科就没有存在的必要。

但是,我们应当意识到,当我们在说这句话的时候,其实还隐藏着一个错误而危险的价值判断,那就是“某某只能是某某,与其他学科无关”,或者“某某只能教某某知识,而不能有其他目标”。于是,教学中学科的工具性越来越得以体现和实现,但我们常常会忽略每一门学科都应关注的“人”的内容或“人”的目标。“人”的缺失,是当下学科教学普遍存在的问题。

学科教学中的“人”具有两方面内容:一是作为学生的“人”的形象;二是作为教师的“人”的形象。作为学生的“人”的形象,通常包括学科知识的学习者、高尚人格的发展者、责任精神的发育者等内涵。作为教师的“人”的形象,通常包括学科知识的传授者、学识修养的示范者、教学风格的修炼者、人类灵魂的医治者等内涵。但是,在实际教学中,不少教师只关注了学生作为“学科知识的学习者”的形象和教师作为“学科知识的传授者”的形象,而有意或无意地忽略了教师和学生的其他形象。

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思政课教师“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这六条是对思政课教师教学与为人的高标准、严要求,但它们又何尝不是各学科教师都要追求的目标呢?问题是,很少有教师会去思考学科教师为何比普通人更要强调这六条标准及如何实现的问题,我们更加关注的是学科知识掌握的情况及教学技能发展的水平。学科教师关注学科本身的知识、技能无可厚非,但是,如果我们不在思想政治、师德师风等方面有较高的追求,实际上是在放弃教师作为“人”的高大形象。

学科教师一旦忘记了自己是一个“人”,反映到教学中,一定也会忘记学生是一个“人”。忘记了“人”的学科教师会有三个明显的特征:一是缺乏学科整体观,唯自己任教的学科为重。具体表现为,只要求学生学好自己所任教的学科,而不考虑学生其他学科的发展状况,即便因此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也在所不惜。二是缺乏科学人才观。这类教师眼里,得高分的才是优生,考上名牌学校的就是人才,因此他们只追求考试分数与升学率,而不顾学生的身心健康,即便学生疲惫不堪,他们也会强求学生死记硬背、刷题苦练。三是缺乏社会责任感,不知道自己是在为国培养一代新人,不知道自己应为民族振兴而为人师表,而只从个人利益与好恶出发,在课堂上哗众取宠、任性臧否……如此学科教学,不可能培养出符合新时代教育工作方针的健全人才,反而可能培养出心理扭曲的无用之人。

学科教学既要强调学科属性,又要讲效率,但其根本是“人”。如果忽视了“人”、忘记了“人”,那么,我们所做的努力越大,结果也许会离教育的真正目的越远。

(作者系浙江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猜你喜欢
学科知识学习者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品读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你是哪种类型的学习者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学校德育要植根于学科知识的意蕴之中
汉语学习自主学习者特征初探
基于本体的学科知识门户语义服务机制研究
论远程学习者的归属感及其培养